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不断再现千股跌停,大股东质押股份岌岌可危。
所谓股权质押,即上市公司股东以自身持有的股权作为担保,向金融机构融资借款的行为。抵押相同数量股票,公司的股价越高,融资借款的金额越大。常见的质押率为5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一家公司的股价为10元,每质押一股,该股东能筹资5元。
在牛市时,此种融资方式自然没什么风险,但是到了熊市,上市公司质押的股票就有被平仓的风险。所谓平仓线,也就是股价一旦低于这个基准线,上市公司需配合融资机构进行两种操作,要么终止股权质押交易,股东必须用现金赎回所质押股票,要么融资机构可强行卖出股东所质押的股票。
可见跌破平仓线对上市公司大股东来说是及其有风险的事情。截至2016年1月21日,有23家上市公司股价已跌破股权质押最高平仓线,8家跌破最低平仓线。
如此情形下,大股东只能要么还钱解除质押,要么提供更多的股票作为筹资的担保。
但市况惨淡,苦的不只小散户,大股东也除了要承担股权质押的风险,在证监会的增持新规下,还要真金白银地进行增持,减少股票波动的风险。因此,面对股权质押的平仓危机,有些大股东也有心无力,爆仓案例亦出现。
不过,总有例外。从2015年7月开始,一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金额竟高达38亿元之多,创当年6月份A股大跌以来之最。这家上市公司便是有名的血液制品股——上海莱士(002252.SZ)。
增持与股价齐飞
上海莱士的公告显示,其实际控制人科瑞天诚及一致行动人科瑞集团和实际控制人黄凯控制的全资子公司近半年来合计增持38亿元。其中通过二级市场直接增持7亿元,剩下的31亿元都是通过定向资管计划增持的。
要知道,A股大股东增持金额大于1亿元的案例已属罕见。而且,上海莱士2015年前三季度加总净利润只有11.7亿元,而大股东累计的增持金额比之高出3倍还多,真可谓下了血本。
于是,上海莱士的股价全然不受股灾影响,且在2015年11月24日创了新高,较6月16日股灾开始时的股价涨幅竟高达200%。面对这样的走势,只想说一句:完美!
如此平稳的股票走势也算为投资者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那么,如此高企的股价背后是否有业绩支撑?
上海莱士近两年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凭借对邦和生物及同路生物的并购,上海莱士超越华兰生物(002007.SZ)成为血液制品行业的龙头,总市值达千亿元以上,是A股市值最大的医药股。
通过对邦和生物及同路生物的并表,上海莱士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较2013年增长166%。截至目前,2015年营业收入(TTM)为19.86亿元,较2014年全年的营业收入增长50%。短短两年间,其营业收入翻了四倍,按照2015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TTM,下称“净利润”)核算,净利润翻了9倍多,其中2013年实现净利润1.44亿元,2015净利润(TTM)为13.59亿元。
不难看出,上海莱士近年来净利润及营收的双增长实际上是得益于其体量及规模的增加。完成并购后,公司采血浆规模跃居行业首位,下属血浆站从12家增至28家,产品线由7个扩充到11个。虽然血浆站及产品线的扩充无疑将在未来为公司稳定的业绩增长提供动力,但是上海莱士未来在并购后是否还能维持如此强劲的增长势头?
除上海莱士外,血液制品行业中的上市公司还包括华兰生物、博雅生物(300294.SZ)、天坛生物(600161.SH)及ST生化(000403.SZ)。各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净利润及PE比较如表所示。
表中显示,之前的龙头企业华兰生物在近年来没有收购资产的情况下,发展还算平稳,但是增速并不快。如果这样的发展态势是行业现象的话,那么,上海莱士虽然占据资源优势,但是仍然无法脱离这一整体的发展态势。所以,从PE来看,上海莱士虽然有一定的基本面支撑,但在某些程度上并不能算是低估。
增持动力在于高比例的股权质押
于是,这件事情反过来想,不禁让人疑问。就算是2015年6月份的股灾以来,上海莱士的PE也始终维持在60倍以上,在如此高估值的情况下,大笔增持自家股票不是一件符合逻辑的事情。那么,维持大股东增持的动力又是什么?答案就是上文提到的股权质押。
上海莱士公告显示,截至2016年1月11日,大股东科瑞天诚累计质押股份占其所持有股份的51.5%。大股东莱士中国累计质押股份占其所持有股份的72.7%。二者合计累计质押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9%。
按照1月21日的收盘价计算,其合计质押市值为413亿元,按照50%的质押率进行计算,上海莱士大股东累计借款达200亿元左右。
再回顾一下上海莱士的历史,不难发现,股权质押一直是大股东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从2008年公司于深交所上市开始,大股东科瑞天诚质押股份的数量始终维持在其持股总数的50%以上,甚至把手中的股票全部质押出去筹借资金也是常有的事。因此,对于这样一家上市公司,维持股价的稳定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股价下跌不但意味着相同股数所能筹措到的资金将大大减少,同时,质押股票被平仓的风险也随之提高。
所以大股东的买买买,也实属不得已而为之,毕竟38亿元比之于200亿元只算一个小数目而已。
从2015年7月15日至今,上海莱士无论从股权质押笔数,还是质押金额都荣登A股榜首。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上海莱士大股东为何频繁地质押?其筹借的大笔资金的用处为何?为上市公司补充流动资金,还是别有他用?
