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促进师幼有效互动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on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回应,是指教师在与幼儿的“对话”与互动中的一种作为教育者的态度和策略,是教师敏锐地意识到幼儿的需要而及时给予的引导和帮助。良好的回应行为能开启幼儿的心智,激活幼儿的思维,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师幼互动,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面对不同的教育活动情境,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回应方式:
  1.肯定重复式回应,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回答的认可。
  【情境一】
  在操作环节,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时。
  幼儿:我发现棉绒玩具是软软的。
  教师:哦,这个玩具摸上去是软软的,很舒服,是吗?
  【分析】在活动中,教师重复幼儿的回答并不少见,但重复并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语义重述,而是教师教育机智和策略的表现。教师通过重复个别幼儿的问题或回答,向全体幼儿反馈有价值的信息;教师通过重复幼儿的话语,婉转地表达对幼儿的提醒与暗示,启发幼儿对自己的话语做出调整。
  2.引导启发式回应,激发幼儿进一步的探究。
  【情境二】
  在操作环节中,幼儿对手套的软硬分类产生了分歧。
  幼儿:“我发现手套压不扁,应放在硬的框里。”
  幼儿:“手套摸上去软软的,应放在软的框里。”
  教师:“有的说手套是软的,有的说手套是硬的。它究竟是软的还是硬的?”
  【分析】教师通过“反问”,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将情境中的问题反抛给幼儿,以探询的口气、重复的语言对幼儿的回答做出回应,通过平等交流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刺激幼儿进一步的思维和质疑。这样,表面上将问题悬置起来,实质上则是使幼儿能改变原有的认知图式重新建构知识与概念。
  3.归纳提炼式回应,将零散的经验提升为系统的概念。
  【情境三】
  在操作环节中,幼儿探索感知软硬的方法。
  (1)幼儿探索硬的物体的方法时。
  教师:“你发现积木是软的还是硬的?”
  幼儿:“硬的。”
  教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幼儿:“我没有捏动。”
  幼儿:“我压不扁。”
  教师:“有的小朋友发现积木捏不动,压不扁,是硬硬的。”
  (2)幼儿探索软的物体的方法时。
  教师:“你是怎么发现海绵是软软的呢?”
  幼儿:“我把海绵压扁了。”
  幼儿:“我发现海绵能捏动。”
  教师:“有的小朋友认为海绵能捏动,能压扁,是软软的。”
  【分析】一般说来,教师的归纳提炼是基于对幼儿活动的充分观察之上的。通过观察,教师获得了幼儿对探究问题或操作材料的过程性信息,在整理和加工后,将这些信息再回馈给所有幼儿。
  教师观察到三名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感知软硬,然后,将幼儿探索或操作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提炼,让幼儿掌握了区别物体软硬的方法和标准:软的物体,捏一捏,能捏动;压一压,能压扁;硬的物体,捏一捏,捏不动;压一压,压不扁。
  在活动中,教师的归纳提炼式的回应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使幼儿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将零散的经验提升为系统的概念,引导幼儿在同化和顺应的基础上使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重组。
  恰当、丰富的回应行为,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回答的认可,而且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进一步探究,将零散的经验提升为系统的概念,促进师幼在科学活动中的有效互动。
其他文献
我们班上有一个让我又爱又忧的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白白净净,一张嘴就是标准的普通话,这在小县城是不多见的。可是他的性格孤僻、内向,最让我纠结的是他特别爱生气,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一个月下来,班上的孩子都知道他叫孙正一,可他却连一个小朋友的名字都不知道。其他老师都说,一一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简直就是“真空包装”。为了让他融入集体,我尝试过很多种办法,和他谈话,一起做游戏,给他更多的帮助,周末请家
