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儿童作文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讨论的是儿童作文应当怎么教,却很少去讨论儿童作文的价值问题,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作文才是真正的儿童作文,什么样的作文才是真正的属于儿童的好作文,什么样的作文才是真正表现童年心灵的作文。这个问题不解决,儿童作文的教学将不知道该向何处去,也就谈不上儿童作文的教学方法问题。
由于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成人掌握着最后的评价权,所以在儿童作文的价值问题上,很容易想当然地用成人的口味来品评儿童作文。假如我们设问是不是符合成人作文标准的儿童作文才是好作文,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然而,我们又常常可以看到许多发表的儿童作文分明是故作“成人腔”,迎合成人的口味。这也就使儿童作文的教学成为了借儿童的嘴发出成人声音的过程或者说是强迫儿童以成人的方式思维的过程。在这种错位的表达过程中,儿童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作文的意义与兴趣。
当然,儿童作文的价值问题并非一篇小文可以谈清楚。本文试图通过一篇儿童作文的分析来谈儿童作文的价值尺度。
头发的烦恼
我很喜欢长头发,因为公主都是长头发,而且我的舞蹈老师李述一也要我们养长头发,这样把头发盘起来,站在舞台上表演才会很有气质。妈妈也很喜欢我的长头发,有时她会给我梳一个马尾辫,有时又给我梳个麻花辫……所以,头发长了,我就可以当个“百变小公主”。
可是头发长了也有烦恼。最烦恼的事是洗头,妈妈会像按牛头喝水一样把我的头按到洗脸盆里,按得我的脖子很酸,一个头洗下来,往往连腰都直不起来;而且有时水会流进鼻子、耳朵、眼睛里面,我会傻想,一不小心,这洗脸盆里也会发生“溺水事故”。到了梳头的时候,长头发就会很亲热地缠在一起,不梳很难看,一梳头很痛。
所以,我很不喜欢洗头。有一次,我连续十多天没有洗头,妈妈说我的头发粘在一起,臭死了,简直就是个“丐帮帮主”。
可是剪短头发又不行,不能做公主了,不能跳舞了,没有气质了,没有百变形象了……
有一次,我突发奇想地对爸爸说:“爸爸,我有个好办法,不如我剪个短头发,然后你给我买些假发,这样既可以有长头发,洗头也会很方便啊!”
爸爸说:“好啊,没问题。”
我一听,好高兴啊,马上开始做假发美梦,我想要个金色的头发,这样就会成为童话里的公主;最好还是个卷发,每次看到洗头店里别人在做卷发,我都很羡慕;对了,最好还有一个粗粗的发辫……啊,我的想法太多了!
这时,爸爸又不紧不慢地说:“不过,如果戴了假发,夏天你的头就会像搬进了蒸笼一样,汗珠会多得像给你每时每刻洗头一样。”
噢,我的天哪,我的假发美梦又破灭了。
唉,烦恼的头发啊!
何谓“童真”?“童真”即幼稚与天真。
幼稚,也就是不成熟。不成熟并不是儿童的缺陷,恰恰是儿童作为特定人生阶段的特点,因为,儿童的发展实际上是从生物意义上的个体向文化意义上的个体发展的过程。
因此,童年时期实际上具有双重性:童年既要为成人生活作必要的准备,同时童年时期作为特殊人生阶段又具有其内在价值。这种双重性之间的内在矛盾运动恰恰形成了“童真”,儿童作文的价值就在于表现出童年时期这种双重性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儿童在享受当下生活与准备未来生活之间取得平衡。
在这篇作文中,作者对于头发的烦恼生动地表现了童年时期的这种双重性:作者很自然地表现出对于拥有各种靓丽发型的羡慕之情,比如她直接地表达自己有“公主梦”:希望自己有了长头发之后,就会有很好的气质,能成为一个“百变小公主”,这就表达出她对未来成人生活的一种期待。然而这种成人生活相应地要付出代价,也就是洗头的烦恼,这在成人看来,是一种生活的必然,但在孩子的眼里,却是一种烦恼,这正是儿童这一特定人生阶段的特定感受。既对未来成年生活有美好的期许,又不愿面对当下生活中必须的付出,正体现出童年时期双重特征的矛盾运动。文章因此显出浓郁的“童真”。
天真,也就是事物天然本真的面目。儿童阶段属于人类的原始阶段,这一阶段最为鲜明的特征就是充满了游戏与幻想,游戏与幻想构成了童年的本真。
