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如真的如当时的评鉴者所断言的话,这些后来被奉为圭臬的经典文学、脍炙人口的经典电影,可能早就夭折了。
“或许是我死脑筋,但我实在无法想象,竟然有人能用30页来描写一个人睡不着,在床上辗转反侧的场景。”奥伦多夫出版社的一位编辑以此为由,拒绝出版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
这么严厉的批评,安德烈·贝尔纳自然不会漏掉,他为普戌卡尔特出版社编的《不吐不快集》,所收集的正是各文学巨著当年遭出版社拒绝的评语和回信。
这些名著曾被认为不值一提
书一开头就列了一张所有曾经干过这类事的出版社名单,从费柏&费柏到杜柏代,从《纽约客》到《巴黎杂志》,无一幸免。
1851年《白鲸记》在英国被退稿,理由如下:“我们认为这本书无法打入青少年文学市场。冗长,风格老旧,实在称不上引人入胜。”
1856年,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被退稿,理由如下:“阁下,您的小说被一堆精心设计但华而不实的细节给埋葬了。”
至于女诗人艾蜜莉·狄金森的第一本诗集则在1862年遭拒,理由如下:“质疑。完全没有押韵。”
1931年福克纳写了《圣殿》,一位编辑读后感是:“天啊,天啊,我们不能出这本书。否则大家只好牢里见了。”
1952年《安妮日记》:“这个女孩子看来天分不高,或者应该说她连唤起读者基本好奇心的能力都没有。”
纳博科夫1955年《洛丽塔》的评价是:“这个故事应该是说给心理医师听的,说不定原本真是医院纪录,后来才转化为一本小说……我建议把这本书埋个1000年。”
1931年赛珍珠的《大地》得到这样的评语:“很抱歉,美国读者对中国可没什么兴趣。”
克里斯多佛·希尔夫和维克多尔·纳瓦斯基合写的《专家们说》,收录了从政治到科学各个领域的糗事,也载录了公开发表的新书简介和专业书评。
巴尔扎克的书评如下:“巴尔扎克的小说,不论在情节铺陈或人物塑造上均不见独特的想象力。巴尔扎克永远不可能在法国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尤金·布瓦都,《世界杂志》书评,1856年)
评艾米莉·勃朗特:“夏绿蒂《简爱》一书里的所有缺点,在《咆哮山庄》一书中都放大了1000倍。差堪告慰的是这本小说永远都不会是畅销小说。”(詹姆斯·罗立梅尔,《北部英国评论》,1849年)
评诗人惠特曼:“惠特曼和艺术的关系,就跟猪和数学的关系是一样的。”(《英国评论家杂志》,1855年)
下列音乐曾被说得一无是处
我们来看看乐坛发生什么事。约翰·阿多尔夫·史凯比1937年在《音乐评论》对巴哈有如下评语:“巴哈的音乐既无美感,又缺乏和谐,连清楚都谈不上。”
路易斯·史波尔1808年对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第一次演出的评语是:“喧闹聒噪,品味低俗。”
路德威葛·瑞尔斯塔比评萧邦(《音乐花园的女神》,1833年):“如果萧邦拿他的作品去请教专家,这些专家会把他的乐谱给撕了……其实是我想这么做。”
1853年的《巴黎音乐报》曾经写道:“《弄臣》旋律平淡无奇。这出歌剧想在歌剧史上占一席之地,痴心妄想。”
《阿玛迪斯》一剧(电影和舞台剧),也让奥地利皇帝听完莫扎特《费加洛婚礼》后的评语传诵一时:“音符太多。”
柴可夫斯基在他的日记里提到勃拉姆斯时写道:“我对这个痞子的音乐研究了很久,他真是个毫无品味的混蛋。”
卖座巨片曾被预言稳赔不赚
1936年,米高梅电影公司的高级主管艾文·塔尔伯格为了说服某人不要买《乱世佳人》的版权,他说:“拍南北战争的电影稳赔不赚。”
而影星贾利·古柏在拒绝扮演片中白瑞德这个角色后还说:“《乱世佳人》肯定是好莱坞电影史上卖座最惨的电影。我很庆幸惹祸上身的是克拉克·盖博,而不是我。”同时,克拉克·盖博1930年试镜后,马上有人抗议:“怎么会找一个耳朵长这么奇怪的家伙?”
