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全面剖析传统体育养生“银色浪潮”现状,进而提出传统体育养生“银色浪潮”产生的原因,最后得出应对传统体育养生的策略。通过以上分析,以期不断拓展传统体育养生的习练队伍,让传统体育养生被更多群体所接受,以便广大群众特别是年轻群体掌握传统体育养生的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自身预防疾病的能力和水平,最终达到增进国民健康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学;传统体育养生;银色浪潮
【Abstract】Based on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the article has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and the puts forward the reasons of “silver wave”, then it concludes strategies to cope with the traditional sports health maintenance.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it hopes to expand the traditional sports health maintenance practitioners team, making more groups accept the traditional sports health maintenance. Its aim is to make the masses, especially the young master care knowledge and methods of the traditional sports health maintenance, cultivate a healthy lifestyl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own ability and level of disease prevention, ultimately achieving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national health level.
【Key words】Science of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the traditional sports health maintenance; Silver Wave
1传统体育养生“银色浪潮”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寿命正在逐步延长,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老龄化,有关人士将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形象地比作“银色浪潮”。传统体育养生是传统养生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是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理论,通过人体自身各方面的调养,通过姿势改变,肢体活动,呼吸节奏,心灵调节,使身心融为一体,达到形、气、神的统一,以增强生命健康水平、延长生命长度、激发生命智慧的养生理论和技法体系〔1〕。虽然在现阶段传统体育养生方式已成为健身方式中的主力军,但在这群主力军中,年轻人的身影并不多见。传统体育养生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组成部分,其健身效果明显,培补元气,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脏腑,调心安神,开发潜能〔2〕。如此多的功能,却没能吸引年轻人的目光。相反,一些西洋项目却备受年轻人的青睐。如近年比较火热的瑜伽、合气道、剑道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分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2传统体育养生“银色浪潮”产生的原因
2.1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感引发的 “我行我素”
传统作为一个历史概念伴随历史的传承稳定下来,而同时又随着历史的更替而向前发展。因此,传统与稳定以及发展息息相关。当然,具体某个阶段的历史还是有着自身不同的特点。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我国的文化呈现出如下变迁模式:采集文化——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3〕。从内涵体现的角度看,儒道经典,法墨篇章,茶道书法,戏曲创作,言谈举止,礼仪服饰都无时无刻不在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历史纵向发展来说,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三国两晋时的放浪形骸,唐汉时期的大一统,清时的民族融合也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实力。然而到了科技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传统文化却落到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这使得人们不得不警醒中国文化正在流失的现象。
中国传统节日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然而,在市场全球化、投资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中华自家节日愈来愈被冷落,相反,一些西洋节日却在国人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虽然政府 “增加清明、端午、中秋节为法定节日”,以便“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在今天的作用”,使之“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但中国传统节日逐渐成为一种形式,而且中国的节日意义并没有好好延续下来,流传下来的只是简单的习俗,加上中国又是一个很重视饮食文化的民族,所以节日以及习俗最后就简化成食物了。端午节是粽子节,中秋节是月饼节,元宵节是汤圆节,年三十是饺子节。众多传统节日的意义被吃所代替,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被一再低估。相反来说,西方节日以其独有的商业打折模式似乎更适应于“消费主义”。年轻人似乎对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等外来节日有兴致得多。这些节日一到,人们就开始盘算到哪里消费,到哪里娱乐。
