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北京档案》再次全新改版的一年,我衷心祝愿《北京档案》越办越好,再创辉煌。
说起改版,至今难忘1996年《北京档案》由双月刊变成月刊的那次改版。作为热心读者和通讯员的我,有幸参加了当年的改版座谈会。会议征求大家对改版的意见,我提出若能新辟一个带有互动性质的辩论栏目,定会吸引读者的眼球,不过,前提是领导要有解放思想的勇气和对不同观点的宽容。这无异于将了领导一军,谁知领导马上把球又踢了回来,说:“这个栏目就交给你吧!”这真是“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从此,我就以阿昆的名义主持“每期一辩”,没想到一干就是15年。
这是跨世纪的15年,也是我饱尝编辑工作酸甜苦辣的15年。原来,从确定辩题到组织多位作者的文稿,再到把这些内容不同的文稿,编成围绕一个论点、互相关联、上下贯通的一篇文章,真比亲自撰写一篇文章还难。难在既费心思,又费时间;难在一个页码,要容下八九个人的观点,必须字斟句酌,惜墨如金;而最难的则是辩题要有可辩性,正方、反方都要能自圆其说,不可一边倒。这不能不让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有时甚至竟彻夜难眠。
15年来“每期一辩”共推出辩题31个,年均2个。这些辩题按内容可分为六类:一是直面现实生活的,如“档案工作还是要讲默默无闻”、“女士更适宜做档案工作”、“档案工作太清苦”;二是瞄准当前热点的,如“档案人员跳槽的是非利弊”、“历史能否戏说”、“尘封馆藏因何屡被‘发现’”;三是触及敏感话题的,如“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各省没必要都办档案刊物”、“企业档案:分级管理?属地管理?”;四是探讨未来走向的,如“机构精简大势所趋,档案部门何去何从”、“电子文件能否取代纸质文件?”、“企业重组话档案”;五是研究业务学术,如“档案收集难在哪?”、“档案馆有无休闲功能?”、“区县档案编研何去何从?”;六是围绕中心工作的,如“何为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评说档案三十年”、“我说编制‘十二五’档案规划”。每个辩题均视来稿情况,短者仅一季,长者过半年。辩论的宗旨是:不求答案高度一致,但求众说纷纭中,广开了言路,启迪了思路,开拓了视野;不求观点严谨全面,但求三言五语中,有真知灼见,能阐明事理,推动工作。其间,中国档案报、《上海档案》等报刊予以了转载,影响竟波及全国档案界,非我所料。虽然每期只有一个页码,约1700字,一年下来,也两万字有余,15年日积月累竟然留下洋洋30余万字。每期作者八九人,每年近百人次,15年作者累积过千人次,可能创下《北京档案》诸多栏目中,作者光顾的最高纪录。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回顾“每期一辩”能从上世纪末一路走来,我首先要感谢领导对栏目的一贯支持,这支持就是无比的信任、极其的放手和非常的宽容。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他们也参与过辩论,当然用了笔名,为的是避免定调子,影响其他作者的独立思考。
我还要感谢专家学者对栏目的热忱指导。档案界的知名教授陈兆祦曾在《北京档案》著文说:“半年来连续读了《北京档案》2000年第1期至第5期刊登的讨论‘案卷标准化有利有弊’的各种意见,受益匪浅,并联想到一些问题,现提出来与大家讨论。”“受益匪浅”实为专家的“过誉”之词,但栏目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和点评,仍让我受宠若惊。也就是在这千禧之年,栏目荣幸地被一家档案软件公司冠名赞助。
我更要感谢广大作者和读者对栏目的深情厚爱。他们中有我熟悉的师长,如兰州铁路局办公室的张立燕主任,他经常组织档案馆的同仁讨论辩题,写出的文稿总有奇思妙想,为栏目增色不少。也有我从未谋面的,如黑龙江850农场的段公健,他常年订阅《北京档案》,且常为栏目投稿。再如,原一商集团的李贺英,在奥组委工作的百忙中,抽时间给栏目提供素材,使“档案与奥运”的辩论平添几分生动与鲜活。还有一位笔名叶子的同仁,时常给栏目出点子,使栏目屡有新意。
“梅花香自苦寒来”,主持“每期一辩”的15年也是我经历人生转折,且受益很多的15年。1997年,是栏目开办的次年,我被广大读者推选为首届北京市十佳档案员,这得益于栏目提高了我在读者中的知名度。两年后我退居二线,又过三年我退休了,但正红火的栏目却责令我退而不休,强迫我学而不倦。近日,东城区授予我“市民学习之星”称号,我仍认为功在栏目。
清人赵翼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万口传的李杜诗篇尚且如此,何况名不见经传的“每期一辩”?数年前,面对栏目难以再度创新和有所突破的现状,我忧虑之余,深感江郎才尽,已想偃旗息鼓,只是苦于借口难觅,不便启齿。随着《北京档案》的全新改版,已历15个春秋,也算功成名就的“每期一辩”,理应就此刹车,借坡下驴,顺势谢幕,见好就收。
