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近两年的国产影片《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男导演们在极力彰显男人的力与义、权与欲的同时,也不约而同地或有意或无意地彰显了女性命运的重复性以及她们的反抗性和自我救赎性。
[关键词] 重复性 反抗性 自我救赎性
时至今日,影视文学已成为和文学作品可并驾齐驱的一匹黑马,影视文学以其鲜明可感的视觉冲击效果赢得大众的喜爱,成为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影视传达了时代风云、人情变故、爱恨情仇,男人和女人的故事被演绎的淋漓尽致。
从生物学意义上,人的世界由雄、雌两种动物构成,男人和女人上演了千姿百态的人生故事,构成了千变万化的文本。在银幕上,男人和女人的故事亦是长演不衰。演绎的角度不同,观众从中得到的启示也就不同。由于在影视界男导演一直雄居天下,因而影片就不由自主的打上了男权的烙印。男导演们在影片中极力彰显男人的力与义(如成龙的影片)、权与欲(张艺谋的影片),而对女性则做从头到脚、从上到下的X透射,只是一味地层现女性的媚语柔姿,展现女性的软弱和肉体,无怪乎有评论称《满城尽带黄金甲》是沾了巩丽一对丰乳的光。长期以来,女性在银屏上一直处于一种被观赏、被想象的地位。但由于观众解读角度的不同,可能会在导演立意之外,对女性做新的解读。本文试以近两年出现的产生较大争议和影响的几部国产影片为例,来阐述影片中女性形象的三性。
一、女性命运的重复性
法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者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代表作《第二性》中谈到:“家务劳动……把她禁锢在重复性和内在性之中,她们千篇一律的重复着,这种情况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世纪,几乎毫无变化地延续下来。”波伏娃早就看到了女性命运的重复性,并且为之寻找根源,这种禁锢和内在性不仅束缚了女性的创造性,同时将女性排出在“人类”的范畴之外。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原始社会后期,女性便开始不被重视,政权开始掌握在男性手中。接下来到了封建社会,三纲五常更是紧紧地卡住女性的脖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女性做人的原则;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是女性恪守的教条:生儿育女、侍候公婆、操持家务是女性几千年不变的“使命”。电影《小城之春》中女主人公的一段自白颇让人觉得心酸与无奈:我每天早晨提着篮子去买菜,回来时在城头上站一会,然后回家做饭、熬药,第二天还是这样,没有一点变化。这种重复性,小到日常生活,大到女性几千年的命运,都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不仅如此,女性被作为“物”用来交换的命运也从未改变过。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异族通婚,其根本目的不是在于防止乱伦,而在于让女人沦为物品交换的一部分,从而为社会谋福利。并且认为婚姻并不是为了形成男女间重要的相互关系,而在于借助子女人,在男人之间形成相互关系,女人只不过是为此提供十分重要的机会。列维斯特劳斯的见解真可谓一针见血!古代王昭君出使边塞、文成公主入嫁土蕃、蓝齐儿下嫁格尔丹,也不是为了给女性寻找一个满意的夫君,而是为了男人的政治目的。女人是交换的物而绝非是人。通过女人,男人之间达成了某种关系。表现女性作为“物”来交换的重复性,是近两年国产电影的宠儿,并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数量。
冯小宁的电影《红河谷》中两个花季少女被祈雨的村民捆绑着连同牲畜一块推进黄河祭河神,少女那声“来世做牛做马,也不做女人!”的绝望控诉,使这部电影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力。观众为少女落泪,为女性默哀,更深感女性必须站起来!张艺谋的《红高梁》中的“我的奶奶”被父亲以一头毛驴的价值卖给了病痨鬼当老婆。陈凯歌的电影《无极》中的“王”为了控制兵变,拖延时间等待大将光明的援助,不惜让王后出卖色相。成龙的影片《神话》中朝鲜公主被作为向秦国求和的礼物嫁给垂死的始皇帝。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王为了巩固自己的利益,迎娶梁国公主。这一系列电影的产生,无论导演起初立意如何,但从一定程度上凸现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注,能够引起受众对女性话题的探讨,引起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与展望。随着思考的深入,我们欣喜的发现,这些电影除了表现女性作为“物”被交换的重复性外,还赋予了女性与以往形象不同的主动反抗性和自我救赎性。
