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理论的耕地利用驱动力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R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选取云南省曲靖市作为研究区域,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为基础数据,分析2000-2008年的耕地变化、人均耕地变化发展趋势。根据曲靖市的实际情况,分别选取9个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为相关因子,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并计算相关因子的灰色关联度,从而得出影响耕地变化的最优因素和主要因素。
  关键词:耕地;驱动因子;灰色关联度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有限的耕地资源将会不断被占用,而开发边际土地的余力已经有限,未来耕地的形式将更趋严峻。[1]分析其耕地动态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力因素,对今后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实现耕地的持续利用有着重要意义。[2]
  一、 研究区概况
  曲靖市位于云南省的东北部,介于东经103°03′-104°50′,北緯24°19′-27°03′之间,南北端长302公里,东西宽103公里。全市辖区面积28904.11平方公里,全市人口587.5万。
  二、 曲靖市2000-2008年的耕地情况
  2008年耕地数量同2000年相比减少了2.03%。通过分析,曲靖市的耕地变化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2004年,耕地数量急剧下降,减幅为2.18%,年均减少4043.01公顷。第二阶段是2004-2008年,耕地数量稍有波动,在2007年出现了小幅增长。与2008年相比耕地数量增长了1082.99 公顷。曲靖市的人均耕地数量基本呈较快的下降趋势,仅在2003-2004年有小幅上升趋势。
  三、灰色关联分析
  1982年,邓聚龙教授创立了灰色系统理论,使用关联度分析,便于分清主导因素和潜在因素,为分析评价系统发展提供相关的信息。[3]
  耕地变化与多种因素相关,,总体上看可分为两类,即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尽管自然条件是LUCC的基础条件,在某种程度上起主导作用,但社会、经济、技术等人文因素对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具有决定作用。[4]
  设有n个时间序列,以X 1为耕地(公顷),根据曲靖市的实际情况,选取《曲靖市统计年鉴》中相关社会经济条件作为驱动因子:总人口,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速,GDP,第一产业,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
  第一步,求各序列的初值像,对原始数据进行初值化变换,得出X1=0.9797,X2=1.0588,X3=0.6208,X4=3.3857,X5=2.7163,X6=1.7304,X7=2.9082,X8=6.7125,X9=3.2812,X10=1.9405
  第二步,求母序列与各子序列在各个时刻的绝对差值,△2=0.0791,△3=2.2128,△4=2.4061,△5=1.7366,△6=0.7507,△7=1.9285,△8=5.7328,△9=2.3015,△10=0.9609
  第三步,求耕地同各驱动因子的关联系数,来反映被比较序列的紧密程度
  经计算关联系数r2=0.9731,r3=0.5643 ,r4=0.5437,r5=0.6227,r6=0.7925 ,r7=0.5978, r8=0.3333,r19=0.5547,r110=0.7489
  第四步,求灰色关联度r2= 0.9866,r3=0.7822 ,r4=0.7719,r5=0.8114,r6=0.8962,r 7=0.7989,r18=0.6667,r9=0.7774,r10=0.8775。将各驱动因子的灰色关联度进行排列可知X 2> X 6> X 10> X 5> X 7> X3> X 9> X4> X 8。
  由驱动因子关联度看出,总人口、城镇化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第一产业是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其中人口因素为最优因素,城镇化率次之,农民人均纯收入又次之,第三产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GDP、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耕地变化的影响相对其他驱动因子较少。
  人口变化对耕地的变化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一方面,人口增长就需要更多的住房、公共设施用地等,导致建设用地的增加,而另一方面,增长的人口也依赖于粮食产量的增加,需要更多的粮食作物来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人地矛盾将更加尖锐。但由于粮食市场需求信号反馈的滞后性和粮食的全国流通性,在一些时期导致人口增长与耕地需求呈现高度负相关,即仅体现出因对居住和生产的需求而增加了耕地占用的数量。[5]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降低耕地的新负荷,是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
  城镇化水平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在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同时需要大量的土地,建设用地需求增加必然形成对耕地的压力,同时又会造成农村的土地闲置;城市的集中及其规模效益的发挥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6]。
  农民纯收入近年来不断提高,而耕地数量却在减少,说明对耕地的利用率增加,例如农业科技的进步、机械化发展、化肥农药的使用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粮食产量,缓解耕地压力,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合理高效的利用耕地资源。
  四、结论
  1.在研究期间内,曲靖市的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研究期内耕地减少率为2.03%。
  2.在选取的社会经济相关驱动因子中,人口因素为最优因素,城镇化率次之。因此,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不断加强和培养这些因素对耕地利用变化所能产生的积极作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降低耕地减少速度,集约利用耕地,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是当前任务的重中之重。
  3.在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还要重视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加强内涵式的发展;继续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等对缓解人地矛盾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运龙.中国农村转型与耕地保护机制[J].地理科学,2001,21(1).
