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的不断推进与深入,“互联网+”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发展,是教育领域转化与升级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教育”的开展,为小学德育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因此,教师通过实践教学,对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创新开展小学德育的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德育教育;小学;创新
引言
德育教育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实现学生在思想、观念、素养等方面的优化与培养,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是通过运用信息为载体,将相关的教育理念、知识以及方法进行传播。随着信息技术的而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的出现,信息的传播与发展,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没有办法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因此,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开展创新小学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对小学德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有效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也是大势所趋。
一、“互联网+”在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在网络大环境下,网络平台不断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多元化,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不好的影响。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面陷进去,道德思想可能会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互聯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教师需要认识到“互联网+”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消极影响。因此,小学德育教育进行创新与开展,已经是大势所趋。
2.“互联网+教育”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等科技手段,对传统的德育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对教育工作的优化与发展,带来了有效的帮助,促进了“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因此,“互联网+”渗透德育教育,可实现知识教学、文化渗透等德育工作的一体化,从而提德育教育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互联网+”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可以增加德育教学的活动,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将德育教育途径进行扩展。实现德育教育的多元化、科技化以及个性化。
二、“互联网+”在小学德育教育的应用策略
1.通过网络平台,加强学生对于德育的认知
小学德育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兴趣。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多浏览一些“正能量”的网站。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可以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网站,比如:“感动中国”“儿童教育网”“开讲了”“经典咏流传”等。让学生通过浏览相关网站,对德育教育有产生一定认知,也为教师日后开展德育教育奠定了基础。
学生在学校上网的时,教师要定期查询学生浏览的网站内;确保学生运用的绿色平台,保证学生网络环境的安全性,鼓励学生浏览德育网站,了解德育知识。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提高自己的探究学习能力。例如:有的学生对发明创作方面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寻大量的关于发明的小视频或学习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还可以带给学生创作的灵感,不断启发学生,提高学生的创作成功的概率。
2.建立网络档案,更深入的了解学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沟通渠道的多样化,沟通交流方式也更加高效。教师要树立对小学德育教育的正确认知,德育观念要与时俱进,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的实现。“互联网+德育”的教育,转变了传统德育开展的不足问题,需要采取全新的教学方式并通过信息、通讯、大数据等技术,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其中,针对于小学生年纪比较小的特点,应建立完整且科学的评价机制。因此,教师可对学生生活、成绩、课堂表现汇入到学校数据库中,建立虚拟网络生活档案,便于家长、教师进行联动教育的同时,增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思维,建立起“完善学生品德,改善学生心理、规范学生学习”的虚拟网络档案评价机制。
因此,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网络档案中增设“学生电子邮箱桶”的专栏,当学生有心理上、生活上的困惑时,可以及时向教师发送邮件。教师要保证学生的个人信息不被外泄,设立严密的保密机制。让学生对教师有更加信任,学生对教师有了信任才会对教师展开心扉,抒发自己的困惑与想法。通过建立网络档案,教师可以对学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样在学生有需求时,教师可以通过查阅网络档案,迅速了解学生的信息,从而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
3.运用“互联网+”移动端,进行家校有效整合
教育,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就可以完成的。教师可以将学校、家庭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整合可以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教师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有意识的推送给家长一些优秀的,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如:《儿童的自控能力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等),转变家长们的教育观念,让家长参与到教育的行列中。教师需要警示家长,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寻找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度过叛逆期。教师还要重视课堂德育教育的作用,发挥主渠道作用,让学生在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强化学生的自控能力,保护自身的安全。
教师可以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学生保持沟通,利用微信、QQ等APP软件向学生推荐一些正能量的文章、电影、书籍。以此,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开阔眼界,在阅读中增长见识,加强法律意识的建设,积累生活常识。对学生间接进行德育教育,让德育教育的方法得到创新,也会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德育内容。
结束语
综合而言,“互联网+”小学德育是教育行业的大势所趋。为了实现“互联网+”小学德育教育的深度融合,小学教师需要利用网络平台,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德育内容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其对德育内容的理解与认知;通过建立网络档案,教师会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行为与兴趣,对后续教师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提供辅助;移动互联网的运用,也会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实现资源的整合的同时,加强家长的参与性,确保德育渗透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刘佩军.巧用网络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基于“互联网+”的小学德育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07):150-151.
