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读写交融的最佳契合点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23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不可分割的,具有相辅相成的功能。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实现读与写的有机融合,以读导写,以写促读,才能同时提升学生读与写两种能力。鉴于此,我在教学《沙漠中的绿洲》过程中做出了创新尝试,立足于多视角,充分发掘教材中的“读”与“写”,并紧扣二者的最佳契合点,组织学生展开读与写的双重训练,以确保两种能力的同时培养和提升。

一、品读重点词语,组织积累性仿写练笔


  张志公指出:“模仿才是学习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在写作过程中,模仿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生的练笔实际上也可以以模仿词语作为出发点,而后拓展到模仿好句好段。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最佳的模仿范例。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这样才能够使他们获得更丰富的语言积累,将文本中的优美词语或句子成功地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做到活学活用,为接下来的习作训练积累丰富的素材。
  教学《沙漠中的绿洲》这篇课文的第三段时,教师首先组织学生以不同的朗读方式阅读这篇课文,可以是默读,也可以是轻声读,还可以是大声读。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必然会注意到“三个买来”以及“挖去”“填上”“埋下”等词语。他们通过这些词语体会到绿洲建设过程的艰难,感受到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付出的高昂的代价。基于此,再组织学生进行仿写:想必大家都参加过植树吧?那么你能不能根据植树的先后顺序,借助一连串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段话。有学生这样写的:又是一年的植树节,我和爸爸约好去山上植树,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我们首先选择的是一块平整的空地,接着爸爸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在这里挖出一个深坑,然后让我将小树苗放进这个深深的坑里,还要扶着它稳稳地站在坑里,最后爸爸一锹一锹地将挖出的土填回到坑里,填完土之后我拿着小脸盆去河边舀来水,缓缓地将水浇在小树苗的根部。我认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但是爸爸却告诉我还要继续培土,培完土之后,要将小树苗四周的土踩结实。做完这些,我和爸爸已经满头大汗,但是我们心里却非常高兴,看着眼前的小树苗,我和爸爸会心一笑,我想我们两个的想法一定是一样的:它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
  学生完成了对植树过程的仿写之后,必然可以体会到植树的不易,然后再与文本内容相比较,便能够深深体会到,阿联酋人民为了能够成功地培植树苗,不仅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种针对词语的模仿训练,既能够使学生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可以结合练笔的方式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双基素养的发展。

二、精读略写内容,组织补白式想象练笔


  语文是一门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基础学科。中低段的小学生大都具有极强的想象能力,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设多元的机会,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那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针对文本中详写的部分,教师应着重展开分析,而那些一笔带过的内容或者是没有展开更细致描写的句子,便是激活学生想象能力的着力点,也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精读,然后组织他们进行补白式想象练笔。
  《沙漠中的绿洲》这一篇课文在描写迪拜街头风光的过程中,只使用了几个简单的词语,如“绿树成荫,鲜花遍地”等等。实际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带领学生阅读这些词语,之后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幅迪拜街景,组织学生欣赏,其中既有郁郁葱葱的棕榈树图,也有争奇斗艳的鲜花图,之后再一次组织学生对这些词语展开精读。之后提出写作要求:“根据以上所展示的图片,并结合文本中的这些词语,你能否写下一段话,可以先发挥个人想象,先说给同桌听一听,然后将其写下来。”一名学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缓缓地走在迪拜的街头,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望不到边,郁郁葱葱的棕榈树如同一片绿海,又如同高大的卫士守护着阿联酋这个国家,又仿佛是一把硕大的伞为其人民遮风挡沙。在这些郁郁葱葱的树木下盛开着各色鲜花,艳丽多彩。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一团团,一簇簇,一丛丛,非常美丽。如果走近它们仔细观察,你能够发现每朵花都拥有不同的姿态,或者含苞待放,或者刚刚绽开一两朵花瓣,或者完全绽放,仿佛一张张笑脸,有的含羞,有的开怀……看到这里,实在让人惊叹:“这里的景色真美啊!”
  这样的补白式想象练笔,能够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也深化了他们对文本中如诗如画美景的理解。通过想象练笔,学生们不仅能够体会到迪拜这座城市的美丽,还激发了他们对于阿联酋人民的敬佩之情。既是对文本内容的有效丰富,也是对潜藏情境的充分展示;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也能够拓展其思维的宽度,保障了写作水平的提升,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美读文本主旨,组织高阶性创作练笔


