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怕你浪费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L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轻轻对毛豆说:“我不怕你浪费这些,否则你那“貌似正确”的人生,会浪费得更多。”
  毛豆八九个月时,向我们发出信号:“听旨!朕想自己吃辅食!”
  只见他用御手抓住勺子,把饭粒往嘴里送,但有时动作不准,把米粒掀在御脸和御头上,让人忍俊不禁。
  那时候,地上都是饭粒、菜渣、酱汁,以及他的哈喇子。这时,奶奶出动了, 很不高兴地念叨着:“孩子那么小,哪会自己吃!你们这是在浪费粮食……”边说边舀起一勺饭往毛豆嘴里送,但这种打着“浪费可耻”旗号的做法,并不是很受娃的青睐。
  毛豆两岁多时,极其迷恋玩水。水龙头下,伸出小手指堵住水管,看水花急遽四迸,就乐不可支。
  这种行径,也被姥姥以“浪费”为名严厉拒绝了。于是乎,我采取个折衷的办法——每晚洗澡前,给毛豆备上:雨鞋一双、塑料雨衣一件、水一盆,关上卫生间门,让他随意搅和。卫生间传来毛豆咯咯咯的笑声,以及姥姥苦口婆心的劝慰:“这都是好水,你妈真是浪费!”
  其实奶奶或姥姥这些想法,在现实中十分常见。
  孩子还小的时候,长辈觉得自己吃饭,是浪费粮食;喜欢玩水,是浪费资源;在泥巴里打滚,是浪费衣服;不按照模板画画,就是浪费颜料。
  等孩子长大了,玩耍就是虚度光阴,发呆就是浪费时间。甚至于,等我们结婚,女性全职带孩子,又成了浪费学历、浪费生命。
  从短缺经济时代过来的长辈,常常把“物质”看得比情感重要,把“结果”看得比过程重要,把“正确”看得比乐趣重要。
  但是,真的是这样么?
  我上高中的时候,曾经暗恋过一个男生,体验了一段青春的小小悸动。若干年后的一天,我又看到了自己曾给他写的诗,想起了那段少女心岁月。我早已忘记三棱锥的体积怎么求解,却记得那种怦然心动。我的青春岁月,不会再来第二次了。难道这也叫浪费吗?
  在我们长大时,父母把我们的人生表格,设置成了一张填满了各种以年龄为期限的check list:
  22岁恋爱,done,
  23岁毕业,done;
  27岁结婚,done;
  29岁生孩子,done
  ……
  每完成一个任务,就松口气似的打勾,最后一个打勾的,叫死亡。凡是做了和这张表格无关的事情,就叫做浪费。
  但其实生命本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而且,时过境迁,我们也不应该拿着旧时父母养育我们的方式去对待我们的孩子,更不需要让孩子去复制我们的人生。活在当下,应该珍惜这个时代的特色。因此,换一个角度看,所谓的浪费也会显得弥足珍贵:
  让孩子吃饭,表面上看浪费了粮食,但锻炼了孩子的自主进食;
  让孩子自由玩耍,表面上看没学到东西,却顺从了孩子天性的丰富恣意;
  全职妈妈自愿在家带孩子,表面上看浪费学历,却给予孩子源源不断的爱、丰沛的陪伴。
  父母好比孩子的程序员,如果总说“浪费”“糟蹋”,那么父母给孩子童年潜意识输入的就是“匮乏”、“沉重”与“焦虑”,孩子未来怎能丰盛流动?
