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27岁的陈刚大学毕业已经整整4年了,除了干过几次短暂的销售工作之外,一直依靠父母生活。通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这个常年蜗居在家的大男孩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11月3日,在事先约好的肯德基店,记者见到了这位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年近30的陈刚依然显得稚气与阳光,卡通夹克与耳朵上大大的耳钉让人很难把他和一个相对成熟的青年男人联系在一起。说话声音压得很低,装在兜里面的手机不时传出QQ在线的各种声音。陈刚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不想长大。”
温室中的“花朵”
陈刚出生在一个城镇工人的家庭,父母是通过招工从农村到了城里,成为了城市入。陈刚说:“小时候,常常听到父亲说,你太幸福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差点都饿死了。你奶奶好不容易做了一双新布鞋让我上学穿,但哪能舍得一直穿啊。我经常把鞋子抱在怀里光脚走在回家的路上。你呀,饭只要稍微不顺口就会倒掉。我觉得父亲说的很有道理,但我到现在也不能真的理解。我总是说,社会天天在发生变化,你们那套想法现在根本不适用了。”
或许,年轻的时候受了太多的苦;或许在内心深处有种补偿的心理;或许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虽然父母本来没有太多的钱,但从小到大只要陈刚需要,都竭尽全力地满足。在陈刚上大一的时候,年过50的母亲千千迢迢把儿子从新疆接到了四川,为了照料“不放心”的儿子,她向单位请病假,陪了儿子3个月。
在陈刚的印象当中,从幼儿园到初中,教过她的老师基本都是女老师,所以这个阶段他印象最不好的是体育老师,他觉得体育老师一点都不温柔,“说话都吵得入耳朵不舒服”。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因为一次作业没按时完成,年轻的女班主任说了他几句,他便偷偷哭了好几个星期。最后,还通过给班主任写信消除了心事。
“老师总喜欢给我们布置·我的爸爸妈妈之类的作文,但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写什么?从内心来讲,我至今很难理解父母的辛劳。我觉得父母既然生下了我,就应该对我负责,别人的父母都能给自己的子女找到好工作,他们让我失望。”
陈刚说,从小到大亲戚朋友最欣赏他的就是他乖。
性格文静本来无可厚非,或许陈刚并不能代表这个年龄段的大部分人。但从幼儿园一直到初中结束,班主任老师全都是女老师,唯一见到的男老师竟然是大家都不怎么喜欢的体育老师。中国古人强调阴阳调和,其实在现实教育当中,从幼儿园到九年义务教育,男女老师比例严重失调,“阴盛阳衰”成了既定的事实。陈刚性格腼腆有其天生的一面,但清一色的女老师也一定为他的性格养成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在父母百般呵护下的陈刚,犹如一朵温室里的花朵,应有的生活能力没有得到很好地锻炼。
遭遇转型的危机
本来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对家人和陈刚本人来说都是一件让人庆幸和高兴的事。父亲对他说:“我们家总算有个大学生了,你现在是我们家族的骄傲,一定要好好把握。”陈刚自己也觉得自己总算成为一名大学生了,将来不能说飞黄腾达,倒也不至于陷入困顿,所以也心存几许的优越感。
然而,当他竭尽全力学会了生活自理之后,大学生活便匆匆和他说了再见。初入社会,他几乎用了半年才找到了一份一个月只有800块钱的工作,考上大学时的那种优越感丧失殆尽。参加了两次干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公务员考试。两次都名落孙山。曾经的理想和满腔热情逐渐冷却了。
“其实我不想靠父母,但我不靠父母生活还能怎么办?”他说。一年后,他选择了考研。对陈刚来说,根本不想做学术研究,但为了将来有个工作,他还是选择了考研,但同样考了两次,由于英语不过关。两次失败。
“虽然我们这代人经常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但真的还是希望自立。有人说像我这样就是啃老族,但我有什么办法呢,我父母都是工人,不认识重要人。”一年前的最后一次考研让陈刚基本上绝望,出去零零星星找了几次工作,结果除了搞销售,几乎没人愿意雇佣他。
大学毕业的又一个4年里,陈刚的一切生活费用都依靠父母,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啃老族。陈刚的抱怨是为什么自己的父母这么没有能耐,连给自己解决个工作都这么难。而他的父母也觉得在这一点上太对不住儿子了。
