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职业技术学会课题:《服装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研究》编号:LZY13071摘要:本文详细论述了高职服装专业工作室实践教学的特色与创新之处,为高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高职服装专业;工作室;实践教学按照服装企业生产流程,进行服装专业系列化工作室建设,使服装专业的实训体系更加完整,为学生提供具有职场氛围的实训环境,承接企业项目,学习与创新结合。以此打破专业方向设置与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含糊等的现状,研究并实践形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有效的手段方法。
1构建具有特色的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
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针对服装专业特点,全面进行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并适应专业和课程建设需要的新型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僵化、理论和实践教学脱节、教学内容和市场需求脱节等瓶颈问题,将教学内容按照服装生产流程进行有效整合和衔接,既相互独立,又互相支撑。我院先后建立了服装品牌设计工作室、服装营销实训工作室、服装立体裁剪工作室、服装实训车间等十几个实践教学工作室。积极开展主题式项目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工作室教学、市场延伸教学等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促进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2高职服装专业工作室实践教学的特色
在进行实践教学内容整合、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的同时,理顺了实践教学的管理体制,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质量体系,改变了以往将服装教育“学院派”,与实际行业及企业需要脱轨的问题,实现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真正达到切合行业需要、促使学生能很快地适应从学校到职业岗位角色的转换。
(1)通过市场和行业调研,大胆调整教学计划,将教学内容按照服装生产流程进行有效整合和衔接。将实习实训环节分为认知实习、分项训练、综合实训(模拟、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就业等几个阶段,逐步建立一套具有高职特色的服装专业实训基地方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交叉互动的大实践教学体系。
(2)开放式工作室教学体系研究。按照服装企业生产流程,建设多个服装专业开放式工作室,使服装专业的实训体系更加完整,为学生提供具有职场氛围的实训环境,承接企业项目,学习与创新结合。进一步确立了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搭建服装设计基础教学、服装专业工艺基础教学、整体形象设计专业教学、市场营销方向实践教学的多维立体实践教学模式,为专业学生提供了认知基本理论、锻炼基本技能、提高动手与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的公共学习平台。
(3)校企合作常态化。积极巩固和开拓校外实训基地及就业基地,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用项目驱动引领实践教学进程。引進企业项目为主要授课内容,以企业工作过程导向设计教学,进行服装品牌设计、服装商品企划、服装工艺与制作、服装产品陈列、服装营销策划,最大限度体现企业的生产过程。创办校园品牌——巴贝提品牌,已经注册了品牌商标,并以开始设计生产。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按照企业生产流程设置实践课程内容,从目前以“课程实践+课程设计”为主导地位的实践教学向“实验教学平台+工程实践”模式转变,根据企业订单情况循环进行。
(4)采用“产、学、研、赛、展”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服装专业大赛和服装生产、科研的要求作为设计主题,通过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提升其自身发展的能力,并拓展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目前,项目组成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参加国内外80余项赛事,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5)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以及学院“培养与引进结合,提高素质,改善结构,强化梯队,完善考核”的思路,促进“双师、双高”教师的培养。参与本项目研究工作的具有双师型教师比例占90%以上,具有高级和副高级职称以及被授予省市十佳设计师称号的教师占80%以上。参与本项目研究的师资分别兼任全国、省、市级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理事和常务理事等职务,在研究过程中,提高了课程开发与教学过程设计能力,加强了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服务能力的培养,在职业道德、专业理论、实践技能、技术服务与应用等方面有了大幅度提高。
3高职服装专业工作室实践教学的创新
(1)打破专业方向设置与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含糊等的现状,研究并实践形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有效的手段方法。工作室项目研究,可以在保证正常授课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兴趣进行因材施教,同时针对专业上优秀的学生实行重点培养,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内在潜力,拓展其创意发挥的空间。