二、女性的主动反抗性
“女人的不幸在于注定要重复生命”。“男人的优越在于确保生命重复的同时,也在通过生存超越生命,由于这种超越,他创造了让纯粹的重复失去价值的价值。”波伏娃的这两句话,似乎为女性解放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女性要避免不幸,就要像男人一样,创造让纯粹重复失去价值的价值。电影《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均在实践层面演绎了女性是如何创造价值、是如何将男人建立的体系制度毁于一旦的的故事。
《无极》中的美艳超凡的王后倾城由于受到命运的诅咒,她将永远得不到真爱。为了打破命运的诅咒,她在王受到攻击被困于屋顶之际,不顾自身生命的安危,毅然登上屋脊和王并肩作战:为了使王解脱困境,她不惜出卖色相。由于倾城“脱衣服”的诱惑,士兵纷纷将武器放在地上。此时的王见美色起了作用,得意忘形,大呼着要倾城再脱。看到自己的忠贞与爱并未赢得王的真心,倾城的心被深深刺痛了。于是她毅然决然地话锋一转,让士兵拿起兵器掷向王。她开始反抗了!在逃亡的路上,她厌倦了这种生活,想跳崖自尽。由奴隶昆仑假扮的大将军光明对她说的“别跳,别跳,好好活着”一句话,燃起了她对生的渴求,也燃起了心中的爱。为了这一句表示了关爱的话,她死心塌地地爱上了光明,并且打算和光明共生死。可命运女神再次戏弄了她,让她的真情付出再次化作东逝水——当她得知对她表现了关爱的人并不是大将军光明时,倾城绝望了,也清醒了。她厌倦了这无爱的荣华富贵,毅然做出了彻底的反抗:拒绝生命毫无意义的重复!她甘心由奴隶昆仑指引着,超越光速,回到从前,在命运的起始点作重新的选择!这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选择。她打破了命运中那重复的无爱的男女关系,她不想做男人争夺的花瓶女人,她要反抗,要争取爱!由此,我们可以说,倾城是一个有了清醒认识后,主动反抗重复命运的女性形象。
脱胎于西方经典戏剧《哈姆雷特》的《夜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抗者的形象——婉后。《夜宴》保留了《哈姆雷特》的一些基本剧情,例如弒兄娶嫂、王子演戏试真凶、大臣女儿对王子的爱恋之情、王子中毒身亡等,但也加进了一些新内容,最突出的是将王后与王子的母子关系改编成恋人关系。王后婉儿本与王子相恋,但被王子的父王夺去做了后。后来王的弟弟杀兄娶嫂,又封婉儿为后,但婉儿的心里只有王子,并三番五次暗中救助王子。王子明知杀父、夺妻仇人就在眼前,但他懦弱,迟迟不敢行动。而 王后婉儿看清了王的心狠手辣,她不想坐以待毙,为自己的命运、为恋人王子,她亲自出宮取回毒药。最后王被毒死,王子也中剑毒而亡,婉儿亦在乱世之中被人暗杀。《夜宴》中的婉后形象,虽稍嫌狠毒,但比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男人来说,又总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她在男人之间被争来夺去,并且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她厌倦了这种被动的转让,她要起来抗争,为自己而活,所以我们看到了她的主动出击,虽然她最后失败了,但她曾为理想追求过。
第三个主动反抗的女性是《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王后。《黄金甲》故事来源于曹禺的《雷雨》,只是将故事背景放到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放置于宫廷生活罢了。王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抛弃自己的发妻,另娶梁国公主为后。由于王连年征战,且对王后专制冷漠,王后与王前妻所生主子元祥发生了乱伦关系。王得知消息后,并不动声色,而是悄悄的派御医在王后所暍的药中加入慢性毒药——西域草乌头。王后不甘心这么死掉,所以她策划了一场政变,她将策反重任托付于二王子元杰,在明知会失败的情况下,她并未改变主意。她对元杰说:“菊花都绣好了,总得开一回”!悲壮中流露豪迈!结果在血流成河中,她失去了情人,失去了尽孝于她的二儿子,失去了还在少年的三王子。她对元祥的爱深入骨髓,她的反抗鱼死网破歇斯底里!
