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参差不齐,面对这一现状,要做到真正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教师需要科学实施分层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具体阐述了高中阅读课分层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阅读分层 具体操作 动态发展
一、问题缘起
阅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的创造行为,是培养学生通过视觉感知、文字符号获取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各种英语水平测试中不可缺少的项目,更是提高听说和写作能力的有力杠杆。
但阅读课中我们不难看到阅读优秀者和阅读困难者存在的巨大差异,而且这些差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拉大。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采用“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分类指导”的分层教学思路。2010年9月中旬,笔者对高一学生进行了摸底测试。试卷难度适宜,具有相当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作为分层的依据,将全班学生根据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接受能力分为A、B、C三层。
对于阅读能力差的学生C层,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词汇,阅读策略和技巧,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理解阅读材料;对于阅读能力中等的学生B层,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和推理,善于查找论据;而对于阅读能力优秀的学生A层,则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层教学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阅读训练、探究性自主合作学习,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相对性的发展提高。在教学方法和作业上区别对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摘到桃”,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分层教学顺应了这种心理效应,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可以说“分”是为了最后的“不分”。
二、高中英语阅读课中CBA分层教学尝试
具体操作如下:
1、 预习分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预习能有效避免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新授课伊始,基础差一点的学生与基础不错的学生就处于同一个起跑线,有利于消除学习困难生的自卑心理,使他们信心百倍地听完一节新授课。长此下去,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就自然缩小了。
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的学生布置相对应难度的预习作业。同时,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预习策略:⑴ 预测。根据文章的标题、插图、每段的首句和尾句等来预测文章的内容。⑵ 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⑶借助字典来选择合适的词。⑷通过用who,what,why,when,where等词进行问答,来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内容。
具体分层:要求C层学生了解生词的大意,可以借助词典找到适合文章的词义,大概了解文章内容,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或者消除学生对英语的恐惧心理,因为他们在上课的时候都是“有备而来”的;同时指导他们如何通过词缀、猜测词义等方法掌握更多的词汇,扩大其词汇量,缩短与A、B两层学生之间的差距;B层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并能找出各个段落的大意和重点句,提高他们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能力;C层学生要了解大意,并能用H-,WH-的问题进行设问和回答,加强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对阅读文章的思考能力。以人教版新教材(下同)Book1 Unit2 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为例,我设计了三张不同的阅读卡,当然很鼓励学生向高一层的作业挑战:
学生都有惰性的,那么怎样能保证学生预习到位呢?一般情况下,笔者要求学生每次作业都要上交批改,收集学生预习存在的问题;或者由组长负责收集预习中的不会的知识和没有达到的基本技能要求;也可以利用课前5-10分钟的时间,进行预习小检测;或者课末留出5分钟的时间,指导明确下一堂课预习学案的要求。我会采取各种形式,在教授新知识之前,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对表现较好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对表现不理想的学生及时进行鼓励,并给予适当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不断强化预习的重要性。对学生预习效果进行必要、适当的检查和评论是激发学生产生预习动机的有力手段。当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努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增强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也很重要。
2、 教学分层
⑴ 读前分层。课堂教学能否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读前环节至关重要。此环节处理得好,就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大大的提高课堂效率,为接下来的几个环节做好很好的准备。读前环节活动的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巧妙的设计,激发不同阅读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以Book2 Unit2 An Interview的读前环节,我尝试了用比比看谁了解更多的奥运相关背景知识导入新课(相关背景知识在课前预习时收集)。对于C层学生,要求他们讲出一两句相关的背景只是就给予赞赏。只要他们能说出来了,词汇这关肯定花了不少功夫了。而B层学生,要求三四句;A层学生,则需五句以上,当然,所有的学生讲得越多越好。
⑵ 读中分层。在此环节,我也为三类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训练学生掌握略读、查读、理解大意、寻找重点句、猜测词义等技能。在教学Book2,Unit5的阅读课 The Band That Wasn’t时,就如何理解这个标题The Band That Wasn’t,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① How many kinds of bands are mentioned? (针对C层)为C 层学生设计的问题主要涉及词汇和基本的信息题;② What’s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mmon bands? (针对B层)B层的则是涉及到一些概括性的问题,如细节理解题,寻找重点句等;(针对A层):③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eatles and common bands?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 The Band That Wasn’t? 提这些问题是希望用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读懂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与看法,拓宽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广度尝试,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这种搭桥式的教学,一步步启发不同阶层的学生,把大题化小,设立若干子问题,化难为易、循循善诱,牵着不同层次的学生过桥,让更大部分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⑶读后分层。此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升华的环节,做得好,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知识,拓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尽量挖掘教材和拓展教材,设置不同的问题,找到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经历和兴趣的最佳契合点,设计真实的交际任务,使他们在真实的语境中更好地进行交际活动。例如Book2 Unit1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阅读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引入了几幅古城墙被拆迁的图片,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 What do you see in the picture? (针对C层学生)
② How do you feel, and your reasons? (针对B层学生)
③ Whether the old walls should be torn down or not?(针对A层学生)
然后让ABC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有的查字典,有的做记录,有的准备组词成句写报告,还有的准备发言,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激发学生,尤其是差生,对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热情。当然在选择这些学习内容时,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水平的变化,选择更高一层的题目,挑战自我,提高自我。
3、评价分层。评价更多的要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和谐统一。评价形式有很多种,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等方式。对C层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心理,品尝成功的喜悦;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提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进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A层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虑,更加努力拼搏。
总之,分层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树立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当然,分层教学也是动态和发展变化的,需要我们教师深入实践,提高实效。
参考文献:
[1]陈丹萍.英语分层教学的研究[J].基础英语教育,2006,(2).
[2]殷志勇.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课中的非语言障碍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7).
