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不断深化生物课程改革。
一.组织好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
1.要掌握好教材规定的各个探究性活动要求达到的目标的侧重点。有的活动是要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探究的问题的性质并不复杂,结论也是容易获得的;有的活动需要通过实验收集证据,重点在如何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上;有的探究活动重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解读上;有的探究活动重在取样、检测上。有的探究活动重在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上。当然有些探究活动有几个侧重点,此外如何发现问题(或确定问题)、作出假设,以及如何分工合作、交流讨论几乎是所有活动的共同要求。因此,一项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仍然有非常切合实际的,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2.树立“主体”观念,允许探究失败。教师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学生当作主动探索者,细心爱护学生的独到见解,采取只鼓励,不指责,也不强加于人的方式,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维和操作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自由思考,大胆猜想,自由操作,共同讨论、设计方案等。不管结果如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3.组织好探究活动,要特别重视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结论。因为提供给初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题目,其结论是早有的,即科学上已有定论的。之所以还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让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因此,其过程富有教育意义。于是,教学中花大力气组织好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即让每一个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每一步骤都要到位,在教师指导下做好分工合作,观察、记录、检测、描述都要实事求是,讨论时要尊重其他同学的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
4.探究性学习提倡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阅读写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增进对周围同学的了解,增强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角色,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态度、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很有好处的。另外还有利于改善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充分利用有限的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5.探究性学习要注意安排好课内外活动的结合。有些探究活动需要课外用适当时间才能完成。教材中设置的进一步探究拦目,就是要课外做的。因此教师应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保证活动时间的落实。
二.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
开展探究性学习,核心在于课堂,关键在于教师,也就是说,教师首先必须具有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1.必须加强学习,夯实专业知识基础
生物学科的周课时少,在平行班较少时,教师要跨年级执教,这就要求几个板块都会教,有了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才能应付自如。我们要对本学科、本专业的理论知识重新系统地学习,将再学习所得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用于反思前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并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同时,还要学习最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并应用到教学中来,如多媒体教学、学科间的整合等。
2.更新教育观念,适应学生学习要求
(1)教育观:教师首先要坚决放弃填鸭式、满堂灌、“教师台上演,学生台下观”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问题为导线,启发、引导学生有序思维,积极创设探究情景。
(2)学生观:教育的起点和最终目标都是人,所以我们要树立学生观,要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性,培养全体学生,让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个性充分发展。
(3)知识观:生物学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生物教师首先要理解科学素养的含义,特别是要理解关于人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价值观、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知识。
(4)创新观: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一点讲,就是通过生物知识传授,使学生学会学习,尤其是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为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有创新观念,包括思想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等,并最终使学生创新。
三.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注意事项
1.不能死搬硬套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一个适当的空间,只有当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时,才能发挥有效价值。例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较适合用这种模式,而“生命的起源”这节课可用这种教学方法,但不能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学生可通过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来验证。
2.教师“主导”作用要恰到好处。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只能诱导,不能代替。因此,教师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解释阅读材料中的问题,提出问题,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3.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不等同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其最大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本质。
4.探究性学习活动并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教师应结采用多种多样的策略和方法,达到课程目标。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能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都应该提倡。
(作者通联:445420湖北省利川市团堡中学)
一.组织好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
1.要掌握好教材规定的各个探究性活动要求达到的目标的侧重点。有的活动是要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探究的问题的性质并不复杂,结论也是容易获得的;有的活动需要通过实验收集证据,重点在如何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上;有的探究活动重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解读上;有的探究活动重在取样、检测上。有的探究活动重在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上。当然有些探究活动有几个侧重点,此外如何发现问题(或确定问题)、作出假设,以及如何分工合作、交流讨论几乎是所有活动的共同要求。因此,一项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仍然有非常切合实际的,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2.树立“主体”观念,允许探究失败。教师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学生当作主动探索者,细心爱护学生的独到见解,采取只鼓励,不指责,也不强加于人的方式,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维和操作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自由思考,大胆猜想,自由操作,共同讨论、设计方案等。不管结果如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3.组织好探究活动,要特别重视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结论。因为提供给初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题目,其结论是早有的,即科学上已有定论的。之所以还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让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因此,其过程富有教育意义。于是,教学中花大力气组织好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即让每一个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每一步骤都要到位,在教师指导下做好分工合作,观察、记录、检测、描述都要实事求是,讨论时要尊重其他同学的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
4.探究性学习提倡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阅读写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增进对周围同学的了解,增强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角色,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态度、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很有好处的。另外还有利于改善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充分利用有限的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5.探究性学习要注意安排好课内外活动的结合。有些探究活动需要课外用适当时间才能完成。教材中设置的进一步探究拦目,就是要课外做的。因此教师应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保证活动时间的落实。
二.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
开展探究性学习,核心在于课堂,关键在于教师,也就是说,教师首先必须具有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1.必须加强学习,夯实专业知识基础
生物学科的周课时少,在平行班较少时,教师要跨年级执教,这就要求几个板块都会教,有了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才能应付自如。我们要对本学科、本专业的理论知识重新系统地学习,将再学习所得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用于反思前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并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同时,还要学习最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并应用到教学中来,如多媒体教学、学科间的整合等。
2.更新教育观念,适应学生学习要求
(1)教育观:教师首先要坚决放弃填鸭式、满堂灌、“教师台上演,学生台下观”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问题为导线,启发、引导学生有序思维,积极创设探究情景。
(2)学生观:教育的起点和最终目标都是人,所以我们要树立学生观,要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性,培养全体学生,让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个性充分发展。
(3)知识观:生物学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生物教师首先要理解科学素养的含义,特别是要理解关于人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价值观、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知识。
(4)创新观: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一点讲,就是通过生物知识传授,使学生学会学习,尤其是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为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有创新观念,包括思想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等,并最终使学生创新。
三.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注意事项
1.不能死搬硬套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一个适当的空间,只有当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时,才能发挥有效价值。例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较适合用这种模式,而“生命的起源”这节课可用这种教学方法,但不能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学生可通过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来验证。
2.教师“主导”作用要恰到好处。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只能诱导,不能代替。因此,教师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解释阅读材料中的问题,提出问题,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3.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不等同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其最大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本质。
4.探究性学习活动并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教师应结采用多种多样的策略和方法,达到课程目标。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能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都应该提倡。
(作者通联:445420湖北省利川市团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