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终端之后”,先抓“终端之前”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wang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在如今的终端竞争中取得突破的中小企业,成功的背后大多潜藏着深刻的战略性支持要素,没有这些条件,根本谈不上终端制胜。
  曾几何时,“终端为王”的呼声响彻大江南北,众企业纷纷调集人马,立誓决胜于终端。但好景不长,众多企业陷入终端的困境,真应验了“不做终端等死,做终端找死”的魔咒。于是各企业使出浑身解数,终端促销,终端创新,但剑头来还落个销量下滑、利润日渐稀薄的场面。
  想当初“渠道为王”的理念正当其道,斜刺里却杀出个“终端为王”,抄了“渠道为工”的后路。于是,当“终端为王”不灵的时候,有人便顺着同样的思路,提出“终端之后是什么”,仿佛真有个什么为王的,也抄了“终端为王”的后路。
  其实,“决胜终端”能否成功,关键不在于对终端技术的掌握是否到位。招数、技巧谁也无法保密,只要有人出招,必然有人跟进模仿,擅长于“终端技术”的企业,往往容易沉溺于战术层而的技巧,难以察觉到其效用的“负数化”。
  现阶段,我们必须跳出终端看终端,因为在终端门槛如此之高、终端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能在终端取得突破的中小企业,成功的背后大多潜藏着深刻的战略性支持要素,没有这些条件,根本谈小上终端制胜。
  而这些战略性支持要素,却大多是在终端之前。
  
  终端之前的工作做了几成
  
  终端是大家争夺消费者的最后一块阵地,终端之前的所有问题都会通过终端表现出来,因此,导致终端困境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定位、产品、价格、包装,都可能影响消费者在终端的最终选择。
  因此,当企业陷入终端困境,就要弄清楚:到底是因为终端本身的运作出了问题,还是住终端之前,问题就已经存在了?接力赛失利的板子小能都打在最后一棒身上。
  比如,我们可以反躬自问,以下问题我们做到了几成?
  1.产品定位是否具有终端优势?
  在流通渠道反响小错的产品,很可能在现代终端打了哑炮,或被对手“克”住。毕竟现代渠道进入中国多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客户群。
  因此企业要认真分析目标市场的消费特点,以及竞争对手、终端条件等因素,挖掘个性鲜明、明确而精准的产品市场定位。
  2.产品品质如何?
  没品质做保证的产品,再怎做终端也是无济于事的。消费者有一次消费,不能产生:二次消费,市场永远无法成长,终端销量永远无法持续提升,几个月后就会被末位淘汰掉,连进场费都赚小回来。
  3.价格策略是否合理?
  你的价格策略不似要保证能为目标消费者接受,还要保证终端有满意的利润空间,或是预留充足的广告、促销费用空间。这年头,利润和销量,终端总要占一头。两头都没有,迟早要出局。当然,满足了所有人后,你才能考虑你自己——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4.产品包装能“跳”出来吗?
  缺乏对竞品形象的了解,缺乏对目标受众购买因素的深度洞察,导致产品包装形象雷同,终端陈列时被对手淹没。包装不能与目标消费者产生心理共鸣,传达小出产品的核心诉求,形不成明显、有力的产品认知,顾客有没有看见都不一定,还能指望让他们注意吗?
  像上面所说的这些基础性工作没做好,视而不见,能省则省,每天却投入大量广告和促销费用搞什么终端突围,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怎么进行终端铺货、陈列、促销、配送等方面,这种战略性的错误,是难以用战术性的努力弥补的,只会加速企业的死亡。如此孤立看终端,终端创新只会停留在不具有战略意义的战术努力上。
  
