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快速蔓延,旧城改造的速度是空前的。本文通过李郢孜民族一条街改造规划为案例, 采用民族人士访谈,入户调查等客观的方法,深入调研和充分挖掘民族历史、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古民居、民风民俗等文脉,认真研究旧城改造与文脉传承方面出现的问题,寻找问题的根源,探索旧城改造与文脉延续的新思路。
【关键词】探索;旧城改造;文脉延续;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V447文献标识码: A
1、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化快速蔓延,旧街改造的速度是空前的,城市活动日益密集,传统的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风貌中那些优秀的遗产正在日益减少。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生活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城市文化特色及遗产保护意识明显增强。2012年,当地政府启动该街改造工程,政府坚持“尊重历史、延续文脉、尊重规划、服务旅游”的工作原则,秉承“政府引导、居民参与、市场运作、规范建设”的运行机制,力求将街区改造为集民族文化、休闲娱乐、特色餐饮、商业居住于一体的民族风情街。
2、现状概况
李郢孜民族一条街位于淮南市谢家集区东南部,是一条东西向城市次干道。街的东边有省二级文物保护单位——黄歇墓,相传为战国时期所建;街的中部有清代所建的清真寺,寺虽然不大但是名气非凡,半圆顶帽子,典型的阿拉伯式建筑,看上去异常古朴肃穆,是当地穆斯林朝拜的圣地。清真寺的西边是清朝爱国将领厦门水师提督杨岐珍之墓,街道中部有清代所建的古民居,青砖灰瓦,整条街充满浓厚的文化氛围。 该街改造前才7米宽,路面为土质的,无排水设施,车辆经常堵塞,一片混乱,沿街建筑破烂不堪,已到了非改建不可的地步。当地政府也非常重视这条街的改造规划,并一再强调要保留街区的文化特色。通过几周的调查,我们发现,该街建筑历年来多次遭到破坏,但古街的文化形态、建筑肌理依然存在,依旧保持着浓郁的地方传统建筑特色,每每给来访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设计思路
城市历史街区的价值认定不仅包括地形、地貌和自然特征还包括:其建成环境,不论是历史上的还是当代的;其地上地下的基础设施,其公共空间、其土地使用模式和空间环境;感觉和视觉联系,以及城市结构的所有其他要素;还包括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实践和价值观、经济进程以及与多样性和特性有关的无形遗产方面。 所有要素促成了街区的独特性、场所精神和体验的特征,并影响其功能和肌理也作为街区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这种不仅认定街区的物质遗存及非物质遗存,同时将街区的物质遗存和非物质遗存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遗存的生成机制作为城市、历史街区价值的方法对于城市遗产的保护提出了更为全面的建议。为使街区规划设计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在保护基础上,通过设计,确定了三大规划设计新思路:
(1)传承与创新
建筑创作的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传承性”,主要评价该建筑是否很好地传承了古代建筑艺术的形态和神韵;第二方面是“创新性”,评价建筑是否具有基于民族文化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手法;第三方面是“协调性”,主要评价建筑是否能整体协调传承和创新两方面的形式和内容,达到传承建筑艺术的本质和精髓的新时代建筑。建筑的创作是一个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动态发展过程;传承是保持民族文化特征的基础,创新则是赋予其活力的源泉。因此,本设计结合清代许世武古民居、清真寺建筑的基本特征。 规划通过节点塑造、线形提升、业态植入,使街区价值得以传承,并带动街区文化和活力全面复兴。集中展现历史文化街区所代表的民族文化,通过对街区社会人文的深入挖掘,结合保存较好的清真寺,复兴街区文化空间。
设计中我们着重强调了整条街的连续性,1000多米长改建的民族街应有很好地连续性和统一感,高度控制在2—3层,局部4层,良好的轮廓线和连绵不断的古建筑有助于加强街道的整体感。调查证明:原民族街断面宽高比(D/H)近似于2.5。改建后,路面宽25米,机动车道宽15米,人行道5米宽,街断面的宽高比(D/H)值在2.8——3.5,比较适中。唯中段为4.0,过分开阔的道路会使人感到空旷,但这种特殊情况是为了更好地烘托清真寺的重要性,40*40米的绿地正好开辟出街心花园,功能上为每年的开斋节众多的穆斯林提供了足够的宗教活动空间。沿街建筑的立面设计既考虑与原有保留建筑协调,又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处理好重点部位和一般中性立面的关系,民族街北侧是设计中最困难的地段,可以想象原来只有7米宽的小街加宽至25米使8米多高的清真寺变成火柴盒,尺度让人感到困惑。经过反复推敲,谨慎地从事,要确保成功,首先还是如何保护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真寺,后来采用了相鄰建筑后退用绿化隔离,围合成一个方形广场成为整条街视觉上的高潮,正对清真巷规划一座民族文化馆,它造型以坡顶为主,白墙青瓦,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拱顶与清真寺相呼应,体现出李郢孜地区古代多元文化的特点。目前看民族街虽显得空旷,但绿化丰满后将是一条环境优雅、尺度适宜、漂亮的林荫道。
(2)保护与利用
