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病人男,23岁.胸部隐痛半年,加重伴胸闷10天.查体:气管正中,右中、下肺呼吸音低,未及罗音.腹部B超示胰腺大小、形态轮廓正常,内部回声均匀.术前空腹血糖、血淀粉酶正常。
【机 构】
:
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胸心外科,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胸心外科,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胸心外科,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人男,23岁.胸部隐痛半年,加重伴胸闷10天.查体:气管正中,右中、下肺呼吸音低,未及罗音.腹部B超示胰腺大小、形态轮廓正常,内部回声均匀.术前空腹血糖、血淀粉酶正常。
其他文献
病人 女,60岁。突发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大汗,伴恶心、呕吐5h。心电图显示V2~V6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4mV。心肌嗨轻度升高(肌酸激酶同丁酶4.5ng/ml,肌钙蛋白10.14ng/ml)。既往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病史28年,心房颤动病史23年,17年前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2年前有脑梗塞病史,遗留右侧肢体偏瘫。查体:房颤心律,
动脉导管未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自使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技术[1]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后,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开胸手术.但该技术有X线辐射、注射造影剂和输送系统繁琐的不利点.经胸骨旁途径微创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避免了上述缺点,同样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和安全可靠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目的 探讨利用放射线和胸腔镜的Hybrid技术完成心肌病心力衰竭同步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经心电图和组织多普勒技术明确诊断心衰伴心脏不同步运动的病人11例.在杂交手术室中,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后先在放射线引导下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放置右心房和右心室心内膜电极;然后利用微创胸腔镜和心外膜电极技术,在术中组织多普勒食管监测下测试左心室侧壁不同位置,寻找同步化效果最理想的位置,并使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已广泛开展,因机械瓣功能障碍导致的再次置换手术也日益增多.1997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共行瓣膜置换手术987例,其中17例因机械瓣失功行再次手术,有8例为心内膜过度增生长入机械瓣口导致瓣叶开关障碍.现总结报道如下。
目的 评价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评分系统(SinoSCORE)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院内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的预测效果.方法 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收集来自全国43家心脏外科中心2007年至2008年接受CABG的956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的统计学方法建立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风险评分系统(SinoSCORE).本模型确定了包括年龄大于65岁、术前NYHA心
病人男,56岁.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上消化道造影见食管胸段长约5.6 cm充盈缺损.2009年2月行左胸入路食管癌根治,颈部食管胃侧侧吻合术.术中见肿瘤位于食管中段,约5 cm×4cm×9cm大小,浸润食管全层,无明显外侵,瘤体凸入腔内。
硝酸酯类药物是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及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连续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后(一般为24~48 h),出现机体对其敏感性降低的现象称为耐受.临床表现为抗心绞痛效果、血流动力学效应及抗血小板聚集效应明显降低,或加大硝酸酯类药物剂量才可维持其疗效。
美国FDA已批准新活素(重组B型脑利钠肽,BNP)应用于失代偿期左心衰的治疗.我们观察了BNP对二尖瓣置换术(MVR)后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冠心病(CAD)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病人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术期外科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9月至2009年6月,1347例CABG中21例(A组)合并甲低需要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男6例,女15例;平均(60.4±14.2)岁.体外循环下手术4例(包括心脏停跳手术1例),非体外循环下CABG 17例.术前均口服左旋甲状腺素,FT3、FT4、TSH、TT3、TT
目的 评估新生儿、小婴儿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纠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0年7月至2009年6月,共纠治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7例.病婴出生15天~3.7月龄,其中1月龄以下9例,占52.9%;体重(4.10±0.95)kg,其中5 kg以下15例,占全组88.2%.4例低温低流量灌注下,经右心房切口,切开房间隔,左房与肺静脉吻合;13例深低温停循环灌注,采用心脏上翻法,左心房斜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