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活动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更关注学习活动的设计。从活动理论的视角阐述了智慧教育环境下协作学习活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并以小学数学“统计”一课为例进行智慧教育案例研究,以期为智慧教育环境下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一对一数字化环境;活动理论;协作学习
随着电子书包实践的发展,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数字化学习已经以不可逆转的形式进入基础教育领域,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目前针对智慧教育环境下学习活动的设计相关研究,对于教学实践缺乏指导力度。因此,本研究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统计》说明以上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教学活动设计。
一、协作学习活动目标
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是对本班学生的生日在什么季节进行统计,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感悟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协作学习活动流程
环节一:激趣促学,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生日在哪个季节?生日是怎样划分的?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班哪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最多?
设计意图: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日以及全班同学的生日在哪个季节,在此过程中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然后引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继续提出问题,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并切合本节课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探究主题。
环节二:自主思索,协作交流
引导学生思考春季是哪几个月?夏季呢?秋季和冬季呢?四季是怎样划分的?展示四季的知识,带着学生朗读,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收集和整理调查得到的数据?小组交流,班级讨论,最终决定让各季节出生的学生在讲台上留影,其他学生利用电子书包进行拍照并上传到教师端展示,学生自行统计人数。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活动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探究学习,向同伴阐述自己对于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实验设计方案的制定、探究步骤及问题解决的目标状态,最终完成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知识的有意义建构。
环节三:交流展示,评价反思
教师端下发画板题,引导学生在统计表格中涂一涂,整理数据。小组讨论进行组内评价并上传本组最优秀的作品。教师端展示小组作品,引导进行组间评价。
设计意图:小组长通过局域网上传探究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终端监控、即时巡视指导的方式发挥监督的作用,保证探究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学生形成时间观念和小组责任感。通过教师提问、组外同学提问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贯穿于整个释疑、展示、论证的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过生日学生最多的季节是哪个?春季和秋季过生日的学生分别有几名?
教师展示学生涂色格,一起探讨色格的意义。
环节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通过电子书包端IRS互动反馈系统,设置抢答环节。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利用电子书包快速抢答。同时,为检验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设置统一答题环节。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云端书柜拓展资源,可以与同桌分享你发现的问题或者你了解的相关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设计意图:传统的强化练习如回答课后练习、做试卷,学生会觉得枯燥与恐惧,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采取小组抢答、限时统一答题的方式有助于对知识的强化巩固,即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并有针对性地对知识薄弱点进行分析引导,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协作学习活动反思
本节课中,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主要以平板电脑、交互式黑板为应用终端,以立人教育云平台为依托,配套使用电子书包软件、信息化教学资源及学科应用工具,实现即时测评,资源共享,教学质量分析,并提供练习、抢答等功能。以生日季节的分布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有效分析数据,在此活动过程中制定活动规则,通过电子书包终端监控控制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协作交流的时间,设置小组长,有效控制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力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一主线,开放学生的自主空间,采用电子书包进行练习题的训练,真正把拓展的过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体会与理解,为学生下一步探究提供基础,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四、结语
随着数字化项目的开展和电子书包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把活动理论作为解决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框架具有较大的潜力。笔者以活动理论为指导,以《统计》一课为例,融合了学习活动设计的六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为活动理论应用于数字化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活动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詹青龍.活动理论视域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0(2).
[2]顾小清.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分类研究:终身学习的实用角度[J].中国电化教育,2009(7).
编辑 鲁翠红
关键词:一对一数字化环境;活动理论;协作学习
随着电子书包实践的发展,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数字化学习已经以不可逆转的形式进入基础教育领域,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目前针对智慧教育环境下学习活动的设计相关研究,对于教学实践缺乏指导力度。因此,本研究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统计》说明以上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教学活动设计。
一、协作学习活动目标
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是对本班学生的生日在什么季节进行统计,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感悟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协作学习活动流程
环节一:激趣促学,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生日在哪个季节?生日是怎样划分的?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班哪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最多?
设计意图: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日以及全班同学的生日在哪个季节,在此过程中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然后引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继续提出问题,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并切合本节课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探究主题。
环节二:自主思索,协作交流
引导学生思考春季是哪几个月?夏季呢?秋季和冬季呢?四季是怎样划分的?展示四季的知识,带着学生朗读,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收集和整理调查得到的数据?小组交流,班级讨论,最终决定让各季节出生的学生在讲台上留影,其他学生利用电子书包进行拍照并上传到教师端展示,学生自行统计人数。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活动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探究学习,向同伴阐述自己对于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实验设计方案的制定、探究步骤及问题解决的目标状态,最终完成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知识的有意义建构。
环节三:交流展示,评价反思
教师端下发画板题,引导学生在统计表格中涂一涂,整理数据。小组讨论进行组内评价并上传本组最优秀的作品。教师端展示小组作品,引导进行组间评价。
设计意图:小组长通过局域网上传探究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终端监控、即时巡视指导的方式发挥监督的作用,保证探究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学生形成时间观念和小组责任感。通过教师提问、组外同学提问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贯穿于整个释疑、展示、论证的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过生日学生最多的季节是哪个?春季和秋季过生日的学生分别有几名?
教师展示学生涂色格,一起探讨色格的意义。
环节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通过电子书包端IRS互动反馈系统,设置抢答环节。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利用电子书包快速抢答。同时,为检验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设置统一答题环节。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云端书柜拓展资源,可以与同桌分享你发现的问题或者你了解的相关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设计意图:传统的强化练习如回答课后练习、做试卷,学生会觉得枯燥与恐惧,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采取小组抢答、限时统一答题的方式有助于对知识的强化巩固,即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并有针对性地对知识薄弱点进行分析引导,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协作学习活动反思
本节课中,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主要以平板电脑、交互式黑板为应用终端,以立人教育云平台为依托,配套使用电子书包软件、信息化教学资源及学科应用工具,实现即时测评,资源共享,教学质量分析,并提供练习、抢答等功能。以生日季节的分布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有效分析数据,在此活动过程中制定活动规则,通过电子书包终端监控控制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协作交流的时间,设置小组长,有效控制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力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一主线,开放学生的自主空间,采用电子书包进行练习题的训练,真正把拓展的过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体会与理解,为学生下一步探究提供基础,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四、结语
随着数字化项目的开展和电子书包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把活动理论作为解决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框架具有较大的潜力。笔者以活动理论为指导,以《统计》一课为例,融合了学习活动设计的六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为活动理论应用于数字化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活动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詹青龍.活动理论视域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0(2).
[2]顾小清.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分类研究:终身学习的实用角度[J].中国电化教育,2009(7).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