  [2]武慧,王晓东,王炯,等. 重庆市耕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6-1).
  [3]邓聚龙.灰色系统—社会•经济[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
  [4]柯美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4).
  [5]朱超洪,刘定惠.安徽省近十年耕地动态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4).
  [6]熊航,吕晓,刘新平.武汉市新洲区耕地数量变化驱动机制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24).
  
  
  作者简介:徐婧(1987- ),女,河北秦皇岛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在19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油画中的杰作。这是画家亲眼目睹的情景,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列宾决定把这一苦役般的劳动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建设中,规划与设计对于城市的整体功能布局、环境保护、规划效果都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和要求,是衡量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的关键指标,为了满足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实施加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在城市整体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探讨     城市规划设计在城市整体建设中的位置是极其重
【摘要】:宿根花卉是植株地下部分可以宿存于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地上部分又可萌发生长、开花结籽的花卉。该类花卉的优点是繁殖、管理简便,一年种植可多年开花,是城镇绿化、美化极适合的植物材料。本文以莒县沭河公园为例论述如何运用宿根花卉最大化的发挥其种类丰富、生态各异的优点,从而合理配置,创造出季相分明、色彩斑斓的公园景观。  关键词;沭河公园;宿根花卉;应用  一、概况  沭河是沂沭河流经莒县的称呼。沂
回忆是古今中外文学经常涉及的一个范畴,它有形抑或无形地存在于各种各样的文学样式.读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发现其中诸多与回忆审美有关,本文将以刘禹锡咏史怀古诗为例阐释回
摘要:本文從节水型园林水景设计在城市园林之中的应用开始分析,阐述了城市节水型园林水景设计的含义。对城市节水型园林水景设计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即如何对城市节水型园林水景设计进行鉴定。最后对城市节水型园林水景设计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对设计技术提出了合理、明确的定位,将城市节水型园林水景设计的设计细化,将设计落实到具体的单位。  关键词:城市节水型园林水景设计; 鉴定;设计分析  园林本身就是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与此同时,《诗经》还是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涉及到女性形象的作品.其不仅将
摘要:本文结合国内高层建筑的现状,分析高层建筑消防给水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层建筑、喷头、超压、高位水箱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其消防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象征城市繁荣与发展的同时,保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建筑消防给水设计,也就成了给排水设计中的重要部分。笔者在消防工程的施工、设计、调试、管理、验收、维护中,发现一些具体问题,现
本文针对当下大众视觉审美不断提高及容易出现视觉疲劳的双重情况下,阐述了图文编排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重要视觉引导作用.指出当今书籍装帧设计中应如何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规律
摘要: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使用单级循环泵存在耗能大、易出故障、水利失调等问题,而采用分布式二级循环泵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文章介绍了分布式二次循环泵的原理,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分布式;二级循环泵;应用  传统集中供热系统主要依靠设置在热源处的循环泵提供输配动力,锅炉房内的一次水循环泵不仅耗电多,而且锅炉运行承受的压力大,存在安全隐患。另外,系统存在水力失调现象,通过调节各热力站一次水阀
摘要:韶关地区道路绿化树种除了种植本地乡土树种外,大多数树种是从南部珠三角地区和北部湖南地区引进,这就带来了所引进树种是否适应韶关气候的问题。因此,如何立足于韶关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合理選择道路绿化植物和确定正确的种植位置就成为道路绿化工程的关键。  关键词:韶关气候;道路绿化植物;科学选择    韶关地处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南麓,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春末夏初多阴雨,秋多干旱,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