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我就喜欢凝望碧空的云朵,像清代诗人袁枚说的:“爱替青天管闲事,今朝几朵白云生?”尤其是七八月间的巧云,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对我有极大的吸引力,我能连续几个小时眺望云空而不觉厌倦。
虽然眺者自眺、飞者自飞,霄壤悬隔互不搭界,但在久久的深情谛视中,通过艺术的、精神的感应,往往彼此间能够取得某种默契。我习惯于把望中的流云霞彩同接触到的各种事物作类比式联想。比如,当我读了萧红的作品,并了解其行藏与身世后,便自然地把地上的人与天上的云联系起来。看到片云当空不动,我会想到一个解事颇早的小女孩,没有母爱,没有伙伴,每天孤寂地坐在祖父的后花园里,双手支颐,凝视着云空;而当一抹流云掉头不顾、疾驶着冲向远方,我想这宛如一个青年女子冲出封建家庭樊笼,逃婚出走,开始其痛苦、顽强的奋斗生涯。有时,两片浮游的云朵亲昵地叠合在一起,而后又各不相干地飘走,我会想到两颗叛逆的灵魂的契合——他们在荆天棘地中偶然遇合,结伴跋涉,相濡以沫,后来却分道扬镳、天各一方了。当发现一缕云霞渐渐地融化在青空中,悄然泯没与消逝时,我便抑制不住悲怀,深情悼惜这位多思的才女——她流离颠沛,忧病相煎,一缕香魂飘散在遥远的浅水湾……这时会立即忆起她的挚友聂绀弩的诗句:“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
正是这种深深的忆念,和出于对萧红作品的热爱而希望了解其生活原型,即所谓“因蜜寻花”的心理,催动着我在观赏云的最佳时节——八月中旬,来到神驰已久的呼兰,追寻女作家六十年前的岁月。
呵,呼兰河,这条流淌过血泪的河,充溢着欢乐的河,依然夹带着两岸泥土的芬芳,奔腾不息,跳动着诱人的生命之波。穿过大桥,满目青翠中,一条宽阔的马路把我们引入县城。东二道街、十字路口、茶庄、药店,一切都似曾相识,一切又都大大地变了样。但是,可能因为期望值过高,当我踏进萧红故居,却未免有些失望。
寥寥几幅灰暗模糊的照片,一些作家用过的旧物,疏疏落落地摆在五间正房里。原有的两千平方米的后花园,这印满了萧红的履痕、泪痕和梦痕的旧游地,如今已盖上一列民宅。更为遗憾的是,留下百万字作品的女作家,陈列室中竟没有收藏一页手稿、一行手迹。
联想到俄国大诗人普希金就读过的皇村学校——在现今的列宁格勒,虽然经过一百七十年沧桑变化,包括战乱和兵燹,但普希金当年的作业簿和创作诗稿,依然完好无损地保存在那里。相形之下,深感我们在搜集、保存作者的手稿、遗物方面没有完全尽到责任。当然,也可以顺着另一条思路考虑:这位叛逆女儿的前尘梦影原本不在家里。在她自己看來,这块土地沦于敌手之前,“家”就已经化为乌有了。她像白云一样飘逝着,她的世界在天之涯地之角。“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如此而已。云,是萧红作品中的风景线。手稿没有,何不去读窗外的云?
“白云犹是汉时秋”,仰望云天,同女作家当年描述的没什么两样,天空依旧蓝悠悠的,又高又远。大团大团的白云,像雪山、像羊群、像棉堆,像洒了花的白银似的。我想,如果赶上傍晚,也一定能看到那变化俄顷、令人目不暇接的“火烧云”。
记得沈从文先生说过,云有地方性,各地的云颜色、形状各异,性格、风度不同。在浪迹天涯的十年间,萧红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曾远涉东瀛。她不会看不到沈先生盛赞不已的青岛上空的彩云,肯定领略过那种云的“青青的嘘息”和轻快感、温柔感、音乐感;她也该注意到关中一带抓一把下来似乎可以团成窝窝头的朵朵黄云;透明、绮丽的南国浮云;素朴、单纯,仿佛用高山雪水洗涤过的热带晴云;樱花雨一般的东京湾上空的绮云;这些恐怕都能引发她的奇思玄想,然而也全没有记在笔下。当豪爽的江湖行、亢奋的浪游热宣告结束,“发着颤响、飘着光带”的胸襟和“用钢戟向晴空一挥似的笔触”渐次消磨,而难堪的寂寞、孤独与失落感袭来的时候,她便像《战争与和平》中曾是战斗主力的安德烈公爵,受伤倒在地下,深情地望着高远的苍穹,随着飘飞的白云,回到梦里家园去寻求慰藉,慢慢地咀嚼着童年的记忆——这人生旅途中受用不尽的财富。对萧红来说,尽管童年生涯是极端枯燥、寂寞的,家园并无温馨可言,但“人情恋故乡”,就像一首诗中描述的:“满纸深情怀仆妇,十年断梦绕呼兰。”
一颗远悬的乡心,痴情缱绻,离开得越远,回音便越响。于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便在“永久的憧憬与追求”中孕育和诞生了。
