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肥胖人群的体内,白色脂肪细胞野蛮地生长,可能成为引起诸多代谢性炎症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肥胖成为疾病的历史不算短。早在18世纪,就出现了首批重点讨论肥胖症的专著。1968年,第一例治疗肥胖的胃旁路手术开展,1986年国际肥胖症研究协会(IASO)成立。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建立肥胖症国际分类,确认其流行病学特点……
肥胖,是由多因素引起,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的消耗,导致体内脂肪集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可能很多人知道这种说法,但却没有把这种病当回事。
国际上的研究表明,棕色脂肪是“好”的脂肪,在释放能量的同时可以消耗体内大量热量,甚至可以使人变瘦。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无法知道如何增加人体内的棕色脂肪。而毋庸置疑的是,过多的白色脂肪会影响体内胰岛素敏感性,产生胰岛素抵抗,还影响血压水平、内皮功能、纤溶活动及炎症反应,参与多种重要病理生理过程。在肥胖人群的体内,白色脂肪细胞野蛮地生长,可能成为引起诸多代谢性炎症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我们都知道,人体会因为细菌、病毒的侵袭而感染炎症。而过多的脂肪组织是一种炎性介质,使人体越来越多地发生非感染性炎症。脂肪组织可以维持体内的炎症反应,并持续释放多种炎症因子,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可以认为,肥胖是一种全身系统性的慢性代谢炎症状态。”潘慧说,“这种炎症反应会影响血管的健康,引起血管的病变。而肥胖导致的所有疾病几乎都跟血管有关。比如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会出现心脏和眼底病变,这些病变也都是因为血管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潘慧说。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肥胖国,肥胖人数仅次于美国。第二届中国肥胖指数公布,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肥胖率急剧上升,导致4600万成人“肥胖”,3亿人“超重”。
美国人的肥胖和中国人的肥胖有不同的特点。潘教授说,美国人属于全身型肥胖,中国人多属于中心型肥胖,就是我们常说的苹果型身材。而腰围对健康的影响更大,所以苹果型身材的肥胖对各种心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疾病以及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等疾病来说,更不友好。正因为脂肪组织在人体分布的不同,所以中美两国BMI指数对于超重和肥胖的标准是不同的,美国人是25和30,中国人是24和28。可以说,一个身高1.7米的成年人,如果体重在70公斤以上,那么其身体处于炎症状态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长此以往,就可能产生各类疾病。而肥胖的危害到底以哪种疾病的形式显现出来,那就看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比如遗传因素、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的影响、情绪的控制等等。
潘慧讲了一个有惊无险的真实案例。有一位300多斤的患者在候诊时睡着了,他在睡眠时打着呼噜,发生了睡眠呼吸暂停,竟然呼吸和心跳都停止了。经过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病患才脱离了危险。这个案例比较少见和极端,但也足以说明肥胖是可以致命的。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大家对肥胖能导致的疾病都很熟悉了。据估计,60%~70%的成年人发生高血压是因为肥胖造成的,即肥胖相关性高血压。肥胖可以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血压控制的难度,同时可以促进多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聚集,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如冠心病等;由于肥胖导致体内代谢和内分泌异常,常可引起多种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肥胖还可以并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静脉血栓;身体肥胖的人往往怕热,多汗,皮肤皱折处易发生皮炎、擦伤,并容易合并化脓性或真菌感染;因行动不便还容易遭受各种外伤、骨折及扭伤、消化不良、气喘等。 除了这些因果关系显而易见的疾病,还有一些看似与肥胖无关的疾病,也被证明与肥胖有关,比如黑棘皮症(acanthosis nigricans)。潘慧说,这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会在特定的部位出现灰黑色的色素沉着,常见于肥胖的青少年。研究发现,这种疾病是由于肥胖引起胰岛素抵抗而导致的。肥胖还会导致胆石症。潘慧教授说,肥胖患者的胆汁呈现黏稠的泥沙样,有的患者胆囊中满满一包全是胆结石,手术时看到不免触目惊心。近些年来,由于肥胖引起女性月经不调、排卵异常导致不孕、女性男性化的病例也在不断增加。由于肥胖,身体各器官的负重都会增加,大体重全部施压在关节和骨骼上,就算是上下楼这种简单的动作,都会大大加重关节和韧带的损伤。这种损耗可以过早地使膝关节出现钙化点,并发生退行性病变。
