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学向勤中得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s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元璋一生写下大量著述,除7卷、20卷、30卷、55卷等几种版本的《御制文集》外,他还亲笔撰写了《资世通训》、《祖训录》、《皇明祖训》、《御制大诰》(初、续、三编)、《大诰武臣》、《御法洪范》、《御法道德经》、《集注金刚经》、《周颠仙人传》等著述。若按时下的标准,弄个兼职教授和博导的头衔,是完全够格的。
  朱元璋出身贫寒,小时候上过几个月私塾,“既就学,聪明过人”,但终因缺钱辍学,只得去给地主放牧牛羊。后来父母双亡,流浪淮西。淮西的游历,使朱元璋眼界大开,重返寺院后,“始知立志勤学”,跟几个老和尚学习佛经。参加起义后,李善长、冯国用、陶安、夏煜、朱升、朱潇、刘基等饱学之士前来投奔,他们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帮他分析形势,出谋划策,使朱元璋进一步领悟到读书的重要性,原来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古人治国平天下的计策及经验教训都写在书本上,不读书就无法吸收借鉴。于是,他更加发奋学习,“时乃寻儒问道”。每到一处,就设法招揽硕学,留置幕府,朝夕相处,讲经论史。同时,“令有司访求古书籍,藏之秘府”。每天早起晚睡,挤时间阅读。登基后,还特在京师奉天门东边设文渊阁,“尽贮古今载籍,置大学士员”。他处理完公务,常抽空去那里,“命鸿儒进经史,自批阅,终日忘倦”。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朱元璋的文化水平迅速提高,不仅能读懂古人深奥的著作,还能动笔为文作诗。他曾得意地对侍臣说:“朕本田家子,未尝从师指授,然读出成文,释然开悟,岂非天生圣天子耶?”朱元璋经常亲自动笔,起草命令告示或其他文稿。他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一口气便可拟就一篇文稿。篇幅较大的著述,几天的工夫也可完稿。洪武七年十二月,他在政务繁忙之际,抽空撰写《御法道德经》,从初三开笔,到十三日即杀青完稿。
  朱元璋主张文章应该写得“明白显易,通道术,达时务,无取浮薄”。他自己起草的诏敕告示,全都使用通俗的口语,写得朴野自如,明白晓畅。当然,由于时间较紧,下笔千言而不事雕琢,再加上是自学成才而来经过系统的训练,他的文章出现一些错别字或半通不通的句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除了语体文,朱元璋也能撰写骈体文。如徐达初封信国公,他亲作诰文赐之:“从予起兵于濠上,先存捧日之心。来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俨然像个四六作家。
  朱元璋还能写作诗词歌赋。存世的《御制文集》就收有他写的诗、赋和乐歌,一些野史笔记还录载了他写的辞。如黄瑜的《双槐岁抄》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洪武八年(1375)八月初七,朱元璋览川流之不息,因嫌尹程所作的《秋水赋》“言不契道”,自己动笔重写。赋成,召集翰林院等文臣观览,令他们各写一篇,并逐一加以述评。然后在江边月下备酒一席,宴请他们。宋濂说自己不胜酒力,未肯深酌,朱元璋强灌了他三盅,宋濂顿时脸红耳赤,精神飘忽,若行浮云之上。朱元璋笑着对他说:“卿宜自述一诗,朕亦为卿赋醉歌。”两个下人奉御捧进黄绫案,朱元璋挥翰如飞,即刻草成“楚辞体”大作一章,曰:“西风飒飒兮金张,特会儒臣令举觞。目苍柳兮袅娜,阅澄江兮水洋洋。为斯悦而再酌,弄清波兮永光。玉海盈而馨透,浮琼斝兮银浆。宋生微饮兮早醉,忽周旋兮步骤跄跄。美秋景兮共乐,但有益於彼兮何伤!”
