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学基础》课程是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文章通过问卷形式就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到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学生学习课程的方式、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信息,根据课程教学现状做出分析,并对课程教学改革做出思考。
关键词:高职 经济学 教学改革 调查
一、引言
《经济学基础》是财经商贸类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对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分析经济现象能力和经济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为此,了解当下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反馈,能够给《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提供有利信息,促进《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又好又快发展。文章通过问卷形式向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掌握有关《经济学基础》教学的一手资料,进而探讨课程教学改革。
二、《经济学基础》教学现状调查
1.问卷调查基本情况。问卷题目涉及学生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学生如何学习课程、教师如何进行课程教学和考核等内容,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9份,其中有效问卷266份。
2.问卷调查结果。
2.1学生对《经济学基础》认识调查结果。第一,对课程重要性调查中,有35.34%的学生认为很重要,是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专业课的入门课程,有必要好好学习,有47.37%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有助于认识经济学知识,有17.29%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理论性太强,太抽象,与现实经济生活关系不大。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经济学基础》有着比较正确的认识,少部分学生未能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第二,《经济学基础》实践指导作用认识调查中,有28.57%的学生认为作用很大,有63.16%的学生认为作用一般,有8.27%的学生认为几乎没有作用。由统计数据得知,大部分学生经过课程学习之后将学识指导于经济实践活动的作用不大。
2.2学生对《经济学基础》学习調查结果。第一,对《经济学基础》学习方式调查中,32.33%的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还阅读经济学相关书籍,57.89%的学生只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9.77%的学生不太注重本门课程的学习。统计数据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学习课程知识仅是老师的课堂讲授。第二,对《经济学基础》学习期望调查中,63.16%的学生的期望是掌握课程知识,学以致用,30.08%的学生的期望是能应付考核,顺利通过考试,9.77%的学生的期望是无所谓。由统计数据看出,超过六成的学生对该课程抱有较大期望。
2.3《经济学基础》教学与考核调查结果。第一,教师授课方式调查中,34.59%的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授课,如老师讲授、分组讨论、实践指导、师生互动等,51.13%的教师以讲授为主,偶有师生互动,14.29%的教师几乎仅是教师讲授方式授课。调查数据说明,多数教师授课方式是传统的讲授方式,形式较为单调。第二,教师授课内容调查中,32.33%的教师教学内容来自教材知识,课外读物,社会经济热点,经济名人访谈等,48.87%的教师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少部分课外知识,18.80%的教师教学内容几乎仅限于教材。由调查数据可知,有部分教师拓宽教学内容,但仍有大部分教师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第三,教学媒介调查中,33.83%的教学能将多媒体PPT、多媒体经济视频、黑板等结合,66.17%的教学以多媒体PPT为主,偶有其他媒介。调查数据表明,教学媒介多数是多媒体PPT教学,教学媒介单一。第四,教师考核方式调查中,44.36%的教师从期末考试、课堂表现、课堂考勤、实践考评等方面考核,54.14%的教师从期末考试、平时表现、课堂考勤考核,1.50%的教师仅从期末考试考核。调查数据说明,有部分教师对课程的考核包括实践考评,也有部分教师对课程的考核还比较传统,不太注重实践考评。
三、《经济学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从以上调查数据得知,课程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也不利于教学改革。
1.课程本身性质特点。《经济学基础》课程本身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知识面广,有大量的图形分析和公式推导,这样的课程特点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理论知识讲授多,实践指导少,不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指导于实践,不能很好的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自身素质。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多数学生学习课程知识是通过课堂上老师的教授,即使大部分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对课程抱有较高的期望,但由于自身的学习能力不足和老师教授时间有限,使得在学习过程中显得比较被动,使得学以致用的期望未能达到预期。
3.教师教学方法。首先,超过一半的任课教师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知识交流探讨互动环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其次,有过半的任课教师教授课程知识主要源自教材,教学资源不丰富。再次,任课教师使用的教学媒介多数为PPT,其他教学媒介甚少。
4.实践教学不受重视。高职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颇为重视,然而《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却有所忽略。一是教学过程未把实践环节放在重要位置,二是实践考评未列入课程考核,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教学未真正实现。
四、《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思考
根据调查结果和教学现状,为推进《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文章做出如下思考:
1.教学内容整合。《经济学基础》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知识信息量大,若面面俱到会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教学效果也未必得到保证,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该事先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取舍,把教学时间更多的运用在重点难点的知识上,一些简单易懂的课程知识让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掌握。这样一来,既可理清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又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媒介并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例如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不过多依赖多媒体PPT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正确认识课程的重要性。首先,具有讨论性的课程知识,如需求弹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采用参与式教学,学生参与教学,老师参与学习,加强师生互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其次,具有实践观察性质的课程知识,如通货膨胀、市场失灵,可采用实践教学法,通过现实经济现象的实践观察巩固课程知识。再次,具有社会经济热点性质的课程知识,如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报道、两会上有关经济发展的报告,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与经济热点联系到一起,与时俱进。
3.重视实践教学与实践考核。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最直接联系,《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在教学改革中应该得以重视。第一,通过社会经济生活的实践观察,可以了解到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变化等经济现象,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观察经济现象和分析经济行为能力。第二,学生参与经济课题研究,一方面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第三,校企合作,创建实习基地,有关企业的课程理论教学,如企业的性质、市场结构模型,可到合作企业实地教学,邀请企业专家对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然后学生提交学习报告,老师总结教学效果。
实践考核应成为课程考核的重要部分,是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检验,更是教学目标的初衷。
参考文献:
[1]葛万军.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知识经济.2015,(3).
[2]王豪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25).