“医生最怕遇到的就是骨关节发生退行性病变的肥胖患者。这些患者需要减肥,却因为骨关节发生病变不能参与体育锻炼,使患者和医生都陷入两难的选择。”潘慧说:“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选择游泳等对关节刺激比较小的运动,但是体重是一定要减的。”
此外,肥胖也增加了麻醉和手術的危险性:肥胖患者单独应用镇静药物会引起气道堵塞;急诊手术时缩短手术时间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意义重大;日间手术时,相关风险较正常人增高;孕产妇肥胖患者更易发生产后出血、深静脉血栓、手术时间延长、感染等并发症,增加胎儿难产、臂丛损伤、锁骨骨折及先天性神经管发育缺陷等风险。同时肥胖孕产妇多为困难气道,需给予特别重视。
肥胖如何增加肿瘤危险的机制尚不明确
Renehan等认为,三个激素系统可能参与其中,一是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二是性激素,三是脂肪因子,而胰岛素是其中的最核心因素。当然,这些激素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可能各不相同。
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Larsson和Wolk也认为,循环中包括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性激素在内的内源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破坏了细胞增殖与凋亡之间的平衡,是最可能的致癌机制。其他可能机制还包括,脂肪因子代谢的变化、局部炎症、高血压和脂质过氧化增加肾癌危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增加肝细胞癌危险,腹部肥胖所致胃食管反流增加食管腺癌危险。
目前,还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肥胖—肿瘤相关性是否受其他危险因素或遗传学多态性的影响,青少年肥胖是否同样增加肿瘤危险,肥胖者减重后肿瘤危险是否降低,肥胖的肿瘤患者减重后预后是否改善等。
肥胖将成致癌首因?
在日前召开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上,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Walter C.Willett说,随着吸烟率的降低和肥胖率的进一步升高,肥胖将在不远的将来赶超吸烟,成为致癌首因。目前,吸烟约导致30%的肿瘤死亡,而男性中约14%的肿瘤死亡由肥胖所致,相应的比例在女性中为20%。
肥胖成为疾病的历史不算短。早在18世纪,就出现了首批重点讨论肥胖症的专著。1968年,第一例治疗肥胖的胃旁路手术开展,1986年国际肥胖症研究协会(IASO)成立。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建立肥胖症国际分类,确认其流行病学特点……
肥胖,是由多因素引起,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的消耗,导致体内脂肪集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可能很多人知道这种说法,但却没有把这种病当回事。
国际上的研究表明,棕色脂肪是“好”的脂肪,在释放能量的同时可以消耗体内大量热量,甚至可以使人变瘦。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无法知道如何增加人体内的棕色脂肪。而毋庸置疑的是,过多的白色脂肪会影响体内胰岛素敏感性,产生胰岛素抵抗,还影响血压水平、内皮功能、纤溶活动及炎症反应,参与多种重要病理生理过程。在肥胖人群的体内,白色脂肪细胞野蛮地生长,可能成为引起诸多代谢性炎症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肥胖使人体始终处于炎症状态
“我们都知道,人体会因为细菌、病毒的侵袭而感染炎症。而过多的脂肪组织是一种炎性介质,使人体越来越多地发生非感染性炎症。脂肪组织可以维持体内的炎症反应,并持续释放多种炎症因子,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可以认为,肥胖是一种全身系统性的慢性代谢炎症状态。”潘慧说,“这种炎症反应会影响血管的健康,引起血管的病变。而肥胖导致的所有疾病几乎都跟血管有关。比如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会出现心脏和眼底病变,这些病变也都是因为血管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潘慧说。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肥胖国,肥胖人数仅次于美国。第二届中国肥胖指数公布,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肥胖率急剧上升,导致4600万成人“肥胖”,3亿人“超重”。
