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伊始,趣乃生,课进行,趣愈浓,课结束,趣犹存。”让学生在浓烈的氛围、愉快的活动中,以愉悦的心情主动学习。一堂好的语文课,理应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只是怎样激发学生情感使之始终活跃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呢?在课堂45分钟内,要交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最大限度的安排学生参与,让他们在读、想、说、写中完全地展露真性情,倾注真感情。
(一)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让学生尽情地“读”。叶圣陶老先生指出:“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物,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这里说的语感,就是通过朗读获得的。
通过美读,使学生从字词句入手,理解艺术形象,体验作品的感情,真正做到“披文以入情”。语文学科是一门情感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要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须挖掘语言与情感的结合点。美读能引导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进而借抑扬顿挫之声,表身临其境之意,抒深切真挚之情,以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地,从而使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熔为一炉。只要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就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就能让学生真正从感悟上、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占有、体验语文材料。如诵读《春》的“春草图”时,“偷偷地”要轻读,这样才能表现出不经意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新教材中有许多美文,《济南的冬天》、《在山的那边》等等名篇佳作,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美读(分角色读、个别读、分组读、接龙读、齐读、竞赛读等多种形式)直至背诵,烂熟于心,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美感才能更好地奔涌而来,学生才能更好的获得情感体验。
(二)调动学生日常积累,让学生丰富地“想”。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等句,强调了人的想象力之奇妙。理解意境需要想象,理解情感更离不开联想,有了丰富的联想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脉搏,理解其表达的真实情感。马致远的小令《秋思》的意境极为典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用名词点出9种事物,如何把这9种事物组成有机画面,从而领悟其中的意境呢?就得运用联想了。首句以“枯、老、昏”,描述“藤、树、鸦”的特征,也使它们带有鲜明的个性。通过联想,读者脑海里自然就浮现出深秋晦暗的暮色里,那枯藤老树上,晚归的暮鸦在巢前枝头上盘旋着,小桥流水旁一户人家透出温暖的光亮,乌鸦归巢,家人团聚,而苍茫的暮色里,瑟瑟西风中,奔波在荒凉古道口的游子尚不知投宿何方?联想和想象中事物构成一幅深沉悲凉的立体画面,寄托了天涯游子孤寂无依的情怀与心境。通过联想和想象,同学们就不由自主地进入诗的意境,对诗人所揭示的元代下层小知识分子那种“儒人不如人”的凄苦情感产生深切的同情。
(三)尊重学生独特体验,让学生大胆地“说”。有人说语文和生活的内涵和外延相等,这话有一定道理。任何形式的文章内容均来源于生活(当然有的高于生活,比如文学作品)。现在的语文教材大都和初中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的。这样一来,如果找准了课文的切入点,学生就有话可说了。如上《风筝》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我对小兄弟喜爱风筝的行为进行了精神虐杀,我们也许在阅读中予以极大的同情,你在童年时(或者现在)或许也喜爱某样游戏,你有过小兄弟这样的经历吗?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顿时,课堂上像炸开的油锅,沸腾了。同学们各自诉说着自己的“悲惨”遭遇,说到动情处,有的无可奈何,有的气愤填胸膺,有的一脸悲伤,表情不一而足。通过这一问,同学们既道出了自己的经历,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促进了对课文的理解。以前要靠老师不断重复解释同学们才懂的问题,现在通过同学们的设身处置去感悟就可以体会到。经过“课文——学生——课文”的循环,加深了同学们的情感体验。
(四)关注学生心灵轨迹,让学生努力地“写”。学生把所学知识体现出来的根本途径是写。学生在练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可以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也增强学生的学习语文的信心,比如“读后感”,学生把自己读过文章后心中的感想写了出来,既锻炼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升华和延伸了学生进入文本的情感至课外。架设桥梁,在随笔训练中培养情感。学生的随笔本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情感的重要途径。如今的学生情感冷漠已成普遍现象,诉说自己寂寞、没有朋友(也不会交朋友)的学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随笔本应该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语文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要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笔墨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以引起师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做,既能沟通师生情感,又能把准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灌输给学生,培养学生健康情感,还能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因为,“亲其师则信其道”,可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俞园妹,女,现居浙江东阳。