父母从陈刚出生的那天起就没想到让他为自己养老送终,只希望这个唯一的宝贝儿子能过得和别人一样,而眼下无业游民的陈刚,让他们伤透了脑筋,但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80后啃老,陈刚绝对不是个个例。沾轻怕重在一些80后身上特别明显。但也不能完全就意味着他们就心甘情愿地愿意啃老,只不过面临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光环一去不返,部分30岁的人了,只能仰仗年迈的父母生活。所以80后的啃老现象固然和“温室”效应有关,但更多的问题依然和社会转型有关。
有一则调查报告总结“啃老族”6类常见人群:第一类是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过于挑剔;第二类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第三类属于“创业幻想型”,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有目标,又不愿当个打工者;第四类是频频跳槽者;第五类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的紧张繁忙相对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不就业;最后一类人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工作,但因怕苦怕累索性躲在家中。
啃老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无奈,是对主流社会的逃避。在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增大的现代社会,人往往被过度社会化了。许多青少年越来越对“过度社会化”感到厌倦,他们留恋纯真年代。因此,似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拒绝成长。即出现服饰“童装化”,生活“卡通化”,语言“牙语化”,穿着打扮越来越幼稚化的现象。
“流行”一代
对陈刚来说,从小到大始终和他进行交流的是电视,后来便是网络。再到后来,他对网络的依赖已经胜过电视,在家里可以一天只和父母说一句话,但绝对不能不上网。
在上大学的时候,国庆放了7天假,陈刚的7天都在网吧里面度过,困了就趴在电脑跟前睡会,醒来就继续上网、打游戏,饿了就通过网吧叫外卖。
除了上学的时候必须读的书和必须看的资料外,陈刚几乎很少看书。“网上什么都有的,还有图片和视频,看书根本不划算而且浪费时间。”他说。陈刚很少关注政治或者历史,但是对每天不断翻新的娱乐新闻饶有兴趣,颇有心得,谈起来没完没了。
吃着肯德基、德克士,穿着国外品牌,戴着耳钉,染着黄黄的头发,网吧成归宿,这是一部分80后的生活状态,也是一张自我标识的另类招牌,即所谓的流行文化。有的青少年即使是成年之后,依然选择了娱乐性、宣泄型,具有显著的感官刺激性特征的流行文化而拒绝在思想上继续成长。
当青少年沉溺于电视网络传播流行文化,容易丧失自身的定位,失去文 化辨别力。
文化工业趋势下的流行文化是一种崇尚快乐原则的娱乐性、消费性文化,在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中,当代青少年消费主义文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由于流行文化自身的通俗性、娱乐性和平面性,及其传媒如电视、漫画书等具有的直观形象性,使得青少年消极被动地接受信息,不喜欢思考也不善于对各种信息作出积极反应,有可能使头脑本身也变得消极起来。
电视文化,它对现实的简化或歪曲可能误导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电视节目中“王子格格、公子、小姐”吃喝玩乐、无所事事的生活方式,助长了青少年追求享受、畏惧困难的思想。一些节目往往以暴力和权力交换作为挑起人们消费欲望的诱饵。
青少年流行文化中深度文化思考的缺乏。文化工业趋势下的流行文化,具有突出的“去”道德化、“非政治化”和“非理性化”倾向。
解码成人孩童化
不想长大还是不能长大,在常人眼里啃老族总是和那些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好吃懒做的人相联系,但年轻人很少是天生就好吃懒做的,更多的啃老族是走投无路的选择,我们把这称为新啃老族。他们毕业后没有房子住;费尽千辛万苦找来工作,却要面对低工资、聘用制的待遇;不谙世事的他们在感情、商战中四处碰壁,无法脱离父母的帮助……
毋庸置疑,家庭是人们最后一道防线,年轻人在外闯荡受打击,他们除了求助于父母以外,别无他法。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有很多,啃老族的数量也很庞大,它延长了年轻人在家里的生长期,由此产生的心理影响不容忽视。
在动物世界里,多数动物都会在适当的时候将子女从自己身边赶走,让恶劣的生存环境逼迫它们尽快学会自立,以保持种族的延续。现在有些家长倒是应该向动物们学习,改变包办溺爱的方式,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强化成年以后的自立能力和责任意识,让他们在精神上尽早“断奶”。
