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厨艺一般,可做起了“国饭”——饺子,就神采飞扬。和面、揪剂子、擀皮儿是咱的长处。本人在南海舰队服役近20年,当兵的那会儿,每逢八一、春节,连队就杀猪剁肉做饺子。我的连队在南国湛江,主食是大米,所以逢年过节包饺子,是北方官兵最盼望的事。做饺子成了大家显示厨艺的机会。那一刻连队的食堂热闹极了,北方兵个个成了伙头军。头一道工序是做馅儿,由司务长指挥炊事班切肉剁菜拌馅儿,馅儿做好了,司务长要亲口品尝把关;第二道工序是和面,挑选身高力大的战士围缸上阵,在有经验的老兵指导下揣面,把25公斤重的成袋面粉倒进大面缸里进行作业,它是大力士们卖块儿逞威的戏台;第三道工序很烦人,是揪剂子和擀皮儿;第四道工序是包捏饺子;最后是下锅煮饺子了。煮饺子由司务长掌勺。他腰扎围裙,左手平端冷水勺子,右手握着锅铲,轻轻翻动沉在锅里的饺子,当大群“白天鹅”般的饺子浮出水面时,还要根据火候给大锅里点洒些凉水,以防沸水溢锅。饺子出锅的时机更为重要,捞早了饺馅不熟,煮过头变成了“片儿汤”,那还不让弟兄们骂死你!每逢做饺子这个时刻,南方籍的弟兄们,可怜地出溜到一边做些劈柴烧火等打下手的粗活儿,他们全蔫了。
笔者老家在山西,那是个面食王国。在母亲的指导下,我入伍前已会使唤擀面杖了,不过擀皮儿水平还停在初级阶段而已。我那擀6下就能出一饺皮儿,供仨人包馅儿的水平,得益于40多年前在太原的一次学艺:
“文革”初,1966年寒冬,我们这支由军事院校的学员们组成徒步串联分队,从西安出发,经延安后渡过黄河,千里跋涉进入了山西省,不久到达太原。我打小就听说太原有家“认一力”老店,饺子做得棒极了,是太原市的老字号。那时《光明日报》社总编师海云叔叔,他也是山西人,与我的父亲是至交老战友。师老平时最爱吃饺子,常去虎坊桥“晋阳饭庄”解馋,女儿笑说父亲一日三餐上饺子也百吃不腻。以至师老先生将饺子推崇为“国饭”。我对太原“认一力”的了解就是师老给灌输的。我们徒步串联小分队在太原空军13航空学校落下了脚后,队员们感到饿极了。我提议去“认一力”吃饺子。十几个军校学员兴冲冲地赶到太原开花市,急不可耐地推门挤进饺子馆儿。饥饿至极的军人,急催服务员快快上饭,不大会儿,几大盆热腾腾的饺子摆上餐桌。那时,我饿得心慌发抖,虚汗淋漓,出现了低血糖。大盆饺子上桌后,那个疯狂饕餮的场面您可以想象。饱经长途饥寒交迫的军人们,面对着这喷香的水饺,那种风卷残云般的海吞气势如何了得!我敢说,那一刻,谁都会说天下最能充饥、最为解馋的食物绝对是眼下的dumpling! 我们狼吞虎咽着鲜香无比的面食肉团儿,其美妙的感受,足令历经了千里跋涉、极度饥饿的军人们终生难忘。
我终于吃足了,大家餐后喝茶聊天,我溜进厨房企图学习做饺子技艺。1965年至1974年“文革”期间,海军是身着深灰色制服军装的军种,配上红领章和红帽徽,这身行头会让山西省的老百姓们联想到当年东渡黄河的红军,那是一种子弟兵的亲切感觉啊。果然“认一力”饭店的厨师们为我“学艺”大开方便之门。师傅们在大面板上给我进行细致的动作示范,从捏面圈儿、搓面棍儿、揪剂子、揉团压饼、擀饺皮儿、放馅儿至最终的捏挤饺子的步骤,一步不落地向我传授了“科班”的手法。嘿,我终于得到“认一力”的真传!多少年后,咱也能擀出楚楚翘立,形同小碗儿似的饺子皮儿了,实现了擀6下出皮儿的速度供3人包馅儿的水准。连队每次做饺子,司务长必动员我来上阵组成擀皮儿队伍。那些年,咱真的为连队培练出不少做饺子的好手。
