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推动体艺变革,构建“小而美”的教育生态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年5月6日召开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目前全国已有6个省的12个地市开始了中考美育的计分。下一步要全面实行美育中考,力争到2022年实现全覆盖。王登峰提出,体育和美育不仅仅是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和艺术人才,也是每一个受教育者应该接受的教育。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作为12个试点地区之一,近年来在体育美育领域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将音乐、美术等纳入“中招”艺考,为学生健体益智、全面发展构建了“小而美”的教育生态,有力推动了济源教育的深层次变革和高质量发展。
  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完整的体艺教育体系
  6月10日下午4时左右,位于王屋山脚下的王屋镇愚公学校的孩子们开心地在校园里打羽毛球、踢足球、跳绳等,然而最惹眼的还是射箭场上的孩子们,只见他们屏息凝神,搭弓、调试、对准、射击一气呵成。每当射中靶心时,总有欢呼声一片,偶有失手,则惋惜声不断,射箭的孩子们却不为所动,继续下一次的训练。这是该校阳光大课间上的一幕。
  “我们山区的孩子能从小接触这么‘高大上’的射箭项目,还要得益于区教体局的体艺改革。”王屋镇愚公学校校长王胜利介绍,自去年春季以来,在区体卫艺站的牵头下,学校联合校外机构,把射击、足球项目融入小学和初中部的体育课堂,彻底改变了以往只会“跑步、做操”的体育课窘境。
  在济源,有许多学校像王屋镇愚公学校这样在区体卫艺站的引领下,逐步培育了“小而美”的体艺特色,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良好教育生态。
  作为国家第一批新课改实验区,早在2008年3月,济源就以“中招制度改革”为统揽,率先将音乐、美术纳入中招科目,两门学科各按5分计入中招考试总分,从此揭开了“中招艺考”的序幕。
  2012年,改革进入调整完善阶段。一方面,音乐、美术两门学科分值均从5分提升为10分。另一方面,考试重点由“基础知识”调整为“基本技能”,考试形式由“单一选项”转变为“必考 选考”模式,给予学生一定的考试科目选择权。
  2017年,改革脚步不停,力度更大。自河南省统一要求中招体育考试满分增至70分并计入中招总成绩后,济源也将音乐、美术学科的中招分数由原来的10分提升为30分;考试评价也更加注重应用技能、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的考查,呈现出“厚基础、重实践”的特点。
  随着“中招艺考”制度的不断完善,济源触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体育艺术评价机制变革。
  在教学效果评价方面,每年一次的“中招艺考”倒逼济源各学校强化日常教学引导,定期对学生的艺术素养开展过程性评估,并将评价结果直接纳入期末考试总体测评,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中招艺考”也让家长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在教学成果评价方面,济源面向各学校开展各类优秀艺术作品展评活动,激励学校依托社团活动,坚持长期化训练,全面拉高竞赛成绩标杆,有力推动艺术教育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样一来,不管是市区学校还是偏远的农村小学,各学校均把艺术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开齐上好音乐、美术课程。
  近年来,济源体艺高考成绩突出,体育专业课与文化课双上线率平均达85%,艺术专业课与文化课双上线率平均达95.6%。体育教育“专而精,大而壮”,高中阶段各类体育项目水平均处于全省第一梯队,中小学体育代表队在全国竞技类赛事中成绩不俗。艺术教育“优而美,美而强”,在历届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魅力校园”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等活动中,济源先后有30多个节目获一等奖,学生书画作品获奖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学生得以成才,学校得到发展。这充分说明我们推行的评价机制是遵循了体育美育特点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是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济源示范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会林说。
  抓好教研培训,培育专业的体艺教师
  6月11日上午9时,在沁园中学的操场上,来自济源各个学校的20多名体育教师正在上观摩课。该校体育教师程锋专门调了课来旁听,她告诉记者:“基本上每一节观摩课,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来听。身边的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专家是怎么评课的,这些经验十分宝贵,比自己单独去学习理论实用得多。比如,一个队形的调整就可能影响整堂课的成败。”
