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格尔说:“艺术能使精神渗透到物质中去,并且能使理性在感性之后表现出来,面对艺术,我们是自由的。”艺术离不开自由。这就是为什么禹宽壕作为一名雕塑艺术家,一直追求将艺术与大众的距离拉得更近的原因。
禹宽壕是一位来自韩国的艺术家,同时他也是韩国弘益大学教授,知名的国际策展人。在禹宽壕的认知里,艺术是人在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精神活动,艺术家研究生活中对自己有意义的自然现象,而后选择一种材料并利用其特性进行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植入自己的情感,并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来,即是将其感受再转变成审美现象从而展现在大众的眼前。
大众是通过观看艺术作品,去理解艺术家在其中想要表达的内容,从而引起内心的共鸣并得到精神的愉悦。
近年来,禹宽壕在日本、韩国、中国等地举行了多场“一万件礼物”雕塑展,这是一个可以说“史无前例”的别样展览,为什么说这个展览事物前例,正是因为在这个展览上,每一位观众都可以从展览现场带走一件礼物,一份来自禹宽壕与其团队亲手制作的小型雕塑作品。拉近大众与艺术品的距离,正是禹宽壕坚持做“一万件礼物”的目的。
禹宽壕说:“有些艺术作品非常的抽象,不能够完全被理解,但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源于最根本的生活,艺术就是赋予自然现实以价值的活动。因此我认为或者应该说我希望,在大众眼中的艺术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应该是一种不远不近的形式,既陌生但又熟悉的存在。因为艺术的创作是自由的,而欣赏艺术的大众也是自由的。”
艺术边界本是一个非常模糊而复杂的概念,哲学家和美学家们想运用不同的理论去阐述这个概念,都未能很好地解决所谓艺术边界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性质的艺术边界,随着艺术形态的扩大,历史文化的变迁,艺术边界也就存在于不断地变化过程中。禹宽壕说:“例如,杜尚1917年将一个小便池搬进美术馆的时候,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想到这后来竟会成为‘艺术’,甚至成为决定艺术未来走向的重要转折点。”
禹宽壕将他的作品无偿地赠送给民众,民众收到礼物后,将其放在自己喜欢的场所进行拍照并回赠给他,通过这种至今为止美术史上前所未有过的,赠予与回赠互相作用的艺术方式,来体现禹宽壕的艺术主题,那就是有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欲望,矛盾以及不合理等等。这样交换方式是否可以达到消除艺术的边界,禹宽壕自己也并不清楚,但至少他希望他的艺术可以拉近艺术与大众的距离。
在禹宽壕众多的展览经历中,有一次让他印象深刻的事件。2010年,禹宽壕被日本山口县立蔌美术馆邀请举办了为期一年的个展,展厅比较特别,装修成了日本传统茶室的形式。最初,在日本能够饮茶的一般都是皇室、贵族以及德高望重的僧人,所以茶室是给人感觉层次比较高的场所。但是禹宽壕却想要在这样的场所里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因此他将4000个左右的小头用透明的鱼线串联并悬挂在展厅内,每一个小头代表一个普通大众,而每个普通大众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他们彼此陌生但又互相联系。
“那天我参加美术馆的演讲活动经过展厅,我记得那个时候正是早春,所以偶有微风吹进展厅,悬挂起来的小头都会因为风而微微摇动,有一位西方的客人坐在展厅前面,三个小时演讲结束后,我看见他还是坐在那个位置。并且流下了眼泪。我不知道这位客人那么长时间看我的作品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又或者他本身正经历着什么,但是他的眼泪确实真正地感动到了我。”禹宽壕回忆道。
自从禹宽壕大学毕业以来,他一直在创作雕塑性的陶艺,主题也主要是以人的欲望为中心,反对世界上发生的矛盾,比如:战争、灾难等等,就是他一直所强调的对抗不合理性。对于艺术与人性距离的挖掘,禹宽壕将这些想法都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上。在展览的现场你可以看到成千上万个狸与人头形象的作品,代表幸福的狸,代表自我认知的人头,而现场大多数选择狸的人更倾向于获得幸福的祝福,而选择人头的观众更想通过一件小小的作品去探索更多的自我,这些都是禹宽壕从每一场展出后得到的回馈与感知。
自从开始“一万件礼物”之后,禹宽壕经历了一些事,遇见了一些人,对他的触动很大,所以他想用更温柔和善的方式去展现作品,去与更多的大众交流。禹宽壕说:“我觉得我的人生已然与艺术密不可分了,所以如果有一天我不再做雕塑,也会致力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可能不同的方向或者使用不同的材料。但是有一点‘发现美丽的感情’将会成为我新的创作主题。”
