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不发困的人还在忙着挑选心仪的书,有人一边打着哈欠一边随意翻阅着杂志,也有人就趴在桌子或靠在书架上睡着了。即使是交谈也开始变得轻声细语,睡意与沙沙的书纸声同在。
4月8日,24岁的王宇(化名)接到自己所在保安公司的指示,去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一家书店值夜班。听说过有网吧、酒吧、快餐店24小时营业的,却从没见过一家书店也通宵营业,王宇跟同事们议论:“大晚上的,有谁不睡觉往书店里跑?”
保安公司安排了包括王宇在内的4名保安“镇守”书店,4人每6个小时换一次班。轮到王宇上工时,已是凌晨,虽然整个北京城已经夜阑人静,但书店里的景象却让他大吃一惊:一楼收银处等着结账的人排队都排到了门口,每人手里捧着要买的书。“好像这些书都不要钱似的。”王宇嘀咕着。
这晚,店里人多得像周末的超市,而且到处都是拍照的人,书店经理忙着接受各种各样的采访。王宇这才知道,他服务的这家叫“三联韬奋”的书店今天才开始实行24小时营业,“竟然真的有那么多人愿意晚上来书店夜读……”
其实,对于国内很多爱书之人来说,三联书店一直是一种情结,也是北京这个城市文化版图上的一类风景,就像左岸咖啡之于巴黎、诚品书店之于台湾,一进书店,似乎所有人都成了贵族,读书的人大都讲究置身书店那番心照不宣的感受。所以深夜书店的开张,自然少不了大量拥趸的捧场。
纪录片制作人焦瑞青就是其中之一。当天夜里9点左右,她走进书店,想要在书架上找编剧徐浩峰的武侠作品来读。她看着从通往地下一层的楼梯上已坐满静心看书的人,告诉记者:“我也曾经是这个楼梯上坐着看书的一员。”
焦瑞青对三联书店开启“文艺刷夜”的模式很赞同,“有人说这是一种类似仪式的行为,但读书不就应该是这种状态吗?一盏灯、一本书、一个人,跟夜晚的气氛如此契合。上世纪80年代,也不算久远,那时大家还愿意聚在一起读书,聊理想、聊未来,可如今好像书本已从我们谈话和聊天中远去。三联的夜读正好能让一批人重新聚集,大家来到这里,呼吸共同的思想,就会有一种归属感”。
“请问这个座位有人吗?”北京工商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生刘珊(化名)轻声询问在中国地质大学读研三的李天(化名),时间已是深夜11点,两人都打算在书店读书到天明。李天将自己的书移到面前,腾出一半的桌子给刘珊。两个原本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开始了在一张桌子上的秉灯夜读。
刘珊的学校离书店很远,她从房山坐很长时间地铁才过来,但她丝毫不觉得麻烦,因为学校的图书馆总是会早早关门,她也一直都在寻找能够在夜里读书的地方,当知道三联书店通宵营业的消息后,便赶了过来。除了信赖三联书店的文化品牌,刘珊特别喜欢三联图书的分类方式。“去万圣书园看书总会考验我的智力和体力,而三联的分类则清晰流畅,比如我想找关于民国的作品,就能找到很多。”虽是法学专业出身,但刘珊看的书都跟文学有关,有《民国红粉》、《陈寅恪的最后20年》、《民国旧梦》等。“我打算一晚上翻完它们,”刘珊拍了拍眼前的这摞书,“因为我不打算买下带回去。”
刘珊还告诉记者,她初中时候来过三联韬奋书店这边,知道如果没有达到消费额度,是不能办打折会员卡的。而开放夜读后,人人都可以免费办卡,但也只能打九五折,比网购的价钱还高。“通常我都是来书店挑好了书,记下名字,再到网上去买。图的就是便宜。”
李天和刘珊一样,也属于不在书店买书的那一类。所以他一进书店,看到满眼的灯火通明就“心疼”,“不知道这样下去他们电费能不能赚回来”。他还担心地跑去问书店的营业员:“这种夜读的‘待遇’能开放多久?”
书店一名值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目前晚间服务的效益来看,他对这种夜晚模式比较看好,销售数据显示,晚上时间段的销售额相当于过去白天的销售,也因了“文艺刷夜”的热情,白天的销售较过去增长了55%。
约莫两点钟,一位姓高的先生打着酒嗝、穿着人字拖走了进来,他在摆满中国古籍的书架前停住。“没看过蔡志忠的《菜根谭》你还来书店干嘛?”聊起自己最喜欢看的书,高先生的兴致高了起来,他告诉记者,因为总是睡不着觉,索性从家里跑了出来,“书店是个好地方呀!可以改变北京夜生活的方式”。
在这众多夜读人中,也许只有四十多岁的刘勇(化名)夜读的理由有些特殊。他之所以在书店待了一夜,为的是给生病的小儿子在隔壁的北京中医院挂上早号。因为熬夜,刘勇的眼里有了红血丝,他捧着关于宗教内容的读物,“读了一夜,书里说的语言还真的能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平静。其实你们记者想要知道什么答案呢,这些来这里看书的人,无非都是两个字,‘生活’嘛!”
