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归根结底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小学正是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关键时期。聆听了一年级的阅读课《鲜花和星星》,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表达习惯以及表达方式的指导,看不出丝毫着意训练的痕迹,颇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一、 关注内容,言为心声
教学伊始,教师出示了一幅鲜花满地的图片,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我看到了鲜艳的鲜花。”教师说:“鲜花和鲜艳中都有一个‘鲜’字,只要用一个就可以了。”学生马上领悟,改正道:“我看到了鲜艳的花朵。”第二个学生回答:“我看到了满地色彩斑斓、各种各样的鲜花。”教师说:“把各种各样放后面说,句子就更加生动了。”经过提醒,学生重新表述为:“我看到了满地色彩斑斓的鲜花,它们各种各样的!”
应该说,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语言发展尚不完备,所以,口头表达能力非常有限,概括来讲,低年级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有这样明显的三个缺陷:一是说话不够完整;二是说话不够准确;三是说话不够简洁。学生习惯于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悟。所以,作为教师,引导学生用语逐步从生活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让学生不仅想说、敢说,而且能说、会说。
二、 关注情感,传情达意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所以,学生语感的培养一定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
例如,课堂中的一个说话练习,教师问学生:“如果你在这大片的花丛中,会干什么?”一个学生回答道:“我会摘下两朵花,送给爸爸、妈妈戴头上。”教师笑了,抚摸着他的头说:“你是个懂事的孩子,这花给妈妈戴很合适,可是给爸爸戴的话……”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略想了一下说:“放在爸爸桌上。”
很显然,低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对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感受能力。他们能从别人的语言中捕捉信息,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欲望和情感,只是他们对语言的“感受”还不够深入、精细。而学生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等各种方面,必须建立在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教师就是要进行多方位地引导、点拨,将隐藏于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三、 关注思维,准确流畅
每个学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他们对语言的体验不同,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获得的文化、精神也就不同。课堂上,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活动,学生逐步学会对语言的倾听与反思,学会对语言的欣赏与评判,这不正是经历了智慧共享后的儿童语言的发展吗?
课堂上,在描述一幅满地鲜花的图片时,一个学生回答道:“我看到了很多花。”他顿了顿,又接着说了句:“很美丽。”很明显,他的思维没有连贯起来。教师和蔼地提醒他:“没关系,连起来再说一遍。”学生得到鼓励,放开声音说:“我看到了很多花,很美丽!”
另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模仿课本上的句式自己说诗句,一个学生说道:“我喜欢草原上遍地的羊儿,这儿一只,那儿一只,真比火红的枫叶还多!”不难预见,因为教师出示的第二幅图是火红的枫叶,所以,这个学生受眼前图片的冲击和局限,一时想不出其他更具有相似可能的事物了,就把现成图片上的事物用到了自己的句子中,这是低年级的学生经常会出现的情况。教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个问题,问道:“枫叶是红色的,羊儿是什么颜色呢?”学生答道:“白色的。”师追问:“白得像什么?”学生马上想到:“白云!”然后,师继续启发那个学生:“那你可以把羊儿和什么比呀?”学生会心一笑,把先前的句子改为:“我喜欢草原上遍地的羊儿,这儿一只,那儿一只,真比天上的白云还多!”教师适时小结:“小朋友在写小诗的时候,要注意想一想,你写的事物和什么最像,就可以和什么去比。”准确的思维就在这里产生了!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相互依存。小学生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也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南通市永兴小学)
一、 关注内容,言为心声
教学伊始,教师出示了一幅鲜花满地的图片,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我看到了鲜艳的鲜花。”教师说:“鲜花和鲜艳中都有一个‘鲜’字,只要用一个就可以了。”学生马上领悟,改正道:“我看到了鲜艳的花朵。”第二个学生回答:“我看到了满地色彩斑斓、各种各样的鲜花。”教师说:“把各种各样放后面说,句子就更加生动了。”经过提醒,学生重新表述为:“我看到了满地色彩斑斓的鲜花,它们各种各样的!”
应该说,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语言发展尚不完备,所以,口头表达能力非常有限,概括来讲,低年级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有这样明显的三个缺陷:一是说话不够完整;二是说话不够准确;三是说话不够简洁。学生习惯于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悟。所以,作为教师,引导学生用语逐步从生活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让学生不仅想说、敢说,而且能说、会说。
二、 关注情感,传情达意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所以,学生语感的培养一定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
例如,课堂中的一个说话练习,教师问学生:“如果你在这大片的花丛中,会干什么?”一个学生回答道:“我会摘下两朵花,送给爸爸、妈妈戴头上。”教师笑了,抚摸着他的头说:“你是个懂事的孩子,这花给妈妈戴很合适,可是给爸爸戴的话……”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略想了一下说:“放在爸爸桌上。”
很显然,低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对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感受能力。他们能从别人的语言中捕捉信息,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欲望和情感,只是他们对语言的“感受”还不够深入、精细。而学生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等各种方面,必须建立在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教师就是要进行多方位地引导、点拨,将隐藏于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三、 关注思维,准确流畅
每个学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他们对语言的体验不同,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获得的文化、精神也就不同。课堂上,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活动,学生逐步学会对语言的倾听与反思,学会对语言的欣赏与评判,这不正是经历了智慧共享后的儿童语言的发展吗?
课堂上,在描述一幅满地鲜花的图片时,一个学生回答道:“我看到了很多花。”他顿了顿,又接着说了句:“很美丽。”很明显,他的思维没有连贯起来。教师和蔼地提醒他:“没关系,连起来再说一遍。”学生得到鼓励,放开声音说:“我看到了很多花,很美丽!”
另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模仿课本上的句式自己说诗句,一个学生说道:“我喜欢草原上遍地的羊儿,这儿一只,那儿一只,真比火红的枫叶还多!”不难预见,因为教师出示的第二幅图是火红的枫叶,所以,这个学生受眼前图片的冲击和局限,一时想不出其他更具有相似可能的事物了,就把现成图片上的事物用到了自己的句子中,这是低年级的学生经常会出现的情况。教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个问题,问道:“枫叶是红色的,羊儿是什么颜色呢?”学生答道:“白色的。”师追问:“白得像什么?”学生马上想到:“白云!”然后,师继续启发那个学生:“那你可以把羊儿和什么比呀?”学生会心一笑,把先前的句子改为:“我喜欢草原上遍地的羊儿,这儿一只,那儿一只,真比天上的白云还多!”教师适时小结:“小朋友在写小诗的时候,要注意想一想,你写的事物和什么最像,就可以和什么去比。”准确的思维就在这里产生了!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相互依存。小学生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也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南通市永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