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七年级上册苏教版执教中,意识到语文潜能的开发,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渗透在听说读写点拨设问各个环节中,因此,教师饱含蘸深情地导语,饱含感情的朗读,饱含热情地点拨,饱含激情地评价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开发语文潜能。
关键词:激情;语文;潜能;智慧
语文潜能即语文素质教育,依据培养和发展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和语文大纲基本精神,语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涵盖如下:一是语文素质。包括语文知识、语言习惯、语言文化等;二是思想素质,包括政治、道德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意识等;三是智能素质,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观察、想象、思维、创造等能力;四是审美素质,包括初步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语文素质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每一种素质都包含不同的内容,但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为用,互相促进。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潜能的开发在一个人的整体发展中占举重若轻的地位,七年级新教材更是将此种能力提上日程,它要求学生们能“亲近文学”,在传统文化意蕴中提升语言素养,它要求学生们善于回顾“金色年华”,在往事依依中提升观察生活,提升提炼生活能力;它引导学生们走进“多彩的四季”,在风花雪月,春夏秋冬的变幻中提升阅读、欣赏及审美能力;它指引学生“关注科学”,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发散思维”;它引领学生走进“奇思妙想”的天地,在大胆地联想和想象中拥有创造力,七年级苏教版上学期语文的这七个单元的编排,真正体现了编者将语文素质的培养置于主导地位的意图,可见开发学生的语文潜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是多么重要!
我认为对学生语文潜能的开发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缩短其历程,需要教师煞费苦心,寻找捷径,半年的执教中,我悟到:激情,便是这捷径之一,教师激情地听、说、读、问、结等环节,可以迅速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使其思维处于亢奋状态,使其产生入情入境之感,使其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的语文情智、潜能便于不知不觉到“传导”给学生,其要点:
1.激情导入设诱饵。“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起始,大多数情况下决定着本节课的学习效率,教师或深沉委婉,或亢奋高亢,或亦怨亦嗔,都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几则执教案开头如下:
论据一:《为你打一扇门》的导语;同学们,我说一个句子你能接吗?如果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打开了;那么是什么把夏天的门打开了,又是什么把秋天的门打开了;还又什么把冬天的门打开了?
学生快速说出了很多答案,教师顺势再深情地导:老师祝贺你们,是勤奋让你们把中学的大门打开了,那么又是什么将智慧情感的门打开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
论据二:《往事依依》导语(教师故作悲伤状)后低沉地说道:杨柳枯了,有再有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可是(教师更加低沉忧伤)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的童年就一去不复返了呢?停顿一下之后,教师转忧为喜;“人总是要长大,水总是要向前,过去的总会过去,既然我们不能违背自然,那就让我们学习于漪吧,拿起手中的笔,记下如花如烟的依依往事”……
论据三:《春》的导语:师生先齐唱春天在哪里,然后教师节奏分明,音韵锵锵的说道:春天就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天就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天就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就是那“乱花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同学们,你瞧,春天多么美丽,多么色彩纷呈,那么,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去欣赏那一路的美景……
论据四:《七颗钻石》的开头:教师缓慢地赞颂似的深情地说道:世界上总有这么一些人:无助时给予我们辅佐,痛苦时给予我们安慰,成功时给予我们祝福……为忘带雨伞的人撑起一方晴空,给受冻的人披上一件衣服,替忙碌的邻居收好晒场上的稻谷……他们轻轻地呵护小花,默默地绕过草地,心疼地为小鸟包扎一次伤口,这是什么?这就是爱,拥有爱的人是幸福的,因为爱心如珍宝,如钻石,如那高空中熠熠闪光的大熊星座,不信,请欣赏故事《七颗钻石》……
这四则导语中教师的感情是变化的,案例一中教师饱含对孩子才情的欣赏和对初入中学的他们的祝福,还有走进文学殿堂的神秘,第二则中教师制造出一种先忧后喜的情感氛围,让学生们在感叹时光的飞逝中搜寻他们美好的年华;第三则则是饱含对祖国大好河山和春天的赞美之情,为学生们声情并茂地诠释了春的千姿百态;第四则导语教师则是满怀敬意地列举了无数生活中的爱心事件,在细节化的材料中学生初步感悟了爱心的真谛;爱心就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给予的小事,爱心就在身边!
然而千变万化的语调语气语速中有一个不变的东西:激情。它深深地感染着学生,打动着学生,扣击着学生们的心弦,他们急迫地打开每一个课,企图得到更多地珍宝;同时,教师导语中排比、比喻的句式,抒情议论的表达方法,细腻又概括式的生活化材料成了学生们习作的典范,这难道不是在激情中为学生设置了一道特醇特香的诱饵么?学生们在老师设置的这种“激情式”导语中,听的能力、说的能力、概括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语文情智便悄悄生根发芽了!