汉字是中国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汉字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随着华夏民族多年的繁衍生息,汉字已成为中国历朝历代主要的官方文字。然而随着国际化的趋势,汉字扮演的角色已经没有以前那般重要,特别是应试教育中英文教育的冲击使此种趋势更加严重。网络化的交际方式,已经使得“手指族”越来越多,WiFi移动数据更是给人们每时每刻的网络交流带来了便利。中国书法,特别是毛笔书法已越来越不受重视,经常练字的多半是老年人,青少年中,字写得好的,特别是毛笔字写得好的更是凤毛麟角。面对沟通网络化、办公自动化的冲击,钢笔字,特别是毛笔字已经被大多数国人认为不必要。反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的青少年课程表,“书法”已经成为必修课。 2.2对传统体育养生的误解促成的“崇洋媚外”
年轻人对传统体育养生的误解,首先体现在养生意识的误解上,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一提及“养生”,就认为是老年人的专利。《黄帝内经》中提出“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的概念〔5〕,意思是懂得养生的人在身体正常(即和别人一样的时候)就开始注重身体调节,进行养生,而不是在身体出现异样的时候才开始调养,以致发生早衰。经济快速发展,竞争趋于白热化,锻炼时间的缺乏,环境的恶化,使得许多老年病呈现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冠心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只会在老年人身上出现的病症已逐步蔓延到年轻人身上。30岁年纪60岁身体的案例数不胜数。包括血管、骨头在内的各种器官都已经开始出现机能退化,老年病的发病期大大提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专访时曾提到“除了年轻人自己要主动防病,如何使老百姓晚得病、少得病也是医院和医生的责任。如果只是使用最先进的生物技术,针对疾病终末期进行治疗,将会耗费巨大的医疗资源。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是重视预防和康复,改变‘前不防、后不管’的局面”〔6〕。传统体育养生项目体现更多的是预防在前。
其次体现在项目选择上的误解。年轻群体认为传统体育养生项目节奏缓慢,只适合老年人习练。近几年来,瑜伽、合气道、剑道、壁球等新兴的西洋项目受到年轻人的热捧。年轻人平时工作节奏快,这些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与年轻人的工作状态相吻合,是西洋项目吸引年轻人的主要原因。其实不然,首先,人体健康与否,主要由元气的盛衰决定。“元气充沛,则后天诸气得以资助,从而脏腑协调,身心健康;当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后天因素损及元气时,则后天诸气失助而衰败,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7〕。传统养生方法非常强调固本培元。如意守丹田、命门之法,可更好地激发与推动脏腑进行正常有效的生理活动,这对维持青年人的身体健康尤为重要。其次,阴阳相生是维持众多方面和谐的基础,人体也不例外,阴阳不和,疾病会随之而至。传统中医以阴阳学说作为指导根基,强调疾病的发生、发展、发现,以及针对的诊断、治疗、病除皆是阴阳转化的结果。正如《内经》写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所以,对阴盛阳虚的患者,则宜动不宜静,应以身体活动为主,以求助阳胜阴;相反,对于那些阴虚阳亢的患者,则宜静不宜动,进而养阴制阳〔8〕。年轻人通常阳气偏胜,动多静少,而传统养生功法属静,年轻人长期习练,对维持机体的阴平阳秘有很好的疗效。
2.3传统体育养生的低可及性导致的“望洋兴叹”
可及性是指某种事物或某种技术所能涵盖、达到的效果,或者是指它的功能用途所能涉及的范围、内容〔9〕。近几年,瑜伽、剑道、合气道在全国各地风靡一时。大中城市的会馆、健身房清一色都开办有这类课程,在地县级城市里,也开设有这类相应的课程。在各类形形色色的音像制品店里,合气道、剑道、瑜伽的各种光盘摆放在最显眼的展台位置;市场上,瑜伽垫、剑道服热卖。一个名为“电子书分享——《美体健身瑜伽》”的帖子在百度贴吧中的点击量超过两万多人次。调查显示,接近15%的青年群体认为太极为老年运动,瑜伽为青年运动。这是导致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在青年受众层面上没有瑜伽盛行的主要原因。
传统体育养生的低可及性一来体现在习练环境的低可及性,二来体现在功法技术提升的低可及性。在习练环境方面,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大多在公园等室外场地进行,对阳光、风雨等外界因素的要求较高。年轻人时间紧迫,往往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从事锻炼,但如果天气条件不允许,本身就不足的锻炼热情便很快减退了。而如瑜伽、剑道、合气道等外来项目大多在健身会馆练习,良好的练习环境、高标准的配套服务,如私人教练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通常能很好地吸引年轻人坚持参与锻炼。在功法技术提升方面。首先,师徒多是单对多的模式,师傅精力有限,无法顾及每一个学员。师傅的教学通常也缺乏系统性、规范性,这使得年轻人无法在短时间内学到完整的内容,从而导致学习动力的缺乏。其次,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教学往往以师傅个人的主观感受为主,学员以服从为荣,师傅教学一个完整套路的周期一般较长,这与年轻人热情奔放、追求新事物的状态是相悖的。另外,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常常给人以浓厚的神秘色彩,使得许多年轻人在未接触之前就丧失了信心。而瑜伽等外来项目在教学上有统一的规范,不同的会馆、不同的教练,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趋于统一化。其套路模式大多以单势动作为主,较高的可及性使年轻人很快就能掌握,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获得习练成就感,高度的可及性使参与人数不断攀升,形成了良性发展的模式。
