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数学课堂教学,挖掘知识生活内涵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数学知识就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了。学生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数学知识变成一种生活技能。
  一、利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
  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而且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例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 :1 ,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 ,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 ,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绕一周,就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一名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一切,实际上是用这些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通过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引出“比例”的学习,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学生借助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兴趣。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会出现“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同向而行”三种类型的题目,为了让学生弄清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我组织了一个小小的表演:同桌两人为一组,演示这三种情况作,5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学生们兴致勃勃,开始了自己的演示。通过实际演示,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
  对于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把课堂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学习小数时,带着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实际测量时,带学生到操场上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并利用步测方法计算操场面识……实践证明,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数学知识需要巩固,才能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数学应用于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比如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知识,进行巩固练习时,我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长方体,这些长方体需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要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然后让学生收集火柴盒,计算制作火柴盒所需材料的面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先测量所需数据,再计算面积。进行小组汇报时,学生的方法各不相同,通过讨论,得出最优方案。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独立思维、合作质疑、讨论交流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深入学生现实生活,应用新知
  多年来,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题目,诸如装配机器等等,这样的训练导致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就要鼓励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比如在教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以后,我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收集和整理数据,了解某家、某厂或某队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的平均费用,测算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教学统计知识后,让学生分组统计全班学生出生月份、喜欢的书籍、喜欢的水果等等,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在元、角、分的教学后,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開展模拟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对于一些后进生,还带着他们去学校商店,买一些学习用品,让他们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组织学生“为希望小学献爱心”活动过程中,借此东风,我让学生把家里的零钱凑起来,计算出总金额,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兑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让学生自己设计外出旅游方案,如租车、门票、用餐、购物等事项……这些活动,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生存能力,让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灌输学生多少语文知识,而是在于教师采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并且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质疑、解疑,培养他们自己读书、写作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阅读教学中从这几方面入手去实现这一目标。  一、建立融洽、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与学生要建立融洽的师生感情。老师赞扬的一句话可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贬斥的一句话可
期刊
《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決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主导思想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教育的根本点应完全转移到学生的身上。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江苏“特色课堂”学生合作学习模式,共性是以生为本。本人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生本课堂实践探索进行分享。  一、以人为本,树立一盘棋的思
期刊
“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是高中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纵观近年的高考试题,降低了选择、填空的难度,体现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领域都得到发展”“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等新课程理念。试题有一部分由教材中相应部分概念和例题、习题稍加改造整合而成,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好数学的信心,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可以不再畏惧数学。复习中引导学生对课本里习题的结论进行
期刊
高中地理试卷评讲课中大部分老师的做法是:核对答案;逐题评讲;重点评讲。  这种只核对答案而不进行评讲的形式,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一些选择题、判断题、应用题、综合题等根本无法知道为什么是这个答案,更谈不上对评讲内容的巩固、强化,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些教师从试卷的第一题开始,一讲到底,题题不放过,做流水账,这样讲一张试卷往往要花上两三课时才能评讲完。这样,既浪费学生有限的时间,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
期刊
西部地区学校高中阶段地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西部地区学校高中阶段地理的有效课堂教学,通过教师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经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能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效率低的现象。  一、有效课堂教学提出的背景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多种能力,养成一定思想观念、培养良好习惯的主渠道。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
期刊
新课改的一个突出亮点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置,这一举措无非是要让广大一线教师切实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将传统的教师“灌输填鸭式”、学生“被动接受式”的“以教为中心”的机械型课堂转身为教师“引导促进”、学生“主动体验”的“以学为中心”的灵动型课堂。然而,在教学现场,教师是否能切实转变教学理念、让课堂美丽转身呢?答案未必是肯定的。其中,十分关键的一点是:课堂中有否真正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下面笔者就从
期刊
课脉是课堂的灵魂,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的“思想课脉”应该是区别于“臆见”和“偏见”,包含着真理性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话题引入展现“事实的逻辑形象”,通过“思想灵魂统领”实现命题的价值。  一、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笔者在不断尝试开展“思想主题式”的教学实践和听课观摩中,发现这种“思想主题式”的课堂实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目的与起点的脱节——主观与客观没有具体的统一  在具体的
期刊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基本结构和物体运动规律。由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因此要准确研究自然现象,探寻现象后的规律,就必须对现象进行思维的抽象及概括。物理模型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建立物模,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并找出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建构简单的物模,从而解决问题。  一、缺乏模型建构的物理课堂存在弊端  将已有模型转达给学生是物理教学模型的主要运用方式,虽然能有效的帮
期刊
新课标提倡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起引导、组织的作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主动学习意识。那如何让学生主动融入到学习活动中,有强烈的求知欲,并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形成高效灵动的课堂呢?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能激发和引导人们从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
期刊
新课标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应该是五彩斑斓蕴涵着无穷生命力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因此,教学模式要推陈出新,教学形式要丰富多彩,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教师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如何创建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呢?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倡导快乐课堂,营造学习氛围  (一)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