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呼唤有效的数学活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so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每一节常态课都需要我们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组织起有效的数学活动.
   【关键词】 数学教学;常态课;数学活动;有效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我们应该在每一节数学常态课的教学中组织起有效的数学活动——常态课:呼唤有效的数学活动.
  一、教师转变观念,拓展数学教学活动时空
  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的活动中来,创设活动情境,拓展学生的活动时空.
  经过精心设计,我是这样上《十几减9》的:以 12-9为例,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借助学具,先摆一摆、再想一想. 这样,计算 12-9的基本思维方法得到积极展现,而此时的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 “同学们说的方法都不错,大家看老师说得对不对?”“你愿意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想的吗?”“有的同学好像没有听明白,谁愿意再说一遍?”“你真聪明,这个方法连老师都没有想到,谢谢你!”寥寥数语却饱含真诚,激励的引导语言引领着孩子去探索、去发现. 此时,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合作关系,通过独立的活动、小组的合作探究,学生不仅学会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而且学习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充分运用教材,创设数学教学活动情境
  1. 加工教材,求“活”
  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设计教学时我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例,充分利用他们在生活环境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很清晰地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 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既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2. 挖掘教材,求“透”
  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挖掘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迁延,不“照搬教材”,而“用透教材”,是我在进行有效教学探索的又一心得. 如第一册 “8加几”的教学,利用情境图很轻松就完成教学任务了. 我没有就此打住,紧接着追问:“求一共有多少人,除了可以按水里和岸上来算,还可以把这些人分成怎样的两部分来算?”问题一出,孩子们的思维被激发了,各抒己见……这样,在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突破教材,求“实”
  省编教材中有不少的内容并不适合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学,抛弃教材中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景,根据教学要求重新设计教学情景,这是我在教学中的又一尝试. 在《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时,我大胆打破教材束缚,创设了到商店购买商品的情境:把商店的商品价格设定为整十数,学生先根据需要购买商品. 让学生提出相应的计算总价的问题,并列出加法算式,进而研究计算方法. 很自然把学生带入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学习之中,使我们的学生在常态课中实实在在地学习了数学知识.
  三、优化数学常态课堂教学,内化数学活动技能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时,通过学生探索、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体验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一节有效的数学常态课的成功,在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了一个开放的情境中,多给学生自由与宽容的氛围,多给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他们便拥有更多的自信与勇气. 他们的手指变得灵活了,思维变得活跃了,知识才能内化为能力.
  四、改善学习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实施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教学的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课堂上,不论学生的回答是否让老师满意,是否是老师的预设,我们给学生的评价都需尽可能的积极:一句肯定,一个微笑,鼓励的眼神,赞扬的手势,哪怕是真诚的否定,带给学生的都应是良性的影响. 同样,评价也是多角度的:回答问题棒,小组合作好,动手能力强,肯动脑,再想全面些……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促进,也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 教学活动中,公平地评价每名学生,真诚地关爱每名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评价,是润滑剂,是催化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积极的数学情感.
  点滴汇成江海,每一节数学常态课,我们都应组织起有效的数学活动,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为掌握乌鲁木齐地区牛、羊包虫感染现状及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现状和防控措施实施情况等,分析评估家畜包虫病损失和流行的风险因素及家畜包虫病导致的公共卫生风险。乌鲁木齐
【摘要】 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导致有些学生进入初中后,无法适应,成绩逐渐下降,渐渐对数学失去了学习兴趣. 这也促使了我们中小学数学教师开始正视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   【关键词】 中小学数学教学;成绩;衔接    任教5年来,我发现一部分在小学时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其数学成绩却每况愈下,甚至不如小学时成绩一般的学生. 究其主因,是由于初中数学教材,较之小学难度深
【摘要】数学教育在对学生的良好个性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这个话题详细地分析了在高中数学教育阶段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  【关键词】数学;教育;良好性格    一、个性的概念和特征  个性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它是个人独有并稳定存在的.  个性的本质特征有以下几点:首先,个性是一种可以全面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因素,它对个体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我们说个性具有整体性;
【摘要】数阵问题就是类似于课本中的杨辉三角的“摆阵”,把一些数字,按照一定规律排成若干行和列,形成数阵,以考查数列中的等差、等比数列性质及相关的知识.此类问题能较好地考查到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合理推理,即考查了学生的观察、归纳、类比能力.因此我们在高考复习数列时对这类题型要有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高三数学;备考;数列问题    数列是每年高考的必考考点,也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新教材改革
【摘要】用G(2n)表两个奇素数之和等于2n的表发个数.命前r个奇素数P  【关键词】孙子定理;逐步淘汰原则;对数函数;黎曼ζ函数    1.介绍和历史背景  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了关于整数与素数之间的两个推测.其中推测(B)也是核心推测: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  2.证明思路  素数的分布是所有素数的核心问题.对于推测(B)也是一样.先简单介绍一下素
【摘要】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促进数学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利用信息技术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引导作用,以及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信息技术;情境创设;主动参与;恰当应用     信息技术的兴起和迅猛普及对传统的数学课程和教学提出了挑战,也为数学教学的现代化带来了生机. 多媒体所提供的丰富信息与资源共享功能,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