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金融创新的要求,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民间资本都是同样迫切的。能否高效地开发出真正合适的金融产品,在今后很长的一个时期内,都是能否顺利启动民间资本和促进金融改革的重要方面。
7月中下旬,上海两家信托投资公司相继推出基于资金信托的金融创新产品——“上海外环线隧道项目资金信托计划”和“新上海国际大厦项目资金信托”。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两个信托项目便告销售完毕,迅速筹集民间资本7.8亿元。7月23日,民生银行通过其杭州分行率先推出“个人委托贷款”业务,代客放贷。在随后的几天里,委托贷款的客户络绎不绝,多数客户金额在20万—50万元不等,个别客户委托金额达到1000万元;而申请借款的金额需求也达到2500万元。8月初,一度引起人们关注的建设银行住房贷款证券化方案遭到有关部门否决。尽管此举延宕了资产证券化产品诞生的步伐,但毕竟它已经实实在在地向我们走来了,因而也在投资者中引起了不小的议论。7、8月间,屡屡推出的金融创新产品着实吸引了一把投资者,民间资本中蕴藏着的动能再一次得到了体现。
集合投资产品民间资本的产业之桥
推出集合投资产品的两家上海企业分别是上海爱建信托投资公司和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7月18日,爱建信托推出“上海外环隧道项目建设信托计划”后,立即引发了人们投资的热潮。募集5.5亿元资金的外环隧道信托计划在短短7天内被认购一空。其中,个人投资者约认购了2/3。7月28日上市的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新上海国际大厦项目资金信托”,2.3亿元的销售额也只用了不到10天。在购买者中,有的是抛出股票取现后直接转来购买,有的则是携数百万元资金从江苏、安徽赶来的投资者。
集合投资产品销售火爆,得益于这两个产品的设计。据爱建信托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受托人不得承诺信托资金的最低收益,但是独立、权威的第三方专业机构——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后预计,投资者可获得5%的年平均收益率,外环隧道项目建设资金信托计划也由此被评为AAA级。5%的年平均收益率,虽然比不上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但是远高于银行储蓄、国债的利率。在目前国内银行储蓄利率一降再降、股市风险日益加大的情况下,这样的收益率显然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同。同时,上海市政府对外环隧道项目建设的政策支持保证了投资的低风险,该项目自运营期开始,每年可得到上海市政府按项目投资额9.8%的补贴,并且补贴是随银行长期贷款利率而浮动的,保持一个固定的比率,避免受到通胀影响,投资回报是相当稳定的。
上海国际信托公司推出的“新上海国际大厦项目资金信托计划”预计委托者获得的年收益率为4%。与爱建信托3年一次归还本金和收益不同的是,该计划将每年支付收益,期满归还本金,收益虽比后者少1个百分点,但有复利概念,同样也高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和国债收益率。同时,该信托产品项目下的信托资金,将以信托贷款方式投入新上海国际大厦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将用新上海国际大厦部分楼盘作抵押担保。新上海国际大厦地处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黄金地段,属于高级写字楼,升值潜力较大,为投资者的资金提供了较好的安全保障。因而,该信托产品也具备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特点。
专家指出,信托业在中国已沉寂多年,刚被解禁就马上推出新产品并能够取得成功,基本因素有二:其一,其开发的信托产品是投向公用事业和房地产业的集合投资产品,打通了普通投资者投资产业的渠道,风险低,收益高;其二,信托机制隐含着混业经营的优势,信托机构是目前惟一准许同时在证券市场和实业领域投资的金融机构,资金渠道畅通。
个人委托贷款梳理民间资本的毛细血管
个人委托贷款,通俗的讲就是代客放贷。银行为委托者和贷款申请者提供一个公开的交易场所,起到中介服务的作用。“个人委托贷款在推出之时并没有作为主打产品来推,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大的反响。”中国民生银行杭州分行个人业务部副总经理王心来说。截至8月14日,申请借款的已经有19人,金额需求约为2500万元,以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委托贷款的客户有8个人,其中一位委托金额高达1000万元,其他各位多以公务员为主,金额在20万—50万元不等。
个人委托贷款设计得很“巧妙”。它将委托人的年基准利率设定为5.31%,并最多可上浮30%,这样,委托人可以获得最多6%的收益率。这样的回报不仅远远超出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1.98%)的水平,甚至比刚面市的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要高出1—2个百分点。同时,该产品也没有什么利息税支出,仅有的2‰不低于1000元的手续费,在操作过程中也通常经过协商由借款人代为支付。而对于借款人来说,5%—6%的借款利率是非常低的,而且手续简便,完全可以接受。
专家介绍,个人委托贷款属于中间业务,不反映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银行收取手续费,委托存款账户和委托贷款账户上的钱并不计入银行存款和贷款规模。这样的生意,银行当然愿意做;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通过正规银行实现放贷的目的,大大减轻了私下里向外借钱的风险,即使出事,也有地儿说理去;对于借款者来说,银行的个人委托贷款业务收取的利息都在国家规定的限度内,用得踏实、省心。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一箭三雕”的设计,其火爆很容易理解。
其实,个人委托贷款的火爆折射出国内投融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中小企业解决了全国80%—90%的人员就业,但获得的贷款支持不足20%。事实上,因为中小企业信用不稳定、商业银行处理成本相对大等问题的存在,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总是为“钱”所困。此番正规金融机构金融创新产品甫一推出,便能够立刻引发投资者的关注和追捧。
资产证券化催动个人投资热潮
