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压力应对;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0—0067—04
【作者简介】钱玉芳,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江苏如皋,226500)教师,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
高中生面临繁重的学业、同伴之间的竞争、父母的高期望等方面的压力,教师需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压力,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压力。本课通过热身游戏、认识压力、集思解压、自我解压四个层层递进的环节,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压力以及压力源,让学生体验面对压力时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应对方式带来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吹气球大赛
教师:本节课的主题是与压力同行,我们先做个小游戏:吹气球大赛。
PPT出示游戏规则:每组派一名同学参赛,体育委员负责吹哨计时,并充当裁判。气球吹得最快最大的同学获胜,班长为监察员,其余同学为观察员,仔细观察气球的变化过程。
6名学生上台参赛。
教师:祝贺第二小组获胜!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请观察员们分享气球的变化过程以及从中获得的启发。
学生:压力不足时,气球瘪瘪的;压力太大超过极限时,气球被吹爆了。所以,只有压力适度,气球才能呈现最佳状态。
教师:实际上,我们的学习生活也好比气球,压力不足时,缺乏前进的动力,表现为萎靡不振;压力过大时,负面情绪会出现,正常的学习生活被干扰;只有压力适度,我们才能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把“压力”请出来,将它看个明白、研究透彻,并一起找出应对的方法。
设计意图:热身活动吹气球大赛活跃课堂气氛,引入本课主题。
二、认识压力
1.我的“压力源”。
教师:请同学们回答我的“压力源”中的三个问题。
PPT出示:近期我感到最大的压力是什么?我的压力来自哪里?如果用0~10分给压力打分,0分代表一点压力都没有,10分代表压力非常大,我给它打几分?
学生1:我的压力是学习,来自自身的高要求和爸妈的高期望,打8分。
学生2:我的压力是学习任务重、课堂节奏快,给它打7分。
学生3:我的压力是不能处理好同伴关系,给它打7分。
教师:谢谢分享,请打分在6分及以上的同学举手。
约三分之二的学生举手。
教师:从同学们的分享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都会面临压力,有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还有来自自身的压力。在压力面前,你不是少数派,我在接到公开课的任务后,也感觉到有压力。
设计意图:通过评估压力值和弄清压力源,让学生清楚自己当下的压力状况以及压力的来源。同时,让他们明白多数同学都面临较大压力,从而降低学生对压力的焦虑和恐惧程度。
2.雕塑压力。
教师:邀请1名同学上台扮演“压力”,4名同学用肢体语言表演面对最大“压力”时的应对方式,并分享应对过程中的情绪感受以及应对方式带来的影响。
学生表演。
教师:当你看到压力时,脑海中首先出现什么念头?有什么样的情绪感受?你的应对方式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1:看到压力,我既紧张又兴奋,想与它抗争。
学生2:我刚开始有点害怕,但还是想冷静下来把它看明白,其实压力并没有那么可怕。
学生3:我有些愤怒,想去击败它,让它消失,但它却表现得更加强烈。
教师:谢谢同学们的表演。面对压力,同学们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反应,采用了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同学情绪较激烈,想与它抗衡;有的同学想绕开它,忽视它;有的同学看清了压力,积极应对;有的同学虽然感到担心,但还是坚持去面对它。
设计意图:通过行为雕塑,让学生体验面对压力时的情绪感受和应对模式,引发学生对应对方式带来的影响进行进一步思考。
3.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PPT出示: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曲线图(见网1)。
教师:其实,压力并不可怕。从这个曲线图可以看出,压力水平與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适度的压力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动机过弱或过强都不利于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的曲线图让学生正确认识压力,明白适度的压力对学习具有积极意义,能让学习发挥到最佳状态。
三、集思解压
1.你压我解。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下面的3个案例,帮助案例中的主人公挖掘出压力背后的积极意义,并寻找到解除压力的方法。
PPT出示:期中考试即将来临,莉莉心神不宁,她想冲刺进入年级前十名,达到爸妈对她的期望,她极力想成为爸妈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感觉压力很大;进入高中后,小明明显感到时间紧迫,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虽然他铆足了劲学习,但依然没有多大进步,感觉与其他同学差距大,没有信心赶超他们;进入高中后,小强形单影只,感觉很孤独,看到很多同学都找到了好朋友,一起吃饭、聊天,玩得很开心,他也想融入同学当中,但感觉很难。
教师:请每组任选其中一个案例进行讨论:他(她)的压力是什么?压力源是什么?如何帮助他(她)重新解读压力?请组长做好记录。
小组交流。
组长1:莉莉的压力来自父母的高期望和自身的高要求。建议她与父母多交流,让他们了解她的实际状况。她对自己要有合理的定位,不能要求自己一定进入年级前十,只要尽最大努力就好。
组长2:小明的压力来自学习任务重以及与同学的差距。建议他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心态,提高学习效率,多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取长补短。学习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组长3:小强的压力是孤独,原因是他不能融入班级群体中。建议他主动与同学交流,展示自己的才能,多培养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教师:三位主人公需要调整认知,合理定位,合理安排时间,科学制订学习计划,改变学习方法,主动交流沟通。
设计意图:用学校生活中普遍压力事件做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体验压力带来的影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对压力有新的认知,学会乐观面对压力,积极寻找应对压力的方法,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
2.解压锦囊。
教师:谢谢同学们的解压建议,老师也补充一些减压方法。当我们感觉压力大时,可以适当运动、听音乐、向家人或朋友倾诉、写日记、呼吸放松和想象放松、积极的心理暗示,还可以合理宣泄,原则是不伤害自己或他人。
播放大自然冥想音乐,教师带领学生现场做呼吸放松。
教师:现在身体感觉怎样?