(一)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让学生尽情地“读”。叶圣陶老先生指出:“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物,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这里说的语感,就是通过朗读获得的。
通过美读,使学生从字词句入手,理解艺术形象,体验作品的感情,真正做到“披文以入情”。语文学科是一门情感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要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须挖掘语言与情感的结合点。美读能引导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进而借抑扬顿挫之声,表身临其境之意,抒深切真挚之情,以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地,从而使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熔为一炉。只要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就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就能让学生真正从感悟上、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占有、体验语文材料。如诵读《春》的“春草图”时,“偷偷地”要轻读,这样才能表现出不经意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新教材中有许多美文,《济南的冬天》、《在山的那边》等等名篇佳作,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美读(分角色读、个别读、分组读、接龙读、齐读、竞赛读等多种形式)直至背诵,烂熟于心,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美感才能更好地奔涌而来,学生才能更好的获得情感体验。
(二)调动学生日常积累,让学生丰富地“想”。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等句,强调了人的想象力之奇妙。理解意境需要想象,理解情感更离不开联想,有了丰富的联想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脉搏,理解其表达的真实情感。马致远的小令《秋思》的意境极为典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用名词点出9种事物,如何把这9种事物组成有机画面,从而领悟其中的意境呢?就得运用联想了。首句以“枯、老、昏”,描述“藤、树、鸦”的特征,也使它们带有鲜明的个性。通过联想,读者脑海里自然就浮现出深秋晦暗的暮色里,那枯藤老树上,晚归的暮鸦在巢前枝头上盘旋着,小桥流水旁一户人家透出温暖的光亮,乌鸦归巢,家人团聚,而苍茫的暮色里,瑟瑟西风中,奔波在荒凉古道口的游子尚不知投宿何方?联想和想象中事物构成一幅深沉悲凉的立体画面,寄托了天涯游子孤寂无依的情怀与心境。通过联想和想象,同学们就不由自主地进入诗的意境,对诗人所揭示的元代下层小知识分子那种“儒人不如人”的凄苦情感产生深切的同情。
(三)尊重学生独特体验,让学生大胆地“说”。有人说语文和生活的内涵和外延相等,这话有一定道理。任何形式的文章内容均来源于生活(当然有的高于生活,比如文学作品)。现在的语文教材大都和初中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的。这样一来,如果找准了课文的切入点,学生就有话可说了。如上《风筝》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我对小兄弟喜爱风筝的行为进行了精神虐杀,我们也许在阅读中予以极大的同情,你在童年时(或者现在)或许也喜爱某样游戏,你有过小兄弟这样的经历吗?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顿时,课堂上像炸开的油锅,沸腾了。同学们各自诉说着自己的“悲惨”遭遇,说到动情处,有的无可奈何,有的气愤填胸膺,有的一脸悲伤,表情不一而足。通过这一问,同学们既道出了自己的经历,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促进了对课文的理解。以前要靠老师不断重复解释同学们才懂的问题,现在通过同学们的设身处置去感悟就可以体会到。经过“课文——学生——课文”的循环,加深了同学们的情感体验。
(四)关注学生心灵轨迹,让学生努力地“写”。学生把所学知识体现出来的根本途径是写。学生在练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可以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也增强学生的学习语文的信心,比如“读后感”,学生把自己读过文章后心中的感想写了出来,既锻炼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升华和延伸了学生进入文本的情感至课外。架设桥梁,在随笔训练中培养情感。学生的随笔本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情感的重要途径。如今的学生情感冷漠已成普遍现象,诉说自己寂寞、没有朋友(也不会交朋友)的学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随笔本应该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语文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要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笔墨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以引起师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做,既能沟通师生情感,又能把准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灌输给学生,培养学生健康情感,还能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因为,“亲其师则信其道”,可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俞园妹,女,现居浙江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