  多年以后,我们会发现,真正对时光的善待,很多时候,原来是像孩童一样,肆无忌惮地浪费。学吃饭的时候浪费些米粒,爱玩的时候浪费些水,太正常了。
  我轻轻对毛豆说:“我不怕你浪费这些,否则你那‘貌似正确’的人生,会浪费得更多。”
其他文献
2010年初,我考取了澳洲的游泳教练牌照,开始在游泳学校里教游泳。这几年,我教过的孩子超过500个。因为澳洲政府规定从学前班开始就要游泳扫盲,所以我教的大部分是新移民过来的华人孩子,年龄在2岁到9岁。  500个小朋友教下来,我总结了一条经验:孩子正式学游泳的时间不要太早,起码在5岁以后。  2岁前的孩子,对水不会有太多的恐惧,顶多是比较陌生,需要时间去适应。这个时候是带孩子通过玩水来适应水的最佳
就不肯回家  下午到幼儿园接臻臻,他要求玩一会儿滑梯,我同意了。一起玩的有十几个孩子,他们在滑梯上生龙活虎,神采飞扬,家长们也三三两两地聊着天。  不知不觉闭园的时间到了,我招呼臻臻回家,虽然小家伙意犹未尽,但还是听话地从滑梯上下来。而一个和臻臻一般大的男孩却不肯顺从,妈妈再三催促,甚至吓唬他再不下来妈妈就走了,小家伙依然充耳不闻。这位妈妈无奈爬到滑梯上拉孩子,没想到刚伸手,小家伙就开始歇斯底里地
分离对于孩子,是一个很大的心理挑战。对低龄孩子来说,“眼前的情况”就是“全部现实”,他们并不能理解“妈妈下午就来接你”“妈妈下班后就回来了”意味着什么,而只看得到眼前的现实:“妈妈走了”。  更糟糕的是,假如孩子的安全感不够,“妈妈走了”还会被他们等同于“妈妈不要我了”。  因此,我总是想法设法让孩子了解:  1. 现在分开了,但结果一定是团聚的;  2. 爸妈知道宝贝不想分开,分开很难过,其实爸
古人明明说,“仓廪实而知礼节”;  眼下我们的情况却是:富也富了,但“富而不贵”。    去到国际环境中尤为突出:不排队,争先恐后;在美术馆大声喧哗;在凯旋门前大声议论“香榭丽舍也不咋地”;对空姐呼来喝去,花了钱就是大爷……  更要命的是,这些人争抢、喧哗、呼喝的时候,身边大抵都跟着孩子。  孩子们学到了什么?  学到了在大人的把风下,于公众场合找个角落小便;  学到了在大人的示范下,直接招手对服
小千妈妈推荐(深圳,编辑)  有段时间,女儿一直喊背部痒,总也找不出原因。最近在朋友的建议下,入手了宝家丽杀菌真空吸尘器后,女儿再也没喊过背部痒了。这款吸尘器获得过“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该奖项在中国工业设计界享有“奥斯卡”之美称。它的底座结构包括毛刷、UV杀菌灯管和振动头等,当它工作时,可以实现边拍打边吸尘边杀菌。其手持机上有一个小扁吸,单独使用手持机的时候就是这个小扁吸在工作,可以清除家里犄角
发烧不是病,准确地说,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  幼儿抵抗力差,发烧也是比较常见的事。但明确一点,发烧不是病,准确地说,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因为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把繁殖的最佳温度定在了人类的正常体温范围;而人类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进化出了发烧的功能:发烧的时候体温升高,不再适宜病毒和细菌大量繁殖,因此反而成了人体对抗感染的防御措施。  但很多家长却不能理性地对待发烧这件事,以
我家的两只金毛寻回犬Coco和果汁都快10岁了,女儿从出生开始就和两只大狗为伴,现在5岁的她和狗成为了非常好的伙伴。  经常有朋友问我,怎样养狗更安全?特别是家里有孩子的。事实上,宠物也是独立的个体,它们有独立的思维和性格,而孩子天性好动、不懂危险,把他们直接放一起,肯定是不行的。  狗狗好习惯,从小要养成  养狗和培养孩子非常相像,好习惯需要从小养成,一旦养成坏习惯,要改过非常难。我的两只金毛,
不过,我总得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支持他吧,这样他心理上会觉得妈妈是理解他的。  上周,我去幼儿园接明明,恰巧小朋友们不多,便向老师打听了一下他的近况。没想到老师居然详细地列举他许多不适应的“罪状”。  说心里话,当时我心里真的很失望,简直怀疑明明有多动症,恨不得立刻揪住他狠批一顿。但回家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对于一个刚入园的小男生来说,出现这些现象其实都是有原因的。  “罪状”一  在教室里大喊大叫,老师
材料:纸杯2个,剪刀,双面胶,胶水,红色颜料,画笔,红绳,装饰带等。  做法:  1. 将一个纸杯涂成红色,另一个只需将底部涂成红色。  2. 取一个旧红包,剪下福字,将福字粘在红色的纸杯上。  3. 分别在两个杯口画上16等分的标记。  4. 按画好的等分,将红色纸杯由杯口剪到杯底1CM处,杯口的卷边剪掉不要。另一个杯子也按画好的等分剪出底部。  5. 将剪好的两部分相对应粘在一起。在两个杯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