学生:舒服很多,感觉压力小了。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减压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更多实际的解压技巧,及时有效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使减压落到实处。
3.重塑压力。
教师:既然我们对压力有了新的认识,并学习了一些解压的方法,当我们面临压力时,如何应对它呢?请1名同学上台扮演“压力”,其他3名同学用肢体语言表演面对“压力”时的应对方式,并分享应对过程中的情绪感受。
学生表演。
教师:当你看到压力时,有什么样的情绪感受?是如何应对的?
学生1:看到压力,感觉不能没有它,想与它同行。
学生2:看到压力,心里坦然,想看清它,并与它握手。
学生3:不害怕,很淡定,想拥抱它。
教师:谢谢同学们的表演!当同学们重新面对压力时,不再害怕,且能坦然接纳、积极应对,学会了与压力和平共处。
教师:请同学们重新评估自己的压力值,请6分及以上的同学举手。
教师:心理课不能完全解决同学们所有的心理问题,请没有举手的同学用课堂所学的方法对自己的压力做进一步的探索。
设计意图:通过行为雕塑,让学生重新体验面对压力时的情绪感受和应对模式,思考新的应对方式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通过重新评估压力值,让学生了解重新解读压力后的压力水平。
四、自我解压
教师:最后,请同学们在活动单上写下给自己解压的具体方法,并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分享。
学生1:我的压力是学习,我会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调整学习方法,合理安排时间。
学生2:我的压力是考试,考试前做深呼吸,放松调整状态。
学生3:我的压力是与爸妈的关系,我会主动跟他们交流,换位思考,考虑他们的感受。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认清了压力的来源,挖掘了压力背后的积极意义,探究了缓解压力的方法,希望大家能把这些认识和方法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到真正有效应对压力。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把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使学生能成功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
【教学反思】
压力是高中生绕不开的议题,因为学生对压力抱有偏见,缺乏正确应对压力的能力。因此,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压力、积极应对压力、提升应对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本节课贯彻了心理课应注重学生体验性和主体性的原则。吹气球大赛、雕塑压力、重塑压力的活动环节,让学生对压力有真切的体验和真实的感受,并对不同的应对压力方式带来的影响有了深刻的思考。集思解压环节充分借力集体智慧,調整学生对压力的认知,提升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课堂生成效果明显,学生对压力有了正确的认识,掌握了具体解压的方法,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压力。在重新评估压力值时,仍有部分学生的评估分在6分以上,这表明教师不可能在课上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要引导他们运用课堂所学解决实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做到“授人以渔”。
【点评】
本节心理课的设计源于教材,同时对教材进行了提炼与改善,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目标明确,层次清晰。本节课以压力为主线,通过热身游戏、认识压力、集思解压、自我解压四个环节层层递进,使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压力,挖掘压力背后的积极意义,学会有效应对压力。
第二,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丰富多样的活动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思考,课堂生成效果明显。雕塑压力和重塑压力是本课的亮点,通过现场表演和分享,学生真切体验到压力情境中内心的感受,以及不同应对方式带来的影响。
第三,遵循开放性原则。课上,教师以温和开放的态度接纳、尊重、鼓励学生,不评判不指责,让学生自由表达真实想法,呈现真实的状态。
第四,注重实用性。解压锦囊让学生获得可操作的解压技巧,自我解压环节让学生对自己实际面临的压力有新的认识,并能有效应对,真正做到与压力同行。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0—0067—04
【作者简介】钱玉芳,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江苏如皋,226500)教师,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
高中生面临繁重的学业、同伴之间的竞争、父母的高期望等方面的压力,教师需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压力,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压力。本课通过热身游戏、认识压力、集思解压、自我解压四个层层递进的环节,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压力以及压力源,让学生体验面对压力时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应对方式带来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吹气球大赛
教师:本节课的主题是与压力同行,我们先做个小游戏:吹气球大赛。
PPT出示游戏规则:每组派一名同学参赛,体育委员负责吹哨计时,并充当裁判。气球吹得最快最大的同学获胜,班长为监察员,其余同学为观察员,仔细观察气球的变化过程。