这三个反抗的女性形象,无论其反抗结果如何,但她们都有重建一个世界的企图,曾担任过重建一个世界的重任,她们都曾承受了这一巨大的负担。因此说,她们是值得称赞的。
三、自我救赎性
《红楼梦》中贾家破败后,史湘云被卖为船妓。一次偶然的机会,史湘云在船头遇见了落魄的贾宝玉,她看到希望似的大喊:“二哥哥,救救我!”她无力进行自我救赎,只得将希望寄托于毫无希望的男人贾宝玉身上。这声呼救代表了几千年来女性的呼救和潜意识。女人在危难时将救赎的希望放在男人身上,女人们也多将东山再起的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所以从古到今,男孩比女孩受人喜欢。在小说、影视剧里男孩代表了智慧、不屈不饶,有男孩的地方就有光明和希望。毕达哥拉斯认为:有一个善的本源,它创造了秩序光明和男人:还有一个恶的本源,它所创造的是混乱、黑暗和女人。我们经常可以在影视剧中看到这样的镜头:大雨中,男人将湿布衫脱下来搭到女人的头上,女人感激的望着男人;大火中,男人将生的希望留给女人,男人神圣的消失在火焰中;在即将沉没的航船上,男人将最后一块夹板留给女人:在荒郊、沙漠中,男人是向导……在这些影片中,男人是施与者,女人是受予者,二者关系就像在鸟巢里喂食的成年鸟和接食的雏鸟。
这种救赎意象在成龙的影片中表现的极为充分。成龙在银幕中扮演的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硬汉形象——坚毅、乐观、行侠仗义、武功高强。为了凸现这种硬汉风格,影片内容往往具有这种模式:在成龙扮演的男性角色与恶势力抗衡的同时,身边总有一两个需要保护的女性,例《警察故事系列》、《A计划》、《神话》等等。可看近两年的国产片,这种传统的模式开始悄悄转变。看了《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后,让我们惊讶地发现,在有关女性救赎方面,三部影片竟然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无极》中,无论是王还是光明、无欢,他们三人都是权倾一时的“大人物”,但他们都不能带给倾城希望和幸福,他们无法完成对倾城心灵的救赎,能救赎倾城的,是她自己,是她甘愿放弃荣华富贵,回到决定命运的起始点作重新的选择。《夜宴》中婉后处在时局动荡中,她不指望王能保护她,她甚至看清楚了早晚有一天王会废了她。如果说她还心有所寄的话,那就是她希望王子能站出来杀掉王,替父报仇,自己也就能同王子结百年之好,可王子的懦弱毁掉了她的希望。救她的只能是她自己,于是她亲自采取了行动。《满城尽带环金甲》中,王后的自我救赎意识更为明显,她委托绣房的陈公公在重阳晚宴前绣出一万朵菊花,以备起义之用,而自己也在昼夜不停的绣菊花,无论二王子元杰是不是愿意帮助她,她都毫不犹豫地将起兵逼王退位。
应该说,影片从表现男人对女人救赎到女人的自我救赎,是时代的进步在影片中留下的痕迹,也表现了导演自觉或不自觉的反映时代信息的敏锐性。
在西方国家和宗教信仰中,“救赎”多被理解为“用信仰和希望拯救自身”。这三部影片中的女性实践了对自身的拯救。
“那些被我们称为伟人的男人,他们以这种那种方式肩负起了世界的重任,他们可能干的很好,也可能干的很坏,可能成功的重建世界,也可能被推翻,但首先他们已经承受了这一巨大负担。”敢于承担的男人是伟大的,同样,敢于承担的女性也是伟大的女性。社会的进步需要敢于承担的女性,因为有了她们,世界才会更精彩,银屏故事才会更曲折,也才会更有趣味。
[关键词] 重复性 反抗性 自我救赎性
时至今日,影视文学已成为和文学作品可并驾齐驱的一匹黑马,影视文学以其鲜明可感的视觉冲击效果赢得大众的喜爱,成为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影视传达了时代风云、人情变故、爱恨情仇,男人和女人的故事被演绎的淋漓尽致。
从生物学意义上,人的世界由雄、雌两种动物构成,男人和女人上演了千姿百态的人生故事,构成了千变万化的文本。在银幕上,男人和女人的故事亦是长演不衰。演绎的角度不同,观众从中得到的启示也就不同。由于在影视界男导演一直雄居天下,因而影片就不由自主的打上了男权的烙印。男导演们在影片中极力彰显男人的力与义(如成龙的影片)、权与欲(张艺谋的影片),而对女性则做从头到脚、从上到下的X透射,只是一味地层现女性的媚语柔姿,展现女性的软弱和肉体,无怪乎有评论称《满城尽带黄金甲》是沾了巩丽一对丰乳的光。长期以来,女性在银屏上一直处于一种被观赏、被想象的地位。但由于观众解读角度的不同,可能会在导演立意之外,对女性做新的解读。本文试以近两年出现的产生较大争议和影响的几部国产影片为例,来阐述影片中女性形象的三性。