母亲做活儿讲究个板眼儿,自1980年我从部队转业回京后,只要家里做饺子,必通知我回家擀皮儿。我不在现场,母亲就无心做饺子,因为家里只有我能擀出小碗儿形状的饺子皮儿。谁也不会想到,我这点小小本事,前年在美国朋友面前露了脸儿。让老外们着迷般地品尝到了咱中国“国饭”的味道。
2010年5月,我和老伴儿应我们的老朋友——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克利夫教授和莱瑞教授两家之邀,赴美国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访友旅游。我们的目的地是弗吉尼亚州的黑堡镇,黑堡是个绿树成荫美丽异常的地方,有北美八大优美城镇之称。在美国两个多月的日子里,从起居饮食到外出旅游,两家人给我们以热情款待和精心照料:从纽约到芝加哥,从尼亚加拉大瀑布到大云雾山国家公园,早已年过七旬和八旬的两位老教授及他们的太太们,不顾疲劳,轮流驾车,远行万里,带着我俩游览了美国东部十几个州。对此,我们非常感动,想做点实事来答谢他们,思来想去,决定给他们做一顿饺子。
头一回做饺子是在二战老兵——莱瑞教授家做的。我和老伴儿到超市采购了1斤猪肉,还有胡萝卜,揪几根莱瑞教授后花园种植的小葱,剁巴剁巴饺子馅儿就得了,只是缺了香油调味儿。等馅儿做好了才发现他家没擀面杖,一急之下我无意中发现了莱瑞家的圆柱形玻璃水杯,上百个饺子皮儿就是用玻璃杯子擀出来的。在整洁的厨房里,美国朋友亲眼看到,一个面团是怎样在玻璃水杯的三擀两擀下,变成四周翘立的圆面皮儿,又怎样包上肉馅儿入锅煮成胖乎乎的包面肉团儿——dumpling的。教授全家人吃得兴奋异常,莱瑞先生竖着大姆哥叫好:“Super! Super!”酒足饭饱了,这位86岁的二战老兵——以军人的方式向我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表示感谢,我也立马站起来给老人回敬一个中国军礼。
半个月后,我们搬到克利夫教授家。不久,也为他们做了饺子。
美国的超市很懂与时俱进的道理。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是美国著名的工科大学,该校因2007年校园枪击暴行,33人丧生而震惊世界。这些年,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招收了上千名中国留学生。超市为了满足中国学生口味儿,设立了中国食品货架,从油、盐、酱、醋到国内名牌调味食品,货架上应有尽有。为方便中国人做饺子,还出售饺子皮儿。所以菲利斯女士再三劝我去采购现成饺子皮儿,我拗不过她,只好答应了。哪知买回来的饺子皮儿太干,每包一个饺子,必须蘸点儿水才能封口,最后挤捏饺子时,还常开裂露馅儿。让我非常心烦!后悔当初听了女主人的话,让我这做饺子的“高手”,把饺子做得那么窝囊!
其实人家老外们根本不留心饺子形状做得如何,他们只要亲眼观赏制作饺子的过程,就乐不可支了。当面粉和猪肉经我之手变成一群可爱的“白鹅”被端上餐桌时,他们狂欢了。瞅着老外笑眯眯的、细细品食饺子的神态,俺真得是得意至极!