在投资领域相继向个人投资者开放的过程中,将民间资本引入到产业投资中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业内人士称,其实国家此次重开信托业,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最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打开个人投资者进入产业领域的缺口。今后,类似的政策措施还会不断出台。从近期建行住房贷款证券化方案的风波看,不论从必要性还是成熟程度来看,资产证券化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资产证券化是国际上近30年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产品之一,我国已经试点多年。简单来说,资产证券化是以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证券进行融资,从而对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进行分离与重组的过程和技术。按照被证券化资产种类的不同,资产证券化可以分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撑的证券化和资产支撑的证券化。在典型的资产证券化流程中,通常由发起人将预期可获取稳定现金收入的资产,组成一个规模可观的“资产池”,然后将这一“资产池”销售给专业操作资产证券化的“特殊目的载体”,由其以预期现金收入为保证,经过担保机构的担保和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向投资者发行证券、筹集资金,并将日后收到的现金流给投资者以偿付,从而实现发起人筹到资金、投资人取得回报的目的。
在我国,资产证券化已经进行了多次试点,包括海南三亚地产投资券、珠海高速公路证券化、中远应收款证券化、中集集团应收款证券化等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目前,我国已经推出了资产证券化的实际运作。有消息称,建行的住房贷款证券化方案尽管因国务院的否决而“流产”,但据称其原因只是在于,国家计委认为国内的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应采取美国的证券化模式,而建行却选择了德国模式。尽管此次的延宕使资产证券化离现实的距离看起来还“有点远”,但毕竟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投资领域向民间资本大开放的背景下,在急需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要求下,民间资本进入实业领域的下一个突破口也许就在这里。
从近期不断推出的金融创新产品中不难看出,在金融机构呆坏账压力巨大,资产负债业务日益收紧的背景下,各类金融机构都在积极寻找金融创新的出路,试图通过服务和资源优势发展中间业务,这种要求已经迫在眉睫。而民间资本,也一直在苦苦等待风险小、收益高的金融产品出现,因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金融创新的要求,双方同样迫切,高效地开发真正合适的金融产品,在今后很长的一个时期内,都是启动民间资本和促进金融改革的重要方面。同时,作为民间资本的拥有者,近期应更多地关注有关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人们有理由相信,不断的、积极主动的金融创新,将会成为民间资本一个全新的富矿带。
7月中下旬,上海两家信托投资公司相继推出基于资金信托的金融创新产品——“上海外环线隧道项目资金信托计划”和“新上海国际大厦项目资金信托”。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两个信托项目便告销售完毕,迅速筹集民间资本7.8亿元。7月23日,民生银行通过其杭州分行率先推出“个人委托贷款”业务,代客放贷。在随后的几天里,委托贷款的客户络绎不绝,多数客户金额在20万—50万元不等,个别客户委托金额达到1000万元;而申请借款的金额需求也达到2500万元。8月初,一度引起人们关注的建设银行住房贷款证券化方案遭到有关部门否决。尽管此举延宕了资产证券化产品诞生的步伐,但毕竟它已经实实在在地向我们走来了,因而也在投资者中引起了不小的议论。7、8月间,屡屡推出的金融创新产品着实吸引了一把投资者,民间资本中蕴藏着的动能再一次得到了体现。
集合投资产品民间资本的产业之桥
推出集合投资产品的两家上海企业分别是上海爱建信托投资公司和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7月18日,爱建信托推出“上海外环隧道项目建设信托计划”后,立即引发了人们投资的热潮。募集5.5亿元资金的外环隧道信托计划在短短7天内被认购一空。其中,个人投资者约认购了2/3。7月28日上市的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新上海国际大厦项目资金信托”,2.3亿元的销售额也只用了不到10天。在购买者中,有的是抛出股票取现后直接转来购买,有的则是携数百万元资金从江苏、安徽赶来的投资者。
集合投资产品销售火爆,得益于这两个产品的设计。据爱建信托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受托人不得承诺信托资金的最低收益,但是独立、权威的第三方专业机构——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后预计,投资者可获得5%的年平均收益率,外环隧道项目建设资金信托计划也由此被评为AAA级。5%的年平均收益率,虽然比不上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但是远高于银行储蓄、国债的利率。在目前国内银行储蓄利率一降再降、股市风险日益加大的情况下,这样的收益率显然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同。同时,上海市政府对外环隧道项目建设的政策支持保证了投资的低风险,该项目自运营期开始,每年可得到上海市政府按项目投资额9.8%的补贴,并且补贴是随银行长期贷款利率而浮动的,保持一个固定的比率,避免受到通胀影响,投资回报是相当稳定的。
上海国际信托公司推出的“新上海国际大厦项目资金信托计划”预计委托者获得的年收益率为4%。与爱建信托3年一次归还本金和收益不同的是,该计划将每年支付收益,期满归还本金,收益虽比后者少1个百分点,但有复利概念,同样也高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和国债收益率。同时,该信托产品项目下的信托资金,将以信托贷款方式投入新上海国际大厦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将用新上海国际大厦部分楼盘作抵押担保。新上海国际大厦地处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黄金地段,属于高级写字楼,升值潜力较大,为投资者的资金提供了较好的安全保障。因而,该信托产品也具备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特点。
