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日,金乡县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四平调、山东落子、金乡花鼓戏、琴书等非遗项目轮番登场,让民众尽享了一场文化盛宴。
这是一次金乡非遗文化的再发现。金乡隶属于孔孟故里济宁市,历史源远流长,夏为有缗国,秦始设县,东汉初设金乡县,已有2000多年的建县史,文化底蕴深厚,儒、释、道、兵等多种文化相互交融。近年来,金乡县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发现并激活文化旅游的内核和基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原生态保护,强化活态化传承,创造性地提出“到曲阜朝圣、到金乡听戏”的理念,逐步形成了“一乡一艺”的保护传承模式,是山东省出了名的“戏窝子”。
原生态保护
打造“一乡一艺”
金乡县具有挖掘整理价值的非遗资源300多项,现如今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非遗项目5项、市级非遗项目12项,其中尤以曲艺居多。金乡四平调、山东落子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山东渔鼓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两夹弦、山东琴书、简板大鼓、金乡花鼓等被列入市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
在当今现代科技和娱乐多元化的冲击下,金乡的戏剧曲艺艺术依然以庄户剧团、农家戏班的形式活跃在乡村街巷。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高度重视,一些非遗项目被成功列入保护名录后,保护和传承更趋完善。金乡逐步形成了“一乡一艺”的原生态保护现状,“一乡”指的是金乡县辖区内9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一艺”指以戏曲曲艺为代表的金乡县的非遗文化。“一乡一艺”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中。现在一提到山东琴书,马庙镇的老百姓就会说“那是我们马庙镇的”;一提到山东渔鼓,高河街道的老百姓就会说“那是我们高河的”;一说山东大鼓,肖云镇的乡亲们就会说“那是我们肖云的”。
除此之外,全县各镇街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王丕街道的豫剧、泥塑、竹马,金乡街道的四平调、快板快书、金乡红三刀、烧羊肉,鱼山街道的柳子戏、秧歌,高河街道的渔鼓、舞龙舞狮,司马镇的山东落子、剪纸,鸡黍镇的两夹弦、《鸡黍之约》,兴隆镇的梨花大鼓、独杆轿,肖云镇的山东大鼓、一顺石刻、高跷,卜集镇的坠子、三两三白鸡膏正骨疗法,化雨镇的山东梆子、腰鼓,羊山镇的花鼓、两夹弦、根雕、泥塑,胡集镇的坠子、陶艺,马庙镇的琴书等等。
2006年四平调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金乡县委、县政府多措并举,对四平调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创新性传承。县里成立了非遗保护机构,在对全县非遗资源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制定了中长期规划,分期分步骤逐步实施。他们对四平调、山东落子、简板大鼓等重点非遗项目的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口述史和影像志的全面记录,撰写传承人小传,收入《泥土芬芳 艺苑奇葩》一书,并将进行出版发行。同时,他们还组织录制以金乡四平调为代表的非遗项目优秀唱段,针对四平调等优秀唱段,录制了影像记录和伴奏音乐,不仅记录了四平调的精髓,还可作为教材使用。
活态化传承
剧团“送戏下乡”
剧团是地方剧种、曲种生存的根基。没有了剧团,演员也就分崩离析,剧种也就不复存在。为此,政府扶持恢复成立国有院团,鼓励支持民营院团,依托院团磨练老艺人,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形式,逐步培养新艺人。
政府不断加大购买力度,整合各级政策资金,将地方戏曲曲艺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重点扶持基层民营表演团体,在购置服装、音响、乐器等方面给予扶持。国有剧团金乡县四平调剧团主要承担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平调的保护和传承、“送戏下乡”惠民工程、打造艺术精品、创作新创剧目、培养后备人才等;民营规模剧团也相应承担一部分“送戏下乡”的演出,并进行商业性演出等;小的庄户剧团一般是承担自然村送戏下乡任务、红白喜事经营收入;还有一些自发的农家戏班农闲时在乡里乡村唱唱。
县文化主管部门整合省级和县级文化惠民资金,将每年的“一村一场戏”与非遗原生态保护相结合,让专业院团和庄户剧团参与“送戏下乡”,把四平调、山东落子、山东琴书、快书、快板、坠子等非遗节目搬上“送戏下乡”的舞台,每年“送戏下乡”演出达600余场次,以演出带动非遗保护,解决传承人的生存问题,聚拢非遗老艺人,恢复演出,排练新戏,培养新演员,实施非遗传习,让一大批濒危的非遗项目在动态中得以传承,并再现生机,使非遗传承“活态化”。不仅达到了政府购买服务文化惠民的目的,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在服务百姓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还聚拢老观众,培养年轻新观众,为非遗文化的持续传承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2015年,四平调剧团惠民演出400场,规模剧团和庄户剧团共演出800多场,实现了“一年一村两场戏”。这些剧团常年活跃在乡村街巷,无形中就承担起各地“一乡一艺”非遗项目的宣传、保护和传承工作。而且通过各种形式的演出,可以召集非遗老艺人,培养新演员,进行非遗项目的“活态化”传承。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积极组织开展四平调、落子、琴书等重点保护项目传承人收徒仪式,积极鼓励传承人带徒授艺,举办培训班,使传统的优秀文化艺术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把清朝时期保留下来的周家戏楼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平调的教学点,举办青少年培训班,进行四平调的系统性传承。