随着黎明的渐渐临近,保安王宇一天的工作已渐入尾声,没有什么比在书店里值夜班更让人省心,因为有书的陪伴,所有人都安静度过了一夜。空空荡荡的城市街道上,书店旁边建地铁的工事比人们提前进入喧嚣。一位夜读者从书店里走出,对着世界伸了一个懒腰,然后走上马路,坐上公车,渐渐消失在王宇的视线中。
4月8日,24岁的王宇(化名)接到自己所在保安公司的指示,去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一家书店值夜班。听说过有网吧、酒吧、快餐店24小时营业的,却从没见过一家书店也通宵营业,王宇跟同事们议论:“大晚上的,有谁不睡觉往书店里跑?”
保安公司安排了包括王宇在内的4名保安“镇守”书店,4人每6个小时换一次班。轮到王宇上工时,已是凌晨,虽然整个北京城已经夜阑人静,但书店里的景象却让他大吃一惊:一楼收银处等着结账的人排队都排到了门口,每人手里捧着要买的书。“好像这些书都不要钱似的。”王宇嘀咕着。
这晚,店里人多得像周末的超市,而且到处都是拍照的人,书店经理忙着接受各种各样的采访。王宇这才知道,他服务的这家叫“三联韬奋”的书店今天才开始实行24小时营业,“竟然真的有那么多人愿意晚上来书店夜读……”
其实,对于国内很多爱书之人来说,三联书店一直是一种情结,也是北京这个城市文化版图上的一类风景,就像左岸咖啡之于巴黎、诚品书店之于台湾,一进书店,似乎所有人都成了贵族,读书的人大都讲究置身书店那番心照不宣的感受。所以深夜书店的开张,自然少不了大量拥趸的捧场。
纪录片制作人焦瑞青就是其中之一。当天夜里9点左右,她走进书店,想要在书架上找编剧徐浩峰的武侠作品来读。她看着从通往地下一层的楼梯上已坐满静心看书的人,告诉记者:“我也曾经是这个楼梯上坐着看书的一员。”
焦瑞青对三联书店开启“文艺刷夜”的模式很赞同,“有人说这是一种类似仪式的行为,但读书不就应该是这种状态吗?一盏灯、一本书、一个人,跟夜晚的气氛如此契合。上世纪80年代,也不算久远,那时大家还愿意聚在一起读书,聊理想、聊未来,可如今好像书本已从我们谈话和聊天中远去。三联的夜读正好能让一批人重新聚集,大家来到这里,呼吸共同的思想,就会有一种归属感”。
“请问这个座位有人吗?”北京工商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生刘珊(化名)轻声询问在中国地质大学读研三的李天(化名),时间已是深夜11点,两人都打算在书店读书到天明。李天将自己的书移到面前,腾出一半的桌子给刘珊。两个原本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开始了在一张桌子上的秉灯夜读。
刘珊的学校离书店很远,她从房山坐很长时间地铁才过来,但她丝毫不觉得麻烦,因为学校的图书馆总是会早早关门,她也一直都在寻找能够在夜里读书的地方,当知道三联书店通宵营业的消息后,便赶了过来。除了信赖三联书店的文化品牌,刘珊特别喜欢三联图书的分类方式。“去万圣书园看书总会考验我的智力和体力,而三联的分类则清晰流畅,比如我想找关于民国的作品,就能找到很多。”虽是法学专业出身,但刘珊看的书都跟文学有关,有《民国红粉》、《陈寅恪的最后20年》、《民国旧梦》等。“我打算一晚上翻完它们,”刘珊拍了拍眼前的这摞书,“因为我不打算买下带回去。”
刘珊还告诉记者,她初中时候来过三联韬奋书店这边,知道如果没有达到消费额度,是不能办打折会员卡的。而开放夜读后,人人都可以免费办卡,但也只能打九五折,比网购的价钱还高。“通常我都是来书店挑好了书,记下名字,再到网上去买。图的就是便宜。”
李天和刘珊一样,也属于不在书店买书的那一类。所以他一进书店,看到满眼的灯火通明就“心疼”,“不知道这样下去他们电费能不能赚回来”。他还担心地跑去问书店的营业员:“这种夜读的‘待遇’能开放多久?”
书店一名值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目前晚间服务的效益来看,他对这种夜晚模式比较看好,销售数据显示,晚上时间段的销售额相当于过去白天的销售,也因了“文艺刷夜”的热情,白天的销售较过去增长了55%。
约莫两点钟,一位姓高的先生打着酒嗝、穿着人字拖走了进来,他在摆满中国古籍的书架前停住。“没看过蔡志忠的《菜根谭》你还来书店干嘛?”聊起自己最喜欢看的书,高先生的兴致高了起来,他告诉记者,因为总是睡不着觉,索性从家里跑了出来,“书店是个好地方呀!可以改变北京夜生活的方式”。
在这众多夜读人中,也许只有四十多岁的刘勇(化名)夜读的理由有些特殊。他之所以在书店待了一夜,为的是给生病的小儿子在隔壁的北京中医院挂上早号。因为熬夜,刘勇的眼里有了红血丝,他捧着关于宗教内容的读物,“读了一夜,书里说的语言还真的能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平静。其实你们记者想要知道什么答案呢,这些来这里看书的人,无非都是两个字,‘生活’嘛!”
随着黎明的渐渐临近,保安王宇一天的工作已渐入尾声,没有什么比在书店里值夜班更让人省心,因为有书的陪伴,所有人都安静度过了一夜。空空荡荡的城市街道上,书店旁边建地铁的工事比人们提前进入喧嚣。一位夜读者从书店里走出,对着世界伸了一个懒腰,然后走上马路,坐上公车,渐渐消失在王宇的视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