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基础的课程,特别在立德树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公共基础课结课方式目前比较单一,从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素养教育结课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以活动项目为主体、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结课方式,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结课改革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信息素养教育;结课方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1-0148-02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特别在立德树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代的年轻人思想意识、学习方式、价值观念都发生着变化,如何在大学期间让他们学好基础理论知识,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结课对他们进行考核,这对公共基础课的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结课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传统教学结课方式的局限性
目前,高校课程为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采取的主要结课方式是考试(闭卷考试、开卷考试)、交课程论文或实践报告等形式。闭卷考试主要为划定重点的闭卷考试;开卷考试主要为带课本但不可以交流的考试形式;课程论文主要采取上交论文的方式,以此检验学生课程学习效果[1]。传统的教学结课方式有一定意义,但对基础知识差、学习能力不强的高职生来说,传统的教学结课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闭卷考试,有些高职生不动笔,期待补考老师放开政策;开卷考试,有些学生在教材上找不到答案,更不会拓展思维答题;以交课程论文或实践报告的形式结课,可能会出现雷同的论文或报告,或出现在网络上抄袭他人劳动成果的现象。所以,在检验学习效果方面,传统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高职生的特性促使教学结课方式改革
高等职院录取高考分数线普遍较低,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不强。[2]对基础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如专业课程。但是,他们并不缺乏学习的热情,热衷考证和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动手能力相对较强。面对高职生的这些特性,要使其较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必须用一种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授知识,完成课程的学习,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结课方式的改革刻不容缓。
(三)结课方式改革适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文件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以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为基础,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2]从这看出,高职生应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公共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基础的课程,其结课方式的改革将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以活动项目为主体、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结课方式
公共基础课是大一期间开设的基本课程,是各专业必修的课程,每个学校可能因学校性质、类别以及办学理念不同而存在部分差异,但总体上可以分为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3]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高職生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自2018年开设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本文结合两年来的教学实际、教学效果和结课方式,来探讨公共基础课结课方式,供大家参考。
(一)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通过传授收集信息资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学生的信息检索技能和创新能力;通过读书共享会的举办,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图书馆系列数字资源的使用方法和技能,为大学期间充分利用图书馆和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理工人才培养特色,助力学校一流应用人才培养[4]。这是我校开设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初衷和教学目标。
信息素养教育共8课时,分四章进行,采用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理论传授4课时,机房实践操作4课时,每周一次课,一个月完成教学任务。每个章节以项目导向、问题导向和案例的方式开展授课。
由上表可以看出,信息素养教育的考核方式由考勤、作业、读书共享会和考试四个部分构成,每个部分有一定百分值,且比重不同,最后的课程得分就是学生的这门课程成绩。从上表看,以读书共享会活动为主体,考勤、作业和考试三种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多方面培养和考查了学生的能力。
(二)信息素养教育的结课方式分析
从上表的考核方式看出,本课程教学以读书共享会为最终结课方式,班级读书共享会一般是在第一章课后安排,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线上部分要求每位学生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每晚8点准时阅读20分钟,一直坚持到课程完成读书共享会的举办才能结束,至少600分钟以上。线下部分是线上部分结束后,在确定的场所,邀请嘉宾、教师和学生,把在线上的所读所感,以阅读分享的方式,通过PPT、视频、表演等形式展现出来。线下活动有不同的角色扮演,如策划者、主持人、领读人、表演者、游戏参与者、问题回答者,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得分。 考勤、作业、考试是一般课程的常规考核方式,每一项考核方式都有细分值:考勤,共4次课,每次课5分,若缺勤一次就扣5分,以此类推;作业,也是4次,每次题数不同,但都要完成,并且上交到学习通平台的班级小组作业专区中,若缺交一次扣5分,以此类推。考试是课程结束后学生在起点考试网上进行,是对整个教学效果的检验。
(三)信息素养教育结课方式的教学效果