鲁迅先生曾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谈道,小时候我们把孩子当孩子,而不是当作人,那他长大了也成不了人。当这批人的父母老年后,渴望亲情需要照顾时,那是很难享受到的。这将是家长当年教育所酿成的残酷后果。
如果社会倡导和鼓励的是某种或几种易于生长享乐化、物质化倾向的价值观,那对青年的同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社会生活中的伦理失衡、道德失范,也会使青年在面对众多的社会生活价值时无所适从,因为他们难以辨明其中的是非善恶。我们的社会教育还没有完全脱离“淘汰教育”的窠臼,不能称得上真正的“树人教育”。青年成长的环境对其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需反思。
新疆社科院经济所研究院王宁说,在我国,这一代青年成长的环境刚好处在我国超常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和社会因为发展的需要,强调的是铁面无情的市场经济法则。为了这个整体目标,当今青年的幼年时期,通常一个人被关在家里,反复地练习钢琴或者做功课,以便将来成为强者。学校素质教育的缺位,应试教育成为主角,使得学子们能在考场上斩将杀敌,生活中却成了弱者。另一方面,这代青年作为独生子女从小被“小皇帝”般地溺爱,大多数父母忽略了孩子人格是否成熟等精神性健康。同时,在观念上,中国的父母觉得自己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孩子,让年轻人接受父母的支援是理所当然的。另一个“客观原因”,是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期,生活成本急剧攀升,客观上形成了他们向父母和家庭伸手的社会原因。这将是整个社会的一大问题。
有专家认为,青少年拒绝长大,从文化层面来说,就是思维总喜欢停留在流行文化上。流行文化是一种娱乐性、宣泄型的文化,具有显著的感官刺激性特征。当青少年沉溺于流行文化,容易丧失自身的定位,失去文化辨别力。没有深度思考的精神和态度,注定了拒绝长大的青少年将永远很难长大。
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培养,有助千克服流行文化这一问题。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关怀,是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类的责任意识。
人文精神不是一种简单的规范,而是告诉人们如何生活。人文精神是一种思考,是对人生、社会、人类存在的意义、发展趋势的思考。具备了人文精神,一个人就不会沉溺于流行文化的感官刺激,而是具有深度文化思考的能力。
11月3日,在事先约好的肯德基店,记者见到了这位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年近30的陈刚依然显得稚气与阳光,卡通夹克与耳朵上大大的耳钉让人很难把他和一个相对成熟的青年男人联系在一起。说话声音压得很低,装在兜里面的手机不时传出QQ在线的各种声音。陈刚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不想长大。”
温室中的“花朵”
陈刚出生在一个城镇工人的家庭,父母是通过招工从农村到了城里,成为了城市入。陈刚说:“小时候,常常听到父亲说,你太幸福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差点都饿死了。你奶奶好不容易做了一双新布鞋让我上学穿,但哪能舍得一直穿啊。我经常把鞋子抱在怀里光脚走在回家的路上。你呀,饭只要稍微不顺口就会倒掉。我觉得父亲说的很有道理,但我到现在也不能真的理解。我总是说,社会天天在发生变化,你们那套想法现在根本不适用了。”
或许,年轻的时候受了太多的苦;或许在内心深处有种补偿的心理;或许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虽然父母本来没有太多的钱,但从小到大只要陈刚需要,都竭尽全力地满足。在陈刚上大一的时候,年过50的母亲千千迢迢把儿子从新疆接到了四川,为了照料“不放心”的儿子,她向单位请病假,陪了儿子3个月。
在陈刚的印象当中,从幼儿园到初中,教过她的老师基本都是女老师,所以这个阶段他印象最不好的是体育老师,他觉得体育老师一点都不温柔,“说话都吵得入耳朵不舒服”。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因为一次作业没按时完成,年轻的女班主任说了他几句,他便偷偷哭了好几个星期。最后,还通过给班主任写信消除了心事。
“老师总喜欢给我们布置·我的爸爸妈妈之类的作文,但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写什么?从内心来讲,我至今很难理解父母的辛劳。我觉得父母既然生下了我,就应该对我负责,别人的父母都能给自己的子女找到好工作,他们让我失望。”
陈刚说,从小到大亲戚朋友最欣赏他的就是他乖。
