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时光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no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藏是一条漫漫长路,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终于有一天,你经历了一次蜕变,跨过了那道门槛,你陡然发现,那里才是真正的桃花源。”

  在京城的古玩与艺术收藏圈里,如若谁没有去过马跃的家,凝望过那满屋跨越时光的艺术珍品,没有与他喝过一杯茶,听他娓娓讲述他与艺术收藏从缘起、迷恋到融贯此生的情怀琐事,那绝对是一大憾事!“生活里,我们称之为‘趣味'的东西,往往都是来自于一些偶然的机缘,是上天的指引。”马跃点上一根烟悠然说道。





  他与艺术收藏的机缘,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冥冥之中某种生活轨迹的自然呈现,而这种生活轨迹,又恰逢大时代浪潮之下的重要节点,他的个人收藏,像是社会从物质匮乏到丰沛之后,向往更高的精神与智性追求的时
  代缩影。马跃曾在体制内做科学研究,20多岁时已是成就赫然的年轻科学家,然而他并非只关注技术与数据。“艺术就像我心里的一颗种子萌芽,我很早就去过了世界上知名的博物馆、美术馆。”20世纪90年代,他“下海”创业,成为第一批“踏浪者”“拓荒者”,从科学家的身份延展为成功的企业家,物质的富足亦让他“心里那颗艺术种子的信号被找回来了,买点艺术品吧!”
  起初,在用“文物创汇”的年代,他用外汇券买了不少清代的瓷器,陈设在家里。后来接触到古玩市场,“视野就被打开了,在博物馆看到的一些东西,在这里常能寻见。”他说自己最痴迷的阶段,开着董事会,接到古董商的电话,便立刻宣布休会两小时,开车去看古玩了,回来接着开会。“出于痴迷,也怕错过缘分!”当年的潘家园鬼市,只要他在国内每个星期六早上必然会出现,坚持了10年。“在其他城市出差,我也会在星期五回到北京,就为了星期六的鬼市。”
  “坚持10年的目的,就是为了告知所有的古玩商,我要好东西!这个印象代表着什么?第一就是你有比较高的鉴赏能力,第二就是你肯掏钱、不矫情。那时候,我在古玩城有个外号叫‘掐尖儿的’。换言之,不是尖儿别找我。我前脚进一个古玩店,如果门关上,窗帘拉上,就是我在看好东西了,真正的好东西是不摆在外面的。”凭借着这份执着、胆识、实力与多年的经验,才成就了我们在他家里看到的满屋留存时冋印记的珍品,而他像一位时光的守护人,乐在其中,怡然自得。







  AD:收藏古代艺术多年,有什么心得体会?
  马跃:第一要有胆,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钱,第四要有闲,最后一点很玄妙,要有缘,缺一不可。有时候,我们对于收藏着又卖出去的人可能有些微词,觉得他们的志向不够高远,但是这些人没有那么多经济收入和来源,所以要以藏来养藏,要卖了三件再去买一件更好的,被卖的这三件就叫缘分已尽。所以,不是我们刻意去收藏什么,而是上天安排撞上来的。就像我家里那尊大佛,佛首是在陕西收的,整个身体是在山西收的,分离了1400多年,最后终于在我家合上。
  AD:在收藏的过程中有标准吗,如何累积背后的知识体系?
  马跃:古代艺术的遗存存量有限,不可再生,要判断这个东西值不值得收藏,离不开大量的数据支撑。对我来说,国际上知名的博物馆、国内的省级博物馆,包括遗址博物馆,我基本都去过。去一趟,你就知道原始状态是什么样,摆在馆里又是怎么样。另外,看大量的书籍、资料、考古发掘报告,都非常重要。这么多年,我看的考古发掘报告数量庞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到底有多少遗存,什么是好品相,什么是高品級,变成数据压缩在脑子里。
  AD:古代艺术品都有强烈的气场,你如何让这些珍品与家中的生活氛围融洽相处呢?
  马跃:空间设计好之后,藏品进来,相当于“二次创作”,藏品摆在什么地方雋要用什么物件来衬托,都是要下功夫的事情。比如客厅边桌上这对手的摆件,在佛教中叫作“印”,佛教靠不同的手势,向信众传达不同的精神。当时收的时候,没有底下那个座板,如果把它们平铺地放在这,就没有气场。所以我配了一个活座,可以调整角度,有了它们的存在,为空间带来禅意,而且吸引眼球。我虽然以收藏古代艺术为主,但家中也有很多当代艺术作品,也是为了调和空间的气场,一个舒适的空间,一定是阴阳平衡的场域,是让人待在里面觉得舒适的地方。
  AD:马跃的艺术鉴赏建议
  艺术和文化的魅力,就在于为我们带来关于美的巅峰体验。艺术鉴赏第一层是简单的物我体验,例如不明缘由会被某件作品吸引,这就是艺术鉴赏的皮毛;再高级的艺术鉴赏是具有专业度的,是鉴赏者对不同的艺术门类、艺术语言的驾驭能力;而巅峰体验则需要将专业学问和历史文化捆绑。此时,你若能设身处地揣摩作者本人利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去表达个体或公众的体验,我们就与创作者产生了共振。艺术鉴赏的能力于收藏者而言,确实是一个大课题。收藏者日常的学问积累和艺术浸染会渐渐形成一个完备的评判系统。将这些积累、观察、思考、梳理提炼后,就可以变成养分,以分享众人,我本人就是这样做的。



