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在融媒时代,传统的新闻记者培养与教育,无论在学校的学科内容与结构上,还是在社会从业培训的知识与技能上,都日显脱节。培养出学缘结构交叉性的复合型新闻记者、新型的全媒体记者和高度职业化的新闻记者,是时代之所需。学校可依托相关学科和强势专业发展新闻传播类学科,丰富学缘结构,培育交叉型、复合型的新闻记者,同时可借鉴国外优秀新闻学院培育新闻记者的方式,还需进行全民媒介素养社会教育。
【关键词】 媒体融合 新闻记者 学校教育 社会培养
“媒体大融合”不仅指媒介形态的融合,它还包括媒介功能、资本所有权、传播手段、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在这种融合大背景下,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人才?现阶段我们的新闻记者该如何培养教育?
一、传统新闻记者教育与媒体环境脱节
媒体融合带来了传播环境的巨大改变,特别是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从媒介技术特征以及传播内容来分析,这种新的传播环境总体是复合型、多元化的传播环境,另外媒体数字化是媒体环境的趋势与主流。
媒体生态环境不断变化,对新闻记者媒介素养提出更高要求。而现阶段我国新闻记者的培养和教育,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从业培训均与媒体大环境脱节。
1.学校教育方面。第一,学科的组织架构不适合媒体融合趋势,无法保障学科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不能有效拓展学科内容与学科方向。现在新闻教育学科的组织结构,还是采用专业单一化纵向的架构模式,各学科独自为政,没有横向的交融互动,不能培养学缘结构复合型人才,无法适应融媒时代的大环境。第二,学科知识没有“系统升级”。不管媒体环境怎么变化,学科教材多年没有改变,教师结构也没有任何变化,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很多都没有相关从业经历。
2.从业培训方面。传统的新闻记者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没有结合媒体融合环境进行有效突破。在媒体环境变化的前提下,新闻记者的从业培训也没有围绕变化而展开。新媒体环境要求新闻记者掌控更多、更全的媒体知识与技能,同时对新闻记者的职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媒体融合要求新闻记者的知识优化融合和技能优化融合。
二、融媒环境下的新闻记者技能素养要求
(一)学缘结构交叉性的复合型新闻记者
从事传统媒体的新闻采编工作者,需要向复合型新闻从业人员转变,要掌握更多的新技术新知识,具备更多的专业技能;媒体融合对财经、IT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型新闻记者将赋予更多的职能,新闻编辑业务所涉及的范围和传播渠道不断扩展,未来将需要更多学缘结构交叉的复合型新闻从业人员。
(二)新型的全媒体记者
新闻记者全媒体运用是融媒时代的客观要求。全媒体是指结合了各种视觉和听觉、平面和多维、传统与现代的多种媒体。在融媒的大环境下,新闻记者全方位对多种媒体的掌控和使用,是媒体环境變革的必然需求,也是趋势所在。融媒时代呼唤全能记者,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史蒂芬·奎恩的解释是:全能记者并不是说哪一样都要精通,只要对一样多媒体(费尔德曼概之为“在单个数字信息环境中将各种数据、文本、声音和图像进行无缝整合”)报道精通,其他的基本了解就可以。
(三)高度职业化的新闻记者
新闻记者应该具有高度职业化修养。职业化意味着记者可以不假外求、可以坚持新闻业、取得报酬、获得声望,从而产生职业的荣誉感、耻辱感和自律意识。媒体大融合背景下,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要不断提高,才能保障新闻的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独立性。特别是网络的虚拟性、交互性,对新闻记者的职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融媒环境下新闻记者的培养与教育变革
媒体的融合,是竞合的结果。而新闻记者的素养高低,在这无声的战场中也决定着媒体的未来。同样,媒体的融合,也迫使新闻记者必须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未来新闻记者如何进行教育与培养?
