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不会观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是造成学生作文困难的主要原因。观察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来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指导观察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帮助学生展开联想。
关键词:观察;现代教育技术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觸,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它是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只有引导学生观察,才能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内容有血有肉,真实感人。
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起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优化学科教学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运用电化教育优化各科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之路。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尤其在指导学生观察、丰富写作材料方面,电教媒体更有它的独到之处。
1.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小学生的知觉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无意知觉。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中,抓住时机,指导学生对观察对象的直接兴趣,引起无意注意,勾起学生的观察动机,从而激发学生们的观察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事物敏感,对他们不了解的事物都感兴趣,直观具体的事物,生动活泼的目标,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电教媒体一般图、文、声并茂,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真实感人的生活场景,给学生以多种感官的刺激,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写作的材料。
2.运用电教媒体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电教媒体提供的素材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典型画面,能帮助学生选择材料,能使瞬间现象长时间固定,典型细节反复呈现,能帮助学生及时将观察到的素材在头脑中加以整理。运用音响、投影、电视、录象等媒体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学生熟悉的与不熟悉的,过去的,未来的或现实的事物生动地展示出来,在运用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定格”、“拉近”、“移动”等操作手段,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从而准确地获取所需的写作材料。
(1)观察要讲条理,增强学生思维和作文的条理性。
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要教给观察的方法、顺序,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事物,从而在作文中有条理地表达。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无论是动的还是静的,虽然错综复杂,但都有一定的序。以静物来说,方位有远有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之分;一件事也有起因、发生、发展、结果的过程。因此,在观察时,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同样,观察的顺序也有多种: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由景物到人物或由人物到景物,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所以,观察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选择观察顺序。
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实践中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地观察,从而提高观察效率和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作文的条理性。
(2)观察要有重点、有目的。
只有有了明确的目的和鲜明的重点,才会使人的思维活动产生一种进取的意念,从而对思维活动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在作文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按作文题目要求寻找观察对象,然后根据观察对象的本质特征有重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
(3)观察要细致。
小学生最大的毛病是观察事物笼统,往往满足于表面认识,所以,要教给学生从细处着眼,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看得细,看得全面,也才能看出甲事物与乙事物的区别,观察能力才能提高。
3.培养学生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习惯的培养,主要是观察顺序和觀察细致的培养。例如观察大自然的景物,要按照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观察一件事情,要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观察。在低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学会图画,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等,并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在中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从而使他们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要从观察中产生联想
联想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没有联想就没有创造,没有联想就没有创新。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应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积极的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在脑海中生成种种画面。
鲁迅先生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因此,我们要提高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物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一定会随之提高。
关键词:观察;现代教育技术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觸,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它是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只有引导学生观察,才能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内容有血有肉,真实感人。
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起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优化学科教学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运用电化教育优化各科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之路。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尤其在指导学生观察、丰富写作材料方面,电教媒体更有它的独到之处。
1.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小学生的知觉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无意知觉。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中,抓住时机,指导学生对观察对象的直接兴趣,引起无意注意,勾起学生的观察动机,从而激发学生们的观察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事物敏感,对他们不了解的事物都感兴趣,直观具体的事物,生动活泼的目标,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电教媒体一般图、文、声并茂,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真实感人的生活场景,给学生以多种感官的刺激,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写作的材料。
2.运用电教媒体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电教媒体提供的素材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典型画面,能帮助学生选择材料,能使瞬间现象长时间固定,典型细节反复呈现,能帮助学生及时将观察到的素材在头脑中加以整理。运用音响、投影、电视、录象等媒体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学生熟悉的与不熟悉的,过去的,未来的或现实的事物生动地展示出来,在运用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定格”、“拉近”、“移动”等操作手段,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从而准确地获取所需的写作材料。
(1)观察要讲条理,增强学生思维和作文的条理性。
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要教给观察的方法、顺序,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事物,从而在作文中有条理地表达。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无论是动的还是静的,虽然错综复杂,但都有一定的序。以静物来说,方位有远有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之分;一件事也有起因、发生、发展、结果的过程。因此,在观察时,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同样,观察的顺序也有多种: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由景物到人物或由人物到景物,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所以,观察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选择观察顺序。
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实践中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地观察,从而提高观察效率和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作文的条理性。
(2)观察要有重点、有目的。
只有有了明确的目的和鲜明的重点,才会使人的思维活动产生一种进取的意念,从而对思维活动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在作文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按作文题目要求寻找观察对象,然后根据观察对象的本质特征有重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
(3)观察要细致。
小学生最大的毛病是观察事物笼统,往往满足于表面认识,所以,要教给学生从细处着眼,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看得细,看得全面,也才能看出甲事物与乙事物的区别,观察能力才能提高。
3.培养学生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习惯的培养,主要是观察顺序和觀察细致的培养。例如观察大自然的景物,要按照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观察一件事情,要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观察。在低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学会图画,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等,并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在中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从而使他们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要从观察中产生联想
联想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没有联想就没有创造,没有联想就没有创新。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应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积极的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在脑海中生成种种画面。
鲁迅先生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因此,我们要提高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物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一定会随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