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是一门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尤为重要。如何放开手,让学生更好地去独立思考,这是我们物理教师必须要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学生独立思考 能力
著名教育家奥古斯丁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体系,它的任务是启发学生自我思考,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落实到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如何放开手,让学生更好地去独立思考,这是我们物理教师必须要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
一、目前物理教学的一些弊端
物理新课程标准已经实施已经好几年了,科学探究既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又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已被大部分师生接受了。但是,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1.学生完全服从教师和课本,不敢独立思考。由于教师绝对的权威性,教师控制着整个课堂,掌握着标准答案,使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跑,不能有半点怀疑。长此以往,学生就把自己的思考权完全交给了老师,不再敢独立思考了。
2.学生完全依赖教师,不愿意独立思考。教师天天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学生时时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处处以标准答案为准则,最终以升学为唯一追求。天天在被动地听课,反复地练习,思维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3.学习容量超负荷,没有时间独立思考。现在的学生每天的学业负担很重,一天下来,疲惫不堪,很多学生没有时间去独立思考。
4.学生只会照搬照抄,不会独立思考。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反复地机械训练,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妨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将思想束缚在无形的框框里,造成了思维上的狭隘性和单一性,这就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课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授课时,学生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可是一做就错。究其原因,是学生只是听了,而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批判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独立思考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备条件。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让学生通过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能力与兴趣。
作为一线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引导学生去更好地独立思考,将“思考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恰当要求,引导学生思考。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要从细节做起,点滴渗透。对每一个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以及它们的应用,例题与习题的分析、解决,实验的原理、操作及结果的得出等等,无论问题简单还是复杂,都应引导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必须经过思考,想通了,才接受:理解了,才应用,杜绝“拿来主义”。从每一个简单的问题做起,逐渐引导,点滴积累,让学生从每一个小小的成功逐渐积累成独立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在每堂新课之前,我都会花五到八分钟时间处理一下上次作业中学生错得较多的习题。学生在课前已经获得了正确答案,也已经将错题订正过一遍,那为什么不将这块时间交给学生呢?每堂课我会让一个学生上讲台讲一道他原本错的题,通过他的讲解,希望班上其他做错这题的学生都能明白。这样一来,赋予这位学生一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会在课前想尽办法把这道题目彻底弄明白。如果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他仍不能把问题解决,他们会和同学热烈地讨论,会主动过来找我探讨。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每堂课换不同的学生上讲台讲解,一个学期下来,每位学生都可以得到一、两次锻炼的机会。如果学生的讲解不是很完善,等他讲完以后,我可以在旁边稍加点评,但一定要肯定孩子们讲得好的地方,让他们在努力付出后能获得小小的成就感。
2.留有余地,“逼迫”学生思考。在物理教学中,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应该讲清楚,但是一些概念的延伸,规律的推广等不必讲得太透,只需做一些必要的提示,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究和思考的余地,让学生自己去钻研。讲解过细会造成主次不分的弊端,不利于抓住最基本的东西,不利于形成知识框架(不知道什么是基本规律,什么是对某种情景的特殊规律,而不具有普遍性。);讲解过细也不利于从基本概念和规律出发来分析和解决特定的问题。学生容易机械地记住某些具体的规律,甚至乱用具体规律,乱套公式。长期这样下来,扼杀了学生自我开拓的能力,不会钻研新的问题,依赖性大。
每章内容结束后,在上复习课之前,我会让学生自己先总结:将本章的知识点串联成一张知识网络,罗列本章用到的物理方法和物理技巧。完成以后,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对比,从而完善自己不足的地方。学生经过了独立思考总结出来的东西印象会更深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明白学习中互帮互助是非常必要的,在帮组别人的同时也就是在帮助自己。最后我会在班上挑出一两份最好的总结,张贴在教室里面,其他学生可以去比照,在协作的同时为他们创造了一种竞争的氛围。有了竞争才会产生更大的动力促使学生去更好地独立思考。
3.创设开放式课堂,鼓励学生思考。要学生独立思考,教材和课堂都要“开放式”。教师不是课堂上的权威,教师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答案。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允许不同意见的产生,并且应该感到欣慰,因为那是学生思维的火花在闪烁。对于初学者来说,想错、说错、理解错都是难免的,只要敢想,就是好样的。当学生的想法和思路并非完全正确时,我们应该抓住其中点滴正确的地方,帮助和引导他们完善自己的想法。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自己创设一个验证机械能守恒的物理情景、物理过程。这时候发现学生创设的物理情景、物理过程各有不同、千奇百怪。这样一来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独创性,达到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人生道路上,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个性、能独立承担工作和独立作出重大抉择的人都是必要的。只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了,理解、推理、分析综合、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实验等能力才能得到相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必然提高了,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学生独立思考 能力