  由于喜欢写诗,朱元璋对由诗歌形式演变而来的对联也十分喜爱。定都南京后,朱元璋还在除夕之前传旨公卿士庶,要求各家门前都要悬挂一副春联。命令下达后,他兴致勃勃地微服出观,发现有户人家门上未挂春联,上前打听,知是阉猪之户,尚未请人书写。他顿时诗兴大发,亲自提笔为之书写了一副对联,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后来,朱元璋有一天微服出行,跟着一个国子监生进了酒店,在一神案两旁坐下对饮。朱元璋问他是哪里人,男子监生说是重庆府人。朱元璋便出了“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的上联,让他对下联。国子监生脱口就对出下联:“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朱元璋暗自高兴,又捡起神案下的一块小木头,让他赋诗“以喻己意”,国子监生不经思索,即刻吟出一首:“寸木元从斧削成,每于低处立功名。他时若得台端用,要与人间治不平。”朱元璋听罢大喜,付了酒钱,相别而去。第二天,朱元璋在宫中召见这个国子监生,任命他为按察使,以满足他“得台端用”的愿望。
  宋代汪洙的《神童诗》中有一流传很广的名句:“学向勤中得”。朱元璋从识字不多到识字多多,既能武亦能文,关键就在一个“勤”字。现在一些官员老喊没有时间读书,其实只要少参加几个无关紧要的“开幕式”、“闭幕式”,少赴几次纯属应酬的宴会酒席,时间还是能挤出来的,关键就看心里是否有个“勤”字。
其他文献
宋太宗登基后,第一个打算,就是灭掉北汉。这个北汉,和宋朝是世仇。这个仇恨,要上推到后周开国时。  当时,后汉大臣郭威起兵,一口气杀到汴梁,将后汉元首隐帝宰了。可是,元首虽然归天,北汉皇族权力仍很大,其中手握重兵的,首推隐帝亲叔叔刘崇。他坐镇后汉军事重地晋阳——“晋阳兵雄天下,而地形险固,十州征赋足以自给”。他的儿子刘赟,是徐州节度使,也手控军权。  郭威很怕这对父子联手,一南一北夹击,自己就成了夹
期刊
站在今天回望历史,梁启超所孜孜以求的君主立宪,不过是晚清“自改革”的一种逻辑结果和政治的现实追求,其败固然有许多原因,但都脱不了“自改革”本身的问题,所谓“胎里病”。  梁启超的师友关系、学术传承,以及政治实践是理解梁启超的自改革乃至他所寄望的君主立宪何以成殇的钥匙,也是理解晚清自强运动走向失败的一把钥匙。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幅晚清时期知识精英,尤其是像梁启超这样在传统士大夫看来属于草根的知识精英
期刊
旗,在我国起源很早。《列子》中记载黄帝与炎帝大战(即我国历史上已知的最早的一场大战“阪泉之战”)时,就“以雕鹞鹰鸢为旗帜”,也就是开始使用以各种猛禽为装饰的旗帜了。原始的旗帜并不是在旗竿之上系一幅纺织品,而是在树枝上捆一大把茅草,或在树枝上悬系一件动物尾巴之类的醒目的东西来作为标识以进行指挥的。殷人已经普遍用旗,周代就已经有各式各样的旗了。到了秦汉以后,随着常备军的增多,军队专用旗帜也越来越多,以
期刊
【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唯一一次抗击西方列强取得的胜利很多人把中法战争的胜利归功于刘铭传老将冯子材等殊不知从主要运筹者张之洞的角度观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幅更全面更清晰的战争画面——中法战争的胜利绝不简单是中方人数上的胜利它闪耀着现代军事智慧的光芒】  1884年(光绪十年)初,清军面对法军的进攻连连溃退,接近中越边境。慈禧太后一怒之下撤换全体军机大臣,启用主战派官员。时任山西巡抚的张之洞一直上奏主战,认
期刊
秦可卿:红楼理财第一人  秦可卿居然是红楼理财第一人?没错,在《红楼梦》中颇受众人推崇的资本高手中,很多人都认为排第一的是王熙凤无疑。但在理财经理赵博华的眼中,第一高手非秦可卿莫属。  在《红楼梦》中,张太医断秦可卿是一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而病根就在“聪明忒过”。秦可卿的理财能力,从其临终时她对凤姐托梦即可看出。秦氏对凤姐说道:“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
期刊
心灵鸡汤以似是而非的价值观,在中国流行了整整二十年,但随着人民群众越来越眼明心亮,很多心灵鸡汤已露出心灵鸡精的本来面目,大量直面现实的“反鸡汤”的出现说明了这一点。现在大家都知道,“心灵鸡汤”这词来源于1993年由杰克·坎菲尔与马克·汉森共同出版发行的同名系列书,但如果我说,中国古代早就有心灵鸡汤了,《西游记》里面就有不少,你信吗?  第一回,猴子为求不老长生,离了花果山,在南赡部洲流浪八九年不遇
期刊
毛泽东主席在1959年至少四次向党内高级干部和身边人员推荐阅读《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据董志新所著《毛泽东读〈三国演义〉》一书介绍,1959年3月2日在郑州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讲了郭嘉的诸多事情,要求领导干部要避免郭嘉反对的那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稍后4月在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介绍《郭嘉传》让大家看,要求领导干部要多谋善断;5月28日,毛泽东同英文秘书林克谈到历史问题时,又提到郭
期刊
【我但愿世间再无『狂人』当我们再次谈到张释之刘文典等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时我们不再是去佩服他们的勇气而只是把这些当成一个历史故事】  这个世界,能让人佩服的人很少,大概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与佩服。近日阅读民国时期的相关人物,刘文典大概是一个让人佩服的人。  百度了一下,关于刘文典的文章很多,很多人都给刘文典一个“狂人”的称号。刘文典的“狂人”称号从何而来?还得
期刊
唐朝《唐律疏议》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元代《市令》规定:“诸以伪滥之物交易者,没官;短狭不中量者,还主。绢度不够商人杖三十,棉宽不够杖六十;商人赔偿所缺。”  明代《大明法》规定:“知道假货自动销毁者,杖十;不销毁者杖一百;因为假的食物出现问题,轻者充军,重则斩首,情节恶劣者诛三族
期刊
上中学的时候,选读课本里有一篇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那时候我还很小,对文言文的形式之美丝毫没有抵抗力,读到“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掊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时,只觉得一阵热血沸腾——虽然那时连武则天的电视剧都没怎么看过。直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选读课本那略为粗糙的印刷和纸纹。  使我想起这段往事的,是前两天偶然间读到的关于懿德太子与永泰公主陵墓的介绍。  懿德太子本名李重润,与郡主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