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稳步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迅速涌现,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日益凸显,但互联网金融产品业务发展却很缓慢。本文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进行调研,从多重方面寻找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其成长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关键词:互联网产品 推广困境 对策
当今时代,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对于社会大众来说越来越熟悉,甚至成为许多成功人士的首选理财方式。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第一次提议“互联网+”的计划,并提出构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蓝图的设想,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国务院也将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纳入蓝图。但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在运营过程中,由于政府对其缺乏有效的监管,仍然出现恶意诈骗、数据造假等问题,不利于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长足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
对河北省石家庄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调查对象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调研、人员走访等形式,累计发放问卷200份,经过统计,有效问卷份数为180份,占90%。
1.产品使用率低,接受程度小。从调查对象选择的理财方式来看,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投资比重最小,仅占12.78%。可见,大多数投资者的理财方式还集中于银行储蓄,比重高达60.00%。
2.投资者个性明显,产品集中度高。从性别结果可见,女性较男性而言更愿意选择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且更倾向于稳健保守的投资方式,如余额宝、京东小金库等。从年龄分布看,年龄越大,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意愿越大。从教育程度看,高认可度、高使用意愿集中在高等教育群体或金融相关领域的投资者。其中,69.23%的产品选择集中在具有较强的行业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的余额宝。
3.用户需求多样化,理财信息不健全。调研数据显示,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栏目的信息需求大,希望了解理财资讯和理财技巧占49.23%,产品评估占40%,新品推荐、专业顾问、在线答疑和理财案例占30.77%,可以看出对理财信息和知识的需求分布较均匀,且信息种类多样。但是大部分调查对象不了解互联网产品或对其了解程度低,了解或非常了解的仅占12.22%。
二、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困境成因分析
1.产品自身的成因分析。
1.1设计复杂,操作繁琐。调查数据显示,虽然互联网理财产品相较于传统理财有较大优势,但我国互联网金融尚属于新兴产业,大部分产品设计时间短,底子薄,技术含量低,各项配套设施不完善,在产品设计、升级、创新等方面都有待提升,使投资者不愿过多关注。
1.2风险性大,竞争力弱。在实地调研的180名投资者中,54.62%的投资者不了解互联网金融、不清楚如何选择理财产品,44.54%则不信任互联网产品,认为其风险较高。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表现出市场竞争力较弱,发展不完善、欠成熟,抗风险性较差等特点。
2.投资者的成因分析。
2.1分类理财意识弱,资金分配不合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明显集中于城市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县域地区的使用率偏低。研究得出,60.00%的调查对象倾向于传统金融,更愿意把资金放入银行,而非分类投资。这是由于县域地区投资者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相较于城市来说偏低,导致其投资理财知识的匮乏,不懂得合理分配资金,分类理财的意识更弱。
2.2对产品认知程度低。据调查,41.67%的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了解程度一般,17.22%的投资者表示不清楚,仅有12.22%的投资者觉得非常了解或者了解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可见大部分投资者不了解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关注度低,获取的互联网金融信息和知识更少,直接导致了这部分投资者不能选择互联网产品这一理财方式。
3.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成因分析。
3.1政策落实不到位,体系建设不完善。我国的政策措施相比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在我国兴起成长,但保护并规范其发展的政策措施还未明确,且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法律责任模糊和监管效果不显著,很多企业不清楚国家相关政策的内容,无法真正享受国家相关政策所带来的切身利益。同时,我国对互联网信用体系的建设仍处于缓慢探索阶段,配套的相关法律还不完善,而且由于监管的缺失,很容易产生不良贷款、携款跑路等问题。
3.2缺乏有效管理,风险控制弱。相对国外来说,我国互联網金融机构对互联网产品的管理模式更习惯于粗放式条件下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方法落后。另外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在产品系统日常维护方面人员配备不足,素质参差不齐,只进行形式化的检查维护,没有严格的日常管理,不能及时发现系统故障或事故,不能形成对客户的有效提醒。
3.3对产品宣传力度不够,影响力小。互联网金融机构对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直接导致投资者对其了解程度低的结果。互联网金融机构对产品的宣传途径较少,宣传方式主要集中在网络,没有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导致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接受人群少。
三、破解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困境的对策
1.互联网企业的自我提升。
1.1简化产品设计,提高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易用性。互联网金融当前的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在设计时,需考虑互联网精神,简化投资者的购买程序,不能将这条理财渠道单独隔离出来,而是将产品的使用场景和用户的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提高用户对产品的熟知度,增加消费者粘性,扩大使用人群。