顺便还要感谢《北京档案》编辑部的全体同仁,特别是“每期一辩”的责编武建玲。那愉快的合作、温暖的帮扶和亲切的指导,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说起改版,至今难忘1996年《北京档案》由双月刊变成月刊的那次改版。作为热心读者和通讯员的我,有幸参加了当年的改版座谈会。会议征求大家对改版的意见,我提出若能新辟一个带有互动性质的辩论栏目,定会吸引读者的眼球,不过,前提是领导要有解放思想的勇气和对不同观点的宽容。这无异于将了领导一军,谁知领导马上把球又踢了回来,说:“这个栏目就交给你吧!”这真是“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从此,我就以阿昆的名义主持“每期一辩”,没想到一干就是15年。
这是跨世纪的15年,也是我饱尝编辑工作酸甜苦辣的15年。原来,从确定辩题到组织多位作者的文稿,再到把这些内容不同的文稿,编成围绕一个论点、互相关联、上下贯通的一篇文章,真比亲自撰写一篇文章还难。难在既费心思,又费时间;难在一个页码,要容下八九个人的观点,必须字斟句酌,惜墨如金;而最难的则是辩题要有可辩性,正方、反方都要能自圆其说,不可一边倒。这不能不让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有时甚至竟彻夜难眠。
15年来“每期一辩”共推出辩题31个,年均2个。这些辩题按内容可分为六类:一是直面现实生活的,如“档案工作还是要讲默默无闻”、“女士更适宜做档案工作”、“档案工作太清苦”;二是瞄准当前热点的,如“档案人员跳槽的是非利弊”、“历史能否戏说”、“尘封馆藏因何屡被‘发现’”;三是触及敏感话题的,如“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各省没必要都办档案刊物”、“企业档案:分级管理?属地管理?”;四是探讨未来走向的,如“机构精简大势所趋,档案部门何去何从”、“电子文件能否取代纸质文件?”、“企业重组话档案”;五是研究业务学术,如“档案收集难在哪?”、“档案馆有无休闲功能?”、“区县档案编研何去何从?”;六是围绕中心工作的,如“何为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评说档案三十年”、“我说编制‘十二五’档案规划”。每个辩题均视来稿情况,短者仅一季,长者过半年。辩论的宗旨是:不求答案高度一致,但求众说纷纭中,广开了言路,启迪了思路,开拓了视野;不求观点严谨全面,但求三言五语中,有真知灼见,能阐明事理,推动工作。其间,中国档案报、《上海档案》等报刊予以了转载,影响竟波及全国档案界,非我所料。虽然每期只有一个页码,约1700字,一年下来,也两万字有余,15年日积月累竟然留下洋洋30余万字。每期作者八九人,每年近百人次,15年作者累积过千人次,可能创下《北京档案》诸多栏目中,作者光顾的最高纪录。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回顾“每期一辩”能从上世纪末一路走来,我首先要感谢领导对栏目的一贯支持,这支持就是无比的信任、极其的放手和非常的宽容。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他们也参与过辩论,当然用了笔名,为的是避免定调子,影响其他作者的独立思考。
我还要感谢专家学者对栏目的热忱指导。档案界的知名教授陈兆祦曾在《北京档案》著文说:“半年来连续读了《北京档案》2000年第1期至第5期刊登的讨论‘案卷标准化有利有弊’的各种意见,受益匪浅,并联想到一些问题,现提出来与大家讨论。”“受益匪浅”实为专家的“过誉”之词,但栏目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和点评,仍让我受宠若惊。也就是在这千禧之年,栏目荣幸地被一家档案软件公司冠名赞助。
我更要感谢广大作者和读者对栏目的深情厚爱。他们中有我熟悉的师长,如兰州铁路局办公室的张立燕主任,他经常组织档案馆的同仁讨论辩题,写出的文稿总有奇思妙想,为栏目增色不少。也有我从未谋面的,如黑龙江850农场的段公健,他常年订阅《北京档案》,且常为栏目投稿。再如,原一商集团的李贺英,在奥组委工作的百忙中,抽时间给栏目提供素材,使“档案与奥运”的辩论平添几分生动与鲜活。还有一位笔名叶子的同仁,时常给栏目出点子,使栏目屡有新意。
“梅花香自苦寒来”,主持“每期一辩”的15年也是我经历人生转折,且受益很多的15年。1997年,是栏目开办的次年,我被广大读者推选为首届北京市十佳档案员,这得益于栏目提高了我在读者中的知名度。两年后我退居二线,又过三年我退休了,但正红火的栏目却责令我退而不休,强迫我学而不倦。近日,东城区授予我“市民学习之星”称号,我仍认为功在栏目。
清人赵翼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万口传的李杜诗篇尚且如此,何况名不见经传的“每期一辩”?数年前,面对栏目难以再度创新和有所突破的现状,我忧虑之余,深感江郎才尽,已想偃旗息鼓,只是苦于借口难觅,不便启齿。随着《北京档案》的全新改版,已历15个春秋,也算功成名就的“每期一辩”,理应就此刹车,借坡下驴,顺势谢幕,见好就收。
顺便还要感谢《北京档案》编辑部的全体同仁,特别是“每期一辩”的责编武建玲。那愉快的合作、温暖的帮扶和亲切的指导,我将永远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