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高职高专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担当着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神圣使命。目前,中国高职高专院校创业教育规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课程从少到多,逐渐迈入积极发展的关键期。但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创业教育在创业理念定位、体系构建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试图从创业教育内涵入手,对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予以浅显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5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概念。关于创业教育的内涵,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创业,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创办事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科文组织指出:从广义上说,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个人。从本质上说,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实际上就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创业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事业心与开拓技能的培养,就是一个人开创性形成的教育,这就是创业教育的基本含义。创业教育已逐渐成为中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仅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创业教育正是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和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信心,掌握创业技能,学会捕捉就业机会,提高创业的能力,孕育出一批高素质的创业者。带动就业,促进技术转化和技术创新,而且能够提高产业素质,促进产业高度化,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二)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成为大学生培养教育的关键。在我国现阶段,创业教育应突出强调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创业教育,可以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去创业并提高创业的成功率。然而,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解决眼前的就业问题,更本质的意义在于它是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培育务实趋利、理性进取的商业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将是我国高校的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实现高职高专毕业生充分就业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人数不断上升,队伍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则愈显严峻,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是义不容辞。通过创业教育,不断扩大就业项目,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发展推动、创业带动、服务促动,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实现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三、高职高专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教育部在2010年召开了全国"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成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即将转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是在政府推动下进行,由于起步晚,推进慢,创业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一)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由于对"创业教育"的理解比较狭隘,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创业教育发展"功利化"、"工具化"倾向明显,教育理念定位不明确,创业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融入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中,培养出的学生创业意识淡薄,创业教育落实积极性不高。
(二)创业教育形式匮乏。创业教育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转变。大部分学校关注的仍然是少数人的"创业活动",而不是多数人的"创业教育",而且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系统性与层次性,影响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创业教育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缺乏专门的负责创业教育的机构,针对创业教育的保障与激励机制不健全,这也导致了学校创业教育不能系统、持续、全面的组织实施。所以创业教育存在着内容单一、投入不足、效果甚微、推进缓慢的现状。使得学生对创业的普遍感觉是既认同又迷茫,不知从何下手,实际创业的比例很低,创业成功的比例更低。
(四)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创业教育并不是开设几门课就能解决的问题,目前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比较滞后,或者用一、两次创业讲座代替创业教育,或者就业指导课附带一些创业教育内容,而且基本上限于观念引导、理论说教,缺少创业实践指导和训练,而是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这就涉及到学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涉及到人才培养培养模式的改革。为了及时有效地回应社会的需求,深入发展我国高职高专创业教育,急需形成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创业教育体系。
总之,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高职高专教育的一个创新性教育工程。创业教育不同于以往的适应性、守成性教育,而是注重把创业精神和开拓技能的培养提高到学术性和职业性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使更多的高职高专大学生把握创业机会,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并最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素质和能力,理性地创业,成功地创业。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更好地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提高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春意,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6期。
[2]胡先文、杨吉琼、符金万,我校开展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探讨[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张玉,创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张帆、张帏,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才,2003年第08期。
[5]荆德刚,就业观察: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N],中国青年报,2006年第02期。
[6]熊礼杭,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7年第11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5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概念。关于创业教育的内涵,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创业,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创办事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科文组织指出:从广义上说,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个人。从本质上说,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实际上就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创业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事业心与开拓技能的培养,就是一个人开创性形成的教育,这就是创业教育的基本含义。创业教育已逐渐成为中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仅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创业教育正是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和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信心,掌握创业技能,学会捕捉就业机会,提高创业的能力,孕育出一批高素质的创业者。带动就业,促进技术转化和技术创新,而且能够提高产业素质,促进产业高度化,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二)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成为大学生培养教育的关键。在我国现阶段,创业教育应突出强调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创业教育,可以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去创业并提高创业的成功率。然而,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解决眼前的就业问题,更本质的意义在于它是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培育务实趋利、理性进取的商业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将是我国高校的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实现高职高专毕业生充分就业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人数不断上升,队伍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则愈显严峻,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是义不容辞。通过创业教育,不断扩大就业项目,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发展推动、创业带动、服务促动,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实现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三、高职高专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教育部在2010年召开了全国"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成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即将转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是在政府推动下进行,由于起步晚,推进慢,创业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一)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由于对"创业教育"的理解比较狭隘,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创业教育发展"功利化"、"工具化"倾向明显,教育理念定位不明确,创业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融入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中,培养出的学生创业意识淡薄,创业教育落实积极性不高。
(二)创业教育形式匮乏。创业教育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转变。大部分学校关注的仍然是少数人的"创业活动",而不是多数人的"创业教育",而且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系统性与层次性,影响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创业教育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缺乏专门的负责创业教育的机构,针对创业教育的保障与激励机制不健全,这也导致了学校创业教育不能系统、持续、全面的组织实施。所以创业教育存在着内容单一、投入不足、效果甚微、推进缓慢的现状。使得学生对创业的普遍感觉是既认同又迷茫,不知从何下手,实际创业的比例很低,创业成功的比例更低。
(四)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创业教育并不是开设几门课就能解决的问题,目前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比较滞后,或者用一、两次创业讲座代替创业教育,或者就业指导课附带一些创业教育内容,而且基本上限于观念引导、理论说教,缺少创业实践指导和训练,而是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这就涉及到学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涉及到人才培养培养模式的改革。为了及时有效地回应社会的需求,深入发展我国高职高专创业教育,急需形成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创业教育体系。
总之,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高职高专教育的一个创新性教育工程。创业教育不同于以往的适应性、守成性教育,而是注重把创业精神和开拓技能的培养提高到学术性和职业性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使更多的高职高专大学生把握创业机会,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并最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素质和能力,理性地创业,成功地创业。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更好地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提高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春意,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6期。
[2]胡先文、杨吉琼、符金万,我校开展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探讨[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张玉,创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张帆、张帏,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才,2003年第08期。
[5]荆德刚,就业观察: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N],中国青年报,2006年第02期。
[6]熊礼杭,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