以读书共享会活动项目为主体的结课方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读书共享会活动项目为主体的结课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读书共享会是一项活动,活动期间不同的角色扮演,并不是由教师指定,而是班上学生一起竞聘产生,例如主持人,需要2位,1男1女,有些班级有6位报名者或更多人报名,这就要6位报名者到讲台上演讲或表演给大家看,由班上学生根据展示情况选定,这就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另外,班上几十名同学,不同的人阅读的兴趣点不同,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一个阅读小组,共同阅读一本图书,共同制订读后感和PPT。这个过程体现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
以读书共享会活动项目为主体的结课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个活动中,不管学生承担什么角色,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制作PPT的同学就会自主地去借阅PPT制作方面的图书学习,普通话不行的同学就会练习普通话,每位学生在各自的角色扮演中探索与成长。
考勤、作业和考试三种考核方式有力配合了读书共享会的进行,保证了课程的顺利开展,培养了学生上课要守时的习惯,课后作业及时完成,考试随堂进行,学习效果即时检验,全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手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信息素养教育结课方式支撑体系
(一)学院经费的支持
任何活动的举办都需要领导、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开设是以班级为单位授课的,一个年级至少有50个班,学校给予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专项经费支持,为该课程的开展提供了经济支持。
(二)平台支撑
信息素养教育中的读书共享会活动,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线上部分采用了超星集团的学习通云舟平台进行,在学习通平台上建立读书共享会专用的模块,用于实施和监督线上读书活动的进展情况。另外,考试部分采用了起点考试网,学生在线做题,这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这两个平台为信息素养教育教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信息化技术支撑。
总之,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以活动项目为主体、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结课方式,充分利用了高职生的特点,发挥其特长,避免了其缺点,调动了高职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多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锻炼了学生的技能,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目标,值得推广和学习。
参考文献:
[1]王秀芝,刘玉乐,李书环,等.高校课程结课方式的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4(34):204-2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EB/OL],2000-01-17.
[3]张慧超,孙浩,刘玉华.加强高校课程资源建设,做好精品开放课程,有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价值工程,2013,32(2):271-272.
[4]李俊英.高师大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基于慕课视角[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83-84.
编辑 王海文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信息素养教育;结课方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1-0148-02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特别在立德树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代的年轻人思想意识、学习方式、价值观念都发生着变化,如何在大学期间让他们学好基础理论知识,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结课对他们进行考核,这对公共基础课的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结课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传统教学结课方式的局限性
目前,高校课程为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采取的主要结课方式是考试(闭卷考试、开卷考试)、交课程论文或实践报告等形式。闭卷考试主要为划定重点的闭卷考试;开卷考试主要为带课本但不可以交流的考试形式;课程论文主要采取上交论文的方式,以此检验学生课程学习效果[1]。传统的教学结课方式有一定意义,但对基础知识差、学习能力不强的高职生来说,传统的教学结课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闭卷考试,有些高职生不动笔,期待补考老师放开政策;开卷考试,有些学生在教材上找不到答案,更不会拓展思维答题;以交课程论文或实践报告的形式结课,可能会出现雷同的论文或报告,或出现在网络上抄袭他人劳动成果的现象。所以,在检验学习效果方面,传统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高职生的特性促使教学结课方式改革
高等职院录取高考分数线普遍较低,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不强。[2]对基础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如专业课程。但是,他们并不缺乏学习的热情,热衷考证和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动手能力相对较强。面对高职生的这些特性,要使其较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必须用一种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授知识,完成课程的学习,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结课方式的改革刻不容缓。
(三)结课方式改革适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文件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以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为基础,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2]从这看出,高职生应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公共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基础的课程,其结课方式的改革将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以活动项目为主体、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结课方式