6名学生上台参赛。
教师:祝贺第二小组获胜!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请观察员们分享气球的变化过程以及从中获得的启发。
学生:压力不足时,气球瘪瘪的;压力太大超过极限时,气球被吹爆了。所以,只有压力适度,气球才能呈现最佳状态。
教师:实际上,我们的学习生活也好比气球,压力不足时,缺乏前进的动力,表现为萎靡不振;压力过大时,负面情绪会出现,正常的学习生活被干扰;只有压力适度,我们才能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把“压力”请出来,将它看个明白、研究透彻,并一起找出应对的方法。
设计意图:热身活动吹气球大赛活跃课堂气氛,引入本课主题。
二、认识压力
1.我的“压力源”。
教师:请同学们回答我的“压力源”中的三个问题。
PPT出示:近期我感到最大的压力是什么?我的压力来自哪里?如果用0~10分给压力打分,0分代表一点压力都没有,10分代表压力非常大,我给它打几分?
学生1:我的压力是学习,来自自身的高要求和爸妈的高期望,打8分。
学生2:我的压力是学习任务重、课堂节奏快,给它打7分。
学生3:我的压力是不能处理好同伴关系,给它打7分。
教师:谢谢分享,请打分在6分及以上的同学举手。
约三分之二的学生举手。
教师:从同学们的分享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都会面临压力,有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还有来自自身的压力。在压力面前,你不是少数派,我在接到公开课的任务后,也感觉到有压力。
设计意图:通过评估压力值和弄清压力源,让学生清楚自己当下的压力状况以及压力的来源。同时,让他们明白多数同学都面临较大压力,从而降低学生对压力的焦虑和恐惧程度。
2.雕塑压力。
教师:邀请1名同学上台扮演“压力”,4名同学用肢体语言表演面对最大“压力”时的应对方式,并分享应对过程中的情绪感受以及应对方式带来的影响。
学生表演。
教师:当你看到压力时,脑海中首先出现什么念头?有什么样的情绪感受?你的应对方式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1:看到压力,我既紧张又兴奋,想与它抗争。
学生2:我刚开始有点害怕,但还是想冷静下来把它看明白,其实压力并没有那么可怕。
学生3:我有些愤怒,想去击败它,让它消失,但它却表现得更加强烈。
教师:谢谢同学们的表演。面对压力,同学们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反应,采用了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同学情绪较激烈,想与它抗衡;有的同学想绕开它,忽视它;有的同学看清了压力,积极应对;有的同学虽然感到担心,但还是坚持去面对它。
设计意图:通过行为雕塑,让学生体验面对压力时的情绪感受和应对模式,引发学生对应对方式带来的影响进行进一步思考。
3.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PPT出示: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曲线图(见网1)。
教师:其实,压力并不可怕。从这个曲线图可以看出,压力水平與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适度的压力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动机过弱或过强都不利于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的曲线图让学生正确认识压力,明白适度的压力对学习具有积极意义,能让学习发挥到最佳状态。
三、集思解压
1.你压我解。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下面的3个案例,帮助案例中的主人公挖掘出压力背后的积极意义,并寻找到解除压力的方法。
PPT出示:期中考试即将来临,莉莉心神不宁,她想冲刺进入年级前十名,达到爸妈对她的期望,她极力想成为爸妈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感觉压力很大;进入高中后,小明明显感到时间紧迫,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虽然他铆足了劲学习,但依然没有多大进步,感觉与其他同学差距大,没有信心赶超他们;进入高中后,小强形单影只,感觉很孤独,看到很多同学都找到了好朋友,一起吃饭、聊天,玩得很开心,他也想融入同学当中,但感觉很难。
教师:请每组任选其中一个案例进行讨论:他(她)的压力是什么?压力源是什么?如何帮助他(她)重新解读压力?请组长做好记录。
小组交流。
组长1:莉莉的压力来自父母的高期望和自身的高要求。建议她与父母多交流,让他们了解她的实际状况。她对自己要有合理的定位,不能要求自己一定进入年级前十,只要尽最大努力就好。
组长2:小明的压力来自学习任务重以及与同学的差距。建议他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心态,提高学习效率,多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取长补短。学习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组长3:小强的压力是孤独,原因是他不能融入班级群体中。建议他主动与同学交流,展示自己的才能,多培养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教师:三位主人公需要调整认知,合理定位,合理安排时间,科学制订学习计划,改变学习方法,主动交流沟通。
设计意图:用学校生活中普遍压力事件做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体验压力带来的影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对压力有新的认知,学会乐观面对压力,积极寻找应对压力的方法,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
2.解压锦囊。
教师:谢谢同学们的解压建议,老师也补充一些减压方法。当我们感觉压力大时,可以适当运动、听音乐、向家人或朋友倾诉、写日记、呼吸放松和想象放松、积极的心理暗示,还可以合理宣泄,原则是不伤害自己或他人。
播放大自然冥想音乐,教师带领学生现场做呼吸放松。
教师:现在身体感觉怎样?
