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早产儿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了解不同日龄、胎龄、出生体重的早产儿血细胞参考值的变化特点。
方法2011年11月30日至2014年11月30日期间,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住院的早产儿中,排除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性疾病患儿,共纳入2 849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生后日龄分为7组,按出生时胎龄分为3组,按出生体重分为3组,按性别分为男性组与女性组。采集手指末梢血,检测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7组不同日龄早产儿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2.00、364.90、34.88、14.22、80.82、168.10、86.64,P值均<0.01)。白细胞总数在生后≤1 d时最高[(18.40±6.87)×109/L],日龄>2~≤5 d时明显下降[(10.62±4.68)×109/L],以后渐趋平缓降低,日龄>14~≤21 d及>21~≤30 d时稳定[分别为(10.54±3.09)×109/L和(10.27±3.70)×109/L]。血小板计数生后≤1 d及>1~≤2 d时无明显变化[分别为(240.56±63.54)×109/L和(240.85±71.47)×109/L],>2~≤5 d时开始增高[(249.21±80.55)×109/L],>7~≤14 d时达最高[(339.11±121.84)×109/L],再呈小幅度降低并趋稳定。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在日龄>5~≤7 d时交叉倒置。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与早产儿生后日龄均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46、-0.60、0.18、-0.07、0.33、-0.47和0.29,P值均<0.01)。随着出生胎龄增加,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值增高,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1.00、124.49、13.34、18.35、5.35和4.11,P值均<0.05)。随着出生体重增加,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2.12、133.09、39.38、13.77和21.24,P值均<0.05)。女性早产儿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35、16.72和13.19,P值均<0.05)。
结论早产儿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血小板计数随日龄变化,在日龄>2~≤5 d时变化较明显,>14 d后均基本趋于稳定。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和性别均对早产儿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血小板计数有不同程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