3传统体育养生应对“银色浪潮”的策略
3.1中国传统文化应改变姿态,吸引年轻人目光
一个民族若没有自己的文化就没有了希望,没有自己的文化,就好比没有根基,就更不用去谈凝聚力、创造力、向心力、自信力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若失去,世界文化版图则会缺之一块,若发扬,世界文化版图则会增添光彩。现在,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已出现很多社会病,这些社会问题依靠西方文化本身已难以克服。于是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开始在我国文化中求援,以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反观我们自己,却不能认清自己的位置,崇洋媚外,这绝不是开放,这是妄自菲薄。
中国传统文化要真正走进年轻人就要贴近年轻人。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与传递。如通过有中国风的流行歌曲,有中国特色的MV,现在已有很多歌手朝这方面发展靠近。再如服饰T恤的中国文化情结图案,中国文化旅游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靠教育,去培养中国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还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实体与精神的保护与宣传。
3.2传统体育养生认识清晰化
传统养生体育没有一般体育所要求的竞技性与对抗性,很多并不是以胜负来论成败,而更多的是一种内敛、自身的修养,以求自然和谐,并没有将更高更快更强作为其目标与宗旨。传统养生强调自身的锻炼,通过身体的揉动、呼吸与心理的宁静、安逸达到共同和谐的状态,利用人体内部的机能调控,也就是精、气、神的锻炼,做到全身心各方面的协调统一,是一种真正的慢运动。当然,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同样能够消耗一定的体力,由于是慢运动,也就不会感觉到很累,却可以达到消除疲劳、有益身心的目的,并且能够在身体放松,心境舒缓的状态下健身,使整个人完全处在另外一个状态之下。 内心的焦急与忙碌意味着将失去更多欣赏风景的机会。“慢工出细活”,诚然,心灵节奏的放慢会带来身体的放松。英国心理学家柯雷克斯顿在《兔脑龟心》一书中提到人体有 “快速思考”与“缓慢思考”的两种思考模式〔10〕。前者的方式是理性逻辑的。这种模式是人们在学习中、职场中、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模式,后者是模糊创意,是一种没有压力情况下,天马行空的思维方法。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相信前一种思维方式大家都不缺乏,然而后一种思维方式却难以形成,而传统体育养生的方法对后一种思维的培养不无裨益。
3.3提高传统体育养生的可及性
要提高传统体育养生的可及性,首先需要从习练环境入手。鼓励传统体育项目的教练员走入健身房,将这一中国传统项目传播到年轻人的队伍里,使年轻人有机会在心仪的环境里进行传统体育养生锻炼。其次,在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教学方面,不同的教练员应力求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这种统一模式的形成有赖于市场的整体性配合,既需要具备前瞻能力,也需要统一协调能力。最后,加大对传统体育养生的宣传力度,使年轻人有机会了解到这一中国悠久的传统项目。在新闻媒体上,常看到瑜伽、剑道等外来项目的广告,而本土项目其实也一样需要宣传。最近比较火热的“太极禅公司”,由武打明星李连杰和商业精英马云共同打造。其公司的理念以“云手”为突破口,提出“太极禅·云手”,蓄势待发,让生活慢下来,平衡之力源自云手,慢是为更快等理念。在成都、武汉、广州、上海开设不同的云手培训。
4结语
现代社会,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带有浓厚的“银色浪潮”色彩,年轻军团的忽视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种忽视首先与传统文化的缺失有关,其次与年轻人对养生的误解有关,最后与传统体育养生的低可及性有关。而应对这一“银色浪潮”,使传统体育养生被年轻人广为接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应改变姿态,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二是解除年轻人对传统体育养生的误解,传统体育养生柔和舒缓的运动方式对缓解年轻群体的亚健康状态很有益处。三是提高传统体育养生的可及性,例如健身场地多元化,教学形式统一化,宣传力度加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广德.导引养生功〔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2-15.
〔2〕杨静.论传统体育养生观及其对发展体育保健的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6(5):130-132.
〔3〕王伟.对中国传统养生体育衍生、发展的再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5(3):56-58.
〔4〕石玲. “第二届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综述〔J〕.人口研究,2006,30(2):94-95.
〔5〕马向丽.《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浅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9:60-61.
〔6〕胡大一.退休了才顾健康是错误的人生设计〔EB〕.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 2012.10.10/2015.4.10.
〔7〕张云涯.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发展理念与策略〔J〕.体育学刊, 2002,9(6):66-68.
〔8〕张登本.内经的思考.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8:391-395.