[2]潘美好.巧用“互联网+”教育,创新农村小学德育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87.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洲心街中心小学 广东 清远 511500)
关键词:互联网+;德育教育;小学;创新
引言
德育教育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实现学生在思想、观念、素养等方面的优化与培养,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是通过运用信息为载体,将相关的教育理念、知识以及方法进行传播。随着信息技术的而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的出现,信息的传播与发展,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没有办法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因此,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开展创新小学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对小学德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有效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也是大势所趋。
一、“互联网+”在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在网络大环境下,网络平台不断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多元化,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不好的影响。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面陷进去,道德思想可能会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互聯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教师需要认识到“互联网+”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消极影响。因此,小学德育教育进行创新与开展,已经是大势所趋。
2.“互联网+教育”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等科技手段,对传统的德育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对教育工作的优化与发展,带来了有效的帮助,促进了“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因此,“互联网+”渗透德育教育,可实现知识教学、文化渗透等德育工作的一体化,从而提德育教育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互联网+”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可以增加德育教学的活动,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将德育教育途径进行扩展。实现德育教育的多元化、科技化以及个性化。
二、“互联网+”在小学德育教育的应用策略
1.通过网络平台,加强学生对于德育的认知
小学德育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兴趣。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多浏览一些“正能量”的网站。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可以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网站,比如:“感动中国”“儿童教育网”“开讲了”“经典咏流传”等。让学生通过浏览相关网站,对德育教育有产生一定认知,也为教师日后开展德育教育奠定了基础。
学生在学校上网的时,教师要定期查询学生浏览的网站内;确保学生运用的绿色平台,保证学生网络环境的安全性,鼓励学生浏览德育网站,了解德育知识。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提高自己的探究学习能力。例如:有的学生对发明创作方面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寻大量的关于发明的小视频或学习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还可以带给学生创作的灵感,不断启发学生,提高学生的创作成功的概率。
2.建立网络档案,更深入的了解学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沟通渠道的多样化,沟通交流方式也更加高效。教师要树立对小学德育教育的正确认知,德育观念要与时俱进,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的实现。“互联网+德育”的教育,转变了传统德育开展的不足问题,需要采取全新的教学方式并通过信息、通讯、大数据等技术,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其中,针对于小学生年纪比较小的特点,应建立完整且科学的评价机制。因此,教师可对学生生活、成绩、课堂表现汇入到学校数据库中,建立虚拟网络生活档案,便于家长、教师进行联动教育的同时,增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思维,建立起“完善学生品德,改善学生心理、规范学生学习”的虚拟网络档案评价机制。
因此,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网络档案中增设“学生电子邮箱桶”的专栏,当学生有心理上、生活上的困惑时,可以及时向教师发送邮件。教师要保证学生的个人信息不被外泄,设立严密的保密机制。让学生对教师有更加信任,学生对教师有了信任才会对教师展开心扉,抒发自己的困惑与想法。通过建立网络档案,教师可以对学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样在学生有需求时,教师可以通过查阅网络档案,迅速了解学生的信息,从而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
3.运用“互联网+”移动端,进行家校有效整合
教育,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就可以完成的。教师可以将学校、家庭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整合可以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教师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有意识的推送给家长一些优秀的,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如:《儿童的自控能力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等),转变家长们的教育观念,让家长参与到教育的行列中。教师需要警示家长,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寻找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度过叛逆期。教师还要重视课堂德育教育的作用,发挥主渠道作用,让学生在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强化学生的自控能力,保护自身的安全。
教师可以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学生保持沟通,利用微信、QQ等APP软件向学生推荐一些正能量的文章、电影、书籍。以此,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开阔眼界,在阅读中增长见识,加强法律意识的建设,积累生活常识。对学生间接进行德育教育,让德育教育的方法得到创新,也会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德育内容。
结束语
综合而言,“互联网+”小学德育是教育行业的大势所趋。为了实现“互联网+”小学德育教育的深度融合,小学教师需要利用网络平台,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德育内容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其对德育内容的理解与认知;通过建立网络档案,教师会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行为与兴趣,对后续教师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提供辅助;移动互联网的运用,也会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实现资源的整合的同时,加强家长的参与性,确保德育渗透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刘佩军.巧用网络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基于“互联网+”的小学德育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07):150-151.
[2]潘美好.巧用“互联网+”教育,创新农村小学德育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87.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洲心街中心小学 广东 清远 5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