美国人的肥胖和中国人的肥胖有不同的特点。潘教授说,美国人属于全身型肥胖,中国人多属于中心型肥胖,就是我们常说的苹果型身材。而腰围对健康的影响更大,所以苹果型身材的肥胖对各种心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疾病以及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等疾病来说,更不友好。正因为脂肪组织在人体分布的不同,所以中美两国BMI指数对于超重和肥胖的标准是不同的,美国人是25和30,中国人是24和28。可以说,一个身高1.7米的成年人,如果体重在70公斤以上,那么其身体处于炎症状态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长此以往,就可能产生各类疾病。而肥胖的危害到底以哪种疾病的形式显现出来,那就看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比如遗传因素、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的影响、情绪的控制等等。
說说肥胖引起的那些病
潘慧讲了一个有惊无险的真实案例。有一位300多斤的患者在候诊时睡着了,他在睡眠时打着呼噜,发生了睡眠呼吸暂停,竟然呼吸和心跳都停止了。经过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病患才脱离了危险。这个案例比较少见和极端,但也足以说明肥胖是可以致命的。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大家对肥胖能导致的疾病都很熟悉了。据估计,60%~70%的成年人发生高血压是因为肥胖造成的,即肥胖相关性高血压。肥胖可以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血压控制的难度,同时可以促进多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聚集,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如冠心病等;由于肥胖导致体内代谢和内分泌异常,常可引起多种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肥胖还可以并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静脉血栓;身体肥胖的人往往怕热,多汗,皮肤皱折处易发生皮炎、擦伤,并容易合并化脓性或真菌感染;因行动不便还容易遭受各种外伤、骨折及扭伤、消化不良、气喘等。 除了这些因果关系显而易见的疾病,还有一些看似与肥胖无关的疾病,也被证明与肥胖有关,比如黑棘皮症(acanthosis nigricans)。潘慧说,这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会在特定的部位出现灰黑色的色素沉着,常见于肥胖的青少年。研究发现,这种疾病是由于肥胖引起胰岛素抵抗而导致的。肥胖还会导致胆石症。潘慧教授说,肥胖患者的胆汁呈现黏稠的泥沙样,有的患者胆囊中满满一包全是胆结石,手术时看到不免触目惊心。近些年来,由于肥胖引起女性月经不调、排卵异常导致不孕、女性男性化的病例也在不断增加。由于肥胖,身体各器官的负重都会增加,大体重全部施压在关节和骨骼上,就算是上下楼这种简单的动作,都会大大加重关节和韧带的损伤。这种损耗可以过早地使膝关节出现钙化点,并发生退行性病变。
“医生最怕遇到的就是骨关节发生退行性病变的肥胖患者。这些患者需要减肥,却因为骨关节发生病变不能参与体育锻炼,使患者和医生都陷入两难的选择。”潘慧说:“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选择游泳等对关节刺激比较小的运动,但是体重是一定要减的。”
此外,肥胖也增加了麻醉和手術的危险性:肥胖患者单独应用镇静药物会引起气道堵塞;急诊手术时缩短手术时间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意义重大;日间手术时,相关风险较正常人增高;孕产妇肥胖患者更易发生产后出血、深静脉血栓、手术时间延长、感染等并发症,增加胎儿难产、臂丛损伤、锁骨骨折及先天性神经管发育缺陷等风险。同时肥胖孕产妇多为困难气道,需给予特别重视。
肥胖如何增加肿瘤危险的机制尚不明确
Renehan等认为,三个激素系统可能参与其中,一是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二是性激素,三是脂肪因子,而胰岛素是其中的最核心因素。当然,这些激素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可能各不相同。
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Larsson和Wolk也认为,循环中包括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性激素在内的内源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破坏了细胞增殖与凋亡之间的平衡,是最可能的致癌机制。其他可能机制还包括,脂肪因子代谢的变化、局部炎症、高血压和脂质过氧化增加肾癌危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增加肝细胞癌危险,腹部肥胖所致胃食管反流增加食管腺癌危险。
目前,还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肥胖—肿瘤相关性是否受其他危险因素或遗传学多态性的影响,青少年肥胖是否同样增加肿瘤危险,肥胖者减重后肿瘤危险是否降低,肥胖的肿瘤患者减重后预后是否改善等。
肥胖将成致癌首因?
在日前召开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上,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Walter C.Willett说,随着吸烟率的降低和肥胖率的进一步升高,肥胖将在不远的将来赶超吸烟,成为致癌首因。目前,吸烟约导致30%的肿瘤死亡,而男性中约14%的肿瘤死亡由肥胖所致,相应的比例在女性中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