学生:舒服很多,感觉压力小了。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减压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更多实际的解压技巧,及时有效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使减压落到实处。
3.重塑压力。
教师:既然我们对压力有了新的认识,并学习了一些解压的方法,当我们面临压力时,如何应对它呢?请1名同学上台扮演“压力”,其他3名同学用肢体语言表演面对“压力”时的应对方式,并分享应对过程中的情绪感受。
学生表演。
教师:当你看到压力时,有什么样的情绪感受?是如何应对的?
学生1:看到压力,感觉不能没有它,想与它同行。
学生2:看到压力,心里坦然,想看清它,并与它握手。
学生3:不害怕,很淡定,想拥抱它。
教师:谢谢同学们的表演!当同学们重新面对压力时,不再害怕,且能坦然接纳、积极应对,学会了与压力和平共处。
教师:请同学们重新评估自己的压力值,请6分及以上的同学举手。
教师:心理课不能完全解决同学们所有的心理问题,请没有举手的同学用课堂所学的方法对自己的压力做进一步的探索。
设计意图:通过行为雕塑,让学生重新体验面对压力时的情绪感受和应对模式,思考新的应对方式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通过重新评估压力值,让学生了解重新解读压力后的压力水平。
四、自我解压
教师:最后,请同学们在活动单上写下给自己解压的具体方法,并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分享。
学生1:我的压力是学习,我会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调整学习方法,合理安排时间。
学生2:我的压力是考试,考试前做深呼吸,放松调整状态。
学生3:我的压力是与爸妈的关系,我会主动跟他们交流,换位思考,考虑他们的感受。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认清了压力的来源,挖掘了压力背后的积极意义,探究了缓解压力的方法,希望大家能把这些认识和方法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到真正有效应对压力。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把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使学生能成功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
【教学反思】
压力是高中生绕不开的议题,因为学生对压力抱有偏见,缺乏正确应对压力的能力。因此,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压力、积极应对压力、提升应对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本节课贯彻了心理课应注重学生体验性和主体性的原则。吹气球大赛、雕塑压力、重塑压力的活动环节,让学生对压力有真切的体验和真实的感受,并对不同的应对压力方式带来的影响有了深刻的思考。集思解压环节充分借力集体智慧,調整学生对压力的认知,提升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课堂生成效果明显,学生对压力有了正确的认识,掌握了具体解压的方法,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压力。在重新评估压力值时,仍有部分学生的评估分在6分以上,这表明教师不可能在课上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要引导他们运用课堂所学解决实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做到“授人以渔”。
【点评】
本节心理课的设计源于教材,同时对教材进行了提炼与改善,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目标明确,层次清晰。本节课以压力为主线,通过热身游戏、认识压力、集思解压、自我解压四个环节层层递进,使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压力,挖掘压力背后的积极意义,学会有效应对压力。
第二,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丰富多样的活动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思考,课堂生成效果明显。雕塑压力和重塑压力是本课的亮点,通过现场表演和分享,学生真切体验到压力情境中内心的感受,以及不同应对方式带来的影响。
第三,遵循开放性原则。课上,教师以温和开放的态度接纳、尊重、鼓励学生,不评判不指责,让学生自由表达真实想法,呈现真实的状态。
第四,注重实用性。解压锦囊让学生获得可操作的解压技巧,自我解压环节让学生对自己实际面临的压力有新的认识,并能有效应对,真正做到与压力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