上海莱士成立于1988年,由“莱士系”的创始人黄凯执掌的美国莱士与上海市血液中心血制品输血器材经营公司合资成立。2007年改制后,科瑞天诚和莱士中国分别持股50%,成为大股东。一年后,该公司于深交所上市。
时至今日,科瑞天诚和莱士中国分别持有上海莱士32.08%和30.42%的股权。科瑞天诚是科瑞集团旗下子公司,后者为国内知名的投资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郑越文。
郑氏的资本运作风生水起。科瑞集团自成立以来,其投资标的中共诞生过6家上市公司,在A股上市的有两家,上海莱士便是其中之一,另外一家为平高电气(600312.SH)。
平高电气自2001年2月16日上市开始,科瑞集团便是仅次于平高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持股23.56%。2007年科瑞集团退出平高电气,精准地躲过了2008年大跌。彼时股价较公司发行价(前复权)已经翻了近3倍了。再算上IPO时的股票溢价,科瑞集团可谓功成身退。
对于上海莱士的运作亦如此。从2007年科瑞集团进驻以来,直至将其运作上市,时至今日,上海莱士的股价已经翻了近20倍。以郑氏精准的眼光,实为价值投资PE的典范。
科瑞集团投资领域主要集中于金融业、地产业、制造业和矿产业,无一例外有着投资金额大、投资周期长、“缺钱”的共性。
那么,科瑞天诚质押上海莱士的股票而筹集的资金到底流向了哪里?
做投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超大笔增持看似利好,实为大股东维持股权质押的工具。此时小股东们需要擦亮眼睛,毕竟高比例的股权质押,就好像是悬在头上的剑。一旦遇到股市的“黑天鹅”事件,恐怕就会引发连锁反应。一旦股价跌破预警线甚至平仓线,大股东流动资金吃紧,就会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微信ID:dknight2015
所谓股权质押,即上市公司股东以自身持有的股权作为担保,向金融机构融资借款的行为。抵押相同数量股票,公司的股价越高,融资借款的金额越大。常见的质押率为5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一家公司的股价为10元,每质押一股,该股东能筹资5元。
在牛市时,此种融资方式自然没什么风险,但是到了熊市,上市公司质押的股票就有被平仓的风险。所谓平仓线,也就是股价一旦低于这个基准线,上市公司需配合融资机构进行两种操作,要么终止股权质押交易,股东必须用现金赎回所质押股票,要么融资机构可强行卖出股东所质押的股票。
可见跌破平仓线对上市公司大股东来说是及其有风险的事情。截至2016年1月21日,有23家上市公司股价已跌破股权质押最高平仓线,8家跌破最低平仓线。
如此情形下,大股东只能要么还钱解除质押,要么提供更多的股票作为筹资的担保。
但市况惨淡,苦的不只小散户,大股东也除了要承担股权质押的风险,在证监会的增持新规下,还要真金白银地进行增持,减少股票波动的风险。因此,面对股权质押的平仓危机,有些大股东也有心无力,爆仓案例亦出现。
不过,总有例外。从2015年7月开始,一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金额竟高达38亿元之多,创当年6月份A股大跌以来之最。这家上市公司便是有名的血液制品股——上海莱士(002252.SZ)。
增持与股价齐飞
上海莱士的公告显示,其实际控制人科瑞天诚及一致行动人科瑞集团和实际控制人黄凯控制的全资子公司近半年来合计增持38亿元。其中通过二级市场直接增持7亿元,剩下的31亿元都是通过定向资管计划增持的。
要知道,A股大股东增持金额大于1亿元的案例已属罕见。而且,上海莱士2015年前三季度加总净利润只有11.7亿元,而大股东累计的增持金额比之高出3倍还多,真可谓下了血本。
于是,上海莱士的股价全然不受股灾影响,且在2015年11月24日创了新高,较6月16日股灾开始时的股价涨幅竟高达200%。面对这样的走势,只想说一句:完美!
如此平稳的股票走势也算为投资者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那么,如此高企的股价背后是否有业绩支撑?