性格文静本来无可厚非,或许陈刚并不能代表这个年龄段的大部分人。但从幼儿园一直到初中结束,班主任老师全都是女老师,唯一见到的男老师竟然是大家都不怎么喜欢的体育老师。中国古人强调阴阳调和,其实在现实教育当中,从幼儿园到九年义务教育,男女老师比例严重失调,“阴盛阳衰”成了既定的事实。陈刚性格腼腆有其天生的一面,但清一色的女老师也一定为他的性格养成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在父母百般呵护下的陈刚,犹如一朵温室里的花朵,应有的生活能力没有得到很好地锻炼。
遭遇转型的危机
本来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对家人和陈刚本人来说都是一件让人庆幸和高兴的事。父亲对他说:“我们家总算有个大学生了,你现在是我们家族的骄傲,一定要好好把握。”陈刚自己也觉得自己总算成为一名大学生了,将来不能说飞黄腾达,倒也不至于陷入困顿,所以也心存几许的优越感。
然而,当他竭尽全力学会了生活自理之后,大学生活便匆匆和他说了再见。初入社会,他几乎用了半年才找到了一份一个月只有800块钱的工作,考上大学时的那种优越感丧失殆尽。参加了两次干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公务员考试。两次都名落孙山。曾经的理想和满腔热情逐渐冷却了。
“其实我不想靠父母,但我不靠父母生活还能怎么办?”他说。一年后,他选择了考研。对陈刚来说,根本不想做学术研究,但为了将来有个工作,他还是选择了考研,但同样考了两次,由于英语不过关。两次失败。
“虽然我们这代人经常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但真的还是希望自立。有人说像我这样就是啃老族,但我有什么办法呢,我父母都是工人,不认识重要人。”一年前的最后一次考研让陈刚基本上绝望,出去零零星星找了几次工作,结果除了搞销售,几乎没人愿意雇佣他。
大学毕业的又一个4年里,陈刚的一切生活费用都依靠父母,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啃老族。陈刚的抱怨是为什么自己的父母这么没有能耐,连给自己解决个工作都这么难。而他的父母也觉得在这一点上太对不住儿子了。
父母从陈刚出生的那天起就没想到让他为自己养老送终,只希望这个唯一的宝贝儿子能过得和别人一样,而眼下无业游民的陈刚,让他们伤透了脑筋,但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80后啃老,陈刚绝对不是个个例。沾轻怕重在一些80后身上特别明显。但也不能完全就意味着他们就心甘情愿地愿意啃老,只不过面临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光环一去不返,部分30岁的人了,只能仰仗年迈的父母生活。所以80后的啃老现象固然和“温室”效应有关,但更多的问题依然和社会转型有关。
有一则调查报告总结“啃老族”6类常见人群:第一类是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过于挑剔;第二类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第三类属于“创业幻想型”,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有目标,又不愿当个打工者;第四类是频频跳槽者;第五类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的紧张繁忙相对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不就业;最后一类人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工作,但因怕苦怕累索性躲在家中。
啃老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无奈,是对主流社会的逃避。在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增大的现代社会,人往往被过度社会化了。许多青少年越来越对“过度社会化”感到厌倦,他们留恋纯真年代。因此,似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拒绝成长。即出现服饰“童装化”,生活“卡通化”,语言“牙语化”,穿着打扮越来越幼稚化的现象。
“流行”一代
对陈刚来说,从小到大始终和他进行交流的是电视,后来便是网络。再到后来,他对网络的依赖已经胜过电视,在家里可以一天只和父母说一句话,但绝对不能不上网。
在上大学的时候,国庆放了7天假,陈刚的7天都在网吧里面度过,困了就趴在电脑跟前睡会,醒来就继续上网、打游戏,饿了就通过网吧叫外卖。
除了上学的时候必须读的书和必须看的资料外,陈刚几乎很少看书。“网上什么都有的,还有图片和视频,看书根本不划算而且浪费时间。”他说。陈刚很少关注政治或者历史,但是对每天不断翻新的娱乐新闻饶有兴趣,颇有心得,谈起来没完没了。
吃着肯德基、德克士,穿着国外品牌,戴着耳钉,染着黄黄的头发,网吧成归宿,这是一部分80后的生活状态,也是一张自我标识的另类招牌,即所谓的流行文化。有的青少年即使是成年之后,依然选择了娱乐性、宣泄型,具有显著的感官刺激性特征的流行文化而拒绝在思想上继续成长。