没曾料到,饭后女主人不停地打电话通知她的好友们来家聚会。不大一会儿,印度人、土耳其人、新加坡人,还带着一群自己的孩子,陆续敲门到家。女主人激动地把吃剩下的饺子分送给大家品尝,可惜每人只能分得一两个饺子。大人们细细品味点头微笑,不时翘大姆哥叫好。难对付的是那些馋嘴的娃儿们,他们只要吃过一个,就又蹦又跳地大喊“亚咪!亚咪!(好吃!好吃!)”哭嚷吵闹着还要再吃,弄得父母们只得尴尬地朝我耸肩摊手表示无奈。我好悔恨啊,暗责自己魄力太小,咋就不能做它几大锅,让美国朋友们吃个痛快!
从此咱明白了,做饺子来招待国际友人是个好招儿!因为饺子是热闹饭、情感饭、交友饭、团结饭,dumpling绝对极有面子的“国饭!”
编辑/韩 旭 hanxu716@126.com
笔者老家在山西,那是个面食王国。在母亲的指导下,我入伍前已会使唤擀面杖了,不过擀皮儿水平还停在初级阶段而已。我那擀6下就能出一饺皮儿,供仨人包馅儿的水平,得益于40多年前在太原的一次学艺:
“文革”初,1966年寒冬,我们这支由军事院校的学员们组成徒步串联分队,从西安出发,经延安后渡过黄河,千里跋涉进入了山西省,不久到达太原。我打小就听说太原有家“认一力”老店,饺子做得棒极了,是太原市的老字号。那时《光明日报》社总编师海云叔叔,他也是山西人,与我的父亲是至交老战友。师老平时最爱吃饺子,常去虎坊桥“晋阳饭庄”解馋,女儿笑说父亲一日三餐上饺子也百吃不腻。以至师老先生将饺子推崇为“国饭”。我对太原“认一力”的了解就是师老给灌输的。我们徒步串联小分队在太原空军13航空学校落下了脚后,队员们感到饿极了。我提议去“认一力”吃饺子。十几个军校学员兴冲冲地赶到太原开花市,急不可耐地推门挤进饺子馆儿。饥饿至极的军人,急催服务员快快上饭,不大会儿,几大盆热腾腾的饺子摆上餐桌。那时,我饿得心慌发抖,虚汗淋漓,出现了低血糖。大盆饺子上桌后,那个疯狂饕餮的场面您可以想象。饱经长途饥寒交迫的军人们,面对着这喷香的水饺,那种风卷残云般的海吞气势如何了得!我敢说,那一刻,谁都会说天下最能充饥、最为解馋的食物绝对是眼下的dumpling! 我们狼吞虎咽着鲜香无比的面食肉团儿,其美妙的感受,足令历经了千里跋涉、极度饥饿的军人们终生难忘。
我终于吃足了,大家餐后喝茶聊天,我溜进厨房企图学习做饺子技艺。1965年至1974年“文革”期间,海军是身着深灰色制服军装的军种,配上红领章和红帽徽,这身行头会让山西省的老百姓们联想到当年东渡黄河的红军,那是一种子弟兵的亲切感觉啊。果然“认一力”饭店的厨师们为我“学艺”大开方便之门。师傅们在大面板上给我进行细致的动作示范,从捏面圈儿、搓面棍儿、揪剂子、揉团压饼、擀饺皮儿、放馅儿至最终的捏挤饺子的步骤,一步不落地向我传授了“科班”的手法。嘿,我终于得到“认一力”的真传!多少年后,咱也能擀出楚楚翘立,形同小碗儿似的饺子皮儿了,实现了擀6下出皮儿的速度供3人包馅儿的水准。连队每次做饺子,司务长必动员我来上阵组成擀皮儿队伍。那些年,咱真的为连队培练出不少做饺子的好手。
母亲做活儿讲究个板眼儿,自1980年我从部队转业回京后,只要家里做饺子,必通知我回家擀皮儿。我不在现场,母亲就无心做饺子,因为家里只有我能擀出小碗儿形状的饺子皮儿。谁也不会想到,我这点小小本事,前年在美国朋友面前露了脸儿。让老外们着迷般地品尝到了咱中国“国饭”的味道。
