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元璋一生写下大量著述,除7卷、20卷、30卷、55卷等几种版本的《御制文集》外,他还亲笔撰写了《资世通训》、《祖训录》、《皇明祖训》、《御制大诰》(初、续、三编)、《大诰武臣》、《御法洪范》、《御法道德经》、《集注金刚经》、《周颠仙人传》等著述。若按时下的标准,弄个兼职教授和博导的头衔,是完全够格的。
朱元璋出身贫寒,小时候上过几个月私塾,“既就学,聪明过人”,但终因缺钱辍学,只得去给地主放牧牛羊。后来父母双亡,流浪淮西。淮西的游历,使朱元璋眼界大开,重返寺院后,“始知立志勤学”,跟几个老和尚学习佛经。参加起义后,李善长、冯国用、陶安、夏煜、朱升、朱潇、刘基等饱学之士前来投奔,他们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帮他分析形势,出谋划策,使朱元璋进一步领悟到读书的重要性,原来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古人治国平天下的计策及经验教训都写在书本上,不读书就无法吸收借鉴。于是,他更加发奋学习,“时乃寻儒问道”。每到一处,就设法招揽硕学,留置幕府,朝夕相处,讲经论史。同时,“令有司访求古书籍,藏之秘府”。每天早起晚睡,挤时间阅读。登基后,还特在京师奉天门东边设文渊阁,“尽贮古今载籍,置大学士员”。他处理完公务,常抽空去那里,“命鸿儒进经史,自批阅,终日忘倦”。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朱元璋的文化水平迅速提高,不仅能读懂古人深奥的著作,还能动笔为文作诗。他曾得意地对侍臣说:“朕本田家子,未尝从师指授,然读出成文,释然开悟,岂非天生圣天子耶?”朱元璋经常亲自动笔,起草命令告示或其他文稿。他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一口气便可拟就一篇文稿。篇幅较大的著述,几天的工夫也可完稿。洪武七年十二月,他在政务繁忙之际,抽空撰写《御法道德经》,从初三开笔,到十三日即杀青完稿。
朱元璋主张文章应该写得“明白显易,通道术,达时务,无取浮薄”。他自己起草的诏敕告示,全都使用通俗的口语,写得朴野自如,明白晓畅。当然,由于时间较紧,下笔千言而不事雕琢,再加上是自学成才而来经过系统的训练,他的文章出现一些错别字或半通不通的句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除了语体文,朱元璋也能撰写骈体文。如徐达初封信国公,他亲作诰文赐之:“从予起兵于濠上,先存捧日之心。来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俨然像个四六作家。
朱元璋还能写作诗词歌赋。存世的《御制文集》就收有他写的诗、赋和乐歌,一些野史笔记还录载了他写的辞。如黄瑜的《双槐岁抄》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洪武八年(1375)八月初七,朱元璋览川流之不息,因嫌尹程所作的《秋水赋》“言不契道”,自己动笔重写。赋成,召集翰林院等文臣观览,令他们各写一篇,并逐一加以述评。然后在江边月下备酒一席,宴请他们。宋濂说自己不胜酒力,未肯深酌,朱元璋强灌了他三盅,宋濂顿时脸红耳赤,精神飘忽,若行浮云之上。朱元璋笑着对他说:“卿宜自述一诗,朕亦为卿赋醉歌。”两个下人奉御捧进黄绫案,朱元璋挥翰如飞,即刻草成“楚辞体”大作一章,曰:“西风飒飒兮金张,特会儒臣令举觞。目苍柳兮袅娜,阅澄江兮水洋洋。为斯悦而再酌,弄清波兮永光。玉海盈而馨透,浮琼斝兮银浆。宋生微饮兮早醉,忽周旋兮步骤跄跄。美秋景兮共乐,但有益於彼兮何伤!”