专家指出,信托业在中国已沉寂多年,刚被解禁就马上推出新产品并能够取得成功,基本因素有二:其一,其开发的信托产品是投向公用事业和房地产业的集合投资产品,打通了普通投资者投资产业的渠道,风险低,收益高;其二,信托机制隐含着混业经营的优势,信托机构是目前惟一准许同时在证券市场和实业领域投资的金融机构,资金渠道畅通。
个人委托贷款梳理民间资本的毛细血管
个人委托贷款,通俗的讲就是代客放贷。银行为委托者和贷款申请者提供一个公开的交易场所,起到中介服务的作用。“个人委托贷款在推出之时并没有作为主打产品来推,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大的反响。”中国民生银行杭州分行个人业务部副总经理王心来说。截至8月14日,申请借款的已经有19人,金额需求约为2500万元,以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委托贷款的客户有8个人,其中一位委托金额高达1000万元,其他各位多以公务员为主,金额在20万—50万元不等。
个人委托贷款设计得很“巧妙”。它将委托人的年基准利率设定为5.31%,并最多可上浮30%,这样,委托人可以获得最多6%的收益率。这样的回报不仅远远超出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1.98%)的水平,甚至比刚面市的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要高出1—2个百分点。同时,该产品也没有什么利息税支出,仅有的2‰不低于1000元的手续费,在操作过程中也通常经过协商由借款人代为支付。而对于借款人来说,5%—6%的借款利率是非常低的,而且手续简便,完全可以接受。
专家介绍,个人委托贷款属于中间业务,不反映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银行收取手续费,委托存款账户和委托贷款账户上的钱并不计入银行存款和贷款规模。这样的生意,银行当然愿意做;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通过正规银行实现放贷的目的,大大减轻了私下里向外借钱的风险,即使出事,也有地儿说理去;对于借款者来说,银行的个人委托贷款业务收取的利息都在国家规定的限度内,用得踏实、省心。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一箭三雕”的设计,其火爆很容易理解。
其实,个人委托贷款的火爆折射出国内投融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中小企业解决了全国80%—90%的人员就业,但获得的贷款支持不足20%。事实上,因为中小企业信用不稳定、商业银行处理成本相对大等问题的存在,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总是为“钱”所困。此番正规金融机构金融创新产品甫一推出,便能够立刻引发投资者的关注和追捧。
资产证券化催动个人投资热潮
在投资领域相继向个人投资者开放的过程中,将民间资本引入到产业投资中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业内人士称,其实国家此次重开信托业,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最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打开个人投资者进入产业领域的缺口。今后,类似的政策措施还会不断出台。从近期建行住房贷款证券化方案的风波看,不论从必要性还是成熟程度来看,资产证券化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资产证券化是国际上近30年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产品之一,我国已经试点多年。简单来说,资产证券化是以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证券进行融资,从而对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进行分离与重组的过程和技术。按照被证券化资产种类的不同,资产证券化可以分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撑的证券化和资产支撑的证券化。在典型的资产证券化流程中,通常由发起人将预期可获取稳定现金收入的资产,组成一个规模可观的“资产池”,然后将这一“资产池”销售给专业操作资产证券化的“特殊目的载体”,由其以预期现金收入为保证,经过担保机构的担保和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向投资者发行证券、筹集资金,并将日后收到的现金流给投资者以偿付,从而实现发起人筹到资金、投资人取得回报的目的。
在我国,资产证券化已经进行了多次试点,包括海南三亚地产投资券、珠海高速公路证券化、中远应收款证券化、中集集团应收款证券化等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目前,我国已经推出了资产证券化的实际运作。有消息称,建行的住房贷款证券化方案尽管因国务院的否决而“流产”,但据称其原因只是在于,国家计委认为国内的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应采取美国的证券化模式,而建行却选择了德国模式。尽管此次的延宕使资产证券化离现实的距离看起来还“有点远”,但毕竟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投资领域向民间资本大开放的背景下,在急需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要求下,民间资本进入实业领域的下一个突破口也许就在这里。
从近期不断推出的金融创新产品中不难看出,在金融机构呆坏账压力巨大,资产负债业务日益收紧的背景下,各类金融机构都在积极寻找金融创新的出路,试图通过服务和资源优势发展中间业务,这种要求已经迫在眉睫。而民间资本,也一直在苦苦等待风险小、收益高的金融产品出现,因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金融创新的要求,双方同样迫切,高效地开发真正合适的金融产品,在今后很长的一个时期内,都是启动民间资本和促进金融改革的重要方面。同时,作为民间资本的拥有者,近期应更多地关注有关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人们有理由相信,不断的、积极主动的金融创新,将会成为民间资本一个全新的富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