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医学生接受国外最新医学信息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双语教学”应运而生,并已成为教育国际化的标志之一,越来越引起各国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临床医学;双语教育
【分类号】R4-4
随着现代医学新知识的大量涌现,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将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世界范围内医学知识的共享和交流程度的加大,对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医学生接受国外最新医学信息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双语教学”应运而生,并已成为教育国际化的标志之一,越来越引起各国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它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趋势。教育部2001年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专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必须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提出在十年内,开5%—10%的双语课程。然而,要真正实现双语教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现浅谈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双语教学如下。
1 双语教学的涵义[1]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以母语和一门外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的教学模式。在世界各地区因母语不同而有所区别,在我国双语的教学的具体定位是汉语和英语,并在此基础上兼顾其他语种。
基本的双语教学模式包括以下三种:
1.1沉浸式双语教学
要求用外语进行教学,母语不用于教学中,使学生完全沉浸于弱势语言中。
1.2过渡式双语教学
要求学校在前一阶段,部分或全部科目使用母语教学,但过一段时间后,则全部科目使用外语教学,其最终目的仍然是向沉浸式过渡。
1.3保留式双语教学
要求学校刚开始时使用母语教学,再过渡到部分科目使用外语教学,部分科目仍用母语教学。
基于我院高校师生的英语水平层次及语言环境的限制,目前大多数医学专业采取的仍然是保留式双语教学。随着教学环境及英语水平的提高,下一阶段开展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具体采用英文专业教材,教学课件采用英文,学生作业采用英文,教师课堂讲解采用中英文混合的方式,只在专业重点和难点部分给予中文解释。由于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先进的医学专业知识,不能因为英语水平而限制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采用和行之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
2 双语教学的意义[1]
2.1双语教学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高等医学教育是国际公认的通用性、可比性较强的专业教育领域,对医学工作者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基本一致,因而,世界各地的高等医学教育也存在很多共同之处。过去封闭式的传统医学教育拉大了我国同世界一流医学院校的距离,中国留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均较强,但其语言能力却往往不如第三世界国家的学生,就是一个例证。入世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各个环节都亟待与国际接轨,各学校师生都在重视外语的学习。西医主要发源于西方,医学院校则更应该重视外语的教学工作。目前我院校招收的临床医学中澳班学生迫切需要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当外语水平的教师。可以说,双语教育为此提供了一个平台。
2.2医学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双语复合型人才
面对越来越多的公众健康问题和越来越严峻的全球疫病防疫形势,人们逐步意识到了跨越国界的国际医疗合作的重要性。这对我国医疗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作为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其相关工作是一般外语人才无法胜任的,因此,社会迫切需要医学院校培养一大批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当外语水平,能从容进行国际交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2.3双语素质的形成对医学人才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
当今世界,英语已经成为一门科学的语言,大部分学术期刊、书籍都是用英文出版的。一方面,高校教师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国际交流,需要熟练运用英语对话;另一方面,医学生要增强了解世界最新医学进展、用英语思考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双语教学课堂为老师和学生都提供了一个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锻炼机会。
3 开展双语教学的建议
3.1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
一是利用现有师资中听、说、读、写能力较好的教师定期进行英语培训,多与国外来访者进行交流,有条件的还可以让教师参加短期出国培训。二是充分利用归国学者这一宝贵资源。医学院出国访问者较多,而近年来归国学者也日益增多,他们不仅能讲流利的外语,而且掌握了一些国际上医学领域的先进知识和技术。这些归国学者是最理想、最具潜力的双语教学执行者。
3.2学生的课前预习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学生课前预习对提高双语教学课堂效率很重要。三年制一年级的学生对医学专业知识本来就较生疏,要求他们用英语思维、并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完全理解老师用英语传授的医学专业知识,难度可想而知,学生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融入到双语教学中去。学生在课堂预习、理解并记住一些关键的医学专业词汇,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及时用英语进行提问,这对掌握知识很有帮助。教师可在课后提出几个与下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做好了预习准备。如此,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可以得到很好的双语教学效果。
3.3关于教材问题
目前国内尚无完全统一的三年制普及型双语教材,在没有专用教材的情况下,应根据教学大纲,利用近年来出版的经典临床医学专著和核心医学期刊拟定提纲,选定一套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权威原版教材为蓝本,参考其他同类教材,并注意与中文版教材相配合来编写教材,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
教师应注重分层次教学。一般的高职院校,双语教学难以一步到位,应根据教学实际,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由易到难的教学方式,从讲授专业术语、定义、小结,到部分用英文授课、辅以英文解释,逐步过渡到全英文教学。双语教学遇到的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时间不足,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备课时必须有更多的投入,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比难懂的内容,最好通过图片、录像等视觉传媒手段来完成。
目前我院校双语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包括师资力量的薄弱、教材、讲授方式、学生本身对双语教学的理解以及学生自身的英语理解能力,这些都影响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总之,医学双语教育是我国与国际接轨、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我院实情的、实用的医学双语教学方法和模式,还需要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萍等,大学双语教学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3):77-79
关键词:临床医学;双语教育
【分类号】R4-4
随着现代医学新知识的大量涌现,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将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世界范围内医学知识的共享和交流程度的加大,对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医学生接受国外最新医学信息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双语教学”应运而生,并已成为教育国际化的标志之一,越来越引起各国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它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趋势。教育部2001年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专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必须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提出在十年内,开5%—10%的双语课程。然而,要真正实现双语教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现浅谈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双语教学如下。
1 双语教学的涵义[1]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以母语和一门外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的教学模式。在世界各地区因母语不同而有所区别,在我国双语的教学的具体定位是汉语和英语,并在此基础上兼顾其他语种。
基本的双语教学模式包括以下三种:
1.1沉浸式双语教学
要求用外语进行教学,母语不用于教学中,使学生完全沉浸于弱势语言中。
1.2过渡式双语教学
要求学校在前一阶段,部分或全部科目使用母语教学,但过一段时间后,则全部科目使用外语教学,其最终目的仍然是向沉浸式过渡。
1.3保留式双语教学
要求学校刚开始时使用母语教学,再过渡到部分科目使用外语教学,部分科目仍用母语教学。
基于我院高校师生的英语水平层次及语言环境的限制,目前大多数医学专业采取的仍然是保留式双语教学。随着教学环境及英语水平的提高,下一阶段开展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具体采用英文专业教材,教学课件采用英文,学生作业采用英文,教师课堂讲解采用中英文混合的方式,只在专业重点和难点部分给予中文解释。由于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先进的医学专业知识,不能因为英语水平而限制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采用和行之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
2 双语教学的意义[1]
2.1双语教学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高等医学教育是国际公认的通用性、可比性较强的专业教育领域,对医学工作者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基本一致,因而,世界各地的高等医学教育也存在很多共同之处。过去封闭式的传统医学教育拉大了我国同世界一流医学院校的距离,中国留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均较强,但其语言能力却往往不如第三世界国家的学生,就是一个例证。入世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各个环节都亟待与国际接轨,各学校师生都在重视外语的学习。西医主要发源于西方,医学院校则更应该重视外语的教学工作。目前我院校招收的临床医学中澳班学生迫切需要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当外语水平的教师。可以说,双语教育为此提供了一个平台。
2.2医学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双语复合型人才
面对越来越多的公众健康问题和越来越严峻的全球疫病防疫形势,人们逐步意识到了跨越国界的国际医疗合作的重要性。这对我国医疗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作为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其相关工作是一般外语人才无法胜任的,因此,社会迫切需要医学院校培养一大批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当外语水平,能从容进行国际交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2.3双语素质的形成对医学人才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
当今世界,英语已经成为一门科学的语言,大部分学术期刊、书籍都是用英文出版的。一方面,高校教师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国际交流,需要熟练运用英语对话;另一方面,医学生要增强了解世界最新医学进展、用英语思考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双语教学课堂为老师和学生都提供了一个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锻炼机会。
3 开展双语教学的建议
3.1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
一是利用现有师资中听、说、读、写能力较好的教师定期进行英语培训,多与国外来访者进行交流,有条件的还可以让教师参加短期出国培训。二是充分利用归国学者这一宝贵资源。医学院出国访问者较多,而近年来归国学者也日益增多,他们不仅能讲流利的外语,而且掌握了一些国际上医学领域的先进知识和技术。这些归国学者是最理想、最具潜力的双语教学执行者。
3.2学生的课前预习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学生课前预习对提高双语教学课堂效率很重要。三年制一年级的学生对医学专业知识本来就较生疏,要求他们用英语思维、并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完全理解老师用英语传授的医学专业知识,难度可想而知,学生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融入到双语教学中去。学生在课堂预习、理解并记住一些关键的医学专业词汇,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及时用英语进行提问,这对掌握知识很有帮助。教师可在课后提出几个与下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做好了预习准备。如此,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可以得到很好的双语教学效果。
3.3关于教材问题
目前国内尚无完全统一的三年制普及型双语教材,在没有专用教材的情况下,应根据教学大纲,利用近年来出版的经典临床医学专著和核心医学期刊拟定提纲,选定一套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权威原版教材为蓝本,参考其他同类教材,并注意与中文版教材相配合来编写教材,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
教师应注重分层次教学。一般的高职院校,双语教学难以一步到位,应根据教学实际,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由易到难的教学方式,从讲授专业术语、定义、小结,到部分用英文授课、辅以英文解释,逐步过渡到全英文教学。双语教学遇到的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时间不足,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备课时必须有更多的投入,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比难懂的内容,最好通过图片、录像等视觉传媒手段来完成。
目前我院校双语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包括师资力量的薄弱、教材、讲授方式、学生本身对双语教学的理解以及学生自身的英语理解能力,这些都影响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总之,医学双语教育是我国与国际接轨、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我院实情的、实用的医学双语教学方法和模式,还需要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萍等,大学双语教学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