(一)依托学校相关学科和强势专业发展新闻传播类学科,丰富学缘结构,培育交叉型、复合型的新闻记者
近些年来,许多高校都结合自身某些学科或者强势专业开展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它们在新闻传播学方面虽然没有多少优势,但它们在某一领域的资源则相当雄厚,而且这类资源又是新闻传播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如财经政法类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结合本校的法律、财经两大强势学科,分类培养法制新闻专业和财经新闻专业。农业大学结合学校农学方面的强项,致力于农业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还有一些外语类大学利用外语优势开设国际新闻专业,体育类院校利用体育专业资源优势开设体育新闻专业等。“这类专业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弥补了传统新闻学科因某些办学资源相对薄弱而出现的空白”。
网络基础知识在新闻传播类学科中,也成为必修课程;同时还有同为新闻传播学的不同方向的子学科,譬如:电影、电视等不同媒介的新闻传播,在学习中也成为必修或者选修的课程,大大丰富了新闻记者的媒介素养。未来的新闻记者,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多种媒体的采编和制作技能,并且需要有不同专业背景。他们不仅能对新闻给予简单报道,还能利用自身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给读者进行解释,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意见。
(二)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新闻学院培育新闻记者的方式
实行双学位教学管理。与国内对交叉学科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培育方案不同,为丰富学缘结构,国外很多知名大学对新闻专业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必须双学位。
专注新闻记者实践性教育。由于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非常强,在国外新闻教育中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教育和学校教师结构问题。国外新闻教育中,针对新闻记者实践性问题,学校在教育初期就鼓励学生成为媒体的实习记者,很多媒体也和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并且设立很多实习记者岗位。在教师结构中,特别是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
(三)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全民范畴,开展社会基本教育,整体提高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新闻编辑,提高民众整体媒介素养成为必须。社会媒体素养整体提高有助于大众正确参与新闻传播,自然也有利于新闻记者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提升,同时有利于规范职业行为,使新闻记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新闻人才,为公众和社会服务。西方一些国家,如芬兰、德国、瑞典等已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全国或者部分地区的中学正规教育。它有利于提升整个国家的媒介素养水平,新闻记者从小就在这种媒介文化熏陶下成长,对以后的新闻“职业化”道路能够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融媒时代呼唤高素质的编辑记者,我们不能被时代车轮碾轧、拘泥于传统的素质要求,而要不断创新以适应融媒时代的需要。传媒院校在新闻教学中,要紧密结合自身资源,借鉴国内外教育经验,对新闻传播教学内容、方式进行改革,尽快融入媒体大融合的时代背景,实现新闻记者培养与教育模式的升级。
参考文献:
[1]秘玲子.新媒体时代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
[2]周伟.媒体前沿报告[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2)
[3]沈正赋.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态势新探[J].新闻战线,2006(3)
[4]钟新.英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严格分界——专访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J].国际新闻界,2002(5)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
编辑:白 洁
【关键词】 媒体融合 新闻记者 学校教育 社会培养
“媒体大融合”不仅指媒介形态的融合,它还包括媒介功能、资本所有权、传播手段、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在这种融合大背景下,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人才?现阶段我们的新闻记者该如何培养教育?
一、传统新闻记者教育与媒体环境脱节
媒体融合带来了传播环境的巨大改变,特别是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从媒介技术特征以及传播内容来分析,这种新的传播环境总体是复合型、多元化的传播环境,另外媒体数字化是媒体环境的趋势与主流。
媒体生态环境不断变化,对新闻记者媒介素养提出更高要求。而现阶段我国新闻记者的培养和教育,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从业培训均与媒体大环境脱节。
1.学校教育方面。第一,学科的组织架构不适合媒体融合趋势,无法保障学科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不能有效拓展学科内容与学科方向。现在新闻教育学科的组织结构,还是采用专业单一化纵向的架构模式,各学科独自为政,没有横向的交融互动,不能培养学缘结构复合型人才,无法适应融媒时代的大环境。第二,学科知识没有“系统升级”。不管媒体环境怎么变化,学科教材多年没有改变,教师结构也没有任何变化,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很多都没有相关从业经历。
2.从业培训方面。传统的新闻记者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没有结合媒体融合环境进行有效突破。在媒体环境变化的前提下,新闻记者的从业培训也没有围绕变化而展开。新媒体环境要求新闻记者掌控更多、更全的媒体知识与技能,同时对新闻记者的职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媒体融合要求新闻记者的知识优化融合和技能优化融合。