  “在我看来,不仅是收藏,很多事都离不开坚持,不论是意志推动下的坚持,还是因喜好的坚持,或是无意识的坚持,没有坚持,成不了事。”
其他文献
1.我最近去完北極,就开始想去南极了。2.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可以学习雕塑。3.我最爱的菜系毫无疑问是湘菜。4.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和《敦刻尔克》我都很喜欢。我觉得他的作品中绚烂的画面下总是透射出人性,就像他自己说过的,“我不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拥有奇想能力的人”。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奇想能力。5.今年4月在额济纳,我第一次看见了如此震撼的戈壁。6.无论旅行去什么地方、是否疲
期刊
在“北京当代”的主场农展馆的正门玻璃上,铺满了李涵创作的《全城美展》。画面里并没有出现胡同等传统意义上的北京符号,而是收录了北京当代艺术创作者们的日常生活:以“环”为单位,从东三环向东走,越过地标性建筑,走进7炎等画廊、美术馆栖身的旧工业遗迹中,再走到五环外——宽阔孤独的库房、郊区村子一类艺术家创作居住的场所。“三环是满足所有人对现代北京想象的地方,但可能艺术家需要经过自己的奋斗,一点点回到三环,
期刊
1913年由英商投资建成的杨树浦发电厂曾是远东第一火力发电厂,也是船只驶入上海港的地标。如今饱经沧桑的工业遗迹作为上海的城市历史文脉被尊重并创造性地保留下来,变成供人们休憩、娱乐的美丽滨江电厂遗迹公园。  发电厂遗留的鹤嘴塔吊车、输煤栈桥如今被刷成鲜亮的色彩,改造成观景长廊,成为江边独树一帜的风景线。  电厂曾经的清水池和煤炭转运站被改造成极具现代感的观光楼阁和休憩驿站,兼具生态景观与运动探索的功
期刊
對页主卧的印尼柚木手工木雕门是马修与Yan在巴厘岛旅行途中特别带回来的,刻的是当地传统的爱情故事。墙上挂了一幅艺术家孙大量的作品《奶油冰棒》,不禁让人莞尔。  起初,可能只是一种颜色、一个形状、一根线条,让他们眼前一亮、心生喜悦,便叩开了艺术的大门,开启了之后的漫漫收藏之路。诚然艺术有价、收藏有术,但为自的家和办公室挑选艺术品时,除了“价”与“术”,还需对艺术、空间、生活、自我的综合理解,那几乎是
期刊
到访LUMA HOTEL是在成都连续经历几场暴雨之后的一个艳阳天,空气中的湿气还未完全退去,酒店旁边的天府广场也已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LUMA HOTEL不仅地处市中心区域,更被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所包围;成都市博物馆、四川美术馆、四川科技馆、市图书馆、锦城艺术宫等都比邻而建。  LIMA HOTEL的设计理念从它的选址便能窥探一二。“我们希望在城市中央建一栋具有现代美术馆气质的酒店,为热爱设计的
期刊
David Hockney(大卫·霍克尼)曾在英国泰特美术馆(Tate)为其个人艺术生涯举办的回顾展纪录片里说道:“我的一生都在围绕时间和空间这两个主题作画,我热爱时间的流动性,我一直都在画‘此刻’,我喜欢‘此刻’,‘此刻’不也就是人生的所有意义吗?”在Hockney的作品中,他所呈现的每一个“此刻”都是全新的另一刻,也正如他的画作来到此刻全新的木木美术馆新馆一样。  作为隆福寺地区振兴计划的重要
期刊
在PAOLALENTI展览现场,各种肌理和色彩的面料被组合为彩色环形装置,光斑从装置的缝隙中洒在地面上,富有诗意。  更多家具品牌集中在米兰设计周上发布新品,从色彩材质到款式,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生活方式、家居观念的改.变...家居流行趋势在此目了然!玫红、橘红、黑、白、蓝……PAOALENTI不同系列的产品总能用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方式被大胆又和谐地组合在一起  “我有时都无法控制自己的大脑,自然就会
期刊
对王津元(Jenny)的采访被安排在她位于BFC外滩金融中心15曾的办公室里,一面巨大的落地窗正对着浦江对岸的陆家嘴中心,标志性的摩天大楼群在强烈的日光照射下闪耀而沉默,仿佛一幅现实主义的巨幅摄影作品。方正的办公室空间像是一个巨大的百合子,在素白的墙面与透明的落地玻璃窗之间,几十件艺术品点缀在各处,这些形态各异却具有强大张力的艺术品塑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氛围。  入口处是一张女艺术家黎清妍的画作《等
期刊
步入秦一峰的家,你很难不被客厅里摆放的明式素工老家具所吸引。它们看起来朴素无华,并非贵木制作,也非出自名家之手,却神态自若,静静形成一股气场。坐在一张明式素工方桌前,秦一峰招呼我们喝茶。在茶汤倒入杯盏之际,你不难发现,每一只杯盏都不同,各有神韵,还有修缮的痕迹。秦一峰和我们聊起家具,对面这张四平面条桌是他的最爱之一。两米多长的条桌没有任何多余的线条。但他爱明式家具,并不是西方人通常赞誉其“极简”,
期刊
水波绿纹样的连衣裙,袖口簇着同色的鸵鸟毛,衬得钻石祖母绿的长耳环摇曳生姿——第一眼看到何超球的印象是时髦的“时装精”。她的身后是时尚摄影大师Jean-Daniel Lorieux在1990年代为法版Vogue杂志拍摄的时装女郎,简约的背影恍惚就是超球本人。  超球的家是建于1930年代的上海老建筑,原先是孔祥熙的家产。客厅有一整面金色调的墙,临摹了一面《虢国夫人游春图》,极具冲击感。“我一眼就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