或许,在儿童的心目中,头发本身就是一个游戏,作者写道:“妈妈也很喜欢我的长头发,有时她会给我梳一个马尾辫,有时又给我梳个麻花辫……所以,头发长了,我就可以当个‘百变小公主’。”又比如:“可是剪短头发又不行,不能做公主了,不能跳舞了,没有气质了,没有百变形象了……”这些叙述充满了游戏的质感,使读者感受到儿童更多在意的是发型变化带来的游戏快感。当这种游戏受到阻碍的时候,儿童就从幻想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路径,所以本文中大量内容均与幻想有关,特别是关于假发的一段幻想:“我想要个金色的头发,这样就会成为童话里的公主;最好还是个卷发,每次看到洗头店里别人在做卷发,我都很羡慕;对了,最好还有一个粗粗的发辫……”更是生动地表现出儿童作文“无中生有”式的思维方式。
儿童作文在内容上的“童真”取向,使其在审美上独具特点。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只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问题,却很少关注儿童作文的审美问题。殊不知,作为一篇优秀的作文,除了在立意、语言上经得起品评外,还必然具备审美上的价值。研究儿童作文的审美问题,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研究儿童作文教学的规律。
儿童作文之美主要体现在稚美上。所谓“稚”,即“稚气、稚拙”。
孩子的作文,就是要有孩子气,以有孩子气为美。孩子气是一种极为可贵的艺术品质,它表现出艺术作为“真”的本质,比如文中用假发来解决头发的烦恼,就显得非常孩子气。因为从成人的角度来看,往往会从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等角度去思考问题,而孩子对此问题的思考却能跳出此种常规思路,独辟蹊径,而且这种幻想也具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会碰壁,却不失为儿童的创造。因此,可以说孩子气在本质上是儿童蓬勃创造力的独特表现。当成人看到儿童的这种孩子气的时候,往往会发出由衷的笑声,这是对儿童身上孩子气中蕴含的创造勇气的赞美。
稚拙,并非完全指孩子在写作时语言呈现出一种不成熟的质感,也指形象上的笨拙感,如“最烦恼的事是洗头,妈妈会像按牛头喝水一样把我的头按到洗脸盆里,按得我的脖子很酸,一个头洗下来,往往连腰都直不起来;而且有时水会流进鼻子、耳朵、眼睛里面”。这段文字给人的感觉就是孩子显得非常笨拙,难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必需技能;在情节上,也显得很笨拙,如从不喜欢洗头到想到假发再到假发梦的破灭,好像这孩子处处都不能如意,体现出在情节上的一种拙感。当然在“拙“中,也可以有“巧”,在作者的叙述中,“溺水事故”“丐帮帮主”等处用笔轻巧,显示出儿童在语言上的创造力,可谓是拙巧相生,得天真烂漫之趣。
童真与稚美,是儿童作文的价值尺度。
由于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成人掌握着最后的评价权,所以在儿童作文的价值问题上,很容易想当然地用成人的口味来品评儿童作文。假如我们设问是不是符合成人作文标准的儿童作文才是好作文,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然而,我们又常常可以看到许多发表的儿童作文分明是故作“成人腔”,迎合成人的口味。这也就使儿童作文的教学成为了借儿童的嘴发出成人声音的过程或者说是强迫儿童以成人的方式思维的过程。在这种错位的表达过程中,儿童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作文的意义与兴趣。
当然,儿童作文的价值问题并非一篇小文可以谈清楚。本文试图通过一篇儿童作文的分析来谈儿童作文的价值尺度。
头发的烦恼
我很喜欢长头发,因为公主都是长头发,而且我的舞蹈老师李述一也要我们养长头发,这样把头发盘起来,站在舞台上表演才会很有气质。妈妈也很喜欢我的长头发,有时她会给我梳一个马尾辫,有时又给我梳个麻花辫……所以,头发长了,我就可以当个“百变小公主”。
可是头发长了也有烦恼。最烦恼的事是洗头,妈妈会像按牛头喝水一样把我的头按到洗脸盆里,按得我的脖子很酸,一个头洗下来,往往连腰都直不起来;而且有时水会流进鼻子、耳朵、眼睛里面,我会傻想,一不小心,这洗脸盆里也会发生“溺水事故”。到了梳头的时候,长头发就会很亲热地缠在一起,不梳很难看,一梳头很痛。
所以,我很不喜欢洗头。有一次,我连续十多天没有洗头,妈妈说我的头发粘在一起,臭死了,简直就是个“丐帮帮主”。
可是剪短头发又不行,不能做公主了,不能跳舞了,没有气质了,没有百变形象了……
有一次,我突发奇想地对爸爸说:“爸爸,我有个好办法,不如我剪个短头发,然后你给我买些假发,这样既可以有长头发,洗头也会很方便啊!”
爸爸说:“好啊,没问题。”
我一听,好高兴啊,马上开始做假发美梦,我想要个金色的头发,这样就会成为童话里的公主;最好还是个卷发,每次看到洗头店里别人在做卷发,我都很羡慕;对了,最好还有一个粗粗的发辫……啊,我的想法太多了!