期刊
“请放慢您的脚步”是我憋在心间好久,早就想和同事们说的一句话。  幼儿园的工作是非常琐碎的,同事们每天在忙忙碌碌中度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是,只要自己放慢一些脚步,其实有很多的温暖在等着你,也有很多的热情在等着你。  早上,可能你急急忙忙地在准备今天要用的教具,所以,面对孩子们的问早声,你用“早早早……”来作为回应。如果你把目光转向孩子,你会发现很多精彩:“老师,我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妈妈说我
期刊
多彩光谱丛书包括《多元智能的理论与实践:让每个儿童在自己强项的基础上发展》、《多元智能理论与儿童学习活动》以及《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能力评价》。多彩光谱丛书是多彩光谱项目的研究成果的总结,是美国哈佛大学零点工程项目的一个子项目。  多彩光谱作为项目的名称,象征着每个儿童智能、风格、潜能所表现出的广泛的多样性,该项目从1984年开始,历时9年,致力于将美国图佛兹大学费尔德曼教授的非普遍性发展理论和
期刊
言言是一个做事慢吞吞的孩子,走路总是漫不经心的,吃饭也是细嚼慢咽的,每次饭桌上最后剩的几个孩子都会有他。因为这样,老师对他的表扬也不多。  今天下午餐吃的是发糕和炸酱面,言言吃得比以前快多了,李老师很高兴地表扬了他一下:“言言今天表现很好,老师越来越喜欢你了。”结果这句话把一向平静的言言小朋友弄得不好意思了,站在李老师面前腼腆地笑着,表情非常可爱。李老师看了又说:“怎么办,越来越喜欢言言了,来,亲
期刊
写给妈妈  2012年2月11日 星期六    开学一周了!  经历了一个寒假的孩子们,又回到了小三班的教室。我们从图画书《团圆》中懂得一个新的词汇,那就是“团圆”。我们小三班的孩子们又重新团圆在我们自己的教室里。  更感慨的是,在和每一个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接触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和你们的孩子们似乎更亲近了许多!这样一种单纯的充满彼此支持的关系给予了我们教育的信心和动力!  因此,在下个星期
期刊
小黑 2011-06-20  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去爷爷家了,因为我已经5岁三个月了,要整理一周所有文件夹,所以我每个周末都在“工作”。  进了爷爷家的大院子,嘿嘿,这里可是我小时候玩得最多的地方哦。我正准备去车库看看爷爷的车子在不在,可是突然“汪,汪,汪”几条狗冲着我叫,吓得我赶紧跑去找妈妈。可我回头一看,咦,那不是小黑吗?小黑长好大哦!可分明小黑已经不认识我了,它冲着我大声地叫唤,看样子好像还
期刊
一、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软硬的属性,掌握词汇“软的”、“硬的”。  2.掌握比较物体软硬属性的方法,对身边物体的软硬属性感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认识物体软硬的属性,掌握物体软硬的概念。  2.活动难点:掌握比较物体软硬属性的方法。  三、活动准备  摸箱两个,贴着软的、硬的标志物的筐两个;海绵、积木、橡皮泥、棒棒糖、手套、棉绒玩具每组一套;记录表人手一张。  四、活动过程
期刊
公园里正在安装一个新的娱乐项目——木马,上周老公和儿子去的时候,已经安装完一半了,儿子好期待呀!于是我们就许诺,如果儿子能坚持去幼儿园,这个周六或周日我们就带他去骑木马。或许骑木马这事对儿子的诱惑力太大了,连续几天,儿子去幼儿园的积极性都很高。星期六降温,最低温度零下九度。  星期天依然是大风降温的天气。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窗上的窗花依稀可见,这样的天气呆在家里是最明智的选择。此时的儿子正在客厅里
期刊
支架原意是建筑行业使用的“支架”,最早是由布鲁纳从建筑行业借用的一个术语,用来说明在教育活动中,幼儿可以凭借由父母、教师、同伴以及他人提供的辅助物完成原本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帮助和推进幼儿的探究,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为其搭建一个支架,使得幼儿能够顺着教师所提供的支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或走向更深入的探究。  小班科学活动《感知物体的软硬》难点是掌握感知物体软硬的
期刊
材料引起探究,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是幼儿不可或缺的探究工具。那么,如何选择和投放材料,发挥其在幼儿主动探究活动中的桥梁作用呢?  一、材料能揭示科学概念  使用材料的过程同时又是逐渐揭示科学概念与规律的过程,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探究活动就是经验向知识转化的意义建构过程。  【情景一】  活动开始,呈现“神秘箱”,教师请幼儿进行摸箱。  师:你摸到什么啦?  幼A:好像是海
期刊