一、女性命运的重复性
法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者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代表作《第二性》中谈到:“家务劳动……把她禁锢在重复性和内在性之中,她们千篇一律的重复着,这种情况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世纪,几乎毫无变化地延续下来。”波伏娃早就看到了女性命运的重复性,并且为之寻找根源,这种禁锢和内在性不仅束缚了女性的创造性,同时将女性排出在“人类”的范畴之外。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原始社会后期,女性便开始不被重视,政权开始掌握在男性手中。接下来到了封建社会,三纲五常更是紧紧地卡住女性的脖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女性做人的原则;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是女性恪守的教条:生儿育女、侍候公婆、操持家务是女性几千年不变的“使命”。电影《小城之春》中女主人公的一段自白颇让人觉得心酸与无奈:我每天早晨提着篮子去买菜,回来时在城头上站一会,然后回家做饭、熬药,第二天还是这样,没有一点变化。这种重复性,小到日常生活,大到女性几千年的命运,都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不仅如此,女性被作为“物”用来交换的命运也从未改变过。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异族通婚,其根本目的不是在于防止乱伦,而在于让女人沦为物品交换的一部分,从而为社会谋福利。并且认为婚姻并不是为了形成男女间重要的相互关系,而在于借助子女人,在男人之间形成相互关系,女人只不过是为此提供十分重要的机会。列维斯特劳斯的见解真可谓一针见血!古代王昭君出使边塞、文成公主入嫁土蕃、蓝齐儿下嫁格尔丹,也不是为了给女性寻找一个满意的夫君,而是为了男人的政治目的。女人是交换的物而绝非是人。通过女人,男人之间达成了某种关系。表现女性作为“物”来交换的重复性,是近两年国产电影的宠儿,并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数量。
冯小宁的电影《红河谷》中两个花季少女被祈雨的村民捆绑着连同牲畜一块推进黄河祭河神,少女那声“来世做牛做马,也不做女人!”的绝望控诉,使这部电影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力。观众为少女落泪,为女性默哀,更深感女性必须站起来!张艺谋的《红高梁》中的“我的奶奶”被父亲以一头毛驴的价值卖给了病痨鬼当老婆。陈凯歌的电影《无极》中的“王”为了控制兵变,拖延时间等待大将光明的援助,不惜让王后出卖色相。成龙的影片《神话》中朝鲜公主被作为向秦国求和的礼物嫁给垂死的始皇帝。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王为了巩固自己的利益,迎娶梁国公主。这一系列电影的产生,无论导演起初立意如何,但从一定程度上凸现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注,能够引起受众对女性话题的探讨,引起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与展望。随着思考的深入,我们欣喜的发现,这些电影除了表现女性作为“物”被交换的重复性外,还赋予了女性与以往形象不同的主动反抗性和自我救赎性。
二、女性的主动反抗性