1.2降低理财产品风险,减少投资者疑虑。互联网金融机构应不断完善产品和操作系统,提升创造力,使互联网产品技术适应国内市场需求。主要措施如下:在产品设计上推出投资组合,使用户的投资选择多元化;积极开拓线下支付模式,建立线上和线下的有效对接,开拓更大的市场;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运作原理透明化,使社会公众明白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运作模式;加强对投资者账户资金的有效管理和保护,保障其资金安全。 2.投资者增强学习意识,提升理财技能。投资者需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积极的理财概念,了解多种投资渠道,培养合理分配资产的意识。如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渠道,积极学习个人投资及基础知识;经常与成功的投资人士交流,學习借鉴投资理财经验;挖掘良好的投资项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善投资计划;培养对投资事业的灵感,搜集投资理财相关的知识情报。投资者只有建立积极的投资观念,充分学习理财知识,合理分配财产,才会更加了解和信任互联网金融产品这种新兴理财方式。
3.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有力推进。
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落实扶持政策。政府应建立完善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发挥主要的引导、指挥作用,通过调整贷款、财政等政策,加强基础建设服务和各部门信息交流等多种方式,将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利用政策的引导性,加强各机构、企业间的合作。政府应该克服我国政策措施的滞后性,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准入机制和运作模式的监管工作,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安全防范体系,明确互联网金融安全责任划分、明细各部门权利和职责;同时,加强行业内的自我监管、建立健全监督协作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合作监督。
3.2明确经营管理制度标准,加强企业人才团队建设。互联网金融机构应运用科学规范的经营管理制度,做到财务报表清晰明确,完整规范;提高资金管理和运用能力,增强企业盈利和偿债能力。提高企业自身的商业信用等级,尽可能对称信息资源,使投资者产生对互联网金融机构及理财产品的信心。另外,互联网金融机构也应注重人才团队建设,积极招聘高素质管理人才,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经营管理能力。
3.3加强宣传广度和深度,增强影响力。加强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是坚持和完善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一项重要措施。扩大宣传范围,通过现象宣传本质,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阐明内涵,提供不同深度的宣传;建立多层面宣传渠道,企业不仅在传统的媒体上宣传,还要加强其在互联网上的宣传力度,同时充分利用地铁、公交站牌以及路边标语等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地方;区别对象宣传,在企业网站设立专职人员推出投资顾问栏目,设立专门人员为投资者讲解理财资讯,推荐理财新品,并教授使用方式和操作流程;为每位投资者配备专属服务人员,为其量身定做理财方案,并针对长尾客户进行长期追踪服务。
作者简介:宋希(1994.01—)女。民族:汉。河北省石家庄市。研究生,金融专业。
关键词:互联网产品 推广困境 对策
当今时代,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对于社会大众来说越来越熟悉,甚至成为许多成功人士的首选理财方式。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第一次提议“互联网+”的计划,并提出构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蓝图的设想,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国务院也将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纳入蓝图。但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在运营过程中,由于政府对其缺乏有效的监管,仍然出现恶意诈骗、数据造假等问题,不利于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长足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
对河北省石家庄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调查对象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调研、人员走访等形式,累计发放问卷200份,经过统计,有效问卷份数为180份,占90%。
1.产品使用率低,接受程度小。从调查对象选择的理财方式来看,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投资比重最小,仅占12.78%。可见,大多数投资者的理财方式还集中于银行储蓄,比重高达60.00%。
2.投资者个性明显,产品集中度高。从性别结果可见,女性较男性而言更愿意选择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且更倾向于稳健保守的投资方式,如余额宝、京东小金库等。从年龄分布看,年龄越大,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意愿越大。从教育程度看,高认可度、高使用意愿集中在高等教育群体或金融相关领域的投资者。其中,69.23%的产品选择集中在具有较强的行业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的余额宝。
3.用户需求多样化,理财信息不健全。调研数据显示,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栏目的信息需求大,希望了解理财资讯和理财技巧占49.23%,产品评估占40%,新品推荐、专业顾问、在线答疑和理财案例占30.77%,可以看出对理财信息和知识的需求分布较均匀,且信息种类多样。但是大部分调查对象不了解互联网产品或对其了解程度低,了解或非常了解的仅占12.22%。
二、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困境成因分析
1.产品自身的成因分析。
1.1设计复杂,操作繁琐。调查数据显示,虽然互联网理财产品相较于传统理财有较大优势,但我国互联网金融尚属于新兴产业,大部分产品设计时间短,底子薄,技术含量低,各项配套设施不完善,在产品设计、升级、创新等方面都有待提升,使投资者不愿过多关注。
1.2风险性大,竞争力弱。在实地调研的180名投资者中,54.62%的投资者不了解互联网金融、不清楚如何选择理财产品,44.54%则不信任互联网产品,认为其风险较高。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表现出市场竞争力较弱,发展不完善、欠成熟,抗风险性较差等特点。