[3]易伦,牛欣然.高职经管专业《经济学》教学调查分析及改革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
关键词:高职 经济学 教学改革 调查
一、引言
《经济学基础》是财经商贸类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对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分析经济现象能力和经济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为此,了解当下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反馈,能够给《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提供有利信息,促进《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又好又快发展。文章通过问卷形式向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掌握有关《经济学基础》教学的一手资料,进而探讨课程教学改革。
二、《经济学基础》教学现状调查
1.问卷调查基本情况。问卷题目涉及学生对《经济学基础》的认识、学生如何学习课程、教师如何进行课程教学和考核等内容,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9份,其中有效问卷266份。
2.问卷调查结果。
2.1学生对《经济学基础》认识调查结果。第一,对课程重要性调查中,有35.34%的学生认为很重要,是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专业课的入门课程,有必要好好学习,有47.37%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有助于认识经济学知识,有17.29%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理论性太强,太抽象,与现实经济生活关系不大。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经济学基础》有着比较正确的认识,少部分学生未能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第二,《经济学基础》实践指导作用认识调查中,有28.57%的学生认为作用很大,有63.16%的学生认为作用一般,有8.27%的学生认为几乎没有作用。由统计数据得知,大部分学生经过课程学习之后将学识指导于经济实践活动的作用不大。
2.2学生对《经济学基础》学习調查结果。第一,对《经济学基础》学习方式调查中,32.33%的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还阅读经济学相关书籍,57.89%的学生只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9.77%的学生不太注重本门课程的学习。统计数据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学习课程知识仅是老师的课堂讲授。第二,对《经济学基础》学习期望调查中,63.16%的学生的期望是掌握课程知识,学以致用,30.08%的学生的期望是能应付考核,顺利通过考试,9.77%的学生的期望是无所谓。由统计数据看出,超过六成的学生对该课程抱有较大期望。
2.3《经济学基础》教学与考核调查结果。第一,教师授课方式调查中,34.59%的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授课,如老师讲授、分组讨论、实践指导、师生互动等,51.13%的教师以讲授为主,偶有师生互动,14.29%的教师几乎仅是教师讲授方式授课。调查数据说明,多数教师授课方式是传统的讲授方式,形式较为单调。第二,教师授课内容调查中,32.33%的教师教学内容来自教材知识,课外读物,社会经济热点,经济名人访谈等,48.87%的教师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少部分课外知识,18.80%的教师教学内容几乎仅限于教材。由调查数据可知,有部分教师拓宽教学内容,但仍有大部分教师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第三,教学媒介调查中,33.83%的教学能将多媒体PPT、多媒体经济视频、黑板等结合,66.17%的教学以多媒体PPT为主,偶有其他媒介。调查数据表明,教学媒介多数是多媒体PPT教学,教学媒介单一。第四,教师考核方式调查中,44.36%的教师从期末考试、课堂表现、课堂考勤、实践考评等方面考核,54.14%的教师从期末考试、平时表现、课堂考勤考核,1.50%的教师仅从期末考试考核。调查数据说明,有部分教师对课程的考核包括实践考评,也有部分教师对课程的考核还比较传统,不太注重实践考评。
三、《经济学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从以上调查数据得知,课程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也不利于教学改革。
1.课程本身性质特点。《经济学基础》课程本身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知识面广,有大量的图形分析和公式推导,这样的课程特点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理论知识讲授多,实践指导少,不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指导于实践,不能很好的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自身素质。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多数学生学习课程知识是通过课堂上老师的教授,即使大部分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对课程抱有较高的期望,但由于自身的学习能力不足和老师教授时间有限,使得在学习过程中显得比较被动,使得学以致用的期望未能达到预期。
3.教师教学方法。首先,超过一半的任课教师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知识交流探讨互动环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其次,有过半的任课教师教授课程知识主要源自教材,教学资源不丰富。再次,任课教师使用的教学媒介多数为PPT,其他教学媒介甚少。
4.实践教学不受重视。高职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颇为重视,然而《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却有所忽略。一是教学过程未把实践环节放在重要位置,二是实践考评未列入课程考核,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教学未真正实现。
四、《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思考
根据调查结果和教学现状,为推进《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文章做出如下思考:
1.教学内容整合。《经济学基础》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知识信息量大,若面面俱到会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教学效果也未必得到保证,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该事先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取舍,把教学时间更多的运用在重点难点的知识上,一些简单易懂的课程知识让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掌握。这样一来,既可理清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又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媒介并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例如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不过多依赖多媒体PPT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正确认识课程的重要性。首先,具有讨论性的课程知识,如需求弹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采用参与式教学,学生参与教学,老师参与学习,加强师生互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其次,具有实践观察性质的课程知识,如通货膨胀、市场失灵,可采用实践教学法,通过现实经济现象的实践观察巩固课程知识。再次,具有社会经济热点性质的课程知识,如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报道、两会上有关经济发展的报告,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与经济热点联系到一起,与时俱进。
3.重视实践教学与实践考核。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最直接联系,《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在教学改革中应该得以重视。第一,通过社会经济生活的实践观察,可以了解到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变化等经济现象,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观察经济现象和分析经济行为能力。第二,学生参与经济课题研究,一方面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第三,校企合作,创建实习基地,有关企业的课程理论教学,如企业的性质、市场结构模型,可到合作企业实地教学,邀请企业专家对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然后学生提交学习报告,老师总结教学效果。
实践考核应成为课程考核的重要部分,是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检验,更是教学目标的初衷。
参考文献:
[1]葛万军.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知识经济.2015,(3).
[2]王豪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25).
[3]易伦,牛欣然.高职经管专业《经济学》教学调查分析及改革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