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于2008年秋季在河南省实施,而我正好2008年6月从信阳师范学院毕业进入河南省舞阳县第一高级中学从事高中语文教学,我也就有幸搭上河南省新课程改革的首班车。
新课程到底该怎样进行?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对于一个刚刚从大学毕业的新教师来说,基础的教学工作还没有做好,那么对于新课程改革就更是“雪上加霜”,难上加难,我确实面临着一道难题,但我相信凭着年轻人的聪明才智,勤学苦干,一定会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有所建树。
目前语文教育界有这么几种倾向:有人认为只要有热热闹闹的课堂氛围,就是在实施新课程了,于是不恰当地使用一些教学手段或教学方式,如滥用表演法、学科间无目的的整合、多媒体的过度使用等,语文课成了表演课、历史课、班会课,教师成了旁观者或放映员。有的教师淡化文本或脱离文本,不断地让学生谈感悟,以“说”为本,自然挤压、侵占了读书与思考的时间,说出来的也难免浮泛。针对这种种倾向,我在经过暑期远程培训、语文组集体调研之后,又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制定了“精彩诵读,凸现语文性”、“妙笔生花,突出文学性”的课堂训练标准。
精彩诵读,凸现语文味
新课程必修教材课时少,任务重,我们在现代文学习中,注重文本的有效诵读。一般情况下,不提倡使用多媒体,要求教师在纯朴的课堂上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诵读。在课前五至十分钟,组织学生按顺序上讲台诵读读本上的优秀文章,或篇或段,意在引导学生在课下阅读读本。课堂上重要作者简介和时代背景介绍均有学生阅读资料然后教师提问做答。新课改强调预习,但在没有时间保证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时间预习。所以在没有有效时间保证学生预习的前提下,我们都把初读放在课内,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时,学生大约用10分钟朗读全文,并要勾画出有关刘和珍的细节描写;而后课堂写作一则《刘和珍小传》,至少选三个同学读,师生进行评议。其后的课文解析中也是读析结合。赏析《雨巷》时,优美的诵读贯穿始终,范读把学生引入诗歌的朦胧美中,学生初读体验诗歌感情基调,全班齐读强化感受诗歌意境美、意象美,然后引导学生详细评析能表达作者情感的“雨巷”“丁香”等意象。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并不是课文难教,而是学生手头资料太多,老师串讲课文,学生了无兴味,参考资料上讲解详尽,很难讲出新意。我们在古文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梳理某个知识点,分类归纳整理,同桌互译,质疑等,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把有限的学习时间让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动口、动手,避免了老师讲得精疲力尽,学生却毫不领情,在下面昏昏欲睡的尴尬场面。学生在共同探讨中,读课文认真,理知识细心,古文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诵读、熟读课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当然,真正树立“以读为本”的理念,处理好不同文体诵读的方式,处理好“读”与“说”的关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学会忍受不能唱“独角戏”的失落。要教会学生在朗读涵泳中,与文本对话,动情地读,忘情地读,读出情感,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感受和能力,这应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着力点。
妙笔生花,突出文学性
必修二第一单元现代精品散文,都是传统经典名篇,学生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赏析资料,按常规方法,很难讲出新意。经过精心设计,我在讲读赏析的基础上,让学生既动口,又动手。《荷塘月色》在讲解赏析月光下的荷塘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语言训练:荷叶是田田的,是茂密的,层层叠叠,亭亭玉立。让学生模仿例句,结合课文内容分别给荷花、菏香、菏波、菏韵造句。很快,学生纷纷举手,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句子带着荷香在教室里飘荡。学生心情愉悦,兴致高涨。下课时,我趁势总结:大家的发言是精彩的,说出的语句是优美的;我的内心是喜悦的,和大家共同学习是快乐的。学生给我以热烈的掌声。
语文课有其本身的规律,对规律的认识非一朝一夕之功。语文课不同于其它课,可以说比任何其他学科都复杂,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语文的性质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教学更具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意义,语文课堂教学如果脱离了语文性,违背了客观规律,就等同于学生语言的自然习得,这就像是一匹没有接受过训练的野马,其用途是不大的,甚或是相反的。根据语文课的规律,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培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年轻教师提高水平的契机,加强语文课堂的语文性训练、凸显工具性,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性,凸显课堂的文学性,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新课程到底该怎样进行?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对于一个刚刚从大学毕业的新教师来说,基础的教学工作还没有做好,那么对于新课程改革就更是“雪上加霜”,难上加难,我确实面临着一道难题,但我相信凭着年轻人的聪明才智,勤学苦干,一定会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有所建树。