2.投资者的成因分析。
2.1分类理财意识弱,资金分配不合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明显集中于城市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县域地区的使用率偏低。研究得出,60.00%的调查对象倾向于传统金融,更愿意把资金放入银行,而非分类投资。这是由于县域地区投资者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相较于城市来说偏低,导致其投资理财知识的匮乏,不懂得合理分配资金,分类理财的意识更弱。
2.2对产品认知程度低。据调查,41.67%的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了解程度一般,17.22%的投资者表示不清楚,仅有12.22%的投资者觉得非常了解或者了解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可见大部分投资者不了解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关注度低,获取的互联网金融信息和知识更少,直接导致了这部分投资者不能选择互联网产品这一理财方式。
3.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成因分析。
3.1政策落实不到位,体系建设不完善。我国的政策措施相比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在我国兴起成长,但保护并规范其发展的政策措施还未明确,且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法律责任模糊和监管效果不显著,很多企业不清楚国家相关政策的内容,无法真正享受国家相关政策所带来的切身利益。同时,我国对互联网信用体系的建设仍处于缓慢探索阶段,配套的相关法律还不完善,而且由于监管的缺失,很容易产生不良贷款、携款跑路等问题。
3.2缺乏有效管理,风险控制弱。相对国外来说,我国互联網金融机构对互联网产品的管理模式更习惯于粗放式条件下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方法落后。另外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在产品系统日常维护方面人员配备不足,素质参差不齐,只进行形式化的检查维护,没有严格的日常管理,不能及时发现系统故障或事故,不能形成对客户的有效提醒。
3.3对产品宣传力度不够,影响力小。互联网金融机构对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直接导致投资者对其了解程度低的结果。互联网金融机构对产品的宣传途径较少,宣传方式主要集中在网络,没有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导致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接受人群少。
三、破解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困境的对策
1.互联网企业的自我提升。
1.1简化产品设计,提高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易用性。互联网金融当前的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在设计时,需考虑互联网精神,简化投资者的购买程序,不能将这条理财渠道单独隔离出来,而是将产品的使用场景和用户的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提高用户对产品的熟知度,增加消费者粘性,扩大使用人群。
1.2降低理财产品风险,减少投资者疑虑。互联网金融机构应不断完善产品和操作系统,提升创造力,使互联网产品技术适应国内市场需求。主要措施如下:在产品设计上推出投资组合,使用户的投资选择多元化;积极开拓线下支付模式,建立线上和线下的有效对接,开拓更大的市场;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运作原理透明化,使社会公众明白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运作模式;加强对投资者账户资金的有效管理和保护,保障其资金安全。 2.投资者增强学习意识,提升理财技能。投资者需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积极的理财概念,了解多种投资渠道,培养合理分配资产的意识。如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渠道,积极学习个人投资及基础知识;经常与成功的投资人士交流,學习借鉴投资理财经验;挖掘良好的投资项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善投资计划;培养对投资事业的灵感,搜集投资理财相关的知识情报。投资者只有建立积极的投资观念,充分学习理财知识,合理分配财产,才会更加了解和信任互联网金融产品这种新兴理财方式。
3.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有力推进。
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落实扶持政策。政府应建立完善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发挥主要的引导、指挥作用,通过调整贷款、财政等政策,加强基础建设服务和各部门信息交流等多种方式,将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利用政策的引导性,加强各机构、企业间的合作。政府应该克服我国政策措施的滞后性,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准入机制和运作模式的监管工作,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安全防范体系,明确互联网金融安全责任划分、明细各部门权利和职责;同时,加强行业内的自我监管、建立健全监督协作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合作监督。
3.2明确经营管理制度标准,加强企业人才团队建设。互联网金融机构应运用科学规范的经营管理制度,做到财务报表清晰明确,完整规范;提高资金管理和运用能力,增强企业盈利和偿债能力。提高企业自身的商业信用等级,尽可能对称信息资源,使投资者产生对互联网金融机构及理财产品的信心。另外,互联网金融机构也应注重人才团队建设,积极招聘高素质管理人才,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经营管理能力。
3.3加强宣传广度和深度,增强影响力。加强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是坚持和完善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一项重要措施。扩大宣传范围,通过现象宣传本质,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阐明内涵,提供不同深度的宣传;建立多层面宣传渠道,企业不仅在传统的媒体上宣传,还要加强其在互联网上的宣传力度,同时充分利用地铁、公交站牌以及路边标语等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地方;区别对象宣传,在企业网站设立专职人员推出投资顾问栏目,设立专门人员为投资者讲解理财资讯,推荐理财新品,并教授使用方式和操作流程;为每位投资者配备专属服务人员,为其量身定做理财方案,并针对长尾客户进行长期追踪服务。
作者简介:宋希(1994.01—)女。民族:汉。河北省石家庄市。研究生,金融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