二、融媒环境下的新闻记者技能素养要求
(一)学缘结构交叉性的复合型新闻记者
从事传统媒体的新闻采编工作者,需要向复合型新闻从业人员转变,要掌握更多的新技术新知识,具备更多的专业技能;媒体融合对财经、IT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型新闻记者将赋予更多的职能,新闻编辑业务所涉及的范围和传播渠道不断扩展,未来将需要更多学缘结构交叉的复合型新闻从业人员。
(二)新型的全媒体记者
新闻记者全媒体运用是融媒时代的客观要求。全媒体是指结合了各种视觉和听觉、平面和多维、传统与现代的多种媒体。在融媒的大环境下,新闻记者全方位对多种媒体的掌控和使用,是媒体环境變革的必然需求,也是趋势所在。融媒时代呼唤全能记者,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史蒂芬·奎恩的解释是:全能记者并不是说哪一样都要精通,只要对一样多媒体(费尔德曼概之为“在单个数字信息环境中将各种数据、文本、声音和图像进行无缝整合”)报道精通,其他的基本了解就可以。
(三)高度职业化的新闻记者
新闻记者应该具有高度职业化修养。职业化意味着记者可以不假外求、可以坚持新闻业、取得报酬、获得声望,从而产生职业的荣誉感、耻辱感和自律意识。媒体大融合背景下,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要不断提高,才能保障新闻的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独立性。特别是网络的虚拟性、交互性,对新闻记者的职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融媒环境下新闻记者的培养与教育变革
媒体的融合,是竞合的结果。而新闻记者的素养高低,在这无声的战场中也决定着媒体的未来。同样,媒体的融合,也迫使新闻记者必须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未来新闻记者如何进行教育与培养?
(一)依托学校相关学科和强势专业发展新闻传播类学科,丰富学缘结构,培育交叉型、复合型的新闻记者
近些年来,许多高校都结合自身某些学科或者强势专业开展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它们在新闻传播学方面虽然没有多少优势,但它们在某一领域的资源则相当雄厚,而且这类资源又是新闻传播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如财经政法类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结合本校的法律、财经两大强势学科,分类培养法制新闻专业和财经新闻专业。农业大学结合学校农学方面的强项,致力于农业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还有一些外语类大学利用外语优势开设国际新闻专业,体育类院校利用体育专业资源优势开设体育新闻专业等。“这类专业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弥补了传统新闻学科因某些办学资源相对薄弱而出现的空白”。
网络基础知识在新闻传播类学科中,也成为必修课程;同时还有同为新闻传播学的不同方向的子学科,譬如:电影、电视等不同媒介的新闻传播,在学习中也成为必修或者选修的课程,大大丰富了新闻记者的媒介素养。未来的新闻记者,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多种媒体的采编和制作技能,并且需要有不同专业背景。他们不仅能对新闻给予简单报道,还能利用自身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给读者进行解释,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意见。
(二)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新闻学院培育新闻记者的方式
实行双学位教学管理。与国内对交叉学科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培育方案不同,为丰富学缘结构,国外很多知名大学对新闻专业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必须双学位。
专注新闻记者实践性教育。由于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非常强,在国外新闻教育中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教育和学校教师结构问题。国外新闻教育中,针对新闻记者实践性问题,学校在教育初期就鼓励学生成为媒体的实习记者,很多媒体也和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并且设立很多实习记者岗位。在教师结构中,特别是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
(三)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全民范畴,开展社会基本教育,整体提高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新闻编辑,提高民众整体媒介素养成为必须。社会媒体素养整体提高有助于大众正确参与新闻传播,自然也有利于新闻记者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提升,同时有利于规范职业行为,使新闻记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新闻人才,为公众和社会服务。西方一些国家,如芬兰、德国、瑞典等已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全国或者部分地区的中学正规教育。它有利于提升整个国家的媒介素养水平,新闻记者从小就在这种媒介文化熏陶下成长,对以后的新闻“职业化”道路能够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融媒时代呼唤高素质的编辑记者,我们不能被时代车轮碾轧、拘泥于传统的素质要求,而要不断创新以适应融媒时代的需要。传媒院校在新闻教学中,要紧密结合自身资源,借鉴国内外教育经验,对新闻传播教学内容、方式进行改革,尽快融入媒体大融合的时代背景,实现新闻记者培养与教育模式的升级。
参考文献:
[1]秘玲子.新媒体时代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
[2]周伟.媒体前沿报告[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2)
[3]沈正赋.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态势新探[J].新闻战线,2006(3)
[4]钟新.英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严格分界——专访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J].国际新闻界,2002(5)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
编辑:白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