这时,爸爸又不紧不慢地说:“不过,如果戴了假发,夏天你的头就会像搬进了蒸笼一样,汗珠会多得像给你每时每刻洗头一样。”
噢,我的天哪,我的假发美梦又破灭了。
唉,烦恼的头发啊!
何谓“童真”?“童真”即幼稚与天真。
幼稚,也就是不成熟。不成熟并不是儿童的缺陷,恰恰是儿童作为特定人生阶段的特点,因为,儿童的发展实际上是从生物意义上的个体向文化意义上的个体发展的过程。
因此,童年时期实际上具有双重性:童年既要为成人生活作必要的准备,同时童年时期作为特殊人生阶段又具有其内在价值。这种双重性之间的内在矛盾运动恰恰形成了“童真”,儿童作文的价值就在于表现出童年时期这种双重性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儿童在享受当下生活与准备未来生活之间取得平衡。
在这篇作文中,作者对于头发的烦恼生动地表现了童年时期的这种双重性:作者很自然地表现出对于拥有各种靓丽发型的羡慕之情,比如她直接地表达自己有“公主梦”:希望自己有了长头发之后,就会有很好的气质,能成为一个“百变小公主”,这就表达出她对未来成人生活的一种期待。然而这种成人生活相应地要付出代价,也就是洗头的烦恼,这在成人看来,是一种生活的必然,但在孩子的眼里,却是一种烦恼,这正是儿童这一特定人生阶段的特定感受。既对未来成年生活有美好的期许,又不愿面对当下生活中必须的付出,正体现出童年时期双重特征的矛盾运动。文章因此显出浓郁的“童真”。
天真,也就是事物天然本真的面目。儿童阶段属于人类的原始阶段,这一阶段最为鲜明的特征就是充满了游戏与幻想,游戏与幻想构成了童年的本真。
或许,在儿童的心目中,头发本身就是一个游戏,作者写道:“妈妈也很喜欢我的长头发,有时她会给我梳一个马尾辫,有时又给我梳个麻花辫……所以,头发长了,我就可以当个‘百变小公主’。”又比如:“可是剪短头发又不行,不能做公主了,不能跳舞了,没有气质了,没有百变形象了……”这些叙述充满了游戏的质感,使读者感受到儿童更多在意的是发型变化带来的游戏快感。当这种游戏受到阻碍的时候,儿童就从幻想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路径,所以本文中大量内容均与幻想有关,特别是关于假发的一段幻想:“我想要个金色的头发,这样就会成为童话里的公主;最好还是个卷发,每次看到洗头店里别人在做卷发,我都很羡慕;对了,最好还有一个粗粗的发辫……”更是生动地表现出儿童作文“无中生有”式的思维方式。
儿童作文在内容上的“童真”取向,使其在审美上独具特点。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只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问题,却很少关注儿童作文的审美问题。殊不知,作为一篇优秀的作文,除了在立意、语言上经得起品评外,还必然具备审美上的价值。研究儿童作文的审美问题,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研究儿童作文教学的规律。
儿童作文之美主要体现在稚美上。所谓“稚”,即“稚气、稚拙”。
孩子的作文,就是要有孩子气,以有孩子气为美。孩子气是一种极为可贵的艺术品质,它表现出艺术作为“真”的本质,比如文中用假发来解决头发的烦恼,就显得非常孩子气。因为从成人的角度来看,往往会从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等角度去思考问题,而孩子对此问题的思考却能跳出此种常规思路,独辟蹊径,而且这种幻想也具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会碰壁,却不失为儿童的创造。因此,可以说孩子气在本质上是儿童蓬勃创造力的独特表现。当成人看到儿童的这种孩子气的时候,往往会发出由衷的笑声,这是对儿童身上孩子气中蕴含的创造勇气的赞美。
稚拙,并非完全指孩子在写作时语言呈现出一种不成熟的质感,也指形象上的笨拙感,如“最烦恼的事是洗头,妈妈会像按牛头喝水一样把我的头按到洗脸盆里,按得我的脖子很酸,一个头洗下来,往往连腰都直不起来;而且有时水会流进鼻子、耳朵、眼睛里面”。这段文字给人的感觉就是孩子显得非常笨拙,难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必需技能;在情节上,也显得很笨拙,如从不喜欢洗头到想到假发再到假发梦的破灭,好像这孩子处处都不能如意,体现出在情节上的一种拙感。当然在“拙“中,也可以有“巧”,在作者的叙述中,“溺水事故”“丐帮帮主”等处用笔轻巧,显示出儿童在语言上的创造力,可谓是拙巧相生,得天真烂漫之趣。
童真与稚美,是儿童作文的价值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