发展性传播
艺与研相结合
金乡不仅在当地推崇非遗曲艺文化,而且着力将金乡曲艺戏曲名家推介到更大的舞台展演、交流,还邀请周边县区曲艺名家来金乡献艺,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更好地利用戏曲资源,驱动文化发展新引擎。
为了金乡非遗文化更好地发展,2013年,金乡县人民政府与曲阜师范大学联合成立了金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开启了金乡非遗保护、传承和研究的新篇章。借助曲师大的技术力量,金乡创建起了“金乡县非遗地方戏、曲艺影音资料库”。借助曲师大的科研学术力量,两家联手进行四平调的理论研究、重大课题研究,积极申报国家艺术基金,编辑出版涵盖四平调发展历程、四平调剧团始末、四平调唱腔、谱曲、乐队伴奏、舞美的《金乡四平调》系列丛书。
艺与研相结合,共生共荣。通过举办“金乡非遗进高校”活动,金乡曲艺人把精彩的非遗节目搬上高校舞台,让大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朱广英、杜庆贤、杜雪亭、刘玉香、张青敏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被聘为曲师大客座教授,走进大学课堂,为大学生们讲授非遗文化。金乡四平调原副团长老艺人朱广英和省级传承人刘玉香还分别承担了曲师大“中国古代戏曲作品精读”课程的戏曲编剧与鉴赏、“中国古代戏曲专题研究”课程的唱腔、身段等教学内容。曲师大大学生创业项目“微电影工作室”,将金乡四平调等非遗精品唱段拍摄成微电影,通过网络来传播金乡的戏曲文化。
2014年,“金乡县与高校联合共创非遗保护新机制”被评为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2015年非遗日,金乡县与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联合共同举办了“蝶变之路——从‘花鼓戏’到‘四平调’”的演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再现了“花鼓戏”到“四平调”的演变过程。一年又一年,金乡在非遗工作上的成绩有目共睹,诚信之乡开出曲艺之花。金乡正着力打造“到金乡听戏”的文化品牌,邀请各界人士到金乡观非遗盛宴。
这是一次金乡非遗文化的再发现。金乡隶属于孔孟故里济宁市,历史源远流长,夏为有缗国,秦始设县,东汉初设金乡县,已有2000多年的建县史,文化底蕴深厚,儒、释、道、兵等多种文化相互交融。近年来,金乡县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发现并激活文化旅游的内核和基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原生态保护,强化活态化传承,创造性地提出“到曲阜朝圣、到金乡听戏”的理念,逐步形成了“一乡一艺”的保护传承模式,是山东省出了名的“戏窝子”。
原生态保护
打造“一乡一艺”
金乡县具有挖掘整理价值的非遗资源300多项,现如今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非遗项目5项、市级非遗项目12项,其中尤以曲艺居多。金乡四平调、山东落子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山东渔鼓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两夹弦、山东琴书、简板大鼓、金乡花鼓等被列入市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
在当今现代科技和娱乐多元化的冲击下,金乡的戏剧曲艺艺术依然以庄户剧团、农家戏班的形式活跃在乡村街巷。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高度重视,一些非遗项目被成功列入保护名录后,保护和传承更趋完善。金乡逐步形成了“一乡一艺”的原生态保护现状,“一乡”指的是金乡县辖区内9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一艺”指以戏曲曲艺为代表的金乡县的非遗文化。“一乡一艺”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中。现在一提到山东琴书,马庙镇的老百姓就会说“那是我们马庙镇的”;一提到山东渔鼓,高河街道的老百姓就会说“那是我们高河的”;一说山东大鼓,肖云镇的乡亲们就会说“那是我们肖云的”。
除此之外,全县各镇街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王丕街道的豫剧、泥塑、竹马,金乡街道的四平调、快板快书、金乡红三刀、烧羊肉,鱼山街道的柳子戏、秧歌,高河街道的渔鼓、舞龙舞狮,司马镇的山东落子、剪纸,鸡黍镇的两夹弦、《鸡黍之约》,兴隆镇的梨花大鼓、独杆轿,肖云镇的山东大鼓、一顺石刻、高跷,卜集镇的坠子、三两三白鸡膏正骨疗法,化雨镇的山东梆子、腰鼓,羊山镇的花鼓、两夹弦、根雕、泥塑,胡集镇的坠子、陶艺,马庙镇的琴书等等。