(2)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僵化、理论和实践教学脱节、教学内容和市场需求脱节等瓶颈问题,将教学内容按照服装生产流程进行有效整合和衔接,积极开展主题式项目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工作室教学、市场延伸教学等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3)实践教学打破专业和班级界限,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平台的课程学习后即以自由开放形式选择专项重新组合,采用工作室上课模式,教师以团队的形式组合授课,进一步确立了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搭建服装设计基础教学、服装专业工艺基础教学、整体形象设计专业教学、市场营销方向实践教学的多维立体实践教学模式,为专业学生提供了认知基本理论,锻炼基本技能,提高动手与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的公共学习平台。
(4)引进企业项目为主要授课内容,以企业工作过程导向设计教学,最大限度体现企业的生产过程。在教学计划上,时间安排上,与企业保持一致,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岗位环境,使学生的实践学习与企业产品开发相结合,以生产带动实训教学,“工”与“学”紧密结合,实现了教学服务企业,企业带动教学的双赢局面。
(5)根据服装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情况,引进服装及相关专业技能认证(板型师认证、陈列师认证、设计师认证、化妆师认证等)的实践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更系统地掌握服装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由过去的封闭式下的被动进行设计变为开放式的主动创新设计。有效改善实践教学环境,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校即达到企业用人标准。
(6)创办校园品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校园品牌从筹建调研、定位分析、公司实体的注册、商标品牌注册到设计生产历时2年时间,目前已经逐渐走向正轨,已经到了样衣投产销售阶段。在校园品牌的创建过程中,充分利用工作室老师的技术能力,带领工作室学生全程参与完成,这种实操训练,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技术能力与市场感觉,使学生的设计能力也得到了大力提高,不再单纯地把设计当成艺术,而是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这不仅锻炼了学生,也让他们看到设计从灵感到产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知识能力上的不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参考文献:
[1] 黄永利.高职院校服装设计工作室建设的模式类别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7).
[2] 金晨怡.基于工作室实践教学的服装设计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3).作者简介:李敏(1971—),女,本科,副教授,辽宁轻工职业学院纺织服装系主任,辽宁省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大连市服装设计师协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服装设计。
关键词:高职服装专业;工作室;实践教学按照服装企业生产流程,进行服装专业系列化工作室建设,使服装专业的实训体系更加完整,为学生提供具有职场氛围的实训环境,承接企业项目,学习与创新结合。以此打破专业方向设置与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含糊等的现状,研究并实践形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有效的手段方法。
1构建具有特色的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
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针对服装专业特点,全面进行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并适应专业和课程建设需要的新型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僵化、理论和实践教学脱节、教学内容和市场需求脱节等瓶颈问题,将教学内容按照服装生产流程进行有效整合和衔接,既相互独立,又互相支撑。我院先后建立了服装品牌设计工作室、服装营销实训工作室、服装立体裁剪工作室、服装实训车间等十几个实践教学工作室。积极开展主题式项目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工作室教学、市场延伸教学等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促进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2高职服装专业工作室实践教学的特色
在进行实践教学内容整合、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的同时,理顺了实践教学的管理体制,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质量体系,改变了以往将服装教育“学院派”,与实际行业及企业需要脱轨的问题,实现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真正达到切合行业需要、促使学生能很快地适应从学校到职业岗位角色的转换。
(1)通过市场和行业调研,大胆调整教学计划,将教学内容按照服装生产流程进行有效整合和衔接。将实习实训环节分为认知实习、分项训练、综合实训(模拟、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就业等几个阶段,逐步建立一套具有高职特色的服装专业实训基地方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交叉互动的大实践教学体系。
(2)开放式工作室教学体系研究。按照服装企业生产流程,建设多个服装专业开放式工作室,使服装专业的实训体系更加完整,为学生提供具有职场氛围的实训环境,承接企业项目,学习与创新结合。进一步确立了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搭建服装设计基础教学、服装专业工艺基础教学、整体形象设计专业教学、市场营销方向实践教学的多维立体实践教学模式,为专业学生提供了认知基本理论、锻炼基本技能、提高动手与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的公共学习平台。
