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作文讲评课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条全面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因一些原因,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视作文指导、重视学生作文的结果,而不重视作文讲评,而使作文讲评课效率低下。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了探析。
【關键词】作文讲评课;低效原因;导评并重;对话辩论;张扬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低效原因之一:重结果,轻过程——作文讲评课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重结果而轻过程,注重多写少讲评,这可能是作文讲评课低效的重要原因。一些老师认为,讲评多了会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会禁锢学生的思想、束缚学生的手脚,会束缚学生自由、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于作文反而不利。
用这种指导思想进行作文训练,对小学、初中生和初学写作的人来讲,符合作文训练的基本规律,能一定程度上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程度上展示学生的个性。但作文训练最终要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我们不能始终停在粗俗繁的阶段。其实作为一种朴素的教学实践活动,作文教学在关注“结果”的同时,也应该甚至更应该关注过程。作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写出一篇篇的作文,更在于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在逐步把握写作要领的基础上,写出高水准的作文,写出思想深刻、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结构安排合理的文章,并在写作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要做到以上讲的这些,笔者认为就要重视作文教学过程,重视作文教学的各环节,重视作文讲评课。一次作文训练过程,大致分为取材定题(写前指导)→构思表达(写中指导)→修改润色(写后指导)→交流评价(完善指导)→同题再写(强化指导)这样几个阶段。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两个转化:能动地、真实地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观点和情感),这是第一重“转化”,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是根本,是基础;第二重转化是学生自己的观念、情感向文字表现的转化,这重转化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是手段,是关键。要落实这些转化就要注重作文教学过程,让作文讲评课担负该担负的职责。
因此,教师要认识到作文讲评课的价值,教师通过批阅作文,可以了解所带学生整体和个体的写作水平,但衡量一次作文训练是否有效的标准,关键是让每一个学生知道自己在这次作文中的成功与不足各是什么,要自知长短。而这恰恰是作文讲评这个环节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把学生作文中成功之处进行及时客观的评价,让学生领略成功的愉悦感;把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委婉中肯地指出,让学生对作文中的问题得到改正和弥补。可见,作文讲评课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前一次作文的评析,又是对后一次作文的指导,是作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低效原因之二:重指导,轻讲评——导评并重,提升表达
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对写作指导这个环节都非常重视,从引导学生仔细深入地分析作文材料到主题、选材、语言、结尾、过渡、照应、层次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启发鼓励学生从内心出发,写自己想写的、所追求的、所欣赏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以确保本次作文教学的完成。
笔者调查发现,一些语文老师却不重视作文讲评课,甚至忽略作文讲评这个环节。这有悖于作文训练的规律,也与课程标准的先进理念不符,这样做会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其实,写作指导是从内容、形式、思维方面给这次作文训练定了训练目标,或者努力的方向;而作文讲评课则是作文训练过程中的完善指导环节,是对目标是否达成的验收,验收本次作文是否写出了学生自己的个性,是否体现了个性化的思维、个性化的选材、个性化的谋篇布局;验收材料使用与处理是否恰当,是否真实地将材料转化为自己的认识,验收是否有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之上对作文进行三个方面的修改:第一,整体的修改,包括观点的发展、内容的添加、顺序方面的调整和角度的转化等;第二,局部的调整,包括中心模糊或偏离、材料选择的失当与不足、局部思路的紊乱与重叠等;第三,语言的锤炼,包括纠正、弥补自己的表达失误,打磨、润色,冗杂的使之简洁,单薄的使之丰富,肤浅的使之深刻,呆板的使之生动。
作为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各个环节的指导,写作指导和作文讲评并重,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侧重于某一个环节而忽略其他环节都影响作文训练的效果,而不管哪一个环节,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写”上,要让写作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使之愿意表达,乐于表达,乐于修改,在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低效原因之三:重师讲,忽生评——对话辩论,张扬个性