  “像这样的交流研讨活动,我们每月都有一次,目的就是让老师们在实践中去学习和提升。”济源示范区体卫艺站专干琚桥霞老师介绍,每节观摩课有8个专业评委当场点评,教师现场观摩学习,反响特别好。在这样的听评课和磨课中,教师成长特别快。
  在体育美育改革进程中,体艺教师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要。专任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的体育美育品质。基于此,济源积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创新模式,打出一套“校内人才提升 校外机构借力”的组合拳,努力培养一批专业化、创新型、高素质的体音美教师队伍。
  在音乐、美术教师培养方面,济源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常抓不懈开展艺术技能培训。一方面,邀请省内外专家现场授课指导,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另一方面,组织音美教师到华东师大、华中师大等知名院校学习,到苏州、厦门、西安等地观摩展演,力求学有所获。另外,济源还常态化开展教科研活动,通过“协同创新”督促教师将日常教学和专业素养相融合,逐步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
  在体育教师培养方面,济源积极接纳校外体育培训机构进校园,引入专业教练员队伍,打造更加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了专业人才资源,短短数年,济源校外体育培训机构数量扩展为近40家,涵盖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轮滑、跆拳道、散打、射箭、游泳等领域,建立了一套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梯队。
  济水一中男篮教练王保星在学校的支持下,通过全国各地的比赛历练,不断提高实战经验和执教水平,逐步成为一名“冠军教练”。学校篮球队在王保星等教练员的指导下,多次代表济源征战省内外乃至全国比赛,屡次摘金夺银。   济源一中音乐老师郑燕,为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先后到北京、上海等地参加国家级培训。2020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郑燕考上首都师范大学博士,重返大学校园进修学习。
  “体育和艺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我们具备了高水平专业知识,才能上好课、带好队、育好人。”郑燕说。
  因地制宜,发展一批体艺特色学校
  惟妙惟肖的泥猴、戴着口罩的防疫战士、吃着捞面条的汉子,甚至还有《山海经》中的神兽……在济源四中的泥塑教室里,到处都陈列着老师和学生的作品。“我们学校的孩子大多来自农村,从小就有玩泥巴的经历,而近在咫尺的黄河与南岭所特有的淤泥和红胶泥是做泥塑的好材料。”该校教师李整甫介绍,济源四中地处古轵国所在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周边出土过大量陶俑、陶车等文物。这些都为学校开设泥塑课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近几年,济源四中美术组几经探索,成立了“古轵汉风”泥塑工作坊,并开发编写了校本教材《古轵汉风——泥塑》。疫情防控期间,“古轵汉风”泥塑工作坊的师生创作了“心中英雄塑起来”大型泥塑作品,并与武汉青年学生进行互动,以表达对抗疫的支持和对英雄的敬意,用泥塑艺术弘扬社会正能量。
  剪纸,是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也是健康路小学的美育特色。学校位于北海办事处纸坊居委会,学校因地制宜挖掘传承“纸”文化,把剪纸艺术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刚开始,剪纸活动只是在兴趣小组内开展。后来我们觉得,这么好的传统文化应该全面普及,让孩子们从小感知传统艺术的魅力。”健康路小学校长杨香玲说,自2000年起,健康路小学将剪纸艺术确立为校本课程列入课表,确立了低、中、高三阶段学生培养目标,分年级编写教材,开设各类主题课程。如今,剪纸艺术早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学生不光课上品文化、学剪纸,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多个国家级比赛中荣获奖项。
  “在课堂、实践和比赛中,孩子们变得更加文雅、聪慧!”杨香玲说。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济源一幼的体操小将们劈叉、立卧撑、肩肘倒立、360°单脚转体、团身前滚翻……一个又一个高难度动作、默契的配合、娴熟的技艺、精准的表达,他们用活力与朝气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6月18日,在2021年“中国体育彩票杯”河南省幼儿基本体操锦标赛中,济源市第一幼儿园的体操小健将一举获得7个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面向人人,让每个学生都出彩
  全面普及是基础,教育质量是根本。学校体育美育如何实现普及与提高并举?