当青少年沉溺于电视网络传播流行文化,容易丧失自身的定位,失去文 化辨别力。
文化工业趋势下的流行文化是一种崇尚快乐原则的娱乐性、消费性文化,在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中,当代青少年消费主义文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由于流行文化自身的通俗性、娱乐性和平面性,及其传媒如电视、漫画书等具有的直观形象性,使得青少年消极被动地接受信息,不喜欢思考也不善于对各种信息作出积极反应,有可能使头脑本身也变得消极起来。
电视文化,它对现实的简化或歪曲可能误导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电视节目中“王子格格、公子、小姐”吃喝玩乐、无所事事的生活方式,助长了青少年追求享受、畏惧困难的思想。一些节目往往以暴力和权力交换作为挑起人们消费欲望的诱饵。
青少年流行文化中深度文化思考的缺乏。文化工业趋势下的流行文化,具有突出的“去”道德化、“非政治化”和“非理性化”倾向。
解码成人孩童化
不想长大还是不能长大,在常人眼里啃老族总是和那些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好吃懒做的人相联系,但年轻人很少是天生就好吃懒做的,更多的啃老族是走投无路的选择,我们把这称为新啃老族。他们毕业后没有房子住;费尽千辛万苦找来工作,却要面对低工资、聘用制的待遇;不谙世事的他们在感情、商战中四处碰壁,无法脱离父母的帮助……
毋庸置疑,家庭是人们最后一道防线,年轻人在外闯荡受打击,他们除了求助于父母以外,别无他法。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有很多,啃老族的数量也很庞大,它延长了年轻人在家里的生长期,由此产生的心理影响不容忽视。
在动物世界里,多数动物都会在适当的时候将子女从自己身边赶走,让恶劣的生存环境逼迫它们尽快学会自立,以保持种族的延续。现在有些家长倒是应该向动物们学习,改变包办溺爱的方式,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强化成年以后的自立能力和责任意识,让他们在精神上尽早“断奶”。
鲁迅先生曾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谈道,小时候我们把孩子当孩子,而不是当作人,那他长大了也成不了人。当这批人的父母老年后,渴望亲情需要照顾时,那是很难享受到的。这将是家长当年教育所酿成的残酷后果。
如果社会倡导和鼓励的是某种或几种易于生长享乐化、物质化倾向的价值观,那对青年的同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社会生活中的伦理失衡、道德失范,也会使青年在面对众多的社会生活价值时无所适从,因为他们难以辨明其中的是非善恶。我们的社会教育还没有完全脱离“淘汰教育”的窠臼,不能称得上真正的“树人教育”。青年成长的环境对其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需反思。
新疆社科院经济所研究院王宁说,在我国,这一代青年成长的环境刚好处在我国超常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和社会因为发展的需要,强调的是铁面无情的市场经济法则。为了这个整体目标,当今青年的幼年时期,通常一个人被关在家里,反复地练习钢琴或者做功课,以便将来成为强者。学校素质教育的缺位,应试教育成为主角,使得学子们能在考场上斩将杀敌,生活中却成了弱者。另一方面,这代青年作为独生子女从小被“小皇帝”般地溺爱,大多数父母忽略了孩子人格是否成熟等精神性健康。同时,在观念上,中国的父母觉得自己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孩子,让年轻人接受父母的支援是理所当然的。另一个“客观原因”,是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期,生活成本急剧攀升,客观上形成了他们向父母和家庭伸手的社会原因。这将是整个社会的一大问题。
有专家认为,青少年拒绝长大,从文化层面来说,就是思维总喜欢停留在流行文化上。流行文化是一种娱乐性、宣泄型的文化,具有显著的感官刺激性特征。当青少年沉溺于流行文化,容易丧失自身的定位,失去文化辨别力。没有深度思考的精神和态度,注定了拒绝长大的青少年将永远很难长大。
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培养,有助千克服流行文化这一问题。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关怀,是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类的责任意识。
人文精神不是一种简单的规范,而是告诉人们如何生活。人文精神是一种思考,是对人生、社会、人类存在的意义、发展趋势的思考。具备了人文精神,一个人就不会沉溺于流行文化的感官刺激,而是具有深度文化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