  战略性核心终端在哪里
  
  一谈到终端,我们首先谈的是一、二级市场的终端,而对三、四级市场的终端大有不屑一顾之感。如果品牌威望不高,运作能力不佳,就贸然进入刺刀见红的一、二级市场,往往意味着产品在这个市场一出生就是低能儿。如此还想在强手如林的对手手中分一杯羹,谈何容易。所以首先要结合自己运作终端的优劣势,选择目标区域终端。
  其次,不同类型的终端,对于特定的品牌、特定的企业战略、特定的核心能力而言,价值上存在极大的区别:有的终端具有品牌价值,有的具有传播价值,有的具有竞争价值,有的无价值,有的属于对手的优势屏障终端。要区别对待价值人小与类别不同的终端,再规划投入的资源数量、种类和先后。
  有些企业没有把终端战略放在企业营销战略的全局中平衡,而是高喊着“决胜终端”的响亮门号,企图通过终端精细化运作这一单点突破完成全局任务。这样的做法看似战略上重视终端,实际上恰恰没有战略性。
  我们主张从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营销战略、市场整体规划出发,合理布局终端,完成不同类型终端的整体定位与协调。同时,选定核心终端,盘活其资源,组成自己的终端方阵。
  
  终端传播新不新
  
  终端宣传本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但终端竞争加剧后,终端传播费用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差。
  回顾历史,但儿终端成功者,如红桃K、舒蕾,当年都是终端新型媒体的成功开发者,如红桃K的车贴、柜台贴,舒蕾专为陈列而发明的终端广告品,都是费用低、效果好的新型媒体。
  新型媒体往往没有发布费,只需支付少量制作费,新颖独特,引人注目,传播效果非常好,还人幅度地降低了终端营销的成本。
  所以我们要研究市场环境和目标消费者,跳出战术性的模仿跟进,积极寻找新型终端媒体。
  
  终端促销是否与众不同
  
  各式终端促销套路,包括路演、套餐、返券、买赠、抽奖、积分、特价,厂商已无所不用其极;而传统的终端促销强调紧跟对手,迅速模仿,以快制胜,加剧了终端促销手段的同质化。许多曾经的终端促销创新手段已屡见不鲜,你用我用大家用,促销因频繁而麻木,因短视而失效。
  不基于消费者的情感诉求制定有效促销策略,小从促销环节上去寻求创新亮点,单一的价格战让消费者厌倦,让销售人员疲惫。要突围,促销必须升级为环节的创新(广告、形象、形式、人员),以及系统价值的战略整合之战。
  
