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要围绕着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目标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第一是重视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的培养,使之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第二是重视学生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的培养,使之与体育技能、知识相联系;第三是重视健康身心知识与健康行为的培养,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促进体育教学向课外延伸。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体育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203-02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理论依据。在这一基础上,有关专家、学者认为体育情感、体育品格、运动能力、运动习惯、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等六大要素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中学体育应当围绕着這六大学科核心素养来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强壮的体魄与健康的心理,才能使“健康第一”的体育核心理念得到落实与彰显。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六大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来论述中学体育教学的开展。
一、在体育教学中重视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的渗透。
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是体育教学开展的源动力,前者是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体现,后者是体育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学体育教学要重视两者的渗透,其本质是重视学生体育兴趣与体育精神的培养。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不管什么教学内容,学生兴趣始终决定了体育教学的效果,体育精神决定了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因此,重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既是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在需要,又是教学效果与教学深广度所决定的。
以中长跑运动为例,当前大部分中学生对此项运动兴趣不大,也无法体会到锻炼耐力的同时对自我品格的锤炼。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要通过中长跑运动对身心发展的作用来引导学生,更要从通过挑战自我、克服畏惧心理的体育品格进行引导。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通过中长跑“极点”后出现的“第二次呼吸”现象来渗透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的培养,特别是让那些平时不经常进行运动的学生感受到这一现象带来的直观感受,激发了学生跑步运动的兴趣,初步锤炼了学生的意志。由此可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的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在体育教学中重视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的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既是教学内容,又是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方面,学生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是教学效果最佳的反馈,是评价体育教学的显性要素。如上述中长跑运动,单一的中长跑并不能体现出学生的运动能力,只有长期坚持形成习惯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从而避免长跑猝死的不幸现象出现。另一方面,以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为教学目标,有助于促进教学形式多元化发展。由于学生的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具有较大的差异,要使体育教学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应当必须考查学生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并以此来选择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
以男女差异较大的篮球运动为例,由于男生与女生身体素质的天然差异,对于对抗性较强的篮球运动,女生在运动能力上会较男生弱。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就应该进行分层教学,对男生、女生的篮球教学内容进行有侧重性。如女生重点放在合理保护与投篮技术,并通过实践来提高其对抗能力,增强运动能力。这样一来,女生不仅在课堂中加以练习,而且还会形成较好的训练习惯,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由此可见,中学体育教学渗透学生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的培养,有助于体现教学对象的差异性,丰富教学形式。
三、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是“健康第一”理念的直接体现。一方面,健康知识包括学生身心健康知识的传播,特别是体育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更应该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以帮助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度过“青春困惑”阶段。另一方面,体育教学也要重视健康行为的渗透,防止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受到不必要的身体损伤。如在长跑运动中,有学生摆臂动作过大,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拉伤等。
健康知识是科学运动与体育技能、技术的结合,其主要是通过运动预防来加以渗透。如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就要通过与教学知识相结合,把热身运动预防受伤的知识传播给学生。而健康行为又与运动习惯息息相关,良好的运动习惯往往会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培养。如教师在学生篮球运动中,要及时发现某些小动作或不良习惯像拉人、垫脚等行为,加以纠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情况出现。因此,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既是学生预防伤害、重视健康的表现,又是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表现,有助于保障学生在体育运动的安全与健康。
总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就要通过把体育情感、体育品格、运动能力、运动习惯、健康知识、健康行为与教学相融合,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的同步发展,才能落实“健康第一”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江志红.略谈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8(03):20-21.
[2]顾海亚.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初探[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8(03):59.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体育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203-02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理论依据。在这一基础上,有关专家、学者认为体育情感、体育品格、运动能力、运动习惯、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等六大要素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中学体育应当围绕着這六大学科核心素养来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强壮的体魄与健康的心理,才能使“健康第一”的体育核心理念得到落实与彰显。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六大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来论述中学体育教学的开展。
一、在体育教学中重视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的渗透。
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是体育教学开展的源动力,前者是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体现,后者是体育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学体育教学要重视两者的渗透,其本质是重视学生体育兴趣与体育精神的培养。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不管什么教学内容,学生兴趣始终决定了体育教学的效果,体育精神决定了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因此,重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既是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在需要,又是教学效果与教学深广度所决定的。
以中长跑运动为例,当前大部分中学生对此项运动兴趣不大,也无法体会到锻炼耐力的同时对自我品格的锤炼。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要通过中长跑运动对身心发展的作用来引导学生,更要从通过挑战自我、克服畏惧心理的体育品格进行引导。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通过中长跑“极点”后出现的“第二次呼吸”现象来渗透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的培养,特别是让那些平时不经常进行运动的学生感受到这一现象带来的直观感受,激发了学生跑步运动的兴趣,初步锤炼了学生的意志。由此可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的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在体育教学中重视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的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既是教学内容,又是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方面,学生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是教学效果最佳的反馈,是评价体育教学的显性要素。如上述中长跑运动,单一的中长跑并不能体现出学生的运动能力,只有长期坚持形成习惯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从而避免长跑猝死的不幸现象出现。另一方面,以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为教学目标,有助于促进教学形式多元化发展。由于学生的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具有较大的差异,要使体育教学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应当必须考查学生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并以此来选择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
以男女差异较大的篮球运动为例,由于男生与女生身体素质的天然差异,对于对抗性较强的篮球运动,女生在运动能力上会较男生弱。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就应该进行分层教学,对男生、女生的篮球教学内容进行有侧重性。如女生重点放在合理保护与投篮技术,并通过实践来提高其对抗能力,增强运动能力。这样一来,女生不仅在课堂中加以练习,而且还会形成较好的训练习惯,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由此可见,中学体育教学渗透学生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的培养,有助于体现教学对象的差异性,丰富教学形式。
三、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是“健康第一”理念的直接体现。一方面,健康知识包括学生身心健康知识的传播,特别是体育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更应该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以帮助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度过“青春困惑”阶段。另一方面,体育教学也要重视健康行为的渗透,防止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受到不必要的身体损伤。如在长跑运动中,有学生摆臂动作过大,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拉伤等。
健康知识是科学运动与体育技能、技术的结合,其主要是通过运动预防来加以渗透。如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就要通过与教学知识相结合,把热身运动预防受伤的知识传播给学生。而健康行为又与运动习惯息息相关,良好的运动习惯往往会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培养。如教师在学生篮球运动中,要及时发现某些小动作或不良习惯像拉人、垫脚等行为,加以纠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情况出现。因此,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既是学生预防伤害、重视健康的表现,又是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表现,有助于保障学生在体育运动的安全与健康。
总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就要通过把体育情感、体育品格、运动能力、运动习惯、健康知识、健康行为与教学相融合,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的同步发展,才能落实“健康第一”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江志红.略谈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8(03):20-21.
[2]顾海亚.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初探[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8(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