(3)校企合作常态化。积极巩固和开拓校外实训基地及就业基地,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用项目驱动引领实践教学进程。引進企业项目为主要授课内容,以企业工作过程导向设计教学,进行服装品牌设计、服装商品企划、服装工艺与制作、服装产品陈列、服装营销策划,最大限度体现企业的生产过程。创办校园品牌——巴贝提品牌,已经注册了品牌商标,并以开始设计生产。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按照企业生产流程设置实践课程内容,从目前以“课程实践+课程设计”为主导地位的实践教学向“实验教学平台+工程实践”模式转变,根据企业订单情况循环进行。
(4)采用“产、学、研、赛、展”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服装专业大赛和服装生产、科研的要求作为设计主题,通过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提升其自身发展的能力,并拓展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目前,项目组成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参加国内外80余项赛事,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5)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以及学院“培养与引进结合,提高素质,改善结构,强化梯队,完善考核”的思路,促进“双师、双高”教师的培养。参与本项目研究工作的具有双师型教师比例占90%以上,具有高级和副高级职称以及被授予省市十佳设计师称号的教师占80%以上。参与本项目研究的师资分别兼任全国、省、市级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理事和常务理事等职务,在研究过程中,提高了课程开发与教学过程设计能力,加强了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服务能力的培养,在职业道德、专业理论、实践技能、技术服务与应用等方面有了大幅度提高。
3高职服装专业工作室实践教学的创新
(1)打破专业方向设置与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含糊等的现状,研究并实践形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有效的手段方法。工作室项目研究,可以在保证正常授课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兴趣进行因材施教,同时针对专业上优秀的学生实行重点培养,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内在潜力,拓展其创意发挥的空间。
(2)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僵化、理论和实践教学脱节、教学内容和市场需求脱节等瓶颈问题,将教学内容按照服装生产流程进行有效整合和衔接,积极开展主题式项目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工作室教学、市场延伸教学等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3)实践教学打破专业和班级界限,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平台的课程学习后即以自由开放形式选择专项重新组合,采用工作室上课模式,教师以团队的形式组合授课,进一步确立了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搭建服装设计基础教学、服装专业工艺基础教学、整体形象设计专业教学、市场营销方向实践教学的多维立体实践教学模式,为专业学生提供了认知基本理论,锻炼基本技能,提高动手与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的公共学习平台。
(4)引进企业项目为主要授课内容,以企业工作过程导向设计教学,最大限度体现企业的生产过程。在教学计划上,时间安排上,与企业保持一致,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岗位环境,使学生的实践学习与企业产品开发相结合,以生产带动实训教学,“工”与“学”紧密结合,实现了教学服务企业,企业带动教学的双赢局面。
(5)根据服装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情况,引进服装及相关专业技能认证(板型师认证、陈列师认证、设计师认证、化妆师认证等)的实践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更系统地掌握服装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由过去的封闭式下的被动进行设计变为开放式的主动创新设计。有效改善实践教学环境,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校即达到企业用人标准。
(6)创办校园品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校园品牌从筹建调研、定位分析、公司实体的注册、商标品牌注册到设计生产历时2年时间,目前已经逐渐走向正轨,已经到了样衣投产销售阶段。在校园品牌的创建过程中,充分利用工作室老师的技术能力,带领工作室学生全程参与完成,这种实操训练,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技术能力与市场感觉,使学生的设计能力也得到了大力提高,不再单纯地把设计当成艺术,而是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这不仅锻炼了学生,也让他们看到设计从灵感到产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知识能力上的不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参考文献:
[1] 黄永利.高职院校服装设计工作室建设的模式类别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7).
[2] 金晨怡.基于工作室实践教学的服装设计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3).作者简介:李敏(1971—),女,本科,副教授,辽宁轻工职业学院纺织服装系主任,辽宁省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大连市服装设计师协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