[3]黄晓珑.英语阅读课中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尝试[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1,(1).
关键词:阅读分层 具体操作 动态发展
一、问题缘起
阅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的创造行为,是培养学生通过视觉感知、文字符号获取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各种英语水平测试中不可缺少的项目,更是提高听说和写作能力的有力杠杆。
但阅读课中我们不难看到阅读优秀者和阅读困难者存在的巨大差异,而且这些差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拉大。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采用“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分类指导”的分层教学思路。2010年9月中旬,笔者对高一学生进行了摸底测试。试卷难度适宜,具有相当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作为分层的依据,将全班学生根据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接受能力分为A、B、C三层。
对于阅读能力差的学生C层,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词汇,阅读策略和技巧,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理解阅读材料;对于阅读能力中等的学生B层,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和推理,善于查找论据;而对于阅读能力优秀的学生A层,则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层教学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阅读训练、探究性自主合作学习,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相对性的发展提高。在教学方法和作业上区别对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摘到桃”,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分层教学顺应了这种心理效应,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可以说“分”是为了最后的“不分”。
二、高中英语阅读课中CBA分层教学尝试
具体操作如下:
1、 预习分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预习能有效避免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新授课伊始,基础差一点的学生与基础不错的学生就处于同一个起跑线,有利于消除学习困难生的自卑心理,使他们信心百倍地听完一节新授课。长此下去,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就自然缩小了。
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的学生布置相对应难度的预习作业。同时,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预习策略:⑴ 预测。根据文章的标题、插图、每段的首句和尾句等来预测文章的内容。⑵ 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⑶借助字典来选择合适的词。⑷通过用who,what,why,when,where等词进行问答,来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内容。
具体分层:要求C层学生了解生词的大意,可以借助词典找到适合文章的词义,大概了解文章内容,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或者消除学生对英语的恐惧心理,因为他们在上课的时候都是“有备而来”的;同时指导他们如何通过词缀、猜测词义等方法掌握更多的词汇,扩大其词汇量,缩短与A、B两层学生之间的差距;B层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并能找出各个段落的大意和重点句,提高他们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能力;C层学生要了解大意,并能用H-,WH-的问题进行设问和回答,加强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对阅读文章的思考能力。以人教版新教材(下同)Book1 Unit2 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为例,我设计了三张不同的阅读卡,当然很鼓励学生向高一层的作业挑战:
学生都有惰性的,那么怎样能保证学生预习到位呢?一般情况下,笔者要求学生每次作业都要上交批改,收集学生预习存在的问题;或者由组长负责收集预习中的不会的知识和没有达到的基本技能要求;也可以利用课前5-10分钟的时间,进行预习小检测;或者课末留出5分钟的时间,指导明确下一堂课预习学案的要求。我会采取各种形式,在教授新知识之前,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对表现较好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对表现不理想的学生及时进行鼓励,并给予适当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不断强化预习的重要性。对学生预习效果进行必要、适当的检查和评论是激发学生产生预习动机的有力手段。当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努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增强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也很重要。
2、 教学分层
⑴ 读前分层。课堂教学能否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读前环节至关重要。此环节处理得好,就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大大的提高课堂效率,为接下来的几个环节做好很好的准备。读前环节活动的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巧妙的设计,激发不同阅读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以Book2 Unit2 An Interview的读前环节,我尝试了用比比看谁了解更多的奥运相关背景知识导入新课(相关背景知识在课前预习时收集)。对于C层学生,要求他们讲出一两句相关的背景只是就给予赞赏。只要他们能说出来了,词汇这关肯定花了不少功夫了。而B层学生,要求三四句;A层学生,则需五句以上,当然,所有的学生讲得越多越好。
⑵ 读中分层。在此环节,我也为三类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训练学生掌握略读、查读、理解大意、寻找重点句、猜测词义等技能。在教学Book2,Unit5的阅读课 The Band That Wasn’t时,就如何理解这个标题The Band That Wasn’t,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① How many kinds of bands are mentioned? (针对C层)为C 层学生设计的问题主要涉及词汇和基本的信息题;② What’s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mmon bands? (针对B层)B层的则是涉及到一些概括性的问题,如细节理解题,寻找重点句等;(针对A层):③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eatles and common bands?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 The Band That Wasn’t? 提这些问题是希望用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读懂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与看法,拓宽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广度尝试,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这种搭桥式的教学,一步步启发不同阶层的学生,把大题化小,设立若干子问题,化难为易、循循善诱,牵着不同层次的学生过桥,让更大部分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⑶读后分层。此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升华的环节,做得好,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知识,拓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尽量挖掘教材和拓展教材,设置不同的问题,找到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经历和兴趣的最佳契合点,设计真实的交际任务,使他们在真实的语境中更好地进行交际活动。例如Book2 Unit1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阅读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引入了几幅古城墙被拆迁的图片,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 What do you see in the picture? (针对C层学生)
② How do you feel, and your reasons? (针对B层学生)
③ Whether the old walls should be torn down or not?(针对A层学生)
然后让ABC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有的查字典,有的做记录,有的准备组词成句写报告,还有的准备发言,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激发学生,尤其是差生,对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热情。当然在选择这些学习内容时,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水平的变化,选择更高一层的题目,挑战自我,提高自我。
3、评价分层。评价更多的要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和谐统一。评价形式有很多种,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等方式。对C层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心理,品尝成功的喜悦;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提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进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A层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虑,更加努力拼搏。
总之,分层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树立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当然,分层教学也是动态和发展变化的,需要我们教师深入实践,提高实效。
参考文献:
[1]陈丹萍.英语分层教学的研究[J].基础英语教育,2006,(2).
[2]殷志勇.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课中的非语言障碍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7).
[3]黄晓珑.英语阅读课中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尝试[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