目前语文教育界有这么几种倾向:有人认为只要有热热闹闹的课堂氛围,就是在实施新课程了,于是不恰当地使用一些教学手段或教学方式,如滥用表演法、学科间无目的的整合、多媒体的过度使用等,语文课成了表演课、历史课、班会课,教师成了旁观者或放映员。有的教师淡化文本或脱离文本,不断地让学生谈感悟,以“说”为本,自然挤压、侵占了读书与思考的时间,说出来的也难免浮泛。针对这种种倾向,我在经过暑期远程培训、语文组集体调研之后,又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制定了“精彩诵读,凸现语文性”、“妙笔生花,突出文学性”的课堂训练标准。
精彩诵读,凸现语文味
新课程必修教材课时少,任务重,我们在现代文学习中,注重文本的有效诵读。一般情况下,不提倡使用多媒体,要求教师在纯朴的课堂上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诵读。在课前五至十分钟,组织学生按顺序上讲台诵读读本上的优秀文章,或篇或段,意在引导学生在课下阅读读本。课堂上重要作者简介和时代背景介绍均有学生阅读资料然后教师提问做答。新课改强调预习,但在没有时间保证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时间预习。所以在没有有效时间保证学生预习的前提下,我们都把初读放在课内,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时,学生大约用10分钟朗读全文,并要勾画出有关刘和珍的细节描写;而后课堂写作一则《刘和珍小传》,至少选三个同学读,师生进行评议。其后的课文解析中也是读析结合。赏析《雨巷》时,优美的诵读贯穿始终,范读把学生引入诗歌的朦胧美中,学生初读体验诗歌感情基调,全班齐读强化感受诗歌意境美、意象美,然后引导学生详细评析能表达作者情感的“雨巷”“丁香”等意象。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并不是课文难教,而是学生手头资料太多,老师串讲课文,学生了无兴味,参考资料上讲解详尽,很难讲出新意。我们在古文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梳理某个知识点,分类归纳整理,同桌互译,质疑等,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把有限的学习时间让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动口、动手,避免了老师讲得精疲力尽,学生却毫不领情,在下面昏昏欲睡的尴尬场面。学生在共同探讨中,读课文认真,理知识细心,古文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诵读、熟读课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当然,真正树立“以读为本”的理念,处理好不同文体诵读的方式,处理好“读”与“说”的关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学会忍受不能唱“独角戏”的失落。要教会学生在朗读涵泳中,与文本对话,动情地读,忘情地读,读出情感,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感受和能力,这应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着力点。
妙笔生花,突出文学性
必修二第一单元现代精品散文,都是传统经典名篇,学生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赏析资料,按常规方法,很难讲出新意。经过精心设计,我在讲读赏析的基础上,让学生既动口,又动手。《荷塘月色》在讲解赏析月光下的荷塘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语言训练:荷叶是田田的,是茂密的,层层叠叠,亭亭玉立。让学生模仿例句,结合课文内容分别给荷花、菏香、菏波、菏韵造句。很快,学生纷纷举手,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句子带着荷香在教室里飘荡。学生心情愉悦,兴致高涨。下课时,我趁势总结:大家的发言是精彩的,说出的语句是优美的;我的内心是喜悦的,和大家共同学习是快乐的。学生给我以热烈的掌声。
语文课有其本身的规律,对规律的认识非一朝一夕之功。语文课不同于其它课,可以说比任何其他学科都复杂,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语文的性质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教学更具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意义,语文课堂教学如果脱离了语文性,违背了客观规律,就等同于学生语言的自然习得,这就像是一匹没有接受过训练的野马,其用途是不大的,甚或是相反的。根据语文课的规律,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培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年轻教师提高水平的契机,加强语文课堂的语文性训练、凸显工具性,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性,凸显课堂的文学性,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