2006年四平调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金乡县委、县政府多措并举,对四平调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创新性传承。县里成立了非遗保护机构,在对全县非遗资源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制定了中长期规划,分期分步骤逐步实施。他们对四平调、山东落子、简板大鼓等重点非遗项目的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口述史和影像志的全面记录,撰写传承人小传,收入《泥土芬芳 艺苑奇葩》一书,并将进行出版发行。同时,他们还组织录制以金乡四平调为代表的非遗项目优秀唱段,针对四平调等优秀唱段,录制了影像记录和伴奏音乐,不仅记录了四平调的精髓,还可作为教材使用。
活态化传承
剧团“送戏下乡”
剧团是地方剧种、曲种生存的根基。没有了剧团,演员也就分崩离析,剧种也就不复存在。为此,政府扶持恢复成立国有院团,鼓励支持民营院团,依托院团磨练老艺人,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形式,逐步培养新艺人。
政府不断加大购买力度,整合各级政策资金,将地方戏曲曲艺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重点扶持基层民营表演团体,在购置服装、音响、乐器等方面给予扶持。国有剧团金乡县四平调剧团主要承担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平调的保护和传承、“送戏下乡”惠民工程、打造艺术精品、创作新创剧目、培养后备人才等;民营规模剧团也相应承担一部分“送戏下乡”的演出,并进行商业性演出等;小的庄户剧团一般是承担自然村送戏下乡任务、红白喜事经营收入;还有一些自发的农家戏班农闲时在乡里乡村唱唱。
县文化主管部门整合省级和县级文化惠民资金,将每年的“一村一场戏”与非遗原生态保护相结合,让专业院团和庄户剧团参与“送戏下乡”,把四平调、山东落子、山东琴书、快书、快板、坠子等非遗节目搬上“送戏下乡”的舞台,每年“送戏下乡”演出达600余场次,以演出带动非遗保护,解决传承人的生存问题,聚拢非遗老艺人,恢复演出,排练新戏,培养新演员,实施非遗传习,让一大批濒危的非遗项目在动态中得以传承,并再现生机,使非遗传承“活态化”。不仅达到了政府购买服务文化惠民的目的,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在服务百姓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还聚拢老观众,培养年轻新观众,为非遗文化的持续传承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2015年,四平调剧团惠民演出400场,规模剧团和庄户剧团共演出800多场,实现了“一年一村两场戏”。这些剧团常年活跃在乡村街巷,无形中就承担起各地“一乡一艺”非遗项目的宣传、保护和传承工作。而且通过各种形式的演出,可以召集非遗老艺人,培养新演员,进行非遗项目的“活态化”传承。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积极组织开展四平调、落子、琴书等重点保护项目传承人收徒仪式,积极鼓励传承人带徒授艺,举办培训班,使传统的优秀文化艺术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把清朝时期保留下来的周家戏楼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平调的教学点,举办青少年培训班,进行四平调的系统性传承。
发展性传播
艺与研相结合
金乡不仅在当地推崇非遗曲艺文化,而且着力将金乡曲艺戏曲名家推介到更大的舞台展演、交流,还邀请周边县区曲艺名家来金乡献艺,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更好地利用戏曲资源,驱动文化发展新引擎。
为了金乡非遗文化更好地发展,2013年,金乡县人民政府与曲阜师范大学联合成立了金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开启了金乡非遗保护、传承和研究的新篇章。借助曲师大的技术力量,金乡创建起了“金乡县非遗地方戏、曲艺影音资料库”。借助曲师大的科研学术力量,两家联手进行四平调的理论研究、重大课题研究,积极申报国家艺术基金,编辑出版涵盖四平调发展历程、四平调剧团始末、四平调唱腔、谱曲、乐队伴奏、舞美的《金乡四平调》系列丛书。
艺与研相结合,共生共荣。通过举办“金乡非遗进高校”活动,金乡曲艺人把精彩的非遗节目搬上高校舞台,让大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朱广英、杜庆贤、杜雪亭、刘玉香、张青敏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被聘为曲师大客座教授,走进大学课堂,为大学生们讲授非遗文化。金乡四平调原副团长老艺人朱广英和省级传承人刘玉香还分别承担了曲师大“中国古代戏曲作品精读”课程的戏曲编剧与鉴赏、“中国古代戏曲专题研究”课程的唱腔、身段等教学内容。曲师大大学生创业项目“微电影工作室”,将金乡四平调等非遗精品唱段拍摄成微电影,通过网络来传播金乡的戏曲文化。
2014年,“金乡县与高校联合共创非遗保护新机制”被评为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2015年非遗日,金乡县与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联合共同举办了“蝶变之路——从‘花鼓戏’到‘四平调’”的演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再现了“花鼓戏”到“四平调”的演变过程。一年又一年,金乡在非遗工作上的成绩有目共睹,诚信之乡开出曲艺之花。金乡正着力打造“到金乡听戏”的文化品牌,邀请各界人士到金乡观非遗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