上海莱士近两年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凭借对邦和生物及同路生物的并购,上海莱士超越华兰生物(002007.SZ)成为血液制品行业的龙头,总市值达千亿元以上,是A股市值最大的医药股。
通过对邦和生物及同路生物的并表,上海莱士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较2013年增长166%。截至目前,2015年营业收入(TTM)为19.86亿元,较2014年全年的营业收入增长50%。短短两年间,其营业收入翻了四倍,按照2015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TTM,下称“净利润”)核算,净利润翻了9倍多,其中2013年实现净利润1.44亿元,2015净利润(TTM)为13.59亿元。
不难看出,上海莱士近年来净利润及营收的双增长实际上是得益于其体量及规模的增加。完成并购后,公司采血浆规模跃居行业首位,下属血浆站从12家增至28家,产品线由7个扩充到11个。虽然血浆站及产品线的扩充无疑将在未来为公司稳定的业绩增长提供动力,但是上海莱士未来在并购后是否还能维持如此强劲的增长势头?
除上海莱士外,血液制品行业中的上市公司还包括华兰生物、博雅生物(300294.SZ)、天坛生物(600161.SH)及ST生化(000403.SZ)。各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净利润及PE比较如表所示。
表中显示,之前的龙头企业华兰生物在近年来没有收购资产的情况下,发展还算平稳,但是增速并不快。如果这样的发展态势是行业现象的话,那么,上海莱士虽然占据资源优势,但是仍然无法脱离这一整体的发展态势。所以,从PE来看,上海莱士虽然有一定的基本面支撑,但在某些程度上并不能算是低估。
增持动力在于高比例的股权质押
于是,这件事情反过来想,不禁让人疑问。就算是2015年6月份的股灾以来,上海莱士的PE也始终维持在60倍以上,在如此高估值的情况下,大笔增持自家股票不是一件符合逻辑的事情。那么,维持大股东增持的动力又是什么?答案就是上文提到的股权质押。
上海莱士公告显示,截至2016年1月11日,大股东科瑞天诚累计质押股份占其所持有股份的51.5%。大股东莱士中国累计质押股份占其所持有股份的72.7%。二者合计累计质押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9%。
按照1月21日的收盘价计算,其合计质押市值为413亿元,按照50%的质押率进行计算,上海莱士大股东累计借款达200亿元左右。
再回顾一下上海莱士的历史,不难发现,股权质押一直是大股东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从2008年公司于深交所上市开始,大股东科瑞天诚质押股份的数量始终维持在其持股总数的50%以上,甚至把手中的股票全部质押出去筹借资金也是常有的事。因此,对于这样一家上市公司,维持股价的稳定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股价下跌不但意味着相同股数所能筹措到的资金将大大减少,同时,质押股票被平仓的风险也随之提高。
所以大股东的买买买,也实属不得已而为之,毕竟38亿元比之于200亿元只算一个小数目而已。
从2015年7月15日至今,上海莱士无论从股权质押笔数,还是质押金额都荣登A股榜首。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上海莱士大股东为何频繁地质押?其筹借的大笔资金的用处为何?为上市公司补充流动资金,还是别有他用?
上海莱士成立于1988年,由“莱士系”的创始人黄凯执掌的美国莱士与上海市血液中心血制品输血器材经营公司合资成立。2007年改制后,科瑞天诚和莱士中国分别持股50%,成为大股东。一年后,该公司于深交所上市。
时至今日,科瑞天诚和莱士中国分别持有上海莱士32.08%和30.42%的股权。科瑞天诚是科瑞集团旗下子公司,后者为国内知名的投资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郑越文。
郑氏的资本运作风生水起。科瑞集团自成立以来,其投资标的中共诞生过6家上市公司,在A股上市的有两家,上海莱士便是其中之一,另外一家为平高电气(600312.SH)。
平高电气自2001年2月16日上市开始,科瑞集团便是仅次于平高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持股23.56%。2007年科瑞集团退出平高电气,精准地躲过了2008年大跌。彼时股价较公司发行价(前复权)已经翻了近3倍了。再算上IPO时的股票溢价,科瑞集团可谓功成身退。
对于上海莱士的运作亦如此。从2007年科瑞集团进驻以来,直至将其运作上市,时至今日,上海莱士的股价已经翻了近20倍。以郑氏精准的眼光,实为价值投资PE的典范。
科瑞集团投资领域主要集中于金融业、地产业、制造业和矿产业,无一例外有着投资金额大、投资周期长、“缺钱”的共性。
那么,科瑞天诚质押上海莱士的股票而筹集的资金到底流向了哪里?
做投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超大笔增持看似利好,实为大股东维持股权质押的工具。此时小股东们需要擦亮眼睛,毕竟高比例的股权质押,就好像是悬在头上的剑。一旦遇到股市的“黑天鹅”事件,恐怕就会引发连锁反应。一旦股价跌破预警线甚至平仓线,大股东流动资金吃紧,就会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微信ID:dknight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