著名教育家奥古斯丁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体系,它的任务是启发学生自我思考,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落实到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如何放开手,让学生更好地去独立思考,这是我们物理教师必须要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
一、目前物理教学的一些弊端
物理新课程标准已经实施已经好几年了,科学探究既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又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已被大部分师生接受了。但是,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1.学生完全服从教师和课本,不敢独立思考。由于教师绝对的权威性,教师控制着整个课堂,掌握着标准答案,使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跑,不能有半点怀疑。长此以往,学生就把自己的思考权完全交给了老师,不再敢独立思考了。
2.学生完全依赖教师,不愿意独立思考。教师天天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学生时时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处处以标准答案为准则,最终以升学为唯一追求。天天在被动地听课,反复地练习,思维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3.学习容量超负荷,没有时间独立思考。现在的学生每天的学业负担很重,一天下来,疲惫不堪,很多学生没有时间去独立思考。
4.学生只会照搬照抄,不会独立思考。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反复地机械训练,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妨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将思想束缚在无形的框框里,造成了思维上的狭隘性和单一性,这就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课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授课时,学生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可是一做就错。究其原因,是学生只是听了,而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批判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独立思考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备条件。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让学生通过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能力与兴趣。
作为一线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引导学生去更好地独立思考,将“思考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恰当要求,引导学生思考。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要从细节做起,点滴渗透。对每一个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以及它们的应用,例题与习题的分析、解决,实验的原理、操作及结果的得出等等,无论问题简单还是复杂,都应引导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必须经过思考,想通了,才接受:理解了,才应用,杜绝“拿来主义”。从每一个简单的问题做起,逐渐引导,点滴积累,让学生从每一个小小的成功逐渐积累成独立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在每堂新课之前,我都会花五到八分钟时间处理一下上次作业中学生错得较多的习题。学生在课前已经获得了正确答案,也已经将错题订正过一遍,那为什么不将这块时间交给学生呢?每堂课我会让一个学生上讲台讲一道他原本错的题,通过他的讲解,希望班上其他做错这题的学生都能明白。这样一来,赋予这位学生一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会在课前想尽办法把这道题目彻底弄明白。如果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他仍不能把问题解决,他们会和同学热烈地讨论,会主动过来找我探讨。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每堂课换不同的学生上讲台讲解,一个学期下来,每位学生都可以得到一、两次锻炼的机会。如果学生的讲解不是很完善,等他讲完以后,我可以在旁边稍加点评,但一定要肯定孩子们讲得好的地方,让他们在努力付出后能获得小小的成就感。
2.留有余地,“逼迫”学生思考。在物理教学中,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应该讲清楚,但是一些概念的延伸,规律的推广等不必讲得太透,只需做一些必要的提示,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究和思考的余地,让学生自己去钻研。讲解过细会造成主次不分的弊端,不利于抓住最基本的东西,不利于形成知识框架(不知道什么是基本规律,什么是对某种情景的特殊规律,而不具有普遍性。);讲解过细也不利于从基本概念和规律出发来分析和解决特定的问题。学生容易机械地记住某些具体的规律,甚至乱用具体规律,乱套公式。长期这样下来,扼杀了学生自我开拓的能力,不会钻研新的问题,依赖性大。
每章内容结束后,在上复习课之前,我会让学生自己先总结:将本章的知识点串联成一张知识网络,罗列本章用到的物理方法和物理技巧。完成以后,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对比,从而完善自己不足的地方。学生经过了独立思考总结出来的东西印象会更深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明白学习中互帮互助是非常必要的,在帮组别人的同时也就是在帮助自己。最后我会在班上挑出一两份最好的总结,张贴在教室里面,其他学生可以去比照,在协作的同时为他们创造了一种竞争的氛围。有了竞争才会产生更大的动力促使学生去更好地独立思考。
3.创设开放式课堂,鼓励学生思考。要学生独立思考,教材和课堂都要“开放式”。教师不是课堂上的权威,教师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答案。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允许不同意见的产生,并且应该感到欣慰,因为那是学生思维的火花在闪烁。对于初学者来说,想错、说错、理解错都是难免的,只要敢想,就是好样的。当学生的想法和思路并非完全正确时,我们应该抓住其中点滴正确的地方,帮助和引导他们完善自己的想法。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自己创设一个验证机械能守恒的物理情景、物理过程。这时候发现学生创设的物理情景、物理过程各有不同、千奇百怪。这样一来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独创性,达到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人生道路上,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个性、能独立承担工作和独立作出重大抉择的人都是必要的。只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了,理解、推理、分析综合、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实验等能力才能得到相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必然提高了,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