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Kelly

来源 :智族GQ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rydar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大金刚色、金棕银扣、Kelly、Epsom皮;如果你的發帖中有了这些hashtag,恭喜你的分享进入了热搜榜。但能让男性同胞购买的“终极梦想”选择真的少,尺寸再大抑或颜色再深,也是稍显牵强的“女包男用”。Kelly Dcpcchcs的出现帮你解决了想购入Kelly的顾虑。轻便、顶级皮质、经典且适合所有场台的赞美辞藻都是多余,Kelly就是最好的包袋形容词。猜想在你的hashtag上多加一个Kelly男包,你距离KOL的距离就又近了一步。
其他文献
平民收藏家的逆袭!  一直怀疑一名普通工薪阶层能不能收藏艺术品?非常经典的例子是:美国的沃格尔夫妇,他们是一名邮局职员和一名图书馆员,年收入加起来不超过5万美元,沃格尔夫妇两人却在50年的时间里收藏了近5000件极少艺术和观念艺术作品。这对传奇性的平民收藏家的经历也让许多工薪阶层的菜鸟藏家们跃跃欲试,甚至思考普通人是否能通过收藏艺术品改变人生。也许,你能在我们与日本工薪族收藏家宫津大辅(Daisu
摘 要:进入新世纪后,不少诗人企图通过亲和民间的写作立场来重回大众视野。指涉现实的及物题材扩充了诗歌的容量,口语化的语言使诗歌不再为精英知识分子所独享,向叙事文学借鉴的手法也让诗歌在还原真实生活的同时,具有了更为沉静悠远的情思。世俗化的诗意使诗歌重焕生机,但若向其过度倾斜,也会让诗歌因为诗意的缺失而走向末路。  关键词:新世纪诗歌;世俗化;艺术向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粉色衬衫一直被视为女性气息浓厚的单品,作为一套look的内搭,像是打破对男子气概固有认知地一个平衡,黑色与棕色的大面积深色系色块上身,则平衡了这份倾斜的意趣。无论是四平八稳的西服棱角,还是复古经典的灯芯绒,种种气质的叠凑都向大众表明:男人也可以穿粉红色,而且穿得很好看。  黑色、灰色、深蓝、棕,男人只能选择深色吗?是否再多一点粉红都是男人不能承受的时尚之轻?皮衣、派克大衣、工装服、Polo衫,男人
摘 要:莫言小说中存在某种“裂变”,叙事的裂变对应的是主体以及意识的裂变,但同时这种裂变也各有其归宿。在阅读莫言作品的过程中先需要从宏观角度出发,把握其写作逻辑、了解其写作框架,其次,不能忽视从微观角度下对细节的探究。本文从双重英雄、双重色彩、双重暴力以及双重形态轮回四个方面来分析莫言作品中的裂变表现,并指出其裂变后的归宿以及这种归宿后的审美和伦理价值体现。  关键词:莫言;裂变;归宿  [中图分
【摘要】自我调节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对在线学习至关重要,学生能否在在线学习环境中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因此对K12学生在线自我调节学习开展研究对于促进基础教育领域在线教育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参与在线学习的981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数据,探究我国K12学生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水平、差异及其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绝大多数学生
個性刚烈,男孩并不随波逐流,忽略世人的眼光。带点儿随性却穿出自我风格。
摘 要: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以上世纪40年代的“沪上淑媛”王琦瑶为灵魂人物展开描写,记述她坎坷跨越40年斑驳光影的人生经历。本文将通过分析王琦瑶的幸与不幸、悲剧的预示以及人物形象的价值意义,理解王琦瑶这一代表上海的典型人物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悲剧性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长恨歌;王琦瑶;悲剧;女性形象;价值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摘 要:在我国的基层群众文化服务活动中,公益性文化活动占据着重要位置。本文以公益性文化活动重要性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基层群众公益文化实践工作,开展了文化活动主要模式研究。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服务性;公益性;建设重要性  作者简介:刘荣霞(1967-),女,山东荣成人,乌鲁木齐市工人文化宫办公室主任,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圣殿》采用复杂动态的“奇喻”——舞台和悖论修辞手段,并通过构建光明与黑暗之间的鲜明对比,以及宏大华丽的舞台场景,生成了一个以变动为主要表征的巴罗克圣殿。巴罗克圣殿不仅有力地凸显了理性、真实、善、公义等美德所具有的神圣性和永恒性,将审美形式上的圣殿具体化,而且成为探索人、神关系的有效媒介。  关键词:巴罗克;圣殿;舞台  作者简介:黄梅(1991-),女,湖南岳阳人,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
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中,“痴心女子负心汉”这个主题从《诗经》开始就已得见,比如《氓》、《谷风》等,就已初见“痴心女子负心汉”主题的端倪。在中国古典戏剧舞台上,“痴心女子负心汉”主题更是久演不衰。宋元时期的负心婚变剧《秋胡戏妻》、《潇湘雨》、《琵琶记》都在“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母题下”创建了一种新的模式——“痴心女”向“负心汉”的妥协。而这种主题模式背后所影射出来的,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