〔9〕董众鸣.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衰落的思考〔J〕.体育学刊,1997(1):23-24.
〔10〕于春玲.传统武术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1(5):35-37.
(责任编辑:阎 彬)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学;传统体育养生;银色浪潮
【Abstract】Based on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the article has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and the puts forward the reasons of “silver wave”, then it concludes strategies to cope with the traditional sports health maintenance.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it hopes to expand the traditional sports health maintenance practitioners team, making more groups accept the traditional sports health maintenance. Its aim is to make the masses, especially the young master care knowledge and methods of the traditional sports health maintenance, cultivate a healthy lifestyl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own ability and level of disease prevention, ultimately achieving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national health level.
【Key words】Science of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the traditional sports health maintenance; Silver Wave
1传统体育养生“银色浪潮”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寿命正在逐步延长,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老龄化,有关人士将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形象地比作“银色浪潮”。传统体育养生是传统养生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是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理论,通过人体自身各方面的调养,通过姿势改变,肢体活动,呼吸节奏,心灵调节,使身心融为一体,达到形、气、神的统一,以增强生命健康水平、延长生命长度、激发生命智慧的养生理论和技法体系〔1〕。虽然在现阶段传统体育养生方式已成为健身方式中的主力军,但在这群主力军中,年轻人的身影并不多见。传统体育养生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组成部分,其健身效果明显,培补元气,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脏腑,调心安神,开发潜能〔2〕。如此多的功能,却没能吸引年轻人的目光。相反,一些西洋项目却备受年轻人的青睐。如近年比较火热的瑜伽、合气道、剑道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分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2传统体育养生“银色浪潮”产生的原因
2.1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感引发的 “我行我素”
传统作为一个历史概念伴随历史的传承稳定下来,而同时又随着历史的更替而向前发展。因此,传统与稳定以及发展息息相关。当然,具体某个阶段的历史还是有着自身不同的特点。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我国的文化呈现出如下变迁模式:采集文化——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3〕。从内涵体现的角度看,儒道经典,法墨篇章,茶道书法,戏曲创作,言谈举止,礼仪服饰都无时无刻不在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历史纵向发展来说,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三国两晋时的放浪形骸,唐汉时期的大一统,清时的民族融合也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实力。然而到了科技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传统文化却落到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这使得人们不得不警醒中国文化正在流失的现象。
中国传统节日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然而,在市场全球化、投资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中华自家节日愈来愈被冷落,相反,一些西洋节日却在国人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虽然政府 “增加清明、端午、中秋节为法定节日”,以便“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在今天的作用”,使之“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但中国传统节日逐渐成为一种形式,而且中国的节日意义并没有好好延续下来,流传下来的只是简单的习俗,加上中国又是一个很重视饮食文化的民族,所以节日以及习俗最后就简化成食物了。端午节是粽子节,中秋节是月饼节,元宵节是汤圆节,年三十是饺子节。众多传统节日的意义被吃所代替,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被一再低估。相反来说,西方节日以其独有的商业打折模式似乎更适应于“消费主义”。年轻人似乎对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等外来节日有兴致得多。这些节日一到,人们就开始盘算到哪里消费,到哪里娱乐。
