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生物科学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不断更新和完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方式也得到进一步改观。但在学校教育中,生物很不受重视,分析其原因:教师教法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生物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面向全体学生
作为教师,要面向所有学生,给所有学生同等的机会。要在学习、生活上尊重每位学生;不仅尊重学习优秀的学生,更要热爱“后进生”。因为每位学生的起点不同,智能有所不同,因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深度会有差异。但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分层教学,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后进生”更进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机会获得成功,感受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喜悦,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更大的兴趣主动学习。
二、注重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通过实验不仅能巩固课堂知识,还能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中,所以实验在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在新课标中加大了实验教学,尤其是探究性实验,这就要求生物教师要有扎实的实验能力,并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对课本中涉及的演示、分组实验要认真对待。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结果。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也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注重直观、幽默教学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多媒体课件等,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更直观、更透彻。例如在学习《基因的表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生动、直观了解转录和翻译的具体过程,以及具体场所,使他们不仅轻松学习了这一难点,还加深了对基因表达的理解。在学习DNA结构时,让学生观察DNA结构模型,直观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让他们在观察中思考:DNA为什么具有稳定性?为什么嘌呤只能和嘧啶配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注重课堂教学语言,增强幽默感调动学习积极性。生物教材专业术语多,知识点不亚于化学学科,所以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教学的语言组织中,要注重幽默感,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将讲述的知识人格化,使其具有人的思想、情感、性格、表现,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免疫》一节讲白细胞作用时,我引用如下一段话:“可不要小瞧白细胞这位卫士,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他们就冲出毛细血管,英勇出击,与病菌展开殊死搏斗,直到将病菌消灭为止。一些白细胞由于吞噬了大量病菌,自己也壮烈牺牲,表现了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概。”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传统教学方式只是强调知识本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过去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已引不起学生兴趣,所以要改变过去教法,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教学是个互动活动,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学”体现教师的“教”。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首先使学生自己动起来,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这节内容时,单纯的讲授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主动走进社会中去,亲眼目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然后让学生调查污染地区周边生物种类、营养结构等。课后让学生进行总结,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主题演讲赛,这样就能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通过调查法,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調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相关教学内容,解决日常实际问题
在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如何提高大棚中作物的产量?如何贮存果实蔬菜?让他们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并针对本地区农业生产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讨论。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在我镇周围有许多种植蔬菜果树的农户,在教学中把一些栽培能手请进课堂,让他们传授实用技术,介绍如何提高大棚作物产量、科学施肥、预防病虫害等。也让学生参观他们的种植园区,在实际中学习知识,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六、开展社会调查
社会也是一个全新的课堂,所以有必要让学生走进社会。例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时,让学生走进社会,分组开展环境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的调查。调查本地区污染状况,写出书面报告、治理方案,并让他们开展环境与生物关系的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七、潜移默化,关爱学生
从心理学角度看,如果学生喜欢某位教师,他们就对他所任学科感兴趣,所以应在平时多关心学生,和学生多谈心、交朋友;并在平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做到“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让学生喜欢自己,进而喜欢生物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总之,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让他们主动学习;让学生喜欢上生物,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
一、面向全体学生
作为教师,要面向所有学生,给所有学生同等的机会。要在学习、生活上尊重每位学生;不仅尊重学习优秀的学生,更要热爱“后进生”。因为每位学生的起点不同,智能有所不同,因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深度会有差异。但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分层教学,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后进生”更进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机会获得成功,感受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喜悦,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更大的兴趣主动学习。
二、注重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通过实验不仅能巩固课堂知识,还能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中,所以实验在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在新课标中加大了实验教学,尤其是探究性实验,这就要求生物教师要有扎实的实验能力,并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对课本中涉及的演示、分组实验要认真对待。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结果。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也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注重直观、幽默教学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多媒体课件等,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更直观、更透彻。例如在学习《基因的表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生动、直观了解转录和翻译的具体过程,以及具体场所,使他们不仅轻松学习了这一难点,还加深了对基因表达的理解。在学习DNA结构时,让学生观察DNA结构模型,直观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让他们在观察中思考:DNA为什么具有稳定性?为什么嘌呤只能和嘧啶配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注重课堂教学语言,增强幽默感调动学习积极性。生物教材专业术语多,知识点不亚于化学学科,所以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教学的语言组织中,要注重幽默感,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将讲述的知识人格化,使其具有人的思想、情感、性格、表现,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免疫》一节讲白细胞作用时,我引用如下一段话:“可不要小瞧白细胞这位卫士,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他们就冲出毛细血管,英勇出击,与病菌展开殊死搏斗,直到将病菌消灭为止。一些白细胞由于吞噬了大量病菌,自己也壮烈牺牲,表现了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概。”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传统教学方式只是强调知识本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过去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已引不起学生兴趣,所以要改变过去教法,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教学是个互动活动,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学”体现教师的“教”。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首先使学生自己动起来,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这节内容时,单纯的讲授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主动走进社会中去,亲眼目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然后让学生调查污染地区周边生物种类、营养结构等。课后让学生进行总结,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主题演讲赛,这样就能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通过调查法,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調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相关教学内容,解决日常实际问题
在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如何提高大棚中作物的产量?如何贮存果实蔬菜?让他们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并针对本地区农业生产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讨论。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在我镇周围有许多种植蔬菜果树的农户,在教学中把一些栽培能手请进课堂,让他们传授实用技术,介绍如何提高大棚作物产量、科学施肥、预防病虫害等。也让学生参观他们的种植园区,在实际中学习知识,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六、开展社会调查
社会也是一个全新的课堂,所以有必要让学生走进社会。例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时,让学生走进社会,分组开展环境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的调查。调查本地区污染状况,写出书面报告、治理方案,并让他们开展环境与生物关系的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七、潜移默化,关爱学生
从心理学角度看,如果学生喜欢某位教师,他们就对他所任学科感兴趣,所以应在平时多关心学生,和学生多谈心、交朋友;并在平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做到“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让学生喜欢自己,进而喜欢生物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总之,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让他们主动学习;让学生喜欢上生物,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