2.激情朗读巧熏染。读是学生走进语文的第一步,是学生语言素质提高的最关键的一环,然而泛泛地读,毫无情趣地读也只能让学生产生厌倦感,浪费时间淡化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在执教七年级学生时尤其体会到“读书”给学生带来的极大魅力和效益,因此每一课,我几乎都要设置朗读,案例:
(1)《往事依依》
第一段:让我们读出依依不舍味
第二段:读出无限遐思味
第三段:读出赞美味
第四段:师生比读读出“余音袅袅,情文并茂味”
(2)《冰心诗四首》:训练学生读出节奏、重音、情感。
(3)《七颗钻石》:要求学生读出童话味——儿童语气,读出故事味——叙述语调;读出文中情——设身处境当文中人物。 (4)《天上的街市》:第一段读出惊喜,第二段读出向往,第三、四段读出渴慕味。
每每如此设计,学生在“读”功上需花一课时,然而我发现“磨刀不误砍柴功”,各种各样的激情朗读环节之后,学生不仅能准确地概括文意,把握人物形象,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其鉴赏能力、想象能力、说话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激情地朗读之后往往十几分钟就解决了对文章的分析与把握,而且,学生们可依据自己的阅读感悟与作者对话,并用“凡人凡言”式总结自己受到的启迪,在朗读中积累了丰富的词汇,积淀了写作技巧,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变化,语文潜能进一步得到开发。
3.激情催开想象花。
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而辞发”,在一切语言的学习之中,情感当是主流,而人处于激情之下,思维的火花及灵感会喷涌而出,亢奋状态下的学习能将人的大脑调整到最佳、不信,请看《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与片断:
师:昨天,我们一起走进过郭沫若创设的奇妙世界,那里有明亮而又朦胧的街灯(后面空白处,教师与学生边回忆边补充,,有闪闪烁烁的明星,有无数稀罕而珍贵的物品,有浅浅的天河,有美丽似灯笼般的流星,还有那幸福、悠闲、美满的牛郎织女,好一幅的天堂图画,让我们用惊喜的、赞美的、向往的词调齐背之,好不好?
生(好):有感情地背,并闭上眼睛,沉醉在诗的优境中,好久好久还没回过神来!
师:是什么方法让诗有了如此大的魅力,让我们留恋忘返?
生:联想和想象
师:哪里是联想,哪些是想象,聪明的你们会告诉我的,生:小手如林,竞相说……
师: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和作者一样,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大离蕴含着无尽的想象力,不信你们试一试,将下列句式补充完整好吗?
1.月光照在大地上,像——
2.梦像——
3.我一天没吃饭,肚子饿得像——
4.我望着黑板和飘飘洒洒的粉笔灰,觉得——
生再度展开无尽的联想和想象,说了无数个美句。
师(饱含感情地总结):是啊,同学们,你们才情无限,想象力十分丰富,算一算,你们来校已六、七天了,想家吗?教师顺势又深情地唱着:“想象的夜晚,天上的星星会唱歌。”那么,你还能说:
想家的时候—
生(迫不及待地接上)想家的时候,地上的风儿在哭泣,想家的时候,河里的小鱼在呜咽;想家的时候,树上的小鸟不能安眠……
师:对呀,多好的传情达意的方式,这就是联想和想象的魅力,它让我们的思维插上翅膀,将想家的情怀带到了任何一个地方,然后又送回家,所以,担忧朋友,李白会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师生上下句接替)”;思念家乡,王建会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又是诗歌的魅力!
那么,让我们放飞思维,将作者的诗改成现代文,用上联想和想象,好吗?
学生均跃跃欲试地点了点头。
这节课上完,老师和学生都满意地笑了,而且下课铃响,学生们都还兴犹未尽,我想,是教师饱蘸激情的语言为学生展现了美妙的意境,这让他们向往;是教师饱含激情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们自信倍增,才能尽显;是教师饱含感情的引诗背诗让学生神往与憧憬,不觉间,学生对语文的美感与想象的奇特妙用有了形象直观的感悟,思维在激情中激活了,记忆在激情中唤醒了,个性就在激情中张扬,想象就在激情中开花。
这短短几分钟,让我真正地感受到,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定是令学生神往不已的老师;他可以不伟岸,但必须文采飞扬;他可以不幽默,但必须扬抑顿挫;他可以不矫揉造成作,但必须激情四射!