民族街的改造规划,我们认识到:民族文化是民族群体长期劳动创造及智慧的结晶,塑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种种行为方式、风俗习惯。每个民族的特色文化都具有重大的价值与意义。为将李郢孜地区打造成为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谐发展的大熔炉,应充分挖掘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听取少数族居民的实际诉求,做到对民族历史的尊重,保护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街区的民族特色。在对民族街沿街建筑的功能、体型、立面进行设计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条街的改造首先应该保护古街的风貌,对该街要用城市设计方法进行整体空间环境设计;建筑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立面处理手法要细致、适度,有时代烙印与文脉的延续感,要注意建筑色彩和运用地方材料。当然还要改善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增加绿地,注意开发土地的潜力等因素。
(3)长效与可行
规划建议政府主控、多方参与的模式,促进街区的整体复兴。在对民族街区内历史功能、建筑形式及社会文化发展过程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于不同形制建筑采取不同的改造模式,确保街区改造的经济可行。在文化街的改造规划中要有长远的观点,一条街要达到成熟完美的境界,至少要经过长时间的持续努力的经营与建设。第二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民族街的改造从规划到单体设计,多是在研究控制建筑的体量、造型、高度、容积率与历史建筑的协调。利用规划调整用地的时机,开辟出一些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绿地,设计中要适应地留有余地和可塑性,随着经济的发展,认识的加深,这些新的街道就会变得现代、文明、古朴、优美和宜人。民族街改造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范畴关系比较复杂,设计者要很好地与政府部门、开发者、使用者、地方的名人贤士合作,采取的对策必须是城市设计加建筑设计及景观环境设计多方面思维方法,最终的结果要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和城市环境的优化历史文脉的延续。
4、结语
规划以保护为基础,明确街区价值、保护要素与法定保护要求;通过“规划设计加城市设计”方法妥善协调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实现街区价值的全面展示与整体提升;以实现街区的严格保护、永续利用和经济可行。人文环境的延续和发展是依附于物质环境的发展,这是个深层的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人们期望现代化的生活要求与高质量的生活,但同时也强烈地要求要保持住自己本地区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惠怡,王连明,风貌保护与发展的更新探索, 城市规划学刊,2013(8)增刊.
[2]淮南市历史建筑紫线规划,政府已批准实施
[3]淮南市西部城区分区规划(2008-2020年)政府已批准实施
【关键词】探索;旧城改造;文脉延续;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V447文献标识码: A
1、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化快速蔓延,旧街改造的速度是空前的,城市活动日益密集,传统的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风貌中那些优秀的遗产正在日益减少。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生活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城市文化特色及遗产保护意识明显增强。2012年,当地政府启动该街改造工程,政府坚持“尊重历史、延续文脉、尊重规划、服务旅游”的工作原则,秉承“政府引导、居民参与、市场运作、规范建设”的运行机制,力求将街区改造为集民族文化、休闲娱乐、特色餐饮、商业居住于一体的民族风情街。
2、现状概况
李郢孜民族一条街位于淮南市谢家集区东南部,是一条东西向城市次干道。街的东边有省二级文物保护单位——黄歇墓,相传为战国时期所建;街的中部有清代所建的清真寺,寺虽然不大但是名气非凡,半圆顶帽子,典型的阿拉伯式建筑,看上去异常古朴肃穆,是当地穆斯林朝拜的圣地。清真寺的西边是清朝爱国将领厦门水师提督杨岐珍之墓,街道中部有清代所建的古民居,青砖灰瓦,整条街充满浓厚的文化氛围。 该街改造前才7米宽,路面为土质的,无排水设施,车辆经常堵塞,一片混乱,沿街建筑破烂不堪,已到了非改建不可的地步。当地政府也非常重视这条街的改造规划,并一再强调要保留街区的文化特色。通过几周的调查,我们发现,该街建筑历年来多次遭到破坏,但古街的文化形态、建筑肌理依然存在,依旧保持着浓郁的地方传统建筑特色,每每给来访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设计思路
城市历史街区的价值认定不仅包括地形、地貌和自然特征还包括:其建成环境,不论是历史上的还是当代的;其地上地下的基础设施,其公共空间、其土地使用模式和空间环境;感觉和视觉联系,以及城市结构的所有其他要素;还包括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实践和价值观、经济进程以及与多样性和特性有关的无形遗产方面。 所有要素促成了街区的独特性、场所精神和体验的特征,并影响其功能和肌理也作为街区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这种不仅认定街区的物质遗存及非物质遗存,同时将街区的物质遗存和非物质遗存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遗存的生成机制作为城市、历史街区价值的方法对于城市遗产的保护提出了更为全面的建议。为使街区规划设计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在保护基础上,通过设计,确定了三大规划设计新思路:
(1)传承与创新
建筑创作的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传承性”,主要评价该建筑是否很好地传承了古代建筑艺术的形态和神韵;第二方面是“创新性”,评价建筑是否具有基于民族文化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手法;第三方面是“协调性”,主要评价建筑是否能整体协调传承和创新两方面的形式和内容,达到传承建筑艺术的本质和精髓的新时代建筑。建筑的创作是一个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动态发展过程;传承是保持民族文化特征的基础,创新则是赋予其活力的源泉。因此,本设计结合清代许世武古民居、清真寺建筑的基本特征。 规划通过节点塑造、线形提升、业态植入,使街区价值得以传承,并带动街区文化和活力全面复兴。集中展现历史文化街区所代表的民族文化,通过对街区社会人文的深入挖掘,结合保存较好的清真寺,复兴街区文化空间。
设计中我们着重强调了整条街的连续性,1000多米长改建的民族街应有很好地连续性和统一感,高度控制在2—3层,局部4层,良好的轮廓线和连绵不断的古建筑有助于加强街道的整体感。调查证明:原民族街断面宽高比(D/H)近似于2.5。改建后,路面宽25米,机动车道宽15米,人行道5米宽,街断面的宽高比(D/H)值在2.8——3.5,比较适中。唯中段为4.0,过分开阔的道路会使人感到空旷,但这种特殊情况是为了更好地烘托清真寺的重要性,40*40米的绿地正好开辟出街心花园,功能上为每年的开斋节众多的穆斯林提供了足够的宗教活动空间。沿街建筑的立面设计既考虑与原有保留建筑协调,又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处理好重点部位和一般中性立面的关系,民族街北侧是设计中最困难的地段,可以想象原来只有7米宽的小街加宽至25米使8米多高的清真寺变成火柴盒,尺度让人感到困惑。经过反复推敲,谨慎地从事,要确保成功,首先还是如何保护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真寺,后来采用了相鄰建筑后退用绿化隔离,围合成一个方形广场成为整条街视觉上的高潮,正对清真巷规划一座民族文化馆,它造型以坡顶为主,白墙青瓦,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拱顶与清真寺相呼应,体现出李郢孜地区古代多元文化的特点。目前看民族街虽显得空旷,但绿化丰满后将是一条环境优雅、尺度适宜、漂亮的林荫道。
(2)保护与利用
民族街的改造规划,我们认识到:民族文化是民族群体长期劳动创造及智慧的结晶,塑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种种行为方式、风俗习惯。每个民族的特色文化都具有重大的价值与意义。为将李郢孜地区打造成为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谐发展的大熔炉,应充分挖掘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听取少数族居民的实际诉求,做到对民族历史的尊重,保护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街区的民族特色。在对民族街沿街建筑的功能、体型、立面进行设计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条街的改造首先应该保护古街的风貌,对该街要用城市设计方法进行整体空间环境设计;建筑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立面处理手法要细致、适度,有时代烙印与文脉的延续感,要注意建筑色彩和运用地方材料。当然还要改善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增加绿地,注意开发土地的潜力等因素。
(3)长效与可行
规划建议政府主控、多方参与的模式,促进街区的整体复兴。在对民族街区内历史功能、建筑形式及社会文化发展过程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于不同形制建筑采取不同的改造模式,确保街区改造的经济可行。在文化街的改造规划中要有长远的观点,一条街要达到成熟完美的境界,至少要经过长时间的持续努力的经营与建设。第二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民族街的改造从规划到单体设计,多是在研究控制建筑的体量、造型、高度、容积率与历史建筑的协调。利用规划调整用地的时机,开辟出一些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绿地,设计中要适应地留有余地和可塑性,随着经济的发展,认识的加深,这些新的街道就会变得现代、文明、古朴、优美和宜人。民族街改造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范畴关系比较复杂,设计者要很好地与政府部门、开发者、使用者、地方的名人贤士合作,采取的对策必须是城市设计加建筑设计及景观环境设计多方面思维方法,最终的结果要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和城市环境的优化历史文脉的延续。
4、结语
规划以保护为基础,明确街区价值、保护要素与法定保护要求;通过“规划设计加城市设计”方法妥善协调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实现街区价值的全面展示与整体提升;以实现街区的严格保护、永续利用和经济可行。人文环境的延续和发展是依附于物质环境的发展,这是个深层的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人们期望现代化的生活要求与高质量的生活,但同时也强烈地要求要保持住自己本地区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惠怡,王连明,风貌保护与发展的更新探索, 城市规划学刊,2013(8)增刊.
[2]淮南市历史建筑紫线规划,政府已批准实施
[3]淮南市西部城区分区规划(2008-2020年)政府已批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