  孩子才是天生的诗人。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结合多元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对文本蕴含的主旨进行美读,并鼓励他们创作诗歌,使他们可以感受到诗歌的甜蜜和芬芳。
  在教学《沙漠中的绿洲》过程中,我对文本做出了如下总结:正是迪拜的人们,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灌着绿树和鲜花,才能够将荒芜的沙漠变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洲。他们热爱自己的家园,看到因为自己的劳动将家园建设得如此美好,他们的心中必然充满着骄傲和自豪,那么,请使用自豪的语句美美地读出文本中的关键词句。之后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我国与此相类似的环境,如含盐碱较高的沙漠地带,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片并说出个人想法。此时,我所选择的语言表达形式为诗歌,并为学生出示范例:
  我愿自己是一只山鹰,衔来种子,为荒山植树造林;我愿自己是一颗水珠,带来水源,为树木带去滋润;我愿自己是一块土壤,带着希望,为沙漠增加新绿……
  我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范例,目的是为了激发他们的情思,盘活他们的想象,使他们由内心生发用笔创作的欲望,有学生这样写道:
  我愿自己是一朵小花,带着芳香,为祖国增姿添彩;我愿自己是一只小鳥,飞入森林,为树木除去害虫;我愿自己是一棵小树苗,屹立在沙漠中,为人们带来一片绿荫;我愿自己是一片森林,矗立在沙漠边缘,为祖国遮风挡沙,增加新绿。
  学生使用诗的语言充分表达个人所思所想,既燃起了强烈的环保意识,还能够在创作的过程中,深入体会到诗歌语言特殊的韵律美、情趣美以及意境美,这种形式的练笔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也促进学科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读与写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紧扣读写的最佳契合点,结合文本范例展开有效训练,是实际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以,我们应尽可能地以读促写,以写导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读写机会。这也是当前教学一线语文教师必须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作者简介:江苏省海安市大公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学生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部编新教材对中小学生古诗词鉴赏的学习要求在不断提高,无论是数量上还是难度上,古诗词鉴赏都成为中小学生语文学习难点中的难点。对于教师来说,亦是教学难点中的难点。笔者结合2016年、2017年苏州市语文中考古诗词阅读试题及其他相关古诗篇目,以点带面予以解读,期待能帮助学生找到古诗词鉴赏的几个抓手。一、归类:初读诗歌,分清诗歌
期刊
【教学内容分析】  《九色鹿》是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课文情节生动,语言简洁,学生很喜欢。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目的不一样,小学是学习规范文字的阶段,核心应该是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训练,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方法,规律,听说读写活动,内在是思维和想象。基于文本特点和学生情况,在本课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感受九色鹿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精神”上,而难点则放在“通过多渠道的说话训练,激发学生
期刊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追求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能力的培养。其中较为直接的,是语言建构与运用及思维发展与提升,而另外两个要素更多地依靠这两个要素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更多地需要依靠具体的教学策略,笔者的实践以及同行的相关研究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文感的培养,可以获得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抓手,而基于对文本的分析,以发
期刊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歌教学古已有之。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提倡读诗,因为诗能抒发人的情感,能激发人的斗志,可以记录生活的点滴,可以评论时事。纵观部编小学低段教材儿童诗的选文,大都力求保护儿童的想象力,塑造的形象和情感融合,具有色彩美、静态美、动态美等特点,并形成独特的儿童意境,充满童真、童趣。  《彩色的梦》是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的第八课,是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
期刊
朱永新老师指出:“共读是一个班级、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通过阅读继承共同的文化遗产,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而能够共同生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实践表明,学生与同伴、家长、老师共读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新补充读本》是一套由李吉林、朱家珑、成尚荣等学者编写的补充阅读丛书。其中的选文贴近语文教材的课文主题,
期刊
群文阅读,是指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阅读多个相互关联的文本的阅读模式。与传统的单篇阅读相比,群文阅读对阅读量的要求显著扩大,且阅读文本之间具有互文性,可帮助学生建构更完整的知识模块。为贴合教育实践的需求,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主要表现为,以课内文本为起点,拓展课外文本的“1+X”式阅读。群文阅读,根源于语文学科教育的内在需求,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笔者执教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對群文阅
期刊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能帮助学生学会归类,举一反三,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语言,并通过分享阅读感悟,使学生学会表达,真正爱上阅读,从而实现“阅读”与“表达”的有效融合。一、群文阅读的界定  群文阅读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阅读教学方式,是将一组文章借助于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以此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相较于传统单篇文章阅读而言,群文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在阅读过程
期刊
阅读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是指师生能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用生命与文本的一词、一句,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对话,读出文字背后的声音。面对一个文本,细读的关键点在哪里?如何抓住这些关键点进行文本细读呢?下面以《少年王冕》一课的教学,谈谈笔者的看法。一、于形式相似处细读  文章谋局布篇、遣词造句的结构形式,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尤其是形式相似之处,更值得反复咀嚼。  《少年王冕》一文按王冕成长经历从其七岁丧父
期刊
中小学写字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书写好汉字,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培养审美能力,促进个性良好地发展。书法乃是寂寞之道,同时它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艺术,学习者往往感到枯燥无味。写字教学如不从育人出发,忽视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一味刻板地要求学生掌握书法技能,写好汉字,势必会成为学生的另一种课业负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所以,中小学写字教学应坚持育人为本,与科学文化教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非常多,引导学生阅读古诗对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情景交融是古诗最大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美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望庐山瀑布》是一首非常著名的风景诗,诗人李白以夸张的语言,比喻、想象等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大气磅礴的庐山瀑布之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首古诗,重点要将文字与实景相呼应,借助诗人之笔,感受庐山瀑布的神奇色彩。可以按照读诗、听声、嚼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