公共基础课是大一期间开设的基本课程,是各专业必修的课程,每个学校可能因学校性质、类别以及办学理念不同而存在部分差异,但总体上可以分为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3]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高職生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自2018年开设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本文结合两年来的教学实际、教学效果和结课方式,来探讨公共基础课结课方式,供大家参考。
(一)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通过传授收集信息资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学生的信息检索技能和创新能力;通过读书共享会的举办,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图书馆系列数字资源的使用方法和技能,为大学期间充分利用图书馆和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理工人才培养特色,助力学校一流应用人才培养[4]。这是我校开设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初衷和教学目标。
信息素养教育共8课时,分四章进行,采用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理论传授4课时,机房实践操作4课时,每周一次课,一个月完成教学任务。每个章节以项目导向、问题导向和案例的方式开展授课。
由上表可以看出,信息素养教育的考核方式由考勤、作业、读书共享会和考试四个部分构成,每个部分有一定百分值,且比重不同,最后的课程得分就是学生的这门课程成绩。从上表看,以读书共享会活动为主体,考勤、作业和考试三种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多方面培养和考查了学生的能力。
(二)信息素养教育的结课方式分析
从上表的考核方式看出,本课程教学以读书共享会为最终结课方式,班级读书共享会一般是在第一章课后安排,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线上部分要求每位学生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每晚8点准时阅读20分钟,一直坚持到课程完成读书共享会的举办才能结束,至少600分钟以上。线下部分是线上部分结束后,在确定的场所,邀请嘉宾、教师和学生,把在线上的所读所感,以阅读分享的方式,通过PPT、视频、表演等形式展现出来。线下活动有不同的角色扮演,如策划者、主持人、领读人、表演者、游戏参与者、问题回答者,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得分。 考勤、作业、考试是一般课程的常规考核方式,每一项考核方式都有细分值:考勤,共4次课,每次课5分,若缺勤一次就扣5分,以此类推;作业,也是4次,每次题数不同,但都要完成,并且上交到学习通平台的班级小组作业专区中,若缺交一次扣5分,以此类推。考试是课程结束后学生在起点考试网上进行,是对整个教学效果的检验。
(三)信息素养教育结课方式的教学效果
以读书共享会活动项目为主体的结课方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读书共享会活动项目为主体的结课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读书共享会是一项活动,活动期间不同的角色扮演,并不是由教师指定,而是班上学生一起竞聘产生,例如主持人,需要2位,1男1女,有些班级有6位报名者或更多人报名,这就要6位报名者到讲台上演讲或表演给大家看,由班上学生根据展示情况选定,这就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另外,班上几十名同学,不同的人阅读的兴趣点不同,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一个阅读小组,共同阅读一本图书,共同制订读后感和PPT。这个过程体现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
以读书共享会活动项目为主体的结课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个活动中,不管学生承担什么角色,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制作PPT的同学就会自主地去借阅PPT制作方面的图书学习,普通话不行的同学就会练习普通话,每位学生在各自的角色扮演中探索与成长。
考勤、作业和考试三种考核方式有力配合了读书共享会的进行,保证了课程的顺利开展,培养了学生上课要守时的习惯,课后作业及时完成,考试随堂进行,学习效果即时检验,全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手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信息素养教育结课方式支撑体系
(一)学院经费的支持
任何活动的举办都需要领导、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开设是以班级为单位授课的,一个年级至少有50个班,学校给予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专项经费支持,为该课程的开展提供了经济支持。
(二)平台支撑
信息素养教育中的读书共享会活动,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线上部分采用了超星集团的学习通云舟平台进行,在学习通平台上建立读书共享会专用的模块,用于实施和监督线上读书活动的进展情况。另外,考试部分采用了起点考试网,学生在线做题,这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这两个平台为信息素养教育教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信息化技术支撑。
总之,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以活动项目为主体、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结课方式,充分利用了高职生的特点,发挥其特长,避免了其缺点,调动了高职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多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锻炼了学生的技能,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目标,值得推广和学习。
参考文献:
[1]王秀芝,刘玉乐,李书环,等.高校课程结课方式的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4(34):204-2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EB/OL],2000-01-17.
[3]张慧超,孙浩,刘玉华.加强高校课程资源建设,做好精品开放课程,有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价值工程,2013,32(2):271-272.
[4]李俊英.高师大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基于慕课视角[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83-84.
编辑 王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