汉字是中国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汉字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随着华夏民族多年的繁衍生息,汉字已成为中国历朝历代主要的官方文字。然而随着国际化的趋势,汉字扮演的角色已经没有以前那般重要,特别是应试教育中英文教育的冲击使此种趋势更加严重。网络化的交际方式,已经使得“手指族”越来越多,WiFi移动数据更是给人们每时每刻的网络交流带来了便利。中国书法,特别是毛笔书法已越来越不受重视,经常练字的多半是老年人,青少年中,字写得好的,特别是毛笔字写得好的更是凤毛麟角。面对沟通网络化、办公自动化的冲击,钢笔字,特别是毛笔字已经被大多数国人认为不必要。反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的青少年课程表,“书法”已经成为必修课。 2.2对传统体育养生的误解促成的“崇洋媚外”
年轻人对传统体育养生的误解,首先体现在养生意识的误解上,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一提及“养生”,就认为是老年人的专利。《黄帝内经》中提出“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的概念〔5〕,意思是懂得养生的人在身体正常(即和别人一样的时候)就开始注重身体调节,进行养生,而不是在身体出现异样的时候才开始调养,以致发生早衰。经济快速发展,竞争趋于白热化,锻炼时间的缺乏,环境的恶化,使得许多老年病呈现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冠心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只会在老年人身上出现的病症已逐步蔓延到年轻人身上。30岁年纪60岁身体的案例数不胜数。包括血管、骨头在内的各种器官都已经开始出现机能退化,老年病的发病期大大提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专访时曾提到“除了年轻人自己要主动防病,如何使老百姓晚得病、少得病也是医院和医生的责任。如果只是使用最先进的生物技术,针对疾病终末期进行治疗,将会耗费巨大的医疗资源。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是重视预防和康复,改变‘前不防、后不管’的局面”〔6〕。传统体育养生项目体现更多的是预防在前。
其次体现在项目选择上的误解。年轻群体认为传统体育养生项目节奏缓慢,只适合老年人习练。近几年来,瑜伽、合气道、剑道、壁球等新兴的西洋项目受到年轻人的热捧。年轻人平时工作节奏快,这些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与年轻人的工作状态相吻合,是西洋项目吸引年轻人的主要原因。其实不然,首先,人体健康与否,主要由元气的盛衰决定。“元气充沛,则后天诸气得以资助,从而脏腑协调,身心健康;当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后天因素损及元气时,则后天诸气失助而衰败,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7〕。传统养生方法非常强调固本培元。如意守丹田、命门之法,可更好地激发与推动脏腑进行正常有效的生理活动,这对维持青年人的身体健康尤为重要。其次,阴阳相生是维持众多方面和谐的基础,人体也不例外,阴阳不和,疾病会随之而至。传统中医以阴阳学说作为指导根基,强调疾病的发生、发展、发现,以及针对的诊断、治疗、病除皆是阴阳转化的结果。正如《内经》写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所以,对阴盛阳虚的患者,则宜动不宜静,应以身体活动为主,以求助阳胜阴;相反,对于那些阴虚阳亢的患者,则宜静不宜动,进而养阴制阳〔8〕。年轻人通常阳气偏胜,动多静少,而传统养生功法属静,年轻人长期习练,对维持机体的阴平阳秘有很好的疗效。
2.3传统体育养生的低可及性导致的“望洋兴叹”
可及性是指某种事物或某种技术所能涵盖、达到的效果,或者是指它的功能用途所能涉及的范围、内容〔9〕。近几年,瑜伽、剑道、合气道在全国各地风靡一时。大中城市的会馆、健身房清一色都开办有这类课程,在地县级城市里,也开设有这类相应的课程。在各类形形色色的音像制品店里,合气道、剑道、瑜伽的各种光盘摆放在最显眼的展台位置;市场上,瑜伽垫、剑道服热卖。一个名为“电子书分享——《美体健身瑜伽》”的帖子在百度贴吧中的点击量超过两万多人次。调查显示,接近15%的青年群体认为太极为老年运动,瑜伽为青年运动。这是导致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在青年受众层面上没有瑜伽盛行的主要原因。
传统体育养生的低可及性一来体现在习练环境的低可及性,二来体现在功法技术提升的低可及性。在习练环境方面,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大多在公园等室外场地进行,对阳光、风雨等外界因素的要求较高。年轻人时间紧迫,往往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从事锻炼,但如果天气条件不允许,本身就不足的锻炼热情便很快减退了。而如瑜伽、剑道、合气道等外来项目大多在健身会馆练习,良好的练习环境、高标准的配套服务,如私人教练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通常能很好地吸引年轻人坚持参与锻炼。在功法技术提升方面。首先,师徒多是单对多的模式,师傅精力有限,无法顾及每一个学员。师傅的教学通常也缺乏系统性、规范性,这使得年轻人无法在短时间内学到完整的内容,从而导致学习动力的缺乏。其次,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教学往往以师傅个人的主观感受为主,学员以服从为荣,师傅教学一个完整套路的周期一般较长,这与年轻人热情奔放、追求新事物的状态是相悖的。另外,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常常给人以浓厚的神秘色彩,使得许多年轻人在未接触之前就丧失了信心。而瑜伽等外来项目在教学上有统一的规范,不同的会馆、不同的教练,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趋于统一化。其套路模式大多以单势动作为主,较高的可及性使年轻人很快就能掌握,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获得习练成就感,高度的可及性使参与人数不断攀升,形成了良性发展的模式。
3传统体育养生应对“银色浪潮”的策略
3.1中国传统文化应改变姿态,吸引年轻人目光