从礼物中找到共鸣
禹宽壕是一位来自韩国的艺术家,同时他也是韩国弘益大学教授,知名的国际策展人。在禹宽壕的认知里,艺术是人在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精神活动,艺术家研究生活中对自己有意义的自然现象,而后选择一种材料并利用其特性进行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植入自己的情感,并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来,即是将其感受再转变成审美现象从而展现在大众的眼前。
大众是通过观看艺术作品,去理解艺术家在其中想要表达的内容,从而引起内心的共鸣并得到精神的愉悦。
近年来,禹宽壕在日本、韩国、中国等地举行了多场“一万件礼物”雕塑展,这是一个可以说“史无前例”的别样展览,为什么说这个展览事物前例,正是因为在这个展览上,每一位观众都可以从展览现场带走一件礼物,一份来自禹宽壕与其团队亲手制作的小型雕塑作品。拉近大众与艺术品的距离,正是禹宽壕坚持做“一万件礼物”的目的。
禹宽壕说:“有些艺术作品非常的抽象,不能够完全被理解,但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源于最根本的生活,艺术就是赋予自然现实以价值的活动。因此我认为或者应该说我希望,在大众眼中的艺术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应该是一种不远不近的形式,既陌生但又熟悉的存在。因为艺术的创作是自由的,而欣赏艺术的大众也是自由的。”
用生活交换艺术
艺术边界本是一个非常模糊而复杂的概念,哲学家和美学家们想运用不同的理论去阐述这个概念,都未能很好地解决所谓艺术边界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性质的艺术边界,随着艺术形态的扩大,历史文化的变迁,艺术边界也就存在于不断地变化过程中。禹宽壕说:“例如,杜尚1917年将一个小便池搬进美术馆的时候,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想到这后来竟会成为‘艺术’,甚至成为决定艺术未来走向的重要转折点。”
禹宽壕将他的作品无偿地赠送给民众,民众收到礼物后,将其放在自己喜欢的场所进行拍照并回赠给他,通过这种至今为止美术史上前所未有过的,赠予与回赠互相作用的艺术方式,来体现禹宽壕的艺术主题,那就是有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欲望,矛盾以及不合理等等。这样交换方式是否可以达到消除艺术的边界,禹宽壕自己也并不清楚,但至少他希望他的艺术可以拉近艺术与大众的距离。
让人流泪的作品
在禹宽壕众多的展览经历中,有一次让他印象深刻的事件。2010年,禹宽壕被日本山口县立蔌美术馆邀请举办了为期一年的个展,展厅比较特别,装修成了日本传统茶室的形式。最初,在日本能够饮茶的一般都是皇室、贵族以及德高望重的僧人,所以茶室是给人感觉层次比较高的场所。但是禹宽壕却想要在这样的场所里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因此他将4000个左右的小头用透明的鱼线串联并悬挂在展厅内,每一个小头代表一个普通大众,而每个普通大众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他们彼此陌生但又互相联系。
“那天我参加美术馆的演讲活动经过展厅,我记得那个时候正是早春,所以偶有微风吹进展厅,悬挂起来的小头都会因为风而微微摇动,有一位西方的客人坐在展厅前面,三个小时演讲结束后,我看见他还是坐在那个位置。并且流下了眼泪。我不知道这位客人那么长时间看我的作品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又或者他本身正经历着什么,但是他的眼泪确实真正地感动到了我。”禹宽壕回忆道。
自我认知与获得幸福
自从禹宽壕大学毕业以来,他一直在创作雕塑性的陶艺,主题也主要是以人的欲望为中心,反对世界上发生的矛盾,比如:战争、灾难等等,就是他一直所强调的对抗不合理性。对于艺术与人性距离的挖掘,禹宽壕将这些想法都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上。在展览的现场你可以看到成千上万个狸与人头形象的作品,代表幸福的狸,代表自我认知的人头,而现场大多数选择狸的人更倾向于获得幸福的祝福,而选择人头的观众更想通过一件小小的作品去探索更多的自我,这些都是禹宽壕从每一场展出后得到的回馈与感知。
自从开始“一万件礼物”之后,禹宽壕经历了一些事,遇见了一些人,对他的触动很大,所以他想用更温柔和善的方式去展现作品,去与更多的大众交流。禹宽壕说:“我觉得我的人生已然与艺术密不可分了,所以如果有一天我不再做雕塑,也会致力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可能不同的方向或者使用不同的材料。但是有一点‘发现美丽的感情’将会成为我新的创作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