“女人的不幸在于注定要重复生命”。“男人的优越在于确保生命重复的同时,也在通过生存超越生命,由于这种超越,他创造了让纯粹的重复失去价值的价值。”波伏娃的这两句话,似乎为女性解放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女性要避免不幸,就要像男人一样,创造让纯粹重复失去价值的价值。电影《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均在实践层面演绎了女性是如何创造价值、是如何将男人建立的体系制度毁于一旦的的故事。
《无极》中的美艳超凡的王后倾城由于受到命运的诅咒,她将永远得不到真爱。为了打破命运的诅咒,她在王受到攻击被困于屋顶之际,不顾自身生命的安危,毅然登上屋脊和王并肩作战:为了使王解脱困境,她不惜出卖色相。由于倾城“脱衣服”的诱惑,士兵纷纷将武器放在地上。此时的王见美色起了作用,得意忘形,大呼着要倾城再脱。看到自己的忠贞与爱并未赢得王的真心,倾城的心被深深刺痛了。于是她毅然决然地话锋一转,让士兵拿起兵器掷向王。她开始反抗了!在逃亡的路上,她厌倦了这种生活,想跳崖自尽。由奴隶昆仑假扮的大将军光明对她说的“别跳,别跳,好好活着”一句话,燃起了她对生的渴求,也燃起了心中的爱。为了这一句表示了关爱的话,她死心塌地地爱上了光明,并且打算和光明共生死。可命运女神再次戏弄了她,让她的真情付出再次化作东逝水——当她得知对她表现了关爱的人并不是大将军光明时,倾城绝望了,也清醒了。她厌倦了这无爱的荣华富贵,毅然做出了彻底的反抗:拒绝生命毫无意义的重复!她甘心由奴隶昆仑指引着,超越光速,回到从前,在命运的起始点作重新的选择!这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选择。她打破了命运中那重复的无爱的男女关系,她不想做男人争夺的花瓶女人,她要反抗,要争取爱!由此,我们可以说,倾城是一个有了清醒认识后,主动反抗重复命运的女性形象。
脱胎于西方经典戏剧《哈姆雷特》的《夜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抗者的形象——婉后。《夜宴》保留了《哈姆雷特》的一些基本剧情,例如弒兄娶嫂、王子演戏试真凶、大臣女儿对王子的爱恋之情、王子中毒身亡等,但也加进了一些新内容,最突出的是将王后与王子的母子关系改编成恋人关系。王后婉儿本与王子相恋,但被王子的父王夺去做了后。后来王的弟弟杀兄娶嫂,又封婉儿为后,但婉儿的心里只有王子,并三番五次暗中救助王子。王子明知杀父、夺妻仇人就在眼前,但他懦弱,迟迟不敢行动。而 王后婉儿看清了王的心狠手辣,她不想坐以待毙,为自己的命运、为恋人王子,她亲自出宮取回毒药。最后王被毒死,王子也中剑毒而亡,婉儿亦在乱世之中被人暗杀。《夜宴》中的婉后形象,虽稍嫌狠毒,但比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男人来说,又总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她在男人之间被争来夺去,并且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她厌倦了这种被动的转让,她要起来抗争,为自己而活,所以我们看到了她的主动出击,虽然她最后失败了,但她曾为理想追求过。
第三个主动反抗的女性是《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王后。《黄金甲》故事来源于曹禺的《雷雨》,只是将故事背景放到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放置于宫廷生活罢了。王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抛弃自己的发妻,另娶梁国公主为后。由于王连年征战,且对王后专制冷漠,王后与王前妻所生主子元祥发生了乱伦关系。王得知消息后,并不动声色,而是悄悄的派御医在王后所暍的药中加入慢性毒药——西域草乌头。王后不甘心这么死掉,所以她策划了一场政变,她将策反重任托付于二王子元杰,在明知会失败的情况下,她并未改变主意。她对元杰说:“菊花都绣好了,总得开一回”!悲壮中流露豪迈!结果在血流成河中,她失去了情人,失去了尽孝于她的二儿子,失去了还在少年的三王子。她对元祥的爱深入骨髓,她的反抗鱼死网破歇斯底里!