  终端的人心向背如何
  
  再高明的终端策略,也要扎实的实施才能发挥作用。在终端实战操作中,处处都要处理跟人的关系,尊重促销员、提升促销员、鼓励促销员,是提升终端销量的必要措施!学会用心去听她们诉说工作中的困难,用心开导她们,关怀她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你得到的将会是她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报答!
  终端是一个舞台,是一个竞技场,承载了企业竞争的全部因素。终端是企业所有资源和整体竞争力的集中发力点,要增强在这个竞技场上的制胜砝码,就要思考如何回归企业的人本战略,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重视人,关心人,成就人!做到了这一点,决胜终端自然水到渠成。
  做终端就能谋取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它作为一种基础营销行为,将长久存在。今日的终端困境有诸多原因,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去审视它,跳出终端看终端,走出往日的思维误区。
  编辑:陈思廷chenst@188.com
其他文献
甄选客户是一个复杂而痛苦的过程。很多做销售的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很多客户的各项指标实力都旗鼓相当,都适合我们,但市场规模、客户利益,又不允许所有人都代理我们的产品。  到底选谁好?莫衷一是的销售经理,往往根据主观判断,随意敲定客户,结果往往选了又后悔,想换又换不成。  其实,选择客户,除了他的硬件条件要符合公司要求,还要考量以下几个方面:  □合作意愿是否强烈?  □行业经验是否丰富?学习欲望和能
期刊
渠道,不仅仅是竞争对手之间拚杀的战场,也是厂家与经销商博弈的棋局,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是理不清,剪不断。  靠经销商、几个层级的批发商再到终端的流通渠道,是中国大部分快消品企业的主流渠道,流通渠道的强大不可回避、不可替代。  但这个渠道太乱了,货物流向杂乱、无序、交错,影响了厂家对分销体系的有效掌控;分销渠道成员忠诚度差,价差空间驱使,短期利益导向;分销渠道层级和价格体系混乱,冲货现象猖獗。 
期刊
丰田成于营销    2003年,丰田汽车销量首次超越福特成为世界第二;2006年,通用汽车依靠海外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突出表现勉力支撑,总销量只下滑了0.8%,而丰田汽车总销量则增长了8.9%,达到885万辆,两者差距已不过30万辆。丰田取通用而代之似乎指日可待。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2007年3月总决算中,丰田的营业利润在5年内翻了一番,超过2兆日元(约174亿美元)。与销售不振、巨额亏损的美国
期刊
有人曾问娃哈哈的宗庆后:品牌力量和营销网络是不是娃哈哈成功的关键?  宗庆后答曰:二者确实很重要,但我认为,娃哈哈成功的关键还是娃哈哈的产品本身。营销网络也好,品牌战略也好,对整个企业的发展确实起过很大的作用,但产品的成功是第一位的。  宗庆后的确不是放烟雾弹混淆视听。娃哈哈的联销体一度出现危机,就是因为它推出的新品打了哑炮。  渠道各环节的利益有序分配,是联销体的核心。杂货店陈列的一瓶营养快线,
期刊
有研究证明:随着团队更大、距离更远,营销团队的管理复杂性随之剧增,综合执行力则急剧下滑。如何利用信息化提升营销团队执行力?    完美的计划,糟糕的执行    5月3日,营销总监王瑞很烦心,这次5·1抢业绩的计划算是泡汤了。看看身边市场企划部的小林还捧着那本《5·1终端活动执行手册》就来气,但也不好发火,毕竟她的老大是市场总监Tony,而Tony又是老板今年年初刚刚高薪从宝洁挖来的大将,日后打天下
期刊
家庭影院是处于行业低谷期,还是消亡期?从这个行业的渠道变迁中,你是否看见了自己的未来?    省级代理与专卖体系的确立    上世纪90年代,一些新兴的家庭影院国产品牌现身国内市场。它们拥有自己的技术、一定的市场资源,率先采用了统一形象、统一识别系统、统一销售方法等操作方式,很短的时间内就在国内市场遍地开花,迅速发展起来。  当时,国内老百姓刚刚接受了家庭影院这个概念,看到有人很奢侈地在家里用着数
期刊
众多厂家正在绞尽脑汁地去应对现代渠道中的竞争。他们深知:在一、二线市场,“得卖场者得天下”。  这种状况早已有之,因此“货架营销”理论也早已诞生。该理论提出:产品的销量与产品存货架上的陈列形式与效果紧密相关,厂家应该为自身产品争取更多的展示空间、获得更好的产品展示效果。  但问题是,“货架营销”理论一旦成为业内的通行做法,便失去了策略的有效性,货架的投入与产出会趋于严重失衡。深入一步看,顾客在卖场
期刊
一级经销商是医药工业产品的“蓄水池”,二级分销商是产品通达各区域、阡陌纵横的泻洪“水管”,三级促销商则是这“水管”的“水龙头”。  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药企仍停留在“有奶便是娘”的传统渠道模式。哪个客户愿意经销,愿意打款,便给予开户、发货。于是,为了完成销售任务,销售人员或凭空承诺客户提出的要求,或逐个客户地忽悠,或纵容甚至主动要求客户低价抛货。  但这种“十个杯九个盖”的障眼法总有一天盖不住,其
期刊
中方某公司向日本某公司出口某化纤产品,双方合作好几年了,交情很好。第二年中方向日方报价时,根据国际市场行情,在去年价位上每单位下调了7美元,日方当时觉得可以接受,并邀请中方到日本签约。  到日本后,待中方代表报完价,日方漠然一笑,摆出一副不容置疑的神气:“据我们掌握的情报,你们的产品性能与乌拉圭某公司提供的产品完全一样,而他们的出口价比贵公司开价便宜15%……因此,我们提请贵公司重新出示价格。” 
期刊
组织建设的两条核心思路    三、四级市场独有的市场特点、渠道特点(见本刊06年相关系列文章),决定了厂家的组织建制不能照搬‘级市场的经验。“农村的事情农村办”,三、四级市场的营销组织,一定是以渠道为核心,以点带面。    1.精兵简政。  这是开发三、四级市场的一条金科玉律。  在一、二级市场,区域营销组织结构完整,且分工明确,有经理、财务、保管、文员、售后服务、市场推广、销售人员等。但在三、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