  济源各学校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美育课程的基础上,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展)”,不断拓宽课程领域,逐步增加课时,延伸课程内容,推动体育美育质量不断攀升。
  7月8日,在全国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中学组田径比赛首日比赛中,河南代表队“连摘三金”,实现开门红!令人瞩目的是,济源一中学生郑昕杰以59秒12的优异成绩获得中学女子组400米栏冠军。7月10日,在女子4×400米接力赛中,郑昕杰第四棒压轴助力河南队以3分50秒获得全国冠军。
  7月14日,在2021中国初中篮球联赛东区赛上海站的比赛中,济水一中男子篮球队作为河南省该项目冠军参赛,斩获了上海大区赛亚军,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
  成绩斐然,硕果盈枝。这与济源高度重视体育美育,积极搭建多元成才平台密不可分,也与济源坚持“两手抓”(既要确保文化课教育质量,又要有完善的体育艺术专业培训)有重要关系。李会林表示,当前,体育和美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我们要做的就是聚焦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搭建多元成才平台,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社团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也是体育美育教学改革落地的重要依托。”济源示范区体卫艺站专干苗红波介绍,近年各学校通过横向拓展社团门类、纵向提升社团专业水平,教学成效十分显著,一大拨特长生脱颖而出。
  济源高级中学坚持“多元、多姿、多彩”的人本理念,创建了40余个学生社团,其中专业社团14个、非专业社团26个,包含传统文化、体育艺术、科技创新、媒体宣传、专业学术、社会公益六大类。学校各个社团特色鲜明,在省级、国家级比赛中屡创佳绩。
  沁园中学以“沁”文化为出发点,以特长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提出两大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培养“有文化底蕴的体艺特长生”,最大限度挖掘其潜力;二是培养“有体艺特长的文化人”,让有个性特长的孩子比普通孩子更早抓住未来人生的选择机会。
  九年级15班学生李贞硕是沁园中学女子篮球队的主力球员。为了练好篮球,她专门从外地转校过来,她告诉记者:“每周不光有高水平的专业教练授课,帮助我们提升专业水平,还有文化课老师单独为我们辅导作业,保证我们的文化课学习和体育特长发展‘两不误’。”
  “文化课成绩不好,转而去学体育或艺术,这是老早的事儿了。现在很多学生,不但文化课成绩好,体育或艺术专业课成绩也好,属于全面发展型。”沁园中学体育教师赵朋飞对此深有感触。他所带的女篮队,连续多年在市级以上比赛中勇夺佳绩,其中不乏名列前茅、考入济源重点高中的学生。
  记者手记:
  仲夏时节,万物丰茂。6月10日、11日,记者跟随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体局的工作人员走访了在体育美育改革方面卓有成效的8所学校,有王屋镇愚公学校(射箭课程)、健康路小学(剪纸课程)、济源四中(泥塑手工坊)、沁园中学(女子篮球)……在教育“内卷”之風盛行的当下,济源教育犹如一股清流,让我们看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育生态,也拂去了我们对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教育焦虑。
  相信在贯彻落实“双减”工作的大背景下,随着深入推进体育美育评价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生体育艺术素质测评制度,越来越多的孩子会更好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责 编 帕 拉)
其他文献
在全球城市化背景下,城市需要作为独立单位介入竞争序列。引入文化产业中的IP概念,IP的基本特征与作用机制保证切入城市文化价值链的合理性,即IP可以统筹文化资源与文本资本两大范畴,满足城市文化在不同的形态、平台与空间中的自由流动,实现价值与增值。在整合城市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筛选塑造、开发制作、流通扩散与营销传播等环节实现城市文化的价值生成。当然也需要关注城市文化的公共属性,避免城市文化价值贬值现象的发生。
广州青年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的具体形式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方式,在新时代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广州青年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任重而道远,只有从提升组织效能、多维度的支持体系、专业稳定的队伍建设、精准对接社会需求和全方位的评价考核等方面着手,才能构建起广州青年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体系。
长期以来,高职学生乐观心态处于较低水平,研判其影响因素,对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意义。高职学生乐观心态的形成影响因素中,个体特征是先天影响因素,家庭环境是环境影响因素,文化背景是后天培育土壤,特殊事件是不可忽视变量,因此综合分析高职学生乐观状况,才能有效采取乐观心态培育措施,循序渐进地提升高职学生乐观心态。
主持人:“五项管理”是小切口、大改革,以小见方向、以小见责任、以小见情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行动.请大家首先谈谈对“五项管
期刊
“动画剧本创作”课程蕴含课程思政的富矿因子。教师以学生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为依据,发掘动画剧本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从外在要求的课程思政转向内在生成的课程思政,将“应然”的立德树人愿望落实到“实然”的学习过程,不仅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还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有着不可割裂的紧密联系。
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近日发出通知,决定在防汛救灾中深化“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通知指出,当前全省正在进行的防汛救灾,是一次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一堂深刻的思政大课、一本鲜活的德育教材,伟大精神在防汛救灾中释放出强大力量。各地各学校要把防汛救灾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及时有效处置灾情,组织灾后恢复重建,严守阵地不麻痹、持续作战不松懈,全力维护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各
期刊
英国职业院校“校中厂”和新加坡职业院校“教学工厂”与湖南职业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地位相当,其治理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湖南高职院校应该理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治理机制,构建具有专业群共建共享特色的多元共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依据是否具备法人地位及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差异,湖南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构建营利性法人型、非营利性法人型和非独立法人型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
应用文自身所具有的模式化、目的性等特点导致“应用文写作”课程较为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明显。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在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中通过任务驱动完成课堂教学过程。同时,课程改革也要注意通过任务分化、优化课堂组织等方式完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高校毕业率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然而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的难度不断加大,甚至出现很多不能正常毕业的学
阅读经典对于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现实意义。但是高职院校育人定位为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对经典阅读的重要作用缺乏科学认知,师资队伍和课程设置也难以给予支持。因此,从思想观念、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育人环境方面,探析基于经典阅读的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路径,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