语文教师,让学生在激情的思维中感受语文的美,彰显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1] 新教育理论
[2] 语文教学通讯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6-25
关键词:激情;语文;潜能;智慧
语文潜能即语文素质教育,依据培养和发展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和语文大纲基本精神,语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涵盖如下:一是语文素质。包括语文知识、语言习惯、语言文化等;二是思想素质,包括政治、道德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意识等;三是智能素质,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观察、想象、思维、创造等能力;四是审美素质,包括初步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语文素质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每一种素质都包含不同的内容,但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为用,互相促进。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潜能的开发在一个人的整体发展中占举重若轻的地位,七年级新教材更是将此种能力提上日程,它要求学生们能“亲近文学”,在传统文化意蕴中提升语言素养,它要求学生们善于回顾“金色年华”,在往事依依中提升观察生活,提升提炼生活能力;它引导学生们走进“多彩的四季”,在风花雪月,春夏秋冬的变幻中提升阅读、欣赏及审美能力;它指引学生“关注科学”,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发散思维”;它引领学生走进“奇思妙想”的天地,在大胆地联想和想象中拥有创造力,七年级苏教版上学期语文的这七个单元的编排,真正体现了编者将语文素质的培养置于主导地位的意图,可见开发学生的语文潜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是多么重要!
我认为对学生语文潜能的开发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缩短其历程,需要教师煞费苦心,寻找捷径,半年的执教中,我悟到:激情,便是这捷径之一,教师激情地听、说、读、问、结等环节,可以迅速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使其思维处于亢奋状态,使其产生入情入境之感,使其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的语文情智、潜能便于不知不觉到“传导”给学生,其要点:
1.激情导入设诱饵。“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起始,大多数情况下决定着本节课的学习效率,教师或深沉委婉,或亢奋高亢,或亦怨亦嗔,都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几则执教案开头如下:
论据一:《为你打一扇门》的导语;同学们,我说一个句子你能接吗?如果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打开了;那么是什么把夏天的门打开了,又是什么把秋天的门打开了;还又什么把冬天的门打开了?
学生快速说出了很多答案,教师顺势再深情地导:老师祝贺你们,是勤奋让你们把中学的大门打开了,那么又是什么将智慧情感的门打开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
论据二:《往事依依》导语(教师故作悲伤状)后低沉地说道:杨柳枯了,有再有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可是(教师更加低沉忧伤)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的童年就一去不复返了呢?停顿一下之后,教师转忧为喜;“人总是要长大,水总是要向前,过去的总会过去,既然我们不能违背自然,那就让我们学习于漪吧,拿起手中的笔,记下如花如烟的依依往事”……
论据三:《春》的导语:师生先齐唱春天在哪里,然后教师节奏分明,音韵锵锵的说道:春天就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天就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天就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就是那“乱花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同学们,你瞧,春天多么美丽,多么色彩纷呈,那么,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去欣赏那一路的美景……
论据四:《七颗钻石》的开头:教师缓慢地赞颂似的深情地说道:世界上总有这么一些人:无助时给予我们辅佐,痛苦时给予我们安慰,成功时给予我们祝福……为忘带雨伞的人撑起一方晴空,给受冻的人披上一件衣服,替忙碌的邻居收好晒场上的稻谷……他们轻轻地呵护小花,默默地绕过草地,心疼地为小鸟包扎一次伤口,这是什么?这就是爱,拥有爱的人是幸福的,因为爱心如珍宝,如钻石,如那高空中熠熠闪光的大熊星座,不信,请欣赏故事《七颗钻石》……
这四则导语中教师的感情是变化的,案例一中教师饱含对孩子才情的欣赏和对初入中学的他们的祝福,还有走进文学殿堂的神秘,第二则中教师制造出一种先忧后喜的情感氛围,让学生们在感叹时光的飞逝中搜寻他们美好的年华;第三则则是饱含对祖国大好河山和春天的赞美之情,为学生们声情并茂地诠释了春的千姿百态;第四则导语教师则是满怀敬意地列举了无数生活中的爱心事件,在细节化的材料中学生初步感悟了爱心的真谛;爱心就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给予的小事,爱心就在身边!
然而千变万化的语调语气语速中有一个不变的东西:激情。它深深地感染着学生,打动着学生,扣击着学生们的心弦,他们急迫地打开每一个课,企图得到更多地珍宝;同时,教师导语中排比、比喻的句式,抒情议论的表达方法,细腻又概括式的生活化材料成了学生们习作的典范,这难道不是在激情中为学生设置了一道特醇特香的诱饵么?学生们在老师设置的这种“激情式”导语中,听的能力、说的能力、概括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语文情智便悄悄生根发芽了!