2010年5月,我和老伴儿应我们的老朋友——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克利夫教授和莱瑞教授两家之邀,赴美国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访友旅游。我们的目的地是弗吉尼亚州的黑堡镇,黑堡是个绿树成荫美丽异常的地方,有北美八大优美城镇之称。在美国两个多月的日子里,从起居饮食到外出旅游,两家人给我们以热情款待和精心照料:从纽约到芝加哥,从尼亚加拉大瀑布到大云雾山国家公园,早已年过七旬和八旬的两位老教授及他们的太太们,不顾疲劳,轮流驾车,远行万里,带着我俩游览了美国东部十几个州。对此,我们非常感动,想做点实事来答谢他们,思来想去,决定给他们做一顿饺子。
头一回做饺子是在二战老兵——莱瑞教授家做的。我和老伴儿到超市采购了1斤猪肉,还有胡萝卜,揪几根莱瑞教授后花园种植的小葱,剁巴剁巴饺子馅儿就得了,只是缺了香油调味儿。等馅儿做好了才发现他家没擀面杖,一急之下我无意中发现了莱瑞家的圆柱形玻璃水杯,上百个饺子皮儿就是用玻璃杯子擀出来的。在整洁的厨房里,美国朋友亲眼看到,一个面团是怎样在玻璃水杯的三擀两擀下,变成四周翘立的圆面皮儿,又怎样包上肉馅儿入锅煮成胖乎乎的包面肉团儿——dumpling的。教授全家人吃得兴奋异常,莱瑞先生竖着大姆哥叫好:“Super! Super!”酒足饭饱了,这位86岁的二战老兵——以军人的方式向我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表示感谢,我也立马站起来给老人回敬一个中国军礼。
半个月后,我们搬到克利夫教授家。不久,也为他们做了饺子。
美国的超市很懂与时俱进的道理。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是美国著名的工科大学,该校因2007年校园枪击暴行,33人丧生而震惊世界。这些年,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招收了上千名中国留学生。超市为了满足中国学生口味儿,设立了中国食品货架,从油、盐、酱、醋到国内名牌调味食品,货架上应有尽有。为方便中国人做饺子,还出售饺子皮儿。所以菲利斯女士再三劝我去采购现成饺子皮儿,我拗不过她,只好答应了。哪知买回来的饺子皮儿太干,每包一个饺子,必须蘸点儿水才能封口,最后挤捏饺子时,还常开裂露馅儿。让我非常心烦!后悔当初听了女主人的话,让我这做饺子的“高手”,把饺子做得那么窝囊!
其实人家老外们根本不留心饺子形状做得如何,他们只要亲眼观赏制作饺子的过程,就乐不可支了。当面粉和猪肉经我之手变成一群可爱的“白鹅”被端上餐桌时,他们狂欢了。瞅着老外笑眯眯的、细细品食饺子的神态,俺真得是得意至极!
没曾料到,饭后女主人不停地打电话通知她的好友们来家聚会。不大一会儿,印度人、土耳其人、新加坡人,还带着一群自己的孩子,陆续敲门到家。女主人激动地把吃剩下的饺子分送给大家品尝,可惜每人只能分得一两个饺子。大人们细细品味点头微笑,不时翘大姆哥叫好。难对付的是那些馋嘴的娃儿们,他们只要吃过一个,就又蹦又跳地大喊“亚咪!亚咪!(好吃!好吃!)”哭嚷吵闹着还要再吃,弄得父母们只得尴尬地朝我耸肩摊手表示无奈。我好悔恨啊,暗责自己魄力太小,咋就不能做它几大锅,让美国朋友们吃个痛快!
从此咱明白了,做饺子来招待国际友人是个好招儿!因为饺子是热闹饭、情感饭、交友饭、团结饭,dumpling绝对极有面子的“国饭!”
编辑/韩 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