一个民族若没有自己的文化就没有了希望,没有自己的文化,就好比没有根基,就更不用去谈凝聚力、创造力、向心力、自信力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若失去,世界文化版图则会缺之一块,若发扬,世界文化版图则会增添光彩。现在,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已出现很多社会病,这些社会问题依靠西方文化本身已难以克服。于是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开始在我国文化中求援,以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反观我们自己,却不能认清自己的位置,崇洋媚外,这绝不是开放,这是妄自菲薄。
中国传统文化要真正走进年轻人就要贴近年轻人。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与传递。如通过有中国风的流行歌曲,有中国特色的MV,现在已有很多歌手朝这方面发展靠近。再如服饰T恤的中国文化情结图案,中国文化旅游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靠教育,去培养中国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还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实体与精神的保护与宣传。
3.2传统体育养生认识清晰化
传统养生体育没有一般体育所要求的竞技性与对抗性,很多并不是以胜负来论成败,而更多的是一种内敛、自身的修养,以求自然和谐,并没有将更高更快更强作为其目标与宗旨。传统养生强调自身的锻炼,通过身体的揉动、呼吸与心理的宁静、安逸达到共同和谐的状态,利用人体内部的机能调控,也就是精、气、神的锻炼,做到全身心各方面的协调统一,是一种真正的慢运动。当然,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同样能够消耗一定的体力,由于是慢运动,也就不会感觉到很累,却可以达到消除疲劳、有益身心的目的,并且能够在身体放松,心境舒缓的状态下健身,使整个人完全处在另外一个状态之下。 内心的焦急与忙碌意味着将失去更多欣赏风景的机会。“慢工出细活”,诚然,心灵节奏的放慢会带来身体的放松。英国心理学家柯雷克斯顿在《兔脑龟心》一书中提到人体有 “快速思考”与“缓慢思考”的两种思考模式〔10〕。前者的方式是理性逻辑的。这种模式是人们在学习中、职场中、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模式,后者是模糊创意,是一种没有压力情况下,天马行空的思维方法。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相信前一种思维方式大家都不缺乏,然而后一种思维方式却难以形成,而传统体育养生的方法对后一种思维的培养不无裨益。
3.3提高传统体育养生的可及性
要提高传统体育养生的可及性,首先需要从习练环境入手。鼓励传统体育项目的教练员走入健身房,将这一中国传统项目传播到年轻人的队伍里,使年轻人有机会在心仪的环境里进行传统体育养生锻炼。其次,在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教学方面,不同的教练员应力求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这种统一模式的形成有赖于市场的整体性配合,既需要具备前瞻能力,也需要统一协调能力。最后,加大对传统体育养生的宣传力度,使年轻人有机会了解到这一中国悠久的传统项目。在新闻媒体上,常看到瑜伽、剑道等外来项目的广告,而本土项目其实也一样需要宣传。最近比较火热的“太极禅公司”,由武打明星李连杰和商业精英马云共同打造。其公司的理念以“云手”为突破口,提出“太极禅·云手”,蓄势待发,让生活慢下来,平衡之力源自云手,慢是为更快等理念。在成都、武汉、广州、上海开设不同的云手培训。
4结语
现代社会,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带有浓厚的“银色浪潮”色彩,年轻军团的忽视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种忽视首先与传统文化的缺失有关,其次与年轻人对养生的误解有关,最后与传统体育养生的低可及性有关。而应对这一“银色浪潮”,使传统体育养生被年轻人广为接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应改变姿态,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二是解除年轻人对传统体育养生的误解,传统体育养生柔和舒缓的运动方式对缓解年轻群体的亚健康状态很有益处。三是提高传统体育养生的可及性,例如健身场地多元化,教学形式统一化,宣传力度加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广德.导引养生功〔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2-15.
〔2〕杨静.论传统体育养生观及其对发展体育保健的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6(5):130-132.
〔3〕王伟.对中国传统养生体育衍生、发展的再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5(3):56-58.
〔4〕石玲. “第二届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综述〔J〕.人口研究,2006,30(2):94-95.
〔5〕马向丽.《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浅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9:60-61.
〔6〕胡大一.退休了才顾健康是错误的人生设计〔EB〕.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 2012.10.10/2015.4.10.
〔7〕张云涯.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发展理念与策略〔J〕.体育学刊, 2002,9(6):66-68.
〔8〕张登本.内经的思考.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8:391-395.
〔9〕董众鸣.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衰落的思考〔J〕.体育学刊,1997(1):23-24.
〔10〕于春玲.传统武术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1(5):35-37.
(责任编辑:阎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