摘自《王充闾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
虽然眺者自眺、飞者自飞,霄壤悬隔互不搭界,但在久久的深情谛视中,通过艺术的、精神的感应,往往彼此间能够取得某种默契。我习惯于把望中的流云霞彩同接触到的各种事物作类比式联想。比如,当我读了萧红的作品,并了解其行藏与身世后,便自然地把地上的人与天上的云联系起来。看到片云当空不动,我会想到一个解事颇早的小女孩,没有母爱,没有伙伴,每天孤寂地坐在祖父的后花园里,双手支颐,凝视着云空;而当一抹流云掉头不顾、疾驶着冲向远方,我想这宛如一个青年女子冲出封建家庭樊笼,逃婚出走,开始其痛苦、顽强的奋斗生涯。有时,两片浮游的云朵亲昵地叠合在一起,而后又各不相干地飘走,我会想到两颗叛逆的灵魂的契合——他们在荆天棘地中偶然遇合,结伴跋涉,相濡以沫,后来却分道扬镳、天各一方了。当发现一缕云霞渐渐地融化在青空中,悄然泯没与消逝时,我便抑制不住悲怀,深情悼惜这位多思的才女——她流离颠沛,忧病相煎,一缕香魂飘散在遥远的浅水湾……这时会立即忆起她的挚友聂绀弩的诗句:“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
正是这种深深的忆念,和出于对萧红作品的热爱而希望了解其生活原型,即所谓“因蜜寻花”的心理,催动着我在观赏云的最佳时节——八月中旬,来到神驰已久的呼兰,追寻女作家六十年前的岁月。
呵,呼兰河,这条流淌过血泪的河,充溢着欢乐的河,依然夹带着两岸泥土的芬芳,奔腾不息,跳动着诱人的生命之波。穿过大桥,满目青翠中,一条宽阔的马路把我们引入县城。东二道街、十字路口、茶庄、药店,一切都似曾相识,一切又都大大地变了样。但是,可能因为期望值过高,当我踏进萧红故居,却未免有些失望。
寥寥几幅灰暗模糊的照片,一些作家用过的旧物,疏疏落落地摆在五间正房里。原有的两千平方米的后花园,这印满了萧红的履痕、泪痕和梦痕的旧游地,如今已盖上一列民宅。更为遗憾的是,留下百万字作品的女作家,陈列室中竟没有收藏一页手稿、一行手迹。
联想到俄国大诗人普希金就读过的皇村学校——在现今的列宁格勒,虽然经过一百七十年沧桑变化,包括战乱和兵燹,但普希金当年的作业簿和创作诗稿,依然完好无损地保存在那里。相形之下,深感我们在搜集、保存作者的手稿、遗物方面没有完全尽到责任。当然,也可以顺着另一条思路考虑:这位叛逆女儿的前尘梦影原本不在家里。在她自己看來,这块土地沦于敌手之前,“家”就已经化为乌有了。她像白云一样飘逝着,她的世界在天之涯地之角。“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如此而已。云,是萧红作品中的风景线。手稿没有,何不去读窗外的云?
“白云犹是汉时秋”,仰望云天,同女作家当年描述的没什么两样,天空依旧蓝悠悠的,又高又远。大团大团的白云,像雪山、像羊群、像棉堆,像洒了花的白银似的。我想,如果赶上傍晚,也一定能看到那变化俄顷、令人目不暇接的“火烧云”。
记得沈从文先生说过,云有地方性,各地的云颜色、形状各异,性格、风度不同。在浪迹天涯的十年间,萧红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曾远涉东瀛。她不会看不到沈先生盛赞不已的青岛上空的彩云,肯定领略过那种云的“青青的嘘息”和轻快感、温柔感、音乐感;她也该注意到关中一带抓一把下来似乎可以团成窝窝头的朵朵黄云;透明、绮丽的南国浮云;素朴、单纯,仿佛用高山雪水洗涤过的热带晴云;樱花雨一般的东京湾上空的绮云;这些恐怕都能引发她的奇思玄想,然而也全没有记在笔下。当豪爽的江湖行、亢奋的浪游热宣告结束,“发着颤响、飘着光带”的胸襟和“用钢戟向晴空一挥似的笔触”渐次消磨,而难堪的寂寞、孤独与失落感袭来的时候,她便像《战争与和平》中曾是战斗主力的安德烈公爵,受伤倒在地下,深情地望着高远的苍穹,随着飘飞的白云,回到梦里家园去寻求慰藉,慢慢地咀嚼着童年的记忆——这人生旅途中受用不尽的财富。对萧红来说,尽管童年生涯是极端枯燥、寂寞的,家园并无温馨可言,但“人情恋故乡”,就像一首诗中描述的:“满纸深情怀仆妇,十年断梦绕呼兰。”
一颗远悬的乡心,痴情缱绻,离开得越远,回音便越响。于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便在“永久的憧憬与追求”中孕育和诞生了。
摘自《王充闾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