由于喜欢写诗,朱元璋对由诗歌形式演变而来的对联也十分喜爱。定都南京后,朱元璋还在除夕之前传旨公卿士庶,要求各家门前都要悬挂一副春联。命令下达后,他兴致勃勃地微服出观,发现有户人家门上未挂春联,上前打听,知是阉猪之户,尚未请人书写。他顿时诗兴大发,亲自提笔为之书写了一副对联,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后来,朱元璋有一天微服出行,跟着一个国子监生进了酒店,在一神案两旁坐下对饮。朱元璋问他是哪里人,男子监生说是重庆府人。朱元璋便出了“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的上联,让他对下联。国子监生脱口就对出下联:“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朱元璋暗自高兴,又捡起神案下的一块小木头,让他赋诗“以喻己意”,国子监生不经思索,即刻吟出一首:“寸木元从斧削成,每于低处立功名。他时若得台端用,要与人间治不平。”朱元璋听罢大喜,付了酒钱,相别而去。第二天,朱元璋在宫中召见这个国子监生,任命他为按察使,以满足他“得台端用”的愿望。
宋代汪洙的《神童诗》中有一流传很广的名句:“学向勤中得”。朱元璋从识字不多到识字多多,既能武亦能文,关键就在一个“勤”字。现在一些官员老喊没有时间读书,其实只要少参加几个无关紧要的“开幕式”、“闭幕式”,少赴几次纯属应酬的宴会酒席,时间还是能挤出来的,关键就看心里是否有个“勤”字。
朱元璋出身贫寒,小时候上过几个月私塾,“既就学,聪明过人”,但终因缺钱辍学,只得去给地主放牧牛羊。后来父母双亡,流浪淮西。淮西的游历,使朱元璋眼界大开,重返寺院后,“始知立志勤学”,跟几个老和尚学习佛经。参加起义后,李善长、冯国用、陶安、夏煜、朱升、朱潇、刘基等饱学之士前来投奔,他们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帮他分析形势,出谋划策,使朱元璋进一步领悟到读书的重要性,原来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古人治国平天下的计策及经验教训都写在书本上,不读书就无法吸收借鉴。于是,他更加发奋学习,“时乃寻儒问道”。每到一处,就设法招揽硕学,留置幕府,朝夕相处,讲经论史。同时,“令有司访求古书籍,藏之秘府”。每天早起晚睡,挤时间阅读。登基后,还特在京师奉天门东边设文渊阁,“尽贮古今载籍,置大学士员”。他处理完公务,常抽空去那里,“命鸿儒进经史,自批阅,终日忘倦”。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朱元璋的文化水平迅速提高,不仅能读懂古人深奥的著作,还能动笔为文作诗。他曾得意地对侍臣说:“朕本田家子,未尝从师指授,然读出成文,释然开悟,岂非天生圣天子耶?”朱元璋经常亲自动笔,起草命令告示或其他文稿。他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一口气便可拟就一篇文稿。篇幅较大的著述,几天的工夫也可完稿。洪武七年十二月,他在政务繁忙之际,抽空撰写《御法道德经》,从初三开笔,到十三日即杀青完稿。
朱元璋主张文章应该写得“明白显易,通道术,达时务,无取浮薄”。他自己起草的诏敕告示,全都使用通俗的口语,写得朴野自如,明白晓畅。当然,由于时间较紧,下笔千言而不事雕琢,再加上是自学成才而来经过系统的训练,他的文章出现一些错别字或半通不通的句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除了语体文,朱元璋也能撰写骈体文。如徐达初封信国公,他亲作诰文赐之:“从予起兵于濠上,先存捧日之心。来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俨然像个四六作家。
朱元璋还能写作诗词歌赋。存世的《御制文集》就收有他写的诗、赋和乐歌,一些野史笔记还录载了他写的辞。如黄瑜的《双槐岁抄》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洪武八年(1375)八月初七,朱元璋览川流之不息,因嫌尹程所作的《秋水赋》“言不契道”,自己动笔重写。赋成,召集翰林院等文臣观览,令他们各写一篇,并逐一加以述评。然后在江边月下备酒一席,宴请他们。宋濂说自己不胜酒力,未肯深酌,朱元璋强灌了他三盅,宋濂顿时脸红耳赤,精神飘忽,若行浮云之上。朱元璋笑着对他说:“卿宜自述一诗,朕亦为卿赋醉歌。”两个下人奉御捧进黄绫案,朱元璋挥翰如飞,即刻草成“楚辞体”大作一章,曰:“西风飒飒兮金张,特会儒臣令举觞。目苍柳兮袅娜,阅澄江兮水洋洋。为斯悦而再酌,弄清波兮永光。玉海盈而馨透,浮琼斝兮银浆。宋生微饮兮早醉,忽周旋兮步骤跄跄。美秋景兮共乐,但有益於彼兮何伤!”
由于喜欢写诗,朱元璋对由诗歌形式演变而来的对联也十分喜爱。定都南京后,朱元璋还在除夕之前传旨公卿士庶,要求各家门前都要悬挂一副春联。命令下达后,他兴致勃勃地微服出观,发现有户人家门上未挂春联,上前打听,知是阉猪之户,尚未请人书写。他顿时诗兴大发,亲自提笔为之书写了一副对联,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后来,朱元璋有一天微服出行,跟着一个国子监生进了酒店,在一神案两旁坐下对饮。朱元璋问他是哪里人,男子监生说是重庆府人。朱元璋便出了“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的上联,让他对下联。国子监生脱口就对出下联:“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朱元璋暗自高兴,又捡起神案下的一块小木头,让他赋诗“以喻己意”,国子监生不经思索,即刻吟出一首:“寸木元从斧削成,每于低处立功名。他时若得台端用,要与人间治不平。”朱元璋听罢大喜,付了酒钱,相别而去。第二天,朱元璋在宫中召见这个国子监生,任命他为按察使,以满足他“得台端用”的愿望。
宋代汪洙的《神童诗》中有一流传很广的名句:“学向勤中得”。朱元璋从识字不多到识字多多,既能武亦能文,关键就在一个“勤”字。现在一些官员老喊没有时间读书,其实只要少参加几个无关紧要的“开幕式”、“闭幕式”,少赴几次纯属应酬的宴会酒席,时间还是能挤出来的,关键就看心里是否有个“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