目前,一些作文讲评课常由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评的很少甚至没机会去评,只能被动接受。而作文讲评课上教师又往往从整体上评价上一次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虽然教师从方方面面讲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据,但学生不像数学课上解数学题一样地动过脑子,也不了解其他同学的作文情况,无法和老师进行对话,只好硬着头皮听听。这种讲评课,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参与面也小,作文讲评的效率自然不高。
作文讲评课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活动,要形成师生的双边互动,教师要善于启示、激发、感染、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对其他同学的作文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不同意见可以充分展开讨论,让作文讲评课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认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求得新的发展,从而成为学生作文提升的促进者。这样可以使学生确立合乎逻辑的写作标准,提高他们判断作文优劣、调整作文策略、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对话辩论,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也可以拓展课堂的教学资源,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提高作文讲评的效率。这样的讲评过程,学生的收获是多方面的,更是鲜活的;这样的讲评过程,才有可能把学生从机械的作文训练中解脱出来,才有利于个性化思维、创造性思维发展,真正做到学生的自主性写作、个性化写作。
低效原因之四:重课评,忽“两头”——讲评为手段,提升为目的
笔者认为一次作文讲评应由课前学生自评互评、课堂讲评、课后升格三个环节构成。前两个环节是手段,后一个环节是目的,老师课堂的讲评是为课后学生完善升格自己的作文服务的。而一些老师在作文讲评时只重视课堂上的讲评,却忽视了课前学生的自评互评、忽视了课后学生对作文的完善升格这两头。这样的作文讲评因宗旨不明确,作文讲评的效果不会太好。作文讲评时老师不仅要根据写作训练的目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全面的概括分析,肯定优点,还要注意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尤其要保护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知道其作文中的缺点,以便在课后升格完善。如立意不够深刻的,就在升格时深化文章立意;选材不够新颖,就在升格时新化文章材料;结构不够严谨的,就在升格时优化文章结构;语言不够鲜活的,就在升格时活化文章语言;思维不够缜密的,就在升格时密化自己的思维;构思不够巧妙的,就在升格时巧化文章构思。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文不同方面得到提升,让学生在下次作文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作文升格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渐达到全面提升作文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马文辉,1972生,大学本科学历,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阅读和写作教学、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等。
【關键词】作文讲评课;低效原因;导评并重;对话辩论;张扬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低效原因之一:重结果,轻过程——作文讲评课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重结果而轻过程,注重多写少讲评,这可能是作文讲评课低效的重要原因。一些老师认为,讲评多了会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会禁锢学生的思想、束缚学生的手脚,会束缚学生自由、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于作文反而不利。
用这种指导思想进行作文训练,对小学、初中生和初学写作的人来讲,符合作文训练的基本规律,能一定程度上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程度上展示学生的个性。但作文训练最终要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我们不能始终停在粗俗繁的阶段。其实作为一种朴素的教学实践活动,作文教学在关注“结果”的同时,也应该甚至更应该关注过程。作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写出一篇篇的作文,更在于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在逐步把握写作要领的基础上,写出高水准的作文,写出思想深刻、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结构安排合理的文章,并在写作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要做到以上讲的这些,笔者认为就要重视作文教学过程,重视作文教学的各环节,重视作文讲评课。一次作文训练过程,大致分为取材定题(写前指导)→构思表达(写中指导)→修改润色(写后指导)→交流评价(完善指导)→同题再写(强化指导)这样几个阶段。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两个转化:能动地、真实地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观点和情感),这是第一重“转化”,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是根本,是基础;第二重转化是学生自己的观念、情感向文字表现的转化,这重转化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是手段,是关键。要落实这些转化就要注重作文教学过程,让作文讲评课担负该担负的职责。
