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代讲,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y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小学各个阶段都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原则。
  以读代讲,顾名思义就是用读来代替讲,转变教师观念,摒弃繁琐的课文分析,以学生多种形式的读代替老师的讲解分析,把语文老师的满堂灌变成学生真正读书的课堂。
  默读,在日常阅读中最有用,最有利于思维。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同时指导学生逐渐学会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教给学生边读边思考的方法,使学生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诵读,特别适用于要求背诵的课文,在指导学生读出语感、情趣和韵味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
  精读,通过对重要词句的反复朗读,想帮助理解课文,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中心内容的把握。
  略读,主要是指导学生快速把握课文的大意。
  浏览,旨在提高阅读的速度,训练学生快速捕捉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
  下面我就以《三顾茅庐》为例,向大家展示如何以学生多种形式的读代替老师的讲解分析在课堂上的具体运用,来实现以读代讲、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的。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顺势指导“茅”字的书写。
  2.略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势板书“诚心诚意”。(让学生快速把握课文的大意)
  二、重点质疑,读中悟“诚”
  1.默读课文,划出表现刘备“诚心诚意”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自学后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2.围绕“诚心诚意”,精读明意。(指导学生对重要词句反复朗读,在指导学生读出语感、情趣和韵味的同时,帮助理解课文)
  预设:
  ★从拜访的次数来探究:“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但都没有见着。”“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
  此处预设:刘备为什么要邀请诸葛亮出山?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是个怎样的人?又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从刘备的语言加以探究:
  (1)指导朗读与“嚷”、“生气”相关的句子,理解张飞为什么嚷、刘备为什么生气。
  (2)师点拨: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弟兄,现在,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批评、责备张飞,说明他对诸葛亮很有诚心。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结:抓住刘备的语言,突出他的“诚意”。(板书“语言”)
  ★从刘备的动作、神态来探究:
  (1)分句交流。
  ①“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②“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③“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④“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2)指生朗读:谁能结合关键词句,读出刘备的诚心诚意?(师评、生自评、生互评:舒缓、自然、平和的语调)
  (3)练习背诵:试着抓住刘备的动作、神态,结合几个表示时间的分句,先自己练背,后同位互查。(本段是要求背诵的,也是文章的难点,通过诵读加深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
  3.学习4、5自然段。(精读两个比喻句,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及与诸葛亮的亲密关系)
  师过渡:诸葛亮值得刘备如此的诚心诚意吗?
  (1)指生读第4段。预设问题:“茅塞顿开”的意思。师点拨:比喻,把这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比作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拨云见日。
  (2)指生读第5段,体会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亲密。
  “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如鱼得水。
  (3)补充阅读《出师表》片段。师范读,生小声跟读。(补充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积累)
  三、总结写法,拓展阅读(指导总结文章写法,补充阅读,增加积累)
  1.梳理拓展点: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认识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2.拓展阅读:《张飞认输》。(浏览文章, 训练学生快速捕捉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重视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
  1.熟练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推荐大家阅读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在这篇教学设计中,我通过设计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也只有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以读代讲,以读促思,才能帮助他们深刻理解课文,激起情感共鸣,真正有所感悟,从而让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以读代讲是一种以生为本、还学于生的理念。以读代讲不是只读不讲,而是以“读”为主,以“讲”为辅。“读”要目的明确,讲求时效;“讲”要恰到好处,真正促进学生的读。通过读,学生能领悟教师不易讲清的语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构建教学情境模式、实施情境教育是实现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创设情境,能实现优化教育环境,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其中。在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中,能实现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而契合,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活动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在潜移默化中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
期刊
试卷讲评在最后高考冲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纠正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错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归纳复习、开阔思路,要培养答题技巧和提高学生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观察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是教师了解学生、改进教法、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在高三复习阶段教学中,各类测试频繁,时间紧,任务重,笔者深深体会到,要优化试卷讲评课的效果,提高讲评课的质量,
期刊
摘 要:本文对新课程标准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检讨,并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支点。当然也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但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还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  关键词:物理教学 教学方法 课堂设计 系统教学  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今情况下发现并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有其本身的特点,能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但更多
期刊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文本教材不可缺少,但我们决不能把学生局限在书本之中,而应跳出书本,走出课堂,在校园、社会、大自然中探索、学习、创作。传统的农村美术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临摹,像则为优,否则次之,结果教出的都是“大统一”式的学生,抑制了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造成
期刊
新的数学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于这一新的数学教学理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改革或创新我们的数学教学方法:  一、“探究——主体参与型”教学方法  首先,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教学一开始,教师要创设数学发现活动的环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提出开放性问题。问题是思考的起点,但作为教学开始环节
期刊
美术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利用美术教育促进心理健康?自古以来美术及其活动就对心理疾病及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及治疗作用。我们现行的美术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就是过于重视美术的技法技能的学习、美术教学的教化作用,但是严重忽视了美术活动中的情感教育以及美术能疏通情感的教育。本课题从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性以及美术教育与心理健康的紧密联系入手,探索了美术课堂教学及美术课外活动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
期刊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实验无疑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我们研究和学习的对象就要从日常生活开始,一张废纸、一个塑料瓶、一个塑料袋、一个废弃的塑料注射器、一块小手帕、一个易拉罐等等,都可以制作物理教具。这些低成本自制教具由于材料易找、实施便利、贴近生活、亲近感强、形式多变、新奇有趣、节省资源、变废为宝、易于制作和使用等特点,特别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能在课外做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语文教学应培植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强调了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说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已成为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学习语文,汉语拼音是第一课,这一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这一课学好了,可以确立学
期刊
语文除了作为一种语言的工具以外,应该强调文学性,而文学和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我想着在教学中尝试将文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探索。  一、散文课与色彩课结合  中学语文课中许多优美的散文都是用文字书写的图画,极具绘画性。如《不朽的失眠》、《荷塘月色》、《白杨礼赞》、《夏之绝句》等,它们有形有色有特征。在讲授这些篇目时,我先画好一些示范性色彩画,给学生展示美丽的画面,让学生把优美的语言文字和直观形象的画面相
期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文重点在于实践,再多再高深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多种情感,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受到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人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内心涌起不能自已的情感时,便要用文辞表达出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奇异的自然现象和参与沸腾的社会生活。  一、以激情诱导激情  “亲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