这些评论提醒我们,对待艺术要像对待酒一样,摆一摆,才闻得陈香。(摘自台湾《皇冠》)
“或许是我死脑筋,但我实在无法想象,竟然有人能用30页来描写一个人睡不着,在床上辗转反侧的场景。”奥伦多夫出版社的一位编辑以此为由,拒绝出版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
这么严厉的批评,安德烈·贝尔纳自然不会漏掉,他为普戌卡尔特出版社编的《不吐不快集》,所收集的正是各文学巨著当年遭出版社拒绝的评语和回信。
这些名著曾被认为不值一提
书一开头就列了一张所有曾经干过这类事的出版社名单,从费柏&费柏到杜柏代,从《纽约客》到《巴黎杂志》,无一幸免。
1851年《白鲸记》在英国被退稿,理由如下:“我们认为这本书无法打入青少年文学市场。冗长,风格老旧,实在称不上引人入胜。”
1856年,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被退稿,理由如下:“阁下,您的小说被一堆精心设计但华而不实的细节给埋葬了。”
至于女诗人艾蜜莉·狄金森的第一本诗集则在1862年遭拒,理由如下:“质疑。完全没有押韵。”
1931年福克纳写了《圣殿》,一位编辑读后感是:“天啊,天啊,我们不能出这本书。否则大家只好牢里见了。”
1952年《安妮日记》:“这个女孩子看来天分不高,或者应该说她连唤起读者基本好奇心的能力都没有。”
纳博科夫1955年《洛丽塔》的评价是:“这个故事应该是说给心理医师听的,说不定原本真是医院纪录,后来才转化为一本小说……我建议把这本书埋个1000年。”
1931年赛珍珠的《大地》得到这样的评语:“很抱歉,美国读者对中国可没什么兴趣。”
克里斯多佛·希尔夫和维克多尔·纳瓦斯基合写的《专家们说》,收录了从政治到科学各个领域的糗事,也载录了公开发表的新书简介和专业书评。
巴尔扎克的书评如下:“巴尔扎克的小说,不论在情节铺陈或人物塑造上均不见独特的想象力。巴尔扎克永远不可能在法国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尤金·布瓦都,《世界杂志》书评,1856年)
评艾米莉·勃朗特:“夏绿蒂《简爱》一书里的所有缺点,在《咆哮山庄》一书中都放大了1000倍。差堪告慰的是这本小说永远都不会是畅销小说。”(詹姆斯·罗立梅尔,《北部英国评论》,1849年)
评诗人惠特曼:“惠特曼和艺术的关系,就跟猪和数学的关系是一样的。”(《英国评论家杂志》,1855年)
下列音乐曾被说得一无是处
我们来看看乐坛发生什么事。约翰·阿多尔夫·史凯比1937年在《音乐评论》对巴哈有如下评语:“巴哈的音乐既无美感,又缺乏和谐,连清楚都谈不上。”
路易斯·史波尔1808年对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第一次演出的评语是:“喧闹聒噪,品味低俗。”
路德威葛·瑞尔斯塔比评萧邦(《音乐花园的女神》,1833年):“如果萧邦拿他的作品去请教专家,这些专家会把他的乐谱给撕了……其实是我想这么做。”
1853年的《巴黎音乐报》曾经写道:“《弄臣》旋律平淡无奇。这出歌剧想在歌剧史上占一席之地,痴心妄想。”
《阿玛迪斯》一剧(电影和舞台剧),也让奥地利皇帝听完莫扎特《费加洛婚礼》后的评语传诵一时:“音符太多。”
柴可夫斯基在他的日记里提到勃拉姆斯时写道:“我对这个痞子的音乐研究了很久,他真是个毫无品味的混蛋。”
卖座巨片曾被预言稳赔不赚
1936年,米高梅电影公司的高级主管艾文·塔尔伯格为了说服某人不要买《乱世佳人》的版权,他说:“拍南北战争的电影稳赔不赚。”
而影星贾利·古柏在拒绝扮演片中白瑞德这个角色后还说:“《乱世佳人》肯定是好莱坞电影史上卖座最惨的电影。我很庆幸惹祸上身的是克拉克·盖博,而不是我。”同时,克拉克·盖博1930年试镜后,马上有人抗议:“怎么会找一个耳朵长这么奇怪的家伙?”
这些评论提醒我们,对待艺术要像对待酒一样,摆一摆,才闻得陈香。(摘自台湾《皇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