因此,教师要认识到作文讲评课的价值,教师通过批阅作文,可以了解所带学生整体和个体的写作水平,但衡量一次作文训练是否有效的标准,关键是让每一个学生知道自己在这次作文中的成功与不足各是什么,要自知长短。而这恰恰是作文讲评这个环节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把学生作文中成功之处进行及时客观的评价,让学生领略成功的愉悦感;把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委婉中肯地指出,让学生对作文中的问题得到改正和弥补。可见,作文讲评课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前一次作文的评析,又是对后一次作文的指导,是作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低效原因之二:重指导,轻讲评——导评并重,提升表达
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对写作指导这个环节都非常重视,从引导学生仔细深入地分析作文材料到主题、选材、语言、结尾、过渡、照应、层次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启发鼓励学生从内心出发,写自己想写的、所追求的、所欣赏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以确保本次作文教学的完成。
笔者调查发现,一些语文老师却不重视作文讲评课,甚至忽略作文讲评这个环节。这有悖于作文训练的规律,也与课程标准的先进理念不符,这样做会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其实,写作指导是从内容、形式、思维方面给这次作文训练定了训练目标,或者努力的方向;而作文讲评课则是作文训练过程中的完善指导环节,是对目标是否达成的验收,验收本次作文是否写出了学生自己的个性,是否体现了个性化的思维、个性化的选材、个性化的谋篇布局;验收材料使用与处理是否恰当,是否真实地将材料转化为自己的认识,验收是否有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之上对作文进行三个方面的修改:第一,整体的修改,包括观点的发展、内容的添加、顺序方面的调整和角度的转化等;第二,局部的调整,包括中心模糊或偏离、材料选择的失当与不足、局部思路的紊乱与重叠等;第三,语言的锤炼,包括纠正、弥补自己的表达失误,打磨、润色,冗杂的使之简洁,单薄的使之丰富,肤浅的使之深刻,呆板的使之生动。
作为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各个环节的指导,写作指导和作文讲评并重,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侧重于某一个环节而忽略其他环节都影响作文训练的效果,而不管哪一个环节,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写”上,要让写作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使之愿意表达,乐于表达,乐于修改,在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低效原因之三:重师讲,忽生评——对话辩论,张扬个性
目前,一些作文讲评课常由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评的很少甚至没机会去评,只能被动接受。而作文讲评课上教师又往往从整体上评价上一次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虽然教师从方方面面讲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据,但学生不像数学课上解数学题一样地动过脑子,也不了解其他同学的作文情况,无法和老师进行对话,只好硬着头皮听听。这种讲评课,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参与面也小,作文讲评的效率自然不高。
作文讲评课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活动,要形成师生的双边互动,教师要善于启示、激发、感染、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对其他同学的作文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不同意见可以充分展开讨论,让作文讲评课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认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求得新的发展,从而成为学生作文提升的促进者。这样可以使学生确立合乎逻辑的写作标准,提高他们判断作文优劣、调整作文策略、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对话辩论,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也可以拓展课堂的教学资源,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提高作文讲评的效率。这样的讲评过程,学生的收获是多方面的,更是鲜活的;这样的讲评过程,才有可能把学生从机械的作文训练中解脱出来,才有利于个性化思维、创造性思维发展,真正做到学生的自主性写作、个性化写作。
低效原因之四:重课评,忽“两头”——讲评为手段,提升为目的
笔者认为一次作文讲评应由课前学生自评互评、课堂讲评、课后升格三个环节构成。前两个环节是手段,后一个环节是目的,老师课堂的讲评是为课后学生完善升格自己的作文服务的。而一些老师在作文讲评时只重视课堂上的讲评,却忽视了课前学生的自评互评、忽视了课后学生对作文的完善升格这两头。这样的作文讲评因宗旨不明确,作文讲评的效果不会太好。作文讲评时老师不仅要根据写作训练的目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全面的概括分析,肯定优点,还要注意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尤其要保护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知道其作文中的缺点,以便在课后升格完善。如立意不够深刻的,就在升格时深化文章立意;选材不够新颖,就在升格时新化文章材料;结构不够严谨的,就在升格时优化文章结构;语言不够鲜活的,就在升格时活化文章语言;思维不够缜密的,就在升格时密化自己的思维;构思不够巧妙的,就在升格时巧化文章构思。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文不同方面得到提升,让学生在下次作文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作文升格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渐达到全面提升作文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马文辉,1972生,大学本科学历,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阅读和写作教学、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