2.激情朗读巧熏染。读是学生走进语文的第一步,是学生语言素质提高的最关键的一环,然而泛泛地读,毫无情趣地读也只能让学生产生厌倦感,浪费时间淡化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在执教七年级学生时尤其体会到“读书”给学生带来的极大魅力和效益,因此每一课,我几乎都要设置朗读,案例:
(1)《往事依依》
第一段:让我们读出依依不舍味
第二段:读出无限遐思味
第三段:读出赞美味
第四段:师生比读读出“余音袅袅,情文并茂味”
(2)《冰心诗四首》:训练学生读出节奏、重音、情感。
(3)《七颗钻石》:要求学生读出童话味——儿童语气,读出故事味——叙述语调;读出文中情——设身处境当文中人物。 (4)《天上的街市》:第一段读出惊喜,第二段读出向往,第三、四段读出渴慕味。
每每如此设计,学生在“读”功上需花一课时,然而我发现“磨刀不误砍柴功”,各种各样的激情朗读环节之后,学生不仅能准确地概括文意,把握人物形象,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其鉴赏能力、想象能力、说话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激情地朗读之后往往十几分钟就解决了对文章的分析与把握,而且,学生们可依据自己的阅读感悟与作者对话,并用“凡人凡言”式总结自己受到的启迪,在朗读中积累了丰富的词汇,积淀了写作技巧,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变化,语文潜能进一步得到开发。
3.激情催开想象花。
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而辞发”,在一切语言的学习之中,情感当是主流,而人处于激情之下,思维的火花及灵感会喷涌而出,亢奋状态下的学习能将人的大脑调整到最佳、不信,请看《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与片断:
师:昨天,我们一起走进过郭沫若创设的奇妙世界,那里有明亮而又朦胧的街灯(后面空白处,教师与学生边回忆边补充,,有闪闪烁烁的明星,有无数稀罕而珍贵的物品,有浅浅的天河,有美丽似灯笼般的流星,还有那幸福、悠闲、美满的牛郎织女,好一幅的天堂图画,让我们用惊喜的、赞美的、向往的词调齐背之,好不好?
生(好):有感情地背,并闭上眼睛,沉醉在诗的优境中,好久好久还没回过神来!
师:是什么方法让诗有了如此大的魅力,让我们留恋忘返?
生:联想和想象
师:哪里是联想,哪些是想象,聪明的你们会告诉我的,生:小手如林,竞相说……
师: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和作者一样,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大离蕴含着无尽的想象力,不信你们试一试,将下列句式补充完整好吗?
1.月光照在大地上,像——
2.梦像——
3.我一天没吃饭,肚子饿得像——
4.我望着黑板和飘飘洒洒的粉笔灰,觉得——
生再度展开无尽的联想和想象,说了无数个美句。
师(饱含感情地总结):是啊,同学们,你们才情无限,想象力十分丰富,算一算,你们来校已六、七天了,想家吗?教师顺势又深情地唱着:“想象的夜晚,天上的星星会唱歌。”那么,你还能说:
想家的时候—
生(迫不及待地接上)想家的时候,地上的风儿在哭泣,想家的时候,河里的小鱼在呜咽;想家的时候,树上的小鸟不能安眠……
师:对呀,多好的传情达意的方式,这就是联想和想象的魅力,它让我们的思维插上翅膀,将想家的情怀带到了任何一个地方,然后又送回家,所以,担忧朋友,李白会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师生上下句接替)”;思念家乡,王建会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又是诗歌的魅力!
那么,让我们放飞思维,将作者的诗改成现代文,用上联想和想象,好吗?
学生均跃跃欲试地点了点头。
这节课上完,老师和学生都满意地笑了,而且下课铃响,学生们都还兴犹未尽,我想,是教师饱蘸激情的语言为学生展现了美妙的意境,这让他们向往;是教师饱含激情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们自信倍增,才能尽显;是教师饱含感情的引诗背诗让学生神往与憧憬,不觉间,学生对语文的美感与想象的奇特妙用有了形象直观的感悟,思维在激情中激活了,记忆在激情中唤醒了,个性就在激情中张扬,想象就在激情中开花。
这短短几分钟,让我真正地感受到,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定是令学生神往不已的老师;他可以不伟岸,但必须文采飞扬;他可以不幽默,但必须扬抑顿挫;他可以不矫揉造成作,但必须激情四射!
语文教师,让学生在激情的思维中感受语文的美,彰显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1] 新教育理论
[2] 语文教学通讯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