这三个反抗的女性形象,无论其反抗结果如何,但她们都有重建一个世界的企图,曾担任过重建一个世界的重任,她们都曾承受了这一巨大的负担。因此说,她们是值得称赞的。
三、自我救赎性
《红楼梦》中贾家破败后,史湘云被卖为船妓。一次偶然的机会,史湘云在船头遇见了落魄的贾宝玉,她看到希望似的大喊:“二哥哥,救救我!”她无力进行自我救赎,只得将希望寄托于毫无希望的男人贾宝玉身上。这声呼救代表了几千年来女性的呼救和潜意识。女人在危难时将救赎的希望放在男人身上,女人们也多将东山再起的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所以从古到今,男孩比女孩受人喜欢。在小说、影视剧里男孩代表了智慧、不屈不饶,有男孩的地方就有光明和希望。毕达哥拉斯认为:有一个善的本源,它创造了秩序光明和男人:还有一个恶的本源,它所创造的是混乱、黑暗和女人。我们经常可以在影视剧中看到这样的镜头:大雨中,男人将湿布衫脱下来搭到女人的头上,女人感激的望着男人;大火中,男人将生的希望留给女人,男人神圣的消失在火焰中;在即将沉没的航船上,男人将最后一块夹板留给女人:在荒郊、沙漠中,男人是向导……在这些影片中,男人是施与者,女人是受予者,二者关系就像在鸟巢里喂食的成年鸟和接食的雏鸟。
这种救赎意象在成龙的影片中表现的极为充分。成龙在银幕中扮演的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硬汉形象——坚毅、乐观、行侠仗义、武功高强。为了凸现这种硬汉风格,影片内容往往具有这种模式:在成龙扮演的男性角色与恶势力抗衡的同时,身边总有一两个需要保护的女性,例《警察故事系列》、《A计划》、《神话》等等。可看近两年的国产片,这种传统的模式开始悄悄转变。看了《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后,让我们惊讶地发现,在有关女性救赎方面,三部影片竟然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无极》中,无论是王还是光明、无欢,他们三人都是权倾一时的“大人物”,但他们都不能带给倾城希望和幸福,他们无法完成对倾城心灵的救赎,能救赎倾城的,是她自己,是她甘愿放弃荣华富贵,回到决定命运的起始点作重新的选择。《夜宴》中婉后处在时局动荡中,她不指望王能保护她,她甚至看清楚了早晚有一天王会废了她。如果说她还心有所寄的话,那就是她希望王子能站出来杀掉王,替父报仇,自己也就能同王子结百年之好,可王子的懦弱毁掉了她的希望。救她的只能是她自己,于是她亲自采取了行动。《满城尽带环金甲》中,王后的自我救赎意识更为明显,她委托绣房的陈公公在重阳晚宴前绣出一万朵菊花,以备起义之用,而自己也在昼夜不停的绣菊花,无论二王子元杰是不是愿意帮助她,她都毫不犹豫地将起兵逼王退位。
应该说,影片从表现男人对女人救赎到女人的自我救赎,是时代的进步在影片中留下的痕迹,也表现了导演自觉或不自觉的反映时代信息的敏锐性。
在西方国家和宗教信仰中,“救赎”多被理解为“用信仰和希望拯救自身”。这三部影片中的女性实践了对自身的拯救。
“那些被我们称为伟人的男人,他们以这种那种方式肩负起了世界的重任,他们可能干的很好,也可能干的很坏,可能成功的重建世界,也可能被推翻,但首先他们已经承受了这一巨大负担。”敢于承担的男人是伟大的,同样,敢于承担的女性也是伟大的女性。社会的进步需要敢于承担